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故事优秀读后感1 接触《艺术的故事》这本书是挺意外的,因为研究生考试开始选的学校参考书目就有这本书。看之前总觉得像在应付考试,细读下来却对这本书有了些许敬意。 《艺术的故事》是贡布里希爵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艺术故事读后感3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艺术的故事优秀读后感1
接触《艺术的故事》这本书是挺意外的,因为研究生考试开始选的学校参考书目就有这本书。看之前总觉得像在应付考试,细读下来却对这本书有了些许敬意。
《艺术的故事》是贡布里希爵士编著的,书中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20世纪前半叶的实验艺术发展历程。里面的内容很多,绘画、雕塑、建筑均有所涉及。倘若是其它艺术史类的著作,六七百页厚的书籍细看下来多少是需要些勇气的。还好本书通俗易懂,简明晓畅的语言就能表达严肃的题目。在这里若让我概述一下每一个章节多少显得有些不合实际。因此,我更愿意来总结一下诸如“透视的发现和在绘画中的应用”这样一个小的脉络。
“透视”这个词在我们看来并不陌生。甚至我们第一天学习美术画个正方体老师们就会给我们讲透视。可能在今天的人看来,利用透视营造真实的空间显得那么司空见惯,可在这些东西刚被发现时当时的人们该是多么惊愕啊!
《艺术的故事》这本书在3、6、10、12、13章中涉及到过透视问题。我大概有这样一个脉络,透视的发现和发展经过了4个阶段。
一,短缩法的发现和运用
透视在没有被明确的提出之前被称为短缩法。最初发现短缩法是在比公元前500年稍早一些的一个希腊花瓶上。画的是辞行出征的战士,右脚仍然是继承了古埃及的“保险”画法,但是左脚已经是经过透视短缩了。我们看到5个脚趾好像一排五个小圆圈。也许这么小的一个发现不值得我们这么兴奋,但实际上这意味着古老的艺术已经死亡而被埋葬了。后来的希腊化时期和拜占庭时期的画中也出现过短缩法。当时的艺术家是把远处的东西画的很小,近处的东西画的很大。可是远处的物体有规律的缩小这条法则在古典文化时期还没有被采用。
二、短缩法再次被重视
乔托所画的《“信德”的拟人形象》中,我们看到了手臂的短缩法,脸部和颈部的明暗造型,流动的衣褶中深深的阴影。像这样的东西已经有1000多年之久完全不画了。乔托重新发现了在*面上造成深度错觉的艺术。
三、透视法的提出和应用
到了15世纪初期,布鲁内莱斯基发现了“透视法”。我们已经看到,尽管希腊人通晓短缩法、希腊化时期的画家精于造成景深的错觉感,但是连他们也不知道物体在离开我们远去时体积看起来缩小是遵循什么数学法则。马萨乔迅速掌握了这种透视手段并体现在画中。在他的《三位一体以及圣母、圣约翰和供养人》这幅壁画中,墙面好像被凿了一个洞。通过洞口人们可以窥视到里面的一座布鲁内莱斯基风格的新型葬仪礼拜堂。
到了15世纪后期,安杰利科修士的一幅《圣母领报》中,我们立刻可以看出透视技艺对他来说毫无困难。乌切洛更是全神贯注于透视研究之中。通过他所热爱的透视技艺试图构成一个真实的舞台,使他的人物在那个舞台上有立体感、有真实感。虽然乌切洛还没有学会怎样使用光线、明暗和大气来修润严格透视画法的刺目的轮廓。但他也体验到了透视法给他带来的新奇效果。
四、透视法的继承和发展
曼泰尼亚沿着马萨乔的路子走了下去。他的人物像马萨乔的人物那样动人,那样有雕塑感。曼泰尼亚意在使用透视法创造一个舞台,使他的人物好像立体实物一样站在上面活动。他好像一个高明的舞台监督那样,布列人物来表达这一瞬间的意义和事件的过程。
当然,对透视的探索仍在继续,只是艺术家遇到的问题更多的体现在其它方面了。《艺术的故事》这本书中涉及较少。希望以后能看更多的书籍,进一步总结透视发展的脉络。
艺术的故事优秀读后感2
我们对艺术的起源不甚了了。过去对绘画、雕塑、建筑的态度不仅仅是纯粹当作艺术品,而是当作有明确用途的东西。如果不了解过去艺术必须服务的目的,也就很难理解过去的艺术。上溯历史越远,艺术必须服务的目的越明确,越奇特,如原始人的艺术,接近人类起源的状况,出于实用的目的,施行法术,对抗大自然和超自然的力量。
这种“原始”的东西在我们身上还有,例如对相片,还有一些迷信的残余。原始人对于实物与图画的界限更不清楚。
猜想原始人对于图画威力的普遍信仰,留下了最悠久的古迹,如拉斯科洞窟壁画。一些原始部落能佐证这个猜想。
拉斯科洞窟壁画 约公元前15000-前10000年
艺术家的工作就是运用他们的全部技艺和知识为行施法术提供能发挥作用的作品。身边依然有这种事情,*、婚戒。
然而即使礼仪和习惯已经规定好,也还是给趣味和技艺留下了选择和活动余地。
原始艺术作品按照预先规定而行,但艺术家仍然留有自己气质余地。原始艺术,并不意味着艺术家对技艺仅仅有原始的知识。例如新西兰的毛利木雕,技艺精湛。当然,一件东西难于制作不一定就能说明它是艺术品,但原始部落的技术水*足以证明他们的手艺很好,他们与我们不同不是由于技艺,而是由于观念。“整个艺术发展史不是技术成熟程度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变化史。”
部落艺术品何以看起来生疏,涂鸦的实验告诉我们,原始艺术家用自己喜欢和顺手的形状构*物或面孔,或许不大像原物,但能保持pattern的统一与和谐。
伊努伊特的舞蹈面具 阿拉斯加 约1880年
原始艺术家创立了一套套精细方法用这种装饰性的样式去表现各种人物与图腾。以北美印第安海达部落酋长房屋的图腾柱为例。
原始艺术往往需要理解其目的,才能理解艺术家倾注的感情和劳动。也许不理解其寓意,但仍能欣赏其周密的手法。艺术在其奇特的起源时期,不应该用现在的观念去对待,以为其目的是开心或装饰。那时的文明,观念与我们大不一样,所以作品显得生疏而不自然。以古代美洲为例,阿兹特克、印加、玛雅。
阿兹特克的雨神特拉劳克 14-15世纪
早期文明的制像不仅跟法术和宗教有关,也是最初的文字形式。虽说对神秘起源所知有限,但可以想想书画同源。
艺术的故事优秀读后感3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许多书籍,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写给孩子的艺术故事》这本书。
这本书讲了绘画、雕塑和建筑三方面的内容。作者用讲故事的方式、孩子喜欢的语言来介绍一个个艺术大师的故事,从中也讲到了每个国家的画法和每种类型的画家的特点。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情节是介绍后印象派的部分,因为后印象派的画的风格很特别,线条都是扭曲的,而且我也很喜欢这一类的画作。这种画法的创始人是保罗。塞尚,他是一位著名的法国画家,他创立了后印象派,这个派系作品的特点其实就是比印象派的画更立体一些
我最喜欢的画家刚好就是一位后印象派的画家,他的名字叫做文森特。凡。高。他刚开始是在艺术品商店工作,后来他就做不下去了。他又做了老师、牧师和煤矿传教。从这以后,他开始给矿工画画。后来,他弟弟给他寄钱,还送他去巴黎学绘画。后来,他变得疯疯癫癫。他的朋友跟他开玩笑说:“我想要一件礼物,如果你没有任何礼物的话,就把你的一只耳朵送给我。”圣诞节前,他果然把自己的一只耳朵送给了他的朋友,当时把这个人吓坏了。
我最喜欢他的两幅作品,一幅是《星空》,一幅是《向日葵》。我学到的优秀品质是:不要在途中停下来,一定要坚持干完一件事,这才叫真正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