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会考知识点1 一、声与光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3、乐音三要素: 音调(声音的高低) 响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物理会考知识点3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中学物理会考知识点1
一、声与光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3、乐音三要素:
音调(声音的高低)
响度(声音的大小)
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4、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
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7、真空中光速:c=3×108m/s=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
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11、*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
12、*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桌面垂直放置。
13、人远离*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变小(错,不变)。
1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
15、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7、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
18、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二、运动和力
1、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2、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
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5、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使物体发生形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7、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8、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9、一切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
10、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
11、二力*衡的条件(四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12、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错,推力等于阻力)。
1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4、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
15、物体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气体也有惯性)。
16、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错,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17、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
18、物体不受力或受*衡力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三、机械功能
1、杠杆和天*都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2、杠杆不水*也能处于*衡状态。
3、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
4、定滑轮特点: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特点: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5、判断是否做功的两个条件:有力;沿力方向通过的距离
6、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7、"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这句话是正确的。
8、质量越大,速度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9、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10、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物体的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11、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12、降落伞匀速下落时机械能不变(错)。
四、热学
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
3、体温计使用前要下甩,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4、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5、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的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6、密度和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
7、沿海地区早晚、四季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暖气供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8、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对)。
9、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错,冰变为水)。
10、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等效的)。
11、热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五、压强知识
1、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g/cm3。
2、1m3水的质量是1t,1cm3水的质量是1g。
3、利用天*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
4、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5、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6、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7、连通器两侧液面相*的条件:同一液体;液体静止
8、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
9、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
10、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值。
11、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合力。
12、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漂浮、悬浮、沉底。
13、物体在漂浮和悬浮状态下:浮力=重力。
14、物体在悬浮和沉底状态下:V排=V物。
15、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ρ气gV排也适用于气体)。
六、电学
1、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2、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3、电流有分支的是并联,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是串联。
4、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
5、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6、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电压表在不超出其测量范围的情况下可以。
7、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8、安全电压应低于24V。
9、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0、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
11、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12、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13、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UI。
14、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15、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16、"220V100W"的灯泡比"220V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七、磁场知识
1、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假想的。
2、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3、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
4、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
5、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6、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7、磁场中某点磁场的方向: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8、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中学物理会考知识点2
一、磁场:
1、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方入其中的磁极、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
2、磁铁、电流都能能产生磁场;
3、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
4、磁场的方向:磁场中小磁针北极的指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二、磁感线:
在磁场中画一条有向的曲线,在这些曲线中每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1、磁感线是人们为了描述磁场而人为假设的线;
2、磁铁的磁感线,在外部从北极到南极,内部从南极到北极;
3、磁感线是封闭曲线;
三、安培定则:
1、通电直导线的磁感线:用右手握住通电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所指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
2、环形电流的磁感线:让右手弯曲的四指和环形电流方向一致,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环形导线中心轴上磁感线的方向;
3、通电螺旋管的磁场:用右手握住螺旋管,让弯曲的四指方向和电流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旋管内部磁感线的方向;
四、地磁场:
地球本身产生的磁场;从地磁北极(地理南极)到地磁南极(地理北极);
五、磁感应强度:
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F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的比值,叫磁感应强度。B=F/IL
2、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北极的指向)
3、磁感应强度的国际单位:特斯拉T,1T=1N/A.m
六、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1、大小:在匀强磁场中,当通电导线与磁场垂直时,电流所受安培力F等于磁感应强度B、电流I和导线长度L三者的乘积。
2、定义式F=BIL(适用于匀强电场、导线很短时)
3、安培力的方向: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大拇指根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跟手掌在同一个*面内,把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并使伸开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七、磁铁和电流都可产生磁场;
八、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九、电流和电流之间亦有力的作用;
(1)同向电流产生引力;
(2)异向电流产生斥力;
十、分子电流假说:
所有磁场都是由电流产生的;
十一、磁性材料:
能够被强烈磁化的物质叫磁性材料:
(1)软磁材料:磁化后容易去磁的材料;例:软铁;硅钢;应用:制造电磁铁、变压器。
(2)硬磁材料:磁化后不容易去磁的材料;例:碳钢、钨钢、制造:永久磁铁;
十二、洛伦兹力: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叫做洛伦兹力
1、洛仑兹力的方向由左手定则判断:伸开左手让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共面且垂直,把左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四指为正电荷运动方向(与负电荷运动方向相反)大拇指所指方向就是洛仑兹力的方向;
(1)洛仑兹力F一定和B、V决定的*面垂直。
(2)洛仑兹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而不改变其大小
(3)洛伦兹力永远不做功。
2、洛伦兹力的大小
(1)当v*行于B时:F=0
(2)当v垂直于B时:F=qvB
中学物理会考知识点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时间的关系:vt=v0+at
注:一般我们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作加速运动时,a取正值,物体作减速运动时,a取负值;
(1)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均;
(2)作匀变速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均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均;
2、位移: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和时间的关系:s=v0t+1/2at
注意:当物体作加速运动时a取正值,当物体作减速运动时a取负值;
3、推论:2as=vt2-v02
4、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等于定植;s2-s1=aT2
5、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前1秒,前2秒,??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是:位移之比等于时间的*方比;第1秒、第2秒??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位移之比等于奇数比。
自由落体运动: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高处静止下落的物体所作的运动;
1、位移公式:h=1/2gt2
2、速度公式:vt=gt
3、推论:2gh=vt2
推荐访问:知识点 会考 中学物理 中学物理会考知识点3篇 中学物理会考知识点1 中学物理会考知识点100题 中学物理会考知识点1-3 物理会考常考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