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语文调查报告3篇

时间:2023-01-16 13:10:06 来源:网友投稿

中语文调查报告1  一.成语对对碰  1.意义相近的成语:  例如:守株待兔—缘木求鱼图穷匕见—水落石出  练习:精卫填海—()锦上添花—()  2.意义相反的成语:  例如:哀兵必败—骄兵必胜得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语文调查报告3篇,供大家参考。

中语文调查报告3篇

中语文调查报告1

  一.成语对对碰

  1.意义相近的成语:

  例如:守株待兔—缘木求鱼图穷匕见—水落石出

  练习:精卫填海—()锦上添花—()

  2.意义相反的成语:

  例如:哀兵必败—骄兵必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雕虫小技—鬼斧神工精雕细刻—粗制滥造

  练习:宁为玉碎—()却之不恭—()

  落花有意—()流芳百世—()

  二.成语故事会

  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揠苗助长亡羊补牢

  坐井观天画蛇添足叶公好龙狐假虎威南辕北辙螳螂捕蝉

  杞人忧天刻舟求剑名落孙山闻鸡起舞塞翁失马卧薪尝胆

  三.精彩广告

  “当”之无愧(当铺广告)

  自讨“苦”吃(药店广告)

  “鲜”为人知(味精广告)

  一不到“胃”(胃药广告)

  “衣衣”不舍(服装广告)

  乐在“骑”中(赛马广告)

  一“毛”不拔(理发店广告)

  百“衣”百顺(电熨斗广告)

  无所不“包”(饺子铺广告)

  “烧”胜一筹(快餐店广告)

  默默无“蚊”(灭害灵广告)

  随心所“浴”(热水器广告)

  “闲”妻良母(洗衣机广告)

  “咳”不容缓(止咳药广告)

  以“帽”取人(帽子公司广告)

  一呼四“应”(音响公司广告)

  “口”服”“心”服(口服液广告)

  三十六计“走”为上(鞋店广告)

  “臭”名远扬“香”飘万里(臭豆腐广告)

  大(转载于:.hnNscy.CoM:广告与语文)“石”化小小“石”化了(治结石病广告)

  百闻不如一“键”不“打”不相识(打印机广告)

  这些成语在广告词中或比喻、或双关、或暗示,对消

  某音响公司广告———“一呼四应!”

  某饺子铺广告———“无所不包!”

  某石灰厂广告———“白手起家!”

  某当铺广告———“当之无愧!”

  某帽子公司广告———“以帽取人!”

  某理发店广告———“一毛不拔!”

  某药店广告———“自讨苦吃!”

  某戒烟协会广告———“千万别找吸烟女子做朋友,除非你愿意去吻一只烟灰缸!”

  某打字机广告———“不打不相识!”

  某眼镜店广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保护您的心灵,请为您的"窗户安上玻璃。”

  某香水公司广告———“我们的新产品极其吸引异性,因此随瓶奉送自卫教材一份。”

  某公共场所禁烟广告———“为了使地毯没有洞,也为了使您肺部没有洞,请不要吸烟。”

  某公路交通广告——“如果你的汽车会游泳的话,请照直开,不必刹车。”某新书广告——“本书作者是百万富翁,未婚,他所希望的对象,就是本小说中描写的女主人公!”

  某汽车陈列室广告———“永远要让驾驶执照比你自己先到期。”

  某交通安全广告———“请记住,上帝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给汽车准备了备件,而人没有。”

  某化妆品广告———“趁早下?斑?,请勿?痘?留。”

  某洗衣机广告———“闲妻良母!”

  某酸汁饮料广告———“小别意酸酸,欢聚心甜甜。”

  某印刷公司广告———“除钞票外,承印一切。”

  某鲜花店广告———“今日本店的玫瑰售价最为低廉,甚至可以买几朵送给太太。”

  打开电视,铺天盖地的广告迎面而来,其中有很多是利用了常见成语的谐音或异义。下面就列举了这样一些“成语广告”,请你来为这些被“曲解”的成语“验明正身”。

  1.网吧广告:一网情深、无网不胜、一网打尽。

  2.摩托车广告:乐在骑中、骑乐无穷、骑开得胜。

  3.酒类广告:天尝地酒、饮人入胜、饮以为荣。

  4.胃药广告:无胃不治、无所胃惧、保胃健康。

  5.止咳药广告:咳不容缓。6.消炎药广告:快治人口。

  7.痔疮药广告:痔在必得。8.口服液广告:口蜜腹健。

  9.烧鸡店广告:鸡不可失。10.饭店广告:食全食美。

  11.洗衣粉广告:衣衣不舍。12.洗衣店广告:洗新革面。

  13.服装店广告:百衣百顺。14.鞋店广告:步步为赢、无鞋可及。

  15.女帽店广告:一戴添娇。16.皮革厂广告:别具一革。

  17.毛巾厂广告:巾益求精。18.电脑软件广告:码到成功。

  19.旅行社广告:坐享其乘。20.眼镜店广告:一明惊人。

  21.保温杯广告:有口皆杯。22.蚊香广告:默默无蚊。

  23.洗衣机广告:爱不湿手、闲妻良母。24.加湿器广告:湿出有名。

  25.淋浴器广告:随心所浴。26.燃气灶广告:烧胜一筹。

  27.彩票广告:惠人不倦。28.影碟广告:碟碟不休。

  29.味精广告:领鲜一步。30.糕点广告:盒情盒礼。

  31.衬衫广告:开门见衫。32.报时钟广告:自鸣不凡。

  33.空调器:完美无夏。

  南柯一梦(淳于棼)东施效颦(东施)江郎才尽(江淹)赴汤蹈火(晁错)鹤立鸡群(嵇康)投笔从戎(班超)

  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杀妻求将(吴起)完璧归赵(蔺相如)凿壁借光(匡衡)指鹿为马(赵高)纸上谈兵(赵括)精忠报国(岳飞)闻鸡起舞(祖逖)入木三分(王羲之)鞠躬尽瘁(诸葛亮)卧薪尝胆(勾践)破釜沉舟(项羽)乐不思蜀(刘禅)图穷匕见(荆轲)三顾茅庐(诸葛亮)

中语文调查报告2

  一.成语对对碰

  1.意义相近的成语:

  例如:守株待兔—缘木求鱼图穷匕见—水落石出

  练习:精卫填海—()锦上添花—()

  2.意义相反的成语:

  例如:哀兵必败—骄兵必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雕虫小技—鬼斧神工精雕细刻—粗制滥造

  练习:宁为玉碎—()却之不恭—()

  落花有意—()流芳百世—()

  二.成语故事会

  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揠苗助长亡羊补牢

  坐井观天画蛇添足叶公好龙狐假虎威南辕北辙螳螂捕蝉

  杞人忧天刻舟求剑名落孙山闻鸡起舞塞翁失马卧薪尝胆

  三.精彩广告

  “当”之无愧(当铺广告)

  自讨“苦”吃(药店广告)

  “鲜”为人知(味精广告)

  一不到“胃”(胃药广告)

  “衣衣”不舍(服装广告)

  乐在“骑”中(赛马广告)

  一“毛”不拔(理发店广告)

  百“衣”百顺(电熨斗广告)

  无所不“包”(饺子铺广告)

  “烧”胜一筹(快餐店广告)

  默默无“蚊”(灭害灵广告)

  随心所“浴”(热水器广告)

  “闲”妻良母(洗衣机广告)

  “咳”不容缓(止咳药广告)

  以“帽”取人(帽子公司广告)

  一呼四“应”(音响公司广告)

  “口”服”“心”服(口服液广告)

  三十六计“走”为上(鞋店广告)

  “臭”名远扬“香”飘万里(臭豆腐广告)

  大(转载于:.hnNscy.CoM:广告与语文)“石”化小小“石”化了(治结石病广告)

  百闻不如一“键”不“打”不相识(打印机广告)

  这些成语在广告词中或比喻、或双关、或暗示,对消

  某音响公司广告———“一呼四应!”

  某饺子铺广告———“无所不包!”

  某石灰厂广告———“白手起家!”

  某当铺广告———“当之无愧!”

  某帽子公司广告———“以帽取人!”

  某理发店广告———“一毛不拔!”

  某药店广告———“自讨苦吃!”

  某戒烟协会广告———“千万别找吸烟女子做朋友,除非你愿意去吻一只烟灰缸!”

  某打字机广告———“不打不相识!”

  某眼镜店广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保护您的心灵,请为您的窗户安上玻璃。”

  某香水公司广告———“我们的新产品极其吸引异性,因此随瓶奉送自卫教材一份。”

  某公共场所禁烟广告———“为了使地毯没有洞,也为了使您肺部没有洞,请不要吸烟。”

  某公路交通广告——“如果你的汽车会游泳的话,请照直开,不必刹车。”某新书广告——“本书作者是百万富翁,未婚,他所希望的对象,就是本小说中描写的女主人公!”

  某汽车陈列室广告———“永远要让驾驶执照比你自己先到期。”

  某交通安全广告———“请记住,上帝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给汽车准备了备件,而人没有。”

  某化妆品广告———“趁早下?斑?,请勿?痘?留。”

  某洗衣机广告———“闲妻良母!”

  某酸汁饮料广告———“小别意酸酸,欢聚心甜甜。”

  某印刷公司广告———“除钞票外,承印一切。”

  某鲜花店广告———“今日本店的玫瑰售价最为低廉,甚至可以买几朵送给太太。”

  打开电视,铺天盖地的广告迎面而来,其中有很多是利用了常见成语的谐音或异义。下面就列举了这样一些“成语广告”,请你来为这些被“曲解”的成语“验明正身”。

  1.网吧广告:一网情深、无网不胜、一网打尽。

  2.摩托车广告:乐在骑中、骑乐无穷、骑开得胜。

  3.酒类广告:天尝地酒、饮人入胜、饮以为荣。

  4.胃药广告:无胃不治、无所胃惧、保胃健康。

  5.止咳药广告:咳不容缓。6.消炎药广告:快治人口。

  7.痔疮药广告:痔在必得。8.口服液广告:口蜜腹健。

  9.烧鸡店广告:鸡不可失。10.饭店广告:食全食美。

  11.洗衣粉广告:衣衣不舍。12.洗衣店广告:洗新革面。

  13.服装店广告:百衣百顺。14.鞋店广告:步步为赢、无鞋可及。

  15.女帽店广告:一戴添娇。16.皮革厂广告:别具一革。

  17.毛巾厂广告:巾益求精。18.电脑软件广告:码到成功。

  19.旅行社广告:坐享其乘。20.眼镜店广告:一明惊人。

  21.保温杯广告:有口皆杯。22.蚊香广告:默默无蚊。

  23.洗衣机广告:爱不湿手、闲妻良母。24.加湿器广告:湿出有名。

  25.淋浴器广告:随心所浴。26.燃气灶广告:烧胜一筹。

  27.彩票广告:惠人不倦。28.影碟广告:碟碟不休。

  29.味精广告:领鲜一步。30.糕点广告:盒情盒礼。

  31.衬衫广告:开门见衫。32.报时钟广告:自鸣不凡。

  33.空调器:完美无夏。

  南柯一梦(淳于棼)东施效颦(东施)江郎才尽(江淹)赴汤蹈火(晁错)鹤立鸡群(嵇康)投笔从戎(班超)

  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杀妻求将(吴起)完璧归赵(蔺相如)凿壁借光(匡衡)指鹿为马(赵高)纸上谈兵(赵括)精忠报国(岳飞)闻鸡起舞(祖逖)入木三分(王羲之)鞠躬尽瘁(诸葛亮)卧薪尝胆(勾践)破釜沉舟(项羽)乐不思蜀(刘禅)图穷匕见(荆轲)三顾茅庐(诸葛亮)

中语文调查报告3

  学校组织我们进行了为期近50天的教育实习活动,希望通过实习能让我们深入中学教学第一线,了解中学教育现状,并进一步提高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与认识,促进个人教学技能的形成。这次实习的内容包括课堂教学见习,班主任工作见习和实*结。在这期间我积极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个人有了很多收获。同时,我以我所实习的中学——三十中为主要调查对象,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语文这门课而言的。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的结果,谈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

  首先,在老师教授方法方面。

  我所在的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一套公式化的教法,解题、介绍时代背景、泛读课文、讲解生字生词、分段、分析课文、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这种千篇一律的教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整个过程单一、枯燥,加上大多数老师并没有很深厚的文学功底,语文课堂显得更加沉闷、无趣。老师在讲台上根据固有的模式大谈特谈,学生在讲台下作自己的事,少数认真听课的同学看起来也是抱着某种利益的心态——高分。整个课堂完全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不再是教学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而是一个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客体。这样不仅束缚着青少年活跃的思想,使学生不动脑筋想问题,同时也浪费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影响了他们学习水*的提高。

  我认为,现代化的教育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充分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都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可以很好地接受教师的教育,也有权利抵制这种教育。教师的教育和教材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只是外固,真正获取知识、得到发展还要靠学生的内因起作用。学生作为内因主动的学习不存在了,教师和教材再好的外因也将失去意义。

  第二,老师在课堂提问方面。

  我发现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会连续提问,但这些问题大多是很简单的是非问,或者选择问、填空问、甚至是自问自答,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踊跃回答,或者说都能回答得上,但学生的回答显然都是很仓促,且习惯性地不加以深入思考而快速作答,而这些答案一般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这样课堂牢牢地控制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及问题的生成性都大大降低。表面上学生积极参与了课堂,其实整个教学质量并不高。

  第三,教师的课堂点评。

  在教学进行过程中,有时候有的同学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有的同学偶尔会有一些充满灵气的回答,袒露出他们不一般的思维痕迹,但通常情况下,老师都不够敏感,对学生的回答只作简单的肯定、否定,或者不置可否……有的老师点评语言单一、苍白,不能够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合适、恰当的评价,让人感到老师的.语言空洞。甚至有的老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滥用表扬,不管问题价值大小,学生回答的价值量有多大,老师都是一个口吻“对、不错、太棒了”等等。这种脱口而出的随意表扬使很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随意应付。看似课堂气氛活跃,其实是对教学、也是对学生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第四,教师的讲课内容。

  听了一个月的语文课,发现老师讲课期间常插入诸如此类的话:这个字、词很重要,考试的时候常会考到;这个句子注意它的翻译,考试会可能有所涉及;这种阅读理解题需要同学们好好看看,高考经常会出现类似的题型……

  整堂语文课都在语文老师的善意提醒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学生们每次一听到此类的话,都会条件反射地集中注意力。真的是因为这个知识点的重要性吗?不是的,很显然,是为了考试。考试独立于教育、教学之外,考试内容取代了教学目标,分数成为最终的教学目的。记得课间,我试着跟语文老师交流教学方法,我说:“老师,您看,我们这堂课可不可以再这样拓展延伸一下,或许课堂的趣味性会有所增加。”老师很干脆地回答:“没有必要,考试不考!”我愣了,考试不考,就不讲吗?语文教学难道也纯粹是为了考试吗?

  我好疑惑,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上说:中学语文教学设定的总目标是“是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由此派生的教学目标从四个方面考虑: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人文素养、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这些理论上的目标在现实的实践过程中却存在着极大的反差。老师讲课以课本为主,课本上有的,就进行模式化讲解,课本上没有的,老师便敷衍了事甚至根本不会提及。不要说知识技能没有得到提升,人文素养、情感态度,甚至应用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然后,在做班主任代理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一些关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现象,比如:大多数学生能够自律,学习态度端正,积极上进,希望考出好成绩,让生命更充实、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并且绝大多数人都曾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他们对学校生活的评价是累并快乐着,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

  然而,这里也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我发现,班里抄袭作业的现象比较普遍,有近90%的同学反映本班同学有抄袭作业的现象。

  二、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心理压力普遍较大。我所实习的学校学生*均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12点休息。除了上课时间,每天课外学习时间在4小时以上,而有些科目每天作业时间都要超过2小时。如果每门课程的作业都如此,学生如何应对?即使只语数外三科每门作业要2小时,学生也不可能完成。其实这么多的学生抄袭作业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他们的课业负担的确过重了。因为过重的课业负担,加上家长及老师的不间断督促,他们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大。

  这便是我这次实习所见所感,也是我这一个月调查的收获,在当今新的教育体制下,好的教育方法及教育理论在短时期内根本无法与实际教学实践相一致,甚至会出现脱节的现象。我们只有期望教师的个人素养能越来越高,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能越来越顺应实际教学。

推荐访问:调查报告 语文 中语文调查报告3篇 中语文调查报告1 中学语文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