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民主主义,供大家参考。
新民主主义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矛盾
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极大不平衡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一个重要特点。这就在一方面, 使得中国革命有在农村首先取得胜利的可能;而在另一方面,则又造成了革命的不平衡状态,给争取革命全部胜利的事业带来了长期性和艰苦性。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1)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
(2)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薄弱的,大部分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的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3)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统治,接着是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在沦陷区,则是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傀儡的统治。
(4)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在沦陷区,一切则被日本帝国主义所独占。
(5)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和半统治之下的,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土地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6)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进攻,中国的广大农民,尤其是贫民,日益贫困化乃至大批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有的。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开辟了具
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这无论在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还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中国革命有其独特的规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从中国独特的国情出发,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即中国革命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4)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这就是三者的关系。”
毛泽东于 1939 年 10 月,为党内刊物《共产党人》写了一篇著名的发刊词,他在这篇文章中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 18 年革命克敌制胜的法宝的著名论断,他说:“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依靠这“三个法宝”,建设起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武装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取得了中国革命的彻底胜利。
“三个法宝”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历史经验。正确地理解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1.统一战线
中国革命要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由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无产阶级尽管革命性很强,但人数少,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取得革命胜利的,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也决定了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必要的。在中国,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不仅必要,而且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矛盾极其尖锐复杂,这种极端尖锐复杂的中国社会政治局面,在客观上提供了利用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和主要经验: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革命统一战线中包括两个性质不同的联盟,必须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统一战线中必须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
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建设的主要原则有:
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义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
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点主要有:坚决依靠人民群众;人民战争必须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毛泽东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适合中国革命战争特点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主要有: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正确、适时地实行军事战略的转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十大军事原则。
1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
新民主主义在经济上的基本特征是:实行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和私人社会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
新民主主义在政治上的基本特征是:实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新民主主义在文化上的基本特征是: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方针。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经历了土地改革彻底完成前后两个时期的变化:
(1)1949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取得全国政权,建立起新民主主义社会。这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2)1952 年底 1953 年初,当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的历史任务特别是土地改革彻底完成后,新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矛盾不再是主要矛盾,而新中国成立后已经存在着的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