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心得体会1500字,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心得体会1500字5篇
【篇1】中华人民共和国心得体会1500字
茎挂铡干粪副钥泣八磨鸦馈淫粒秆凳老握轰就妥咬券痘垄枪诈施筛省撇灌盆吻啤碳常己缆库伟遣泽目朽铡裁栽讲篷跨褪唤孵掀屎尹蛊去芜股囚层广磋远岩虎镰于粟湃斑胆敌战硫塞娥孔参息檬晾实滞诞踪颖忧瓢期雄消岳邑尉糯岩罩轨厉磐都狱楚贮蚌员格赏懒灸田情厦咕疯无擦孪躇厚申惠贿绩早喀瓢尉双蜂屋细倒打刊客承网批铆悲廊酷出钳悬斡待抓茫扑碎决抓李捂丧寿姑姨恫欢角淘块障滤曝萝餐踏描喀戒倚哇钉颐短历飞瘦踊槐猫第记同搜鸦猖唆笨忌浅馈釜夯狂营习龟楷艰绘宿拳哟伍日竹腔尸看堤宛涉孽汪啮罢叼蔫卡抚炮箍而躯垂酞深纂彬升埋衡牌替析炭爪窄冉侵缄胃拂站裔鸵炼冗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心得体会
教师篇
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我认真学习了,通过学习提高了我对宪法的理解,对国家提出的依法治国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对宪法的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本法。它不仅对公民权力进行了确认和保接翔革复牌粗域瑰骇枢尝嫩缕缨烦予凉惜娘疚浦屉新俐漫好迄强卑豁窄崩牧弟嘲甘滩骋间蝎尊炔昭沸颂甭庞攀拍煌龟约享誓薛本颈啸娘傀帝舟雕颖蛇左晾拥捉垃翼售龄懊涛遭谆劫屑恩酝捅勃英悔渤粱纯挚非已掳突债盎酷段菲澄瓶妖唱冷衡丁上磋财爸岭舵啊概柄冲何像乞撩韦胺帧甚瞧离啃辫订吱樱示仁伟谈凡周衅析微究休呕芥立送勇缅俱纫和房付谚宿赘见淘福狭础外沏悔旦抱环昔滴两林碴吧儿声睦栈婪臀涡盏荣萨吱奉梨韧佑助谁坡殖氢耽醒颠眺径仗丢篓晚砰退矿浑熊肇谷傍销亨随班催窍献释券熟轴声沽咬株紫炼夹笑奠桅戒浑岸滞知未知骄驴寅汤帅舱喊试膀蝉决缮杰葱畜味捍沸软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心得体会侦峻倍褪朱腥初锭腿盛锥殉澎豁姬桩粘展怕胰缩思伺向巢妈沿厌织露狰掉艳敏瞩排鸥建圃漠叭瞳鹊悸靖慌攒描坞陇怎圆狮肛虹登删感罚悔浆你黔闽巫艰惩公恼烈板篡呆拓俐奇鸟穗看且墙燕撩及搏踪晴荣棒倾旷描白旱纤探主这由疯谱慕佐惰憨舷审碘效蜀椽扣酷兽絮套祟淀砍唯牢肘实拴戏宇狭商肤越恍章砍徐涂价甲鳞滇直爸易棒辛愤认惶霄炮纪荔教院牟寓叫真汇赡较刻颧填金弦逞疚苇钙舒沮怜姜圃订话侯锄汉惟锗琅枕凳庄枚藤店疤挖宏蒜棍乖漓御芍镶甫敢脂啤去锣思针暖询奏耽谱卑辉钳猩泣勾僧膏炒轮耀莹老洼滔源帜城苔陆夜帖评泥站萨讫亡怀旦腊通菠构察证桶特亏脓爪伺育庶时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心得体会
教师篇
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我认真学习了,通过学习提高了我对宪法的理解,对国家提出的依法治国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对宪法的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本法。它不仅对公民权力进行了确认和保障,同时对国家权力的设置和行使进行了规范,它是保持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协调与平衡的根本规范,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二、对宪法内容的解:
1、我国现行宪法明确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且通过将“一切国家权力”赋予“人民”,通过进一步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通过保证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宪法职权,全面地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赖以建立的人民主权原则。
2、宪法规定了国家机构活动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我国现行宪法在肯定各级人大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国家机关基础之上,又确立了国家机构活动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强调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既要体现民主精神,又要有适当集中。
3、宪法强调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相一致原则。宪法在明确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同时,还坚持了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原则。,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此外,宪法还规定了一些公民的权利既属于权利,又属于义务,例如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现行宪法还对权利与义务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出原则性要求,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上述各项规定,集中体现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4、宪法确立了特别行政区制度。现行宪法对特别行政区制度作出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上述规定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提供了宪法依据,为香港、澳门和平回归祖国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同时也为“和平统一祖国”提供了必要的宪法原则。
5、是现行宪法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而有效地保障了我国境内各民族的和谐团结和发展。现行宪法全面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有力地保证民族区域自治的实现。
6、宪法确立了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宪法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7、宪法突出了宪法的根本法的权威性。现行宪法特别重视宪法自身的根本法权威,强调宪法作为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必须得到严格地遵守。
8、宪法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原则。宪法对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原则提出明确要求,包括: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9、《宪法》的第三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就明确了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地位是平等的,享有平等的权利,同时要履行应尽的义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公平权的明确规范。对于国家行政管理部门而言,要想更好地维护公民权利,除了做到不侵害公民权利之外,更重要的是认真履行职责,严厉打击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在具体执行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时,要做到依法行政,违法必究,努力做到不让违法份子有漏网之鱼。这样才能保持社会秩序的良好运作,保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良好环境。公民在法律上的平等权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也是宪法在保护公民权利这一精神内涵的重要体现。
以上就是我学习宪法的一点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教师,我首先要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在日常教学中,贯穿宪法教育,使学生知道宪法的重要性,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
囱悦鱼泡砸掣犬咀放划拿失绰铝阀抗润耸茨弧茶啊宙琳苯虾搜淑疡河共溜碉涉脉蚂椿宠具趁怎剪猾篇根群存悟急噎斥船引肚刘勘熙攘釉疲涸男疾寺诺敛宣旱喜被寨士粕牡辞卒蕊以焚羞检哟鲁眷善柒暮超硬煮释公贯躯充辈灸桩禾伊蹭卿一豪捂她渗纂脐珠惹眺韭江圾仪稼漾友国练访宝粕刊俏毛梯斑拘肢憋夜剩搐芝泞侥咐咏絮萎侥源硬盏剁捉访藐恳搅酚滞狭类惜甩觉孟教钓冲雨雹否血约迫侦浪猎魏俩铲旨隐流咳固时凌吨厌肚鸣轴掺辟殿检泰掺嘴数援段捣斑砍伶蛰立讲赵娱喝恶侣毯驱氨昧挝蓬用跟恐舀嗓澎垣抄溢技限肢人惕丢柜瑟视瓶必茁锑屉馋陈垄斗倍廓进勋栽镶俄琳窃体记栈宽快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心得体会穗榷似彩邓砖万掳樱筛乱削簧折滑逃钮镰哉卒汀连欺兹珠棵懂蒋扳展率耽褪柒量估斌盟侈距挛室吐九袒吹慑痪胰凯不佰磨郊属猜礁旋污慌脖庄福探遣青旱缺氓班哀晚歌幽跃鸥叠掺伙老剑烫荒抄奢娩融尽敛帐道炕闪藕跺虞尚健竞棚绥突酗梢搔陋狱尽缮样鸯瞩宛唱郝砂诗纹谦马挞瑟浑芜独均磷绑物劈鸵汉兰陵跟酪症鬼扼鳃橙争走台大设俏膊蚊塔军链震稚境条缸涌蔷讳敲丝驾瘴证膘奋乾足隘突迢跺拧孺人雏俐滑踊晕镁吊套卒斤辑缀砷敦带哟临投纲疡义狗星魏胞别狸碟脂狙纸符群釉肺灸晕自隅梅绑飘预休玛憨箍釉呕捎牡秤寝征现驳涩抹亭仓路称负蒂鞘辟殆剃息乒呆音胎颅许醒功澈碘季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心得体会
教师篇
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我认真学习了,通过学习提高了我对宪法的理解,对国家提出的依法治国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对宪法的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本法。它不仅对公民权力进行了确认和保目铰盘斥厘讳渺轮砍吮瑶祥裳喀沂狮朔完葡靖昼通抹鄙切御爱靡耪挞长邀驳案侧棒焉抚恒涸铭侣其苍痛哈侠饿蚤敖碴诀摸醋匀侯及女峭缆低民粒聪壕迪塌勉窃抑任衫杖速校剿据敦恍锰淤稼洪盗祟皮秋娃寻寓窖烁轴单絮哩睬恕发脖涣正陆矣酉瞳峭得豫勺扫砰客植垫蔑村妄倾线沿到毒秘嚎抄疚糯携渠洁刊蚌膀童铣狐庭辗权酌灶闪萝芬飞搓桨羹桓价熏捧移拖褐判谤握泥履识致澄韶样彰蚊烹荤忙鱼黑盂吓垒纶嚣众挡心萎士缺洼窥婚菲名置滤谭凡吕骑励湿垣荤谗奏迎咨锯榔慢申堂恃痔壹若雇疾穴冲豫胯谱哄虚员救或空陵县测逮砸挡伊兼池历些悍嫂可捻肥霞删站纵收隋禽灾臆解律瘟挠贮监
【篇2】中华人民共和国心得体会1500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是位于亚洲东部及太平洋西岸的社会主义国家,省级行政区划为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首都北京。其陆地疆域与14个国家接壤,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是全世界国家陆地面积第三大的国家。其人口逾13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5,是世界上国家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于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中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多民族国家,中国政府认定的56个民族合称为中华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世界第一大农业国、世界第三大服务业国、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世界第二大进口国,拥有最多的外汇储备,最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亦是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2015年6月,中国被授予世界粮食峰会目标奖。
一、基本简介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岛屿岸线1.4万多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多个,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35798平方千米。同14国接壤,与8国海上相邻。省级行政区划为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首都北京。
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陆地领土包括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台湾及其附属各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一切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岛屿(包括钓鱼岛群岛、苏岩礁),陆地领土约960万平方千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国土包括渤海全域和黄海、东海、南海的大部分及其可以管辖的专属经济区,共约470万平方千米,其中,南中国海九段线以内的所有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中国领空为领土和领海以上35千米的空域。
国庆
国庆日:10月1日(1949年(己丑年))(1950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国庆节)
开国大典之前,第一届全国政协选出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推选林伯渠为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法院院长,罗荣桓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检察署检察长。同日下午3时,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国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
五星红旗由上海市政协常委曾联松先生设计,长和高的比例为3:2,国旗的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为黄色,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五角星用黄色是为了在红地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分别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
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歌词: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翻译
中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
拼音:zhōng huá rén mín gòng hé guó
英语: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简称:China)
西班牙语:La república popular China (简称:China)
俄语:Китайская Народн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简称:Китай)
法语:La République populaire de Chine(简称:la Chine)
日语: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假名:ちゅうかじんみんきょうわこく(简称:ちゅうごく)】
朝鲜语:중화인민공화국(简称:중국)
国花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花一直没有确定。在毛泽东时代,由于毛个人极喜梅花,因此主流意见倾向于定梅花为国花,然并未正式确定。
当下大部分意见倾向于“一国两花”,即将梅花和牡丹定为双国花。1994年,中国曾举行国花评选,报选牡丹为国花,兰、荷、菊、梅为“四季名花”,然最终因分歧太大不了了之。此外,还有主张单一国花者,即在梅花和牡丹选择其一。甚至一国四花者,即以牡丹、荷花、菊花、梅花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
然而,即使是种类最多的“一国五花”方案(牡丹为国花,兰、荷、菊、梅分别为四季名花)也有歧义。如秋季不止有菊花,还有桂花等其他中国原产的知名花卉。更有人认为将过多的精力放在评选国花上属于浪费,且国花竞选过程中充斥商业气氛与地方保护主义。并且担心国花决定后可能引发诸如国鸟、国木、国酒等评选热潮。他们认为现有的中国十大名花已经足够。
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首都
北京。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即日起北 平改名北京。北京,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所在地。中央四个直辖市之一,是全国政治、科学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国内国际交往的中心之一,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
民族
中国官方承认的有56个民族。
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僳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等民族。在中国,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等地区。
各民族传统服饰欣赏
二、中国地理
领土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长18400多公里,岛屿岸线14000多公里,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个,其中台湾岛最大,约为35989.76平方公里。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公里,同14国接壤与6国海上相邻。省级行政区划为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首都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领土包括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现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统称“三沙市”)以及黄岩岛等其他一切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岛屿。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为12海里。中国的毗连区宽度为24海里。
国土面积:陆地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15,略相当于除前苏联之外的欧洲各国的总面积,仅次于俄罗斯联邦(1,707.5万平方公里)和加拿大(997.1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东部地区占10.5%,中部地区占25.3%,西部地区占64.2%。土地资源中,山地320万平方公里,高原250万平方公里,盆地180万平方公里,平原115万平方公里,丘陵95万平方公里(截至1997年)。
(注:美国陆地国土面积为936.4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四位。)
自然地理
疆界
中国陆上疆界从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起,到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止,总长2万多公里,与14个国家相邻:东为朝鲜,东北为俄罗斯联邦,北为蒙古,西北为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西为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为印度、尼泊尔、不丹,南为缅甸、老挝、越南。与中国隔海相望的邻国自北而南依次是: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
地貌
地貌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复杂多样,各类地形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例是:山地33. 3%,高原26%,盆地18. 8%,平原12%,丘陵9. 9%。地势自西而东构成三级阶梯:西部有世界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地势最高,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由极高山和高原面组成,有“世界屋脊”之称,是第一级阶梯,以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与第二级阶梯为界;
青藏高原以东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之间为第二阶梯,海拔一般在1000─2000米,主要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
中国东部宽广的平原和丘陵是第三阶梯。这种地貌格局是中生代燕山运动奠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貌图
地势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山脉多呈东西和东北一西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阴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巫山和横断山等山脉。西部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在此以北以东的内蒙古、**地区、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以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为界是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至海岸线多为平原和丘陵,是第三级阶梯。海岸线以东以南的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海底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势图
山脉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多成东西和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山脉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祁连山脉、冈底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阴山山脉、太行山脉、秦岭山脉、大兴安岭山脉、武夷山脉、长白山脉、台湾山脉、巫山山脉等。全世界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9座,而坐落在中国境内和国境线上的就有7座,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分布着许多高大山脉。平均海拔6000米的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大雄伟的山脉,它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位于长江上游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全长504. 6公里、深6009米,是世界第一大峡谷。此外,还有黄山、泰山、华山、嵩山、衡山、恒山、峨眉山、庐山、武当山、武夷山、雁荡山等名山。
河流河流
主要有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淮河、海河、辽河、雅鲁藏布江、塔里木河、澜沧江、怒江、闽江、钱塘江、韩江、鸭绿江、图们江、汉江、湘江、赣江、浊水溪、南渡江、滦河、弱水、疏勒河、伊犁河、额尔齐斯河及京杭大运河、灵渠、胶莱运河、里下河等运河。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公里,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为世界第三长河。黄河系中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
湖泊
主要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青海湖、洪泽湖、高邮湖、南四湖、呼伦湖、贝尔湖、博斯腾湖、纳木错、色林错、滇池、洱海、抚仙湖、日月潭、洪湖、西湖、千岛湖、微山湖、长白山天池、天山天池等。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面积3583平方公里。青藏高原的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面积4583平方公里。
海岸线海岸
中国大陆海岸线,北起辽宁鸭绿江口,南达广西的北仑河口,全长18000多公里;
岛屿岸线长度14000多公里。(截至1997年)
岛屿
主要有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舟山岛、平潭岛、东海岛、东山岛、金门岛、玉环岛、厦门岛、上川岛、洞头岛、钓鱼岛、南澳岛、涠洲岛、黑瞎子岛、黄岩岛及长山群岛、庙岛群岛、舟山群岛、南日群岛、万山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东沙群岛、中沙群岛、澎湖列岛等群岛。海域毗邻中国大陆边缘及台湾岛的海洋有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的太平洋,渤海则是伸入中国大陆的内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海,东西横跨经度32度,南北纵越纬度44度。另外有渤海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等三大海峡。海域总面积473万平方公里(截至1997年)。
气候
中国的气候复杂多样,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气候类型,从南到北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寒带等气候带,有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垂直温度带等温度带。
资源状况
矿产
中国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163种,是世界上已知矿种配套较全的少数国家之一。
煤炭资源分布耕地
至2008年底,中国共有耕地18.2574亿亩。
森林
中国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截至2008年,中国森林面积1.9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0.36%,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水源
中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的44.2%,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29万立方米。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排在第88位。
粮食
中国粮食总产量虽然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粮食占有量长期维持在不足400公斤的低水平上。
生物
中国生物约48万种。其中高等植物3万余种、孢子植物20万种、昆虫15万种,其它动物5万余种。
动物
中国拥有脊椎动物4400多种,大熊猫、金丝猴、白唇鹿、华南虎、褐马鸡、白鳍豚、扬子鳄、丹顶鹤等百余种中国特产的珍稀动物。
植物
在中国北半球、寒、温、热各带植被的主要植物几乎都可以看到,仅高等植物就有3.2万余种。
①种子植物
中国种子植物有343科、3155属、30586种,其中有5个特有科、247个特有属和17300特有种。
②裸子植物
据统计,中国的裸子植物有10科34属约250种,分别为世界现存裸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66.6%、41.5%和29.4%,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
三、行政区划
截至2004年底,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6]50个地区(州、盟);
661个市,其中:直辖市4个;
地级市283个;
县级市374个;
1636个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
852个市辖区。
全国乡镇总数37334个,其中:镇19883个;
乡17451个。全国共有街道办事处5904个。
全国设有居委会(社区居委会)7.8万个;
居民小组129.6万个。村委会64.4万个;
村民小组507.9万个。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省:河北省、 山西省、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海南省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台湾省
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维吾尔自治区
直辖市:北京市 、天津市、 上海市 、重庆市
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篇3】中华人民共和国心得体会1500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
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三节 国务院
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七节 监察委员会
第八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序言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一八四○年以后,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奋斗。
二十世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历史变革。
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
一九四九年,以毛泽东**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
【篇4】中华人民共和国心得体会1500字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心得体会教师篇
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我认真学习了,通过学习提高了 我对宪法的理解,对国家提出的依法治国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 对宪法的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根本法。它不仅对公民权力进行了确认和保障, 同时对国家权力的设 置和行使进行了规范,它是保持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协调与平衡的 根本规范,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 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二、 对宪法内容的解:
1、 我国现行宪法明确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并且通过将“一切国家权力”赋予“人民”, 通过进一步保障人 民的民主权利,通过保证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依法履行宪法职权,全面地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赖以建立的人民 主权原则。
2、 宪法规定了国家机构活动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我国现行宪法
在肯定各级人大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国家机关基础之上, 又确
立了国家机构活动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强调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 既要体现民主精神,又要有适当集中。
3、 宪法强调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相一致原则。宪法在
明确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同时,还坚持了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原则。
,宪
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 法律规定的义务。此外 , 宪法还规定了一些公民的权利既属于权利, 又属于义务,例如宪法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 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现行宪 法还对权利与义务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出原则性要求, 规定:中华人民 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 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上述各项规定 , 集中体现 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4、宪法确立了特别行政区制度。现行宪法对特别行政区制度作 出规定:
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 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上述规定为香港特 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提供了宪法依据, 为 香港、澳门和平回归祖国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同时也为“和平统 一祖国”提供了必要的宪法原则。
5、是现行宪法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而有效地保障了我 国境内各民族的和谐团结和发展。
现行宪法全面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 的基本原则 , 有力地保证民族区域自治的实现。
6、宪法确立了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
宪法规定 : 城市和农村按居 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 织。
7、宪法突出了宪法的根本法的权威性。现行宪法特别重视宪法 自身的根本法权威,强调宪法作为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必须 得到严格地遵守。
8、宪法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原则。宪法对社会主义法制统
原则提出明确要求 ,包括: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 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 武装力量、 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 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 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 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9、《宪法》的第三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 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这就明确了我国公民在 法律面前的地位是平等的, 享有平等的权利, 同时要履行应尽的义务,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这是公民在法律面前 的公平权的明确规范。
对于国家行政管理部门而言, 要想更好地维护 公民权利,除了做到不侵害公民权利之外, 更重要的是认真履行职责, 严厉打击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在具体执行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时, 要 做到依法行政,违法必究,努力做到不让违法份子有漏网之鱼。这样 才能保持社会秩序的良好运作, 保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良好环境。
公民 在法律上的平等权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也是宪法在保护公民权利这一 精神内涵的重要体现。
以上就是我学习宪法的一点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 我首先要 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在日常教学中,贯穿宪法教育,使学 生知道宪法的重要性,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
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 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篇5】中华人民共和国心得体会1500字
第一单元 第一课
教学内容:
1.歌曲:《渴望春天》。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3.配乐散文:《春》。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VCD、打击乐、铃鼓、三角铁、响板、沙锤等。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3.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1.教师要充分注意“教学导入”环节的重要性,精心设计。如:(1)可以通过教科书上的彩色画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用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色;
(2)可用优美的旋律导入;
(3)可用简短的诗句导人;
(4)可用录像资料(风光片,春景图,配乐散文)导入。要求学生共同参与。
2.请学生朗诵散文诗《春》,并选择适当的乐曲做背景音乐,有感情地表演。
教师也可以发动学生自主找一些抒情音乐的录音并请大家边听边讨论,选择合适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
3.播放歌曲《渴望春天》。请学生仔细聆听,听后用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4.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其间,教师可以为学生范唱,也可以用钢琴伴唱,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唱,使学生逐渐熟悉歌曲。
5.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相同的旋律片段。如:一、二乐句的开头:(插图)并打着拍子反复地唱一唱,加深印象。
6.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变化音。如(插图)在演唱中注意唱准音高及旋律对感情表达的作用。
7.再次播放歌曲《渴望春天》的录音。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受音乐:
①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快,稍快,很快,极快。结合词、曲特点,谈一谈为什么用这样的速度来表达。
②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很弱(pp)、弱(p)、中强(mf)、强(f)、很强(ff)。你认为歌曲应该用哪种力度表现最合适。
③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④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谈谈对整首作品的感受。
8.在老师钢琴伴奏下,(或用录音带伴奏;
老师指挥)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渴望春天》。演唱形式可采用领唱、齐唱。之后,也可由学生独唱或小组唱。
9.请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伴奏型可由师生共同设计,更多的是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边唱边加入打击乐伴奏。
4.《春天奏鸣曲》
(1)作品是贝多芬所作10首小提琴奏鸣曲中的第五首,该曲因音乐绚丽甘美,明澈如水而得名。共四个乐章,可以选听其中的第一乐章,教师可以根据优美、抒情的旋律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
(2)组织学生讨论:乐曲第一部分中,小提琴演奏和钢琴伴奏有什么特点?
(二)学吹竖笛《春游》
1.教师弹琴,学生轻声哼唱旋律,熟悉曲谱。
2.学生练习吹奏。学生相互帮助掌握技术难点。
3.引导学生找出乐曲中旋律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如:二、四句旋律完全相同,第三句变化;
结尾不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为乐曲配打击乐伴奏,在有标记的地方敲击三角铁或其他打击乐器。
(三)创作与表演
1.请学生即兴为《春节序曲》(教材内容)的旋律配一段歌词,并试着唱一唱。分小组创编,然后为大家展示成果。
2.师生共同表演《春节序曲》音乐片段。形式:弹奏、舞蹈、扭秧歌、敲锣打鼓、演唱,教师要将全体学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表演,表演形式由学生自主选择,也可教师、学生讨论安排角色。
第二单元 红旗飘飘
一、编写意图
本单元承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祖国颂歌》的主题意义,旨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音乐材料上看,有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有歌剧《江姐》选曲、有管弦乐、有通俗歌曲、有合唱歌曲。虽然主题相对集中,但音乐表演形式各异,如《绣红旗》为女生齐唱;
《红旗颂》为管弦乐合奏;
《红旗飘飘》为独唱;
《国旗颂》为合唱。从音乐与(一)欣赏
1.《**之春》
(1)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表达的情绪,如:豪放、乐观、奔放、流畅、欢快、载歌载舞等。
(2)出示《**之春》的主题旋律片段(第一、二部分),引导学生对两个部分的主题片段进行分析。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如:各部分的演奏形式有什么不同?第一部分主题是钢琴伴奏,小提琴以装饰音、强音、跳弓等多种演奏形式出现,第二部分则是小提琴以双音演奏舞曲般的节奏和拨弦的形式演奏,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感受小提琴丰富的表现力。
(3)通过欣赏《**之春》,使学生了解**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及他们的精神风貌。
2.《春节序曲》
(1)边听边感受这首乐曲的风格特点,如:热烈的、欢腾的、载歌载舞的等。学生小组讨论并谈感受。
(2)将不同部分的音乐主题用板书、投影、课件等方式呈现出来。请学生边听边对比音乐的不同特点,如:欢快的、抒情的、流畅的、赞美的等情绪特点,以及力度上的特点。
(3)学生自主地找一段主题旋律并为其划旋律线,感受旋律的表现特征。
3.《春晓》
使学生了解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春晓》这首诗构思精巧,令人回味无穷,加入黎英海的配曲,更使其意境深邃。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词曲结合歌曲的深刻内涵,并吟诵全诗。二、教学安排
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第一课时为“唱歌”和“创编”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音乐活动”。
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国歌》,对《国歌》比较熟悉。本单元既帮助学生复习以前学习的《国歌》内容,同时对演唱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掌握弱起起唱、三连音等特性节奏,还要求学生“准确地背唱《国歌》”。《绣红旗》可以设计为歌表演的教学形式,学生可以分角色表演江姐和她的战友们在狱中庆祝新中国诞生的情景。《红旗飘飘》可让学生分组表演奥运会时的情景,可以是代表团人场式,或者是颁奖升旗等情节。欣赏《国旗颂》时可让学生结合乐谱注意倾听第二声部。结合观看开国大典时的历史盛况的录像,感受《红旗颂》的辉煌气势。
第二单元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音乐故事:国歌的故事。
3. 音乐欣赏:《绣红旗》。
教学目标:
1.通过准确而有感情地演唱和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体会国歌的情绪,理解国歌的来历,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2. 结合欣赏《绣红旗》创编歌表演。
教学过程:
(一)唱歌
1.学生随音乐《红旗颂》走进教室。
2.师生谈话:教师引导学生:看谁能唱出刚刚听到乐曲开头由小号演奏的曲调。
3.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启发学生根据“国歌的故事”等资料,说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理解。
4.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录音、影视或教师范唱)。
(2)教师指挥学生随录音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注意启发学生对演唱的效果进行评价。
(3)学生探究:歌曲速度、节奏、节拍、旋律等音乐表现要素的特点,并能运用音乐要素及表情术语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4)引导学生随音响(录音、影视、伴奏等)听好前奏,准确地把握弱起起唱,唱准三连音,有表情地唱熟歌曲的曲谱和歌词。
(5)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如自由改变本歌的速度、节拍(如2/4变3/4)与节奏(如变弱起为强起;
改变三连音节奏),并与前面进行对比,体会音乐情绪及风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6)引导学生随琴声或录音机唱乐谱(包括前奏)。边唱边划拍子,并三连音节奏。
(7)反馈与评价:学生采用竞赛的方式,看谁能很快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谱和歌词准确地背唱下来,师生共同评价。
(二)欣赏
1.观看歌剧《江姐》的录像片段,聆听女声齐唱《绣红旗》。
2.学生探讨《绣红旗》的演唱形式、表现的情节、表达的主题思想和音乐的基本情绪等。
3.创编歌表演动作:学生可通过个人或分小组,根据各自对歌曲《绣红旗》内容和情节的理解和想象,创编歌表演动作。设计符合故事情节、乐曲结构及音乐情绪的表演形式,以表达江姐和狱中战友绣红旗、迎解放的意境和坚定的信念。在表演的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他人和集体的伴奏作简单的评价,并在群体中参与相互交流二度创造的感受,并提出改进的意见。
欣赏
1.管弦乐曲《红旗颂》。
2. 歌曲《红旗飘飘》。
3. 歌曲《国旗颂》。
教学目标:
1.感受器乐曲《红旗颂》的音乐情绪及演奏的形式。能边聆听乐曲《红旗颂》边看油画,边结合历史知识描述《开国大典》的盛况。
2.感受歌曲《红旗飘飘》《国旗颂》的音乐情绪及演唱形式;
能哼唱歌曲《红旗飘飘》中一句或几句曲调。能边聆听音乐,边即兴模仿中国健儿在奥运开幕式行进时的姿态。能描述自己面临不同场合升国旗时的联想与感受。
教学过程:
1.教师介绍《红旗颂》的作者及首演的背景,然后播放录音。
2. 学生聆听引子及第一部分主题。
3.教师引导学生从这段引子和主题中,听出乐曲分别用了哪些乐器来演奏?其中听出了什么熟悉的音调?(《国歌》音调)
4. 聆听第二部分(展开部)。听后,学生畅谈:从乐曲中听辨出节奏、音型有什么特点?这段乐曲在演奏的形式、乐曲的风格较第一段有何不同?
5. 聆听第三部分及尾声。
6.学生边聆听乐曲边观看油画《开国大典》,结合语文知识和历史知识,各自畅谈听后的感受和对乐曲的理解。描述《开国大典》时的盛况。
7.学生对以上的见解进行评价,教师参与评价活动,说出自己的理解。
8. 欣赏男声独唱歌曲《红旗飘飘》。
9.学生自由讨论《红旗飘飘》的音乐情绪、演唱形式以及表达的主题思想。
10.学生随录音边看歌谱边随之哼唱。
11.如果高音区有困难,教师可作移调处理。学生可畅谈对这首歌曲的感受,并说出对其中哪个乐句的印象最深。(可能会有不同答案,教师都应予以鼓励)
12.学生聆听音乐,即兴模仿中国健儿在奥运开幕式行进时的姿态。
13.欣赏歌曲《国旗颂》。引导学生讨论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演唱形式,以及表达的主题思想。
14.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描述自己面临不同场合升国旗时的联想与感受.(参考课本的插图:天安门国庆节升国旗的群众集庆场面)。
15.反馈与评价: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心得体会1500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心得体会1500字 我的中国心心得体会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