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供大家参考。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20101 )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系统的贸易、金融与财政专业知识,熟练地把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宽,具有向经济学有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实践能力较强,综合素养较高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毕业生要紧面向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经济治理、经济分析、市场营销、教学培训、政府调研等方面的工作。
业务培养要求:系统把握经济学差不多理论和有关专业知识,把握市场经济运行的差不多规律,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外经济进展的历史、现状,以及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能熟练把握一门外语。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①把握经济学的差不多理论和分析方法;
②把握贸易、金融与财政方面的差不多业务知识;
③把握市场调研、经济分析和运算机应用的差不多技能;
④具有向经济学有关学科扩展渗透的能力;
⑤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较强实际工作能力;
⑥把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差不多方法;
⑦熟练把握一门外语,并具有一定的听、讲、读、写能力;
⑧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主干学科和要紧课程:
主干学科:经济学
要紧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治理学原理、基础会计、统计学原理、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金融学、国际金融治理、财政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计量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进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学讲史、农业经济学等。
要紧实践环节:《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实习、《统计学原理》课程实习、《计量经济学》综合实验、《产业经济学》课程实习、社会经济调查实习、微观经济分析与推测实验、宏观经济分析与推测实验、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最低学分要求:最低修读 298 学分,其中课内教学不低于 238 学分(含免费修读 10 学分),实践教学不低于 60 学分。
毕业标准及要求:
①达到德育培养目标;
②修满本方案规定的最低学分;
③达到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学制与学位:标准学制四年,修业年限 3-6 年,经济学学士。
专业建制时刻:2004 年。
表 1 经济学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程类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
学期
先修课程
备注
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107 7学分学分︶ 01011001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3.0
1
另有 1 学分实践 免费学分6 学分
0101101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0
2
01011009
马克思主义差不多原理概论
4.0
3
01011008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0
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1011099 形势与政策 1.0
另有 1 学分实践 01011098 入学教育与就业指导 1.0
另有 1 学分实践 05021001 大学英语(1) 6.0
1
免费学分4 学分
05021002 大学英语(2) 6.0
2
05021003 大学英语(3) 6.0
3
05021004 大学英语(4) 6.0
4
04031001 大学体育(1) 2.0
1
04031002 大学体育(2) 2.0
2
04031003 大学体育(3) 2.0
3
11011001 军事理论 1.5
2
另有 2 学分军训 05011100 大学语文 3.0
08121003 运算机文化基础 3.0
1
08121004 运算机文化基础实验 1.5
1
07013009 高等数学Ⅱ(上)
6.0
1
07013010 高等数学Ⅱ(下)
7.0
2
07011010 线性代数 3.0
3
0701103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5.0
3 高等数学Ⅱ
02011011 政治经济学 4.0
1 无
03011102 经济法概论 4.0
1 无
12011100 治理学原理 4.0
2 无
12021001 基础会计 4.0
2 无
02012007 微观经济学Ⅰ 5.0
2 高等数学Ⅱ(上)
02012005 宏观经济学Ⅰ 5.0
3 微观经济学
02021517 统计学原理Ⅱ 3.0
3 无
续表 1
课程类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先修课程
备注
学科基础课学科基础课︵38学分学分︶ 12022003 市场营销学Ⅰ
4.0
3 治理学原理 II
12022803 中级财务会计Ⅱ 4.0
3 基础会计
02022003 国际经济学 5.0
4 宏观经济学 I
02012004 金融学Ⅰ 5.0
4 宏观经济学 I
02012010 财政学 4.0
4 宏观经济学Ⅰ
02022005 计量经济学Ⅰ 4.0
4 宏观经济学 I
02012914
保险学Ⅰ
4.0
4
微观经济学 I
02022360 国际金融治理 4.0
5 宏观经济学 I
02022235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4.0
5 国际经济学
核 心 课 (3202102803 中级微观经济学 4.0
5 微观经济学Ⅰ
02102802 中级宏观经济学 4.0
5 宏观经济学Ⅰ
02013906 产业经济学Ⅰ 4.0
5 宏观经济学Ⅰ
02013907 进展经济学Ⅰ 4.0
6 宏观经济学Ⅰ
12032105 农业经济学Ⅰ 4.0
6 政治经济学
02023022 制度经济学 4.0
6 微观经济学Ⅰ
02013001 经济学讲史 4.0
6 宏观经济学Ⅰ
02023015 区域经济学 4.0
6 宏观经济学Ⅰ
任选课(任选课(51学分)学分)
专业任选课模块 28.5 4-7
见表 2
素 质 教 育 类 运算机语言类课程组 4.5 2
体育选修课程组 2 4
素养选修课 16 3-6
实践教学
60
见表 3
表 2 专业任选课模块
课程类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先修课程
备注
专业任选课(专业任选课(54.5学分学分
最低选修最低选修28.5学分)学分)
12012512 现代企业治理学Ⅱ 3.0
4 治理学原理
02023018 社会经济统计学 3.0
5 统计学原理
12023018 市场调查与推测Ⅱ 3.0
5 中级财务会计Ⅱ
09013119 农业政策学Ⅱ 3.0
6 农业经济学
02023148 教育经济学 3.0
6 产业经济学
12043808 股份经济学 3.0
6 政治经济学或宏观经济学Ⅰ
12023188 投资项目评估 3.0
5 基础会计
12023189 投资项目评估实验 0.5
5 投资项目评估
02013803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3.0
7 微观经济学Ⅰ
02012801 证券投资Ⅱ 3.0
7 金融学
03033707 申论 3.0
7 无
02023011 经济应用文写作 2.5
7 大学语文
02103802 中国经济思想史 2.5
7 政治经济学
12043807 公共经济学 2.5
7 宏观经济学Ⅰ
08123801 信息经济学Ⅱ 2.5
7 博弈论
02023162 劳动经济学 2.5
7 政治经济学或宏观经济学Ⅰ
02023010 经济学专业英语 2.5
7 宏观经济学Ⅰ
02013908 《资本论》选读 3.0
6 政治经济学
02023106 博弈论 3.0
6 微观经济学Ⅰ
12022001 财务治理Ⅱ 3.0
6 市场营销学
表 3 实践教学模块
课程类型
模块
名称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先修课程
安排方式
实践教学(60学分)
课程 实践(14学分) 11014001 军训 2.0
1
集中 02014907 《中级财务会计Ⅱ》课程实习 2.0
3 中级财务会计Ⅱ
02014906 《统计学原理》课程实习 2.0
3 统计学原理
02014904 《计量经济学》综合实验 4.0
4 计量经济学
02014903 《产业经济学》课程实习 4.0
5 产业经济学
专业实践(39学分) 02014005 社会经济调查实习 6.0
5 统计学原理 分散 02014507 微观经济分析与推测实验 6.0
6 中级微观经济学 集中 02024591 宏观经济分析与推测实验 6.0
7 中级宏观经济学 集中 00004010 专业综合能力训练与测试 1.0
7 修满主干课程 集中 00004001 毕业论文(设计)与毕业实习 20.0
8 修满 235 学分
思政实践(3学分)
0101400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1.0
01014099 形势与政策教育 1.0
01014098 入学教育和就业指导实践 1.0
素养拓 展(4学分)
01014090 社会实践 1.0
01014091 科研活动 2.0
01014092 文化素养活动 1.0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合计公共基础课 30.5 32.5 28 12 1 104学科基础课 8 22 8 38专业核心课 12 20 32专业任选课 6 8.5 14 28.5课程实践 2 4 4 4 14专业实践 6 6 7 20 39小计 32.5 32.5 40 38 36 34.5 22 20 255.5素质选修课 4 4 4 4 16体育选修课 2 2计算机选修课 4.5 4.5思政实践 0.5 1 1 0.5 3素质拓展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4小计 1 6 4.5 6.5 4.5 5.5 1 0.5 29.5合计 33.5 38.5 44.5 44.5 40.5 40 23 20.5 285表4 经济学专业标准学制下各学期学分分布情况统计表(建议)
注:
1.形势与政策教育 1 学分、入学教育和就业指导 1 学分安排在 1、7 两学期;
2.素养选修课程 16 学分按 3-6 学期平均分配;
3.思政实践形式政策实践和入学和就业实践 3 学分安排在 1-2 和 6-7 学期,素养拓展 4 学分按 8 个学期平均分配;
4.专业任选课及素养选修课均课由同学自行选择。
专业负责人签名:
教学副院长签名:
2008 年 12 月 1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