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也楠 何贤彪 林飞荣 黄立飞 刘伟明
(1 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台州 317000;
2 台州市黄岩区种子发展中心,浙江台州 318020;
3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广东省农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40;
4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台州 318020)
山药(Dioscorea batatasDecne.)别名莳药,属于薯蓣科(Dioscoreaceae)薯蓣属(DioscoreaL.),在我国有悠久的种植历史(赵冰,2019),是一种重要的药食同源作物,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调节脾胃、抗肿瘤、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刘丽杰 等,2021)。台州莳药作为山药的地方品种,是浙江省台州境内温岭市、黄岩区等地种植的传统特色优势农产品,有肉色为白色或淡黄色的白莳药和肉色为紫色的紫莳药(刘也楠 等,2022)。生产中,山药依靠营养体繁殖、育苗,易受病毒侵染,导致台州莳药退化严重;
另外炭疽病的暴发,也严重影响台州莳药的品质和产量。因此,笔者以提升山药抗病性和丰产性、改善食用品质为目标,选育出了新品种白莳药16,目前已在台州传统山药产区推广应用,并被临海、仙居等非传统山药产地引入试种。
2011 年,在黄岩西部山区传统山药种植区,选择了与当地农家品种白莳药在长势、炭疽病田间抗性等方面有明显变异的单株7 株,并于2012—2014 年分别进行株行、株系和品系比较试验和田间炭疽病抗性鉴定试验,获得了炭疽病田间抗性、丰产性、整齐度、产量、品质等综合性状较好的4 个优良品系。2014 年开展品种比较试验,其中品系1416 的产量和田间炭疽病抗性表现突出;
2015—2016 年进行区域试验,2017—2019 年进行生产试验,定名为白莳药16,2021 年3 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浙认薯2021002)。
2.1 丰产性
2.1.1 品种比较试验 2014 年在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城西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白莳药为对照。小区面积20 m2,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4 月27 日播种,种植密度1 400 株 ·(667 m2)-1,10 月26 日收获。试验结果表明,白莳药16 平均产量2 351.1 kg ·(667 m2)-1,极显著高于对照〔1 688.9 kg ·(667 m2)-1〕,增产39.2%。
2.1.2 区域试验 2015—2016 年在台州市临海市、黄岩区、温岭市进行区域试验。以白莳药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各试点小区面积根据地块大小设计为8.6~12.4 m2。播种期为4 月中旬至5 月上旬,种植密度1 500 株 ·(667 m2)-1,收获期为11 月。试验结果表明(表1),各试点白莳药16 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两年平均产量2 350.7 kg ·(667 m2)-1,比对照增产78.6%。此外,在未采取防治措施的情况下,2016 年临海和温岭试点的对照白莳药炭疽病发病早且病情严重,导致产量严重下降;
而白莳药16 发病轻,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388.6%和257.8%。
表1 白莳药16 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2.1.3 生产试验 2017—2019 年在台州市临海市永丰镇、温岭市大溪镇进行生产试验。采用大区对比设计,各试点面积266.8~400.2 m2,以白莳药为对照品种,4 月中旬至5 月中旬播种,11 月收获,种植密度1 300~1 500 株 ·(667 m2)-1。试验结果表明(表2),白莳药16 各试点较对照增产幅度为10.6%~65.7%,3年平均产量2 278.7 kg ·(667 m2)-1,比对照增产33.4%。
表2 白莳药16 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2.2 抗病性
2014 年和2019 年,由台州市植物保护检疫站分别在黄岩区和温岭市山药传统产区进行炭疽病田间抗性调查。结果表明,2014 年白莳药16 病情指数为6.7,对照白莳药为87.4;
2019 年白莳药16 病情指数为0.7,对照为89.6。白莳药16 田间对炭疽病的抗性明显强于对照。
2.3 品质
2020 年,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及加工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白莳药16干物质、淀粉、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238、142、38 g·kg-1;
同年经绿城农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检测,白莳药16 蛋白质含量16.2 g·kg-1。白莳药16的干物质和淀粉含量低于对照白莳药,但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高于对照。2016 年,由行业人员和当地薯农对山药食味进行综合评分,根据山药蒸煮后的口感和食味,划分为60、70、80、90 分共4 级,白莳药16 评分为80 分,口感细腻带糯,食味较好(表3)。
表3 白莳药16 品质测定结果
白莳药16 生育期180 d(天)左右,耐迟收;
分枝数3~8 个,主茎绿色,长4.3 m 左右,茎右旋、截面方形、有棱翼;
心叶绿色,叶面绿色,叶背浅绿色,叶基部耳形,平均叶长19.9 cm,叶宽9.8 cm,叶片卵形,叶质地较厚、革质,叶缘光滑,叶柄和叶柄端部绿色;
无零余子;
单株结薯1~2个,块茎圆柱形,表皮棕黄色,肉淡黄色,须根数量中等,块茎平均长32.9 cm,直径11.3 cm,单株块茎质量1.6 kg 左右;
干物质、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38、142、38、16.2 g·kg-1,块茎蒸煮口感细腻带糯、有甜味,食味较好;
田间对炭疽病的抗性强于对照白莳药;
平均产量2 300 kg ·(667 m2)-1左右,适宜浙江台州及气候相似区域种植。
浙江台州地区直播栽培,宜于4 月底至5 月上旬播种;
育苗移栽,通常在3 月底至4 月上旬播种,薄膜覆盖育苗,苗高10 cm 左右时移栽。种植密度一般为1 300~1 500 株 ·(667 m2)-1,搭架栽培。施足基肥,直播或移栽前每667 m2施用腐熟有机肥1 500~2 000 kg,再配施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N-P2O5-K2O 为15-15-15,下同)30~40 kg 作基肥。直播栽培在苗高10 cm 左右、育苗移栽在移栽后7~10 d(天)时,结合松土除草,浇施稀薄农家有机液肥或1%尿素溶液,促使幼苗健壮生长。直播出苗后或移栽后45~60 d(天),每667 m2追施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40 kg,8 月下旬根据苗情追施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15~20 kg,以延缓功能叶衰老,维持后期块茎膨大速度。10月中下旬开始,选择晴好天气及时收获。收获后晾晒2~3 d(天),挑选完好块茎放入室内,室温控制在15 ℃左右,并用沙土埋藏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