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大树故事评课稿(3篇),供大家参考。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树的故事评课稿篇一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美术第三册第八课《大树的故事》。首先我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孩子们对大树有着特殊的感情。这个课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间。但是本课的包含面广,可以从其中三个方面入手,这样就不会觉得内容空洞。引导学生对大树的图片展示、创作实践、自编故事进行丰富联想,从而使学生有创新精神和造型表现能力。本课内容可以非常自然地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达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为此,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如下:
1、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树杆、树枝、树冠、树洞)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1、重点是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2、难点是表现大树的同时培养学生画面构思的完整性。
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在这堂课主要采用的是欣赏感悟畅想、体验表现创新、展示评价交流、反思拓展在创新等方法进行教与学。这节课我本着来源于生活、立足于生活的原则,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欣赏感悟畅想
1、孩子们是最喜欢看动画片的,我就精心选择了一段动画片《大树伞》让同学们观看,激发学习兴趣,引出课题《大树的故事》。
2、讲引观察巧画大树
(1)大树对我们的学生们来说并不陌生,为了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大树的外形特征。我在黑板上画出基本的大树一些外貌特点让学生们进行欣赏、分析。接着我提问大树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学生通过对大树的观察,了解大树是由树冠、树洞、树干、树枝、树根等结构组成。此环节是让学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为下一个环节作铺垫。
(2)根据学生爱做游戏的特点,我用做游戏的方式教学生们画大树。结合我们手掌张开后,犹如一棵树的外形特点,我在黑板上范画。描出手指的外轮廓,形成树枝的效果,再向下延伸至手臂形成树干,接着再添加树杈,树叶和树根,一棵完整的大树就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的方法简单有趣。让学生们在玩中学会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学画大树。
(3)为了突破本课的难点,在认知大树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视野,表现大树的同时培养学生画面构思能力。并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作品,然后又展示一些具有故事情节的大树图片,并让学生讲一讲,你觉得大树上会发生什么事情或者尝试创编小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
(4)为了培养学生的构图意识,我把两幅不同构图的作品放在一起,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到不仅可以画整棵大树,还可以针对大树的某一部分进行创作,来表现大树。
<二>体验表现创新
这一环节重在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为学生运用知识技能表达思想和情感提供一个空间和平台。
1、课件展示学生作品欣赏。为学生提供借鉴,打消作画的畏难情绪。
2、提出作业要求:给同学讲一个大树的故事,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学生创作、表现,教师巡回指导
作画过程中播放欢快、活泼的乐曲,为学生创造充满激情的作画氛围。
<三>展示评价交流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获得成功的快乐,我从作业的完成、作品的构图效果、语言的表达等方面,让学生自评、互评,同时给予指导。力求让每个学生在这节课中都有收获,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反思拓展在创新
展示一幅关于环保的宣传画,让学生们从宣传画中体会到我们大家要一起来爱护树木,爱护我们的环境,我们的家园。
以上是我就《大树的故事》这一课题展开的说课,恳请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指正。谢谢!
大树的故事评课稿篇二
1.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这个课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间。包含面广,可以从其中三个方面入手,这样就不会觉得内容空洞。引导学生对大树的图片展示、创作实践、自编故事进行丰富联想,从而使学生有创新精神和造型表现能力。本课内容可以非常自然地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达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所需课时一课时。
2 、教学目标:
(1) 美育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2) 知识目标:鼓励学生大胆地、有个性的用自编故事、绘画方式等去表达对大树的情感。
(3)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3、 根据本课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1) 在本课中,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是重点
(2) 在认知大树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视野,表现大树的同时培养学生画面构思的完整性,又是本课的难点。
4、 教具准备:课件、画纸、画笔等。
二年级学生天真、好动、活泼可爱,思维独特、个性鲜明。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让他们时时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上课开始教师歌曲《好大一棵树》导入,引出课题,把学生带进树的故事,并且感受到树的重要性,让学生初步形成保护树的意识。
(二)教师引导、赏析图片。
我用课件展示绘画中的大树作品
(1) 欣赏绘画中的大树,让学生知道大树可以用不同的绘画方式去表现
(2) 欣赏教材中的作品,让学生了解不仅可以画整棵大树,还可以针对大树的某一部分进行创作绘画。
(三)讨论交流,启发思维。(2分钟)
我提出:“那你们喜欢大树吗?喜欢大树那些地方?一起说说,小朋友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喜欢树叶、树根、树枝、、、、、、为下面的绘画打基础。
(四)创作实践活动。(7分钟)
学生体验创作快感,其特点是让学生选择材料进行创作时还可以邀请其他小朋友一起合作,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作能力,同时播放背景音乐,给学生创造一个快乐宽松的情境,让学生在创作中获得一定的创作灵感和快乐。
(五)课堂表演,自编故事。(7分钟)
让学生发挥想象,说说大树的故事,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此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六)播放学生作品(3分钟)
欣赏同龄人的作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创造自信心,也让学生赏析到美术语言表现的多样性。
(七)课后拓展(1分钟)
有关大树的用途有很多。小朋友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发挥想象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大树。
大树的故事
生长姿态 颜色 外型
这样的板书设计直观明了既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又体现本课的教学内容,对本课教学也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1、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感受大树的美,创造大树的美,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造型表现力。我采用情境教学贯穿始终:
2、新的美术课程提出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教师应该在充分相信并尊重每位受教育者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帮助学生建立符合各自个性天赋的视觉思维方式和体验,这决定着学生有可能具有丰富而自由的创造力。因此,我引导学生运用了探究学习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以一些简单的问题为导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解决创造过程中的问题。
“学”是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采用以下主要学法:
(1) 欣赏、联想法: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初步认识人与大树的关系
(2) 交流合作讨论法: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让学生仔细思考讨论合作,然后随意交流、发言,这样的.学法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民主、自由、开放的气氛中成长。
(3) 表演法:学生用语言或动作,表现大树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是不受时空制约的,美术课教学同样不应局限在40分钟之内。我们应该注意到,学生在课后生活实践中,在有意无意地积累着生活经验,而这些经验本身对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有着巨大的作用。这就是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大树的故事评课稿篇三
《大树的故事》一课取材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三册教科书中第八课,本课型属“造型表现”领域。
1.强调趣味性,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以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强调探索性,采用全新的设计思路,以利于学生想像力的发展。
3.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淡化过于强调学科特色的倾向。
第一,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并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像力和创新意识。
第二,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第三,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课本以大树彩照及儿童课堂活动情景的照片,充分展现了孩子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大胆创造的动机,并给人以充分联想。面对刚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对于新鲜有趣的故事游戏无不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感化孩子们的心灵,作为教师既要明确整体的美术课程目标又要掌握儿童心理、生理的发展规律。因此,本课教学本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原则,横向加强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间的联系,纵向地拓展美术教学领域,呈现教学内容,通过对大树的认识与理解,提高环保意识,让学生在观察、体验、记忆、想象来表现自己的生活感受,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及创造性思维。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听、看、“大树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和感受大树的美,和大树的组成部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从小便开始了解绘画表现可以这样画,也可以那样画,不仅方法是多样的,而且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去创造,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学在工具材料上有选择性,同时也启迪了师生的创造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互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自然万物的友善精神,增强环保意识和与他人的交流、合作精神。
重点:通过对“大树”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挖掘记忆功能、锻炼思维,培养学生“团结、竞争、合作的能力。
难点:感知并讲说大树的故事,大胆、自由地进行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作业安排:利用不同材质,充分发挥想象完成一件具有创造力作品
1.创设情境,激发生活的情
通过创设富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用充满“情”的双手去创造这美丽的世界、美好的生活。
2.实践体验,感受生活的奇
小学生处于充满“好奇心”的年龄阶段,当这两“奇”碰撞在一起时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为学生提供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找到知识、找到方法。
3.共同参与,体验生活的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时根据教材的需要,合理地运用“有趣”的事物或活动来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使学习成为一项有趣的活动。
充分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了情景导入法,谈话法,拟人法,直观演示法、合作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学习兴趣、学习愿望的氛围,通过大量图片展示和视频演示并配以教师直观讲解演示,辅助学生感受、品味、操作、实践、体验、学会基本的设计制作。
自制课件、范图、电脑课件;
教具;
制作的工具材料:彩纸、橡皮泥、干草、纸盒、胶带、剪刀。
教学思路:游戏导入→师生合作→启发想象
分组制作→表现的多样性
(一)游戏导入师生合作
教师放课件“小鸟”叫声,问学生:“都有那些小鸟在叫”。学生展开想象,打开记忆闸门,把自己生活中熟知的小鸟都说了出来。老师演示撕画小鸟→学生参与一起撕画小动物→游戏(出示范图)引导学生“找一找都有哪些小动物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学生兴趣高涨!随即提问学生:“它们都在哪藏着呢?”以拟人地教学手法引出“大树伯伯”,再一次师生共同合作小鸟的家。在游戏中引出课题《大树的故事》。
(二)欣赏思考环保教育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及认知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带领学生欣赏和认识自然界中大树的造型景观。通过几只调皮可爱的猴子导入本课的知识点:“大树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提出问题:“夏天树上长满了叶子,我们就可以在树下干什么”?启发学生和生活紧密相连,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使美育真正起到陶冶情操、全面育人、净化心灵的作用。
(三)启发想象分组制作表现的多样性
本课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展开教学,老师出示4棵大树模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共同探讨如何运用不同形式来表现“大树的故事”,并在实践操作时,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相互帮助的团队精神。制作过程分组进行:
1.讲故事:让学生根据本组大树的形态,自编故事,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2.制作方法:自我回顾,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a.撕画大形(抓住特征);
b.添画花纹(自由想象)
c.点缀颜色(对比色)
d.自由想象(比谁奇)
3.分组制作:
指导学生围绕本组选择的主题故事,采用多样性的表现方法运用彩纸及费旧物品、毛线、小草等有趣的材料,通过学生撕、画、剪、说、看、听、玩等一系列互助互动的学习活动,使儿童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快快乐乐地获得知识和能力,并感到自己在小组这个集体中是不可缺少的,和他人交流和合作是重要并愉快的。
(四)作业要求:
1.了解认识美术表现的多样性。
2.每组自导自编一个有关大树的故事,并鼓励学生奇思妙想来创造。
3.给自己的故事起个名字。
(五)课堂评价
学生全部到台前,以故事会的形式来展示本组作品,再一次体现同学之间合作精神和与他人合作所取得成功的喜悦。
延伸与拓展:以一段大树故事的道白,向学生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美,揭示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从而更增强了学生们的环保意识。
本课型属“造型.表现”,遵循本领域的教学特点,在课程设计中我把立足点放在了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上,强凋课程的趣味性。在学习活动中我采用全新的设计思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始终以探索者的身份融入到教学中去。
首先,“创设情景,激发生活的情”。我通过创设富有“生活化”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我以小鸟清脆悦耳的“叫声”导入,使学生从听觉上产生互动,从而将他们带领到一个美的世界,为教师提供最佳切入点。所以,我觉得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实践体验,感受生活的奇。”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处于充满“好奇心”的年龄阶段,当这两“奇”碰撞在一起时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为学生提供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想象及在动手实践中找到知识、找到方法。
再次,“共同参与,体验生活的趣。”教师应以学生为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仅教书也要育人,因此,我本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原则横向加强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间的联系,纵向拓展美术教学领域,呈现教学内容,通过对大树的认识与理解,提高环保意识,让学生在观察、体验、记忆、想象中来表现自己的生活感受,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及创造性思维。
总之,通过“大树故事”这一课实践,使我对课程改革满怀信心,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的把新课改理念融入到教学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板书设计:
大树的故事
教学范图
一、树的组成部分
1.树叶2.树干3.树枝4.树叶
二、制作方法
1.画、撕大形(抓特征)
2.添画花纹
3.点缀颜色
三、奇思妙想来创造
课例点评:
《大树的故事》一课取材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美版第三册,教材以大树彩照及儿童课堂活动情景的照片,充分展现了孩子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大胆创造的动机,并给人以充分联想。这节课王娴老师本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原则,对本课进行了进一步的构建框架体系,横向加强美术学科与各学科间的联系,利用信息资源,纵向地拓展美术学科领域,采取绘画、手工、记忆、联想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及创造性思维。
这是一节选择以“大树的故事”为内容,训练学生动手、动脑及记忆思维、创造思维的课,同时也是开发学生对绘画工具、材料形式、方法等认识的实践课。课程教学目标明确,课题导入自然得体,教学环节设计科学、合理、有序。王娴老师通过以学生喜爱故事这一天性为基点,使学生尝试根据故事内容来创作并体会其中乐趣,如:课前导入,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以小鸟清脆悦耳的叫声,使学生从听觉上产生互动,紧接着用笔画出一只小鸟的外形,并提问:“这只小鸟好看吗?为什么?”,启发学生挑毛病,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及认知能力,王老师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带领学生欣赏和认识自然界中大树的造型景观。
本课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展开教学,老师通过4棵大树模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共同探讨如何运用不同形式来表现“大树的故事”并在实践操作时,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相互帮助的团队精神;
并指导学生围绕本组选择的主题故事,采用多样性的表现方法运用彩纸废旧物品、毛线、小草等有趣的材料,通过学生撕、画、剪、说、看、听、玩等一系列互助互动的学习活动,使儿童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快快乐乐地获得知识和能力,教学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