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大讨论

时间:2022-07-30 11:40:09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解放思想大讨论,供大家参考。

解放思想大讨论

 

 解放思想大讨论

 ——新时期下提高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措施

  华溪小学

  吴靖阳 ( 一)

 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体地位 研究表明, 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建构过程。

 因此, 儿童是自 己道德发展的主人, 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主动去认知、 实践、 探索, 形成自 己的思想品德结构。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找准自 己的位置, 当好“导师” 和“朋友”, 不当“法官” 和“保姆”。

 尊重人格就是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找准位置就要正确处理“主导” 与“主体” 的关系, 准确把握“积极引 导” 与 “大包大揽” 的区别 、“严格要求” 与“尊重主体” 的区别。

 ( 二)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抓好学科渗透, 开发各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

 充分利用和挖掘新教材的德育资源, 把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 把传授知识与情感体验、 实践锻炼结合起来。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是教学的任务之一, 思想品德教育应当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不应是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的独立环节。

 实践表明,“拼盘” 式的、“穿靴戴帽” 式的、 牵强附会的思想教育,会使知识技能的获得与 思想品德的形成都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课堂教学是一种为达到一定的目 标, 经过精心设计并严密组织起来的活动。

 这种活动带有社会实践的性质, 必然会遵从一定的社会规范, 体现一种社会关系。

 因此, 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系列要求和它的不断履行, 如遵守集体的学习纪律和规定, 有序进行学习的自 我约束, 完成学业任务的努力, 各种作业与操作的训练等, 都可以使学生内化一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则,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 三)

 与 时俱进, 德育贴近学生生活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

 “教育即生活”, “不参与 社会生活, 学校就没有道德的目 标, 也没有什么 目 的”。

 这就是说, 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之中 , 不应该有脱离生活的道德。

 生活应该是最好的老师, 生活是每个人切实的经历, 它对人产生最直接、 最深远的影响。

 一个人的道德修养, 在很大程度上, 并不是或者主要不是学校教育的结果, 而是主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 , 在解决一系列的

 道德冲突的过程中形成的。

 现实生活中, 人们不是为了 道德而道德, 而是为了 生活而改善、 提升社会的道德, 发展个体的道德。

 这就告诉我们道德寓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学生的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形成、 提高和发展只有通过他们的生活去影响和改变。

 道德教育要关注个体的生活, 要将学生置于整过生活的全过程,要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味道德、 实践道德, 要帮助学生理解个体生活的目 的、价值和意义, 引 导学生在个体生活实践中 形成完整的精神生活, 让学生通过自 己的劳动创新生活, 把握生活, 主导生活, 并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受新的生活。

 当 前处于信息时代的学生思想活、 观念新、 信息灵, 迫切要求课程内容鲜活、容量加大。

 作为教育者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德育课程教材建设, 把反映学生学习 、 生活及社会现实问题的优秀作品编入教学内容; 把他们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有选择地纳入教学内容; 把学生喜欢的校园文化生活引 入教学内容。

 ( 四)

 从课外活动中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课程标准指出 :“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

 ” 这一观点旨在阐明生活与道德的内在联系 , 核心是强调道德教育要回归儿童的生活。

 改革德育课程教学, 让学生在情景中完成品德的建构。

 要大力改革学科式德育课程的教学, 树立以学生为中 心、 以情境为中 心、 以活动为中心的德育理念, 把重建师生互动关系、 贴近学生生活、 注重实践、 加深体验作为改进学校德育课教学的重要方向。

 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 建立以学校组织或学生自 我设计的实践活动为中 心的活动式德育课程。

 如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活动中 , 可以采用学生设计制作文明用语标语牌的活动, 积极引 导学生全员 参与, 让学校的墙壁上悬挂着老师和学生的杰作, 让它时时提醒师生, 时时告诫学生, 起到了 此处“无声胜有声” 的教育作用。

推荐访问:解放思想大讨论 解放思想 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