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泽银
摘 要:在建筑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地用到桩基施工技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对施工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阻碍,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文章详细分析了桩基施工技术的概念、特点、施工流程和质量控制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处理;原则;施工准备
1 建筑工程桩基施工的特点
(1)复杂性。我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跨纬度和经度的范围比较广,因此地质条件有很大的差异,有盐碱地,有多年冻土地,有易塌陷地等等。从东北到西南,不同的气候条件也给房屋的地基建设带来复杂性。此外,我国又是一个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多对地基的建设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些复杂的多方面的因素,导致我国的房屋建设的地基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2)多发性。今年的房屋质量检测数据表明:我国的房屋整体质量不高,质量房屋的坍塌事件时有发生,主要是施工不当引发的,给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3)潜在性。土建工程施工中必须是后一项施工在前一项施工的基础上运作的,环环相扣,互相依托。所以有些问题在建设中并没有被发现,却是潜在的,只有后一项施工开始,才能发现问题,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进行每一项施工的施工完毕后的系统的质量问题检查,并进行系统的数据收集和保存的原因所在。
2 建筑桩基施工技术分析
2.1 施工准备阶段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为了将桩基础技术有效的应用在项目中,需要做好施工区域的勘查、检测工作,根据勘查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在施工方案中重点列出桩定位内容。首先,施工单位对施工地点进行探测,了解施工地点的水文、地质情况;其次,施工方案的制定需要结合探测内容来进行,做好施工编制单的编制,确定好各项施工工艺参数;最后,一定要提高对桩基放线定位工作的重视度,桩基放线定位工作直接关系到各个水准点的有效性,施工单位要做好对桩基底部以及顶部相关数据的记录。
2.2 测量放线及人工成孔技术
建筑桩基施工中,要注重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控制,其中在测量放线环节,主要是在土方开挖后结合具体施工情况加以定位,然后做好标记钉下控制桩。测量放线后的成孔作业是关键施工环节,护壁后就要将标高引导井圈,结合施工的标准挖孔。在挖孔的时候要注意,先从中间挖,然后再挖四周,桩中线通过井口十字控制点,每段进行设置横杆来表现测量。在挖孔成型后就要实施清理的作业,保障孔内的清洁。
2.3 灌注桩施工技术
灌注桩施工技术是目前常见的桩基础施工技术的一种,具体可以细分为挖孔桩、钻孔桩、沉管灌注桩等形式。这几种形式的灌注桩技术,在应用时有所不同,但也有共性的要求。(1)注意樁体强度和混凝土的使用。应用灌注桩技术,施工人员必须要注意的是明确建筑工程的使用年限,并按要求确定桩体的强度和回填混凝土的土质,灌注过程中应该时刻观察桩体的强度,避免断桩,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以防堵管或埋管。(2)采取安全防护技术。在使用灌注桩技术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技术采取相对应的安全防护技术,一方面是保证桩体的稳固,另一方面是保证安全施工。
2.4 预制桩施工技术
这指的是在工程施工现场或者是工厂里制作的形式不同、材料不同的桩,然后再使用沉桩设备来把桩振入、压入或者打入土中,在我国使用较多的预制桩是钢桩和混凝土性的预制桩。由于混凝土性的预制桩具有较大的负荷承载能力,同时在施工时速度很快又坚固耐久,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时使用较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混凝土性的预制桩时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钢桩分为H型钢桩和钢管桩两种类型,在特殊领域应用较多。
2.5 静力压桩施工技术
静力压桩施工技术指的是通过静力压桩机将预制桩压入土中,以实现桩基的建设。该方法所建设的桩属于挤土桩,所以在施工中它会对土层的结构产生影响,造成超空隙水压力。所以在应用该施工技术的时候,整个施工需要连续,尽可能避免停顿情况的出现。该技术的优点非常多,它在施工中的噪音小、操作简单、质量高并且成本相对也比较低,与此同时,它在施工材料的使用上也比较少,能够有效节约资源,所以,在施工中对于那些压缩性强或者砂性较轻的软黏土地基都会使用到该技术。
3 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操作质量控制措施
(1)提升混凝土材料的应用效果。在使用混凝土材料的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制定完善的操作方案,提升混凝土桩基的实用性,增强负荷强度,保证制作的便利性,在合理施工的情况下,明确原材料比重,进行施工程序的规范,充分发挥先进桩基施工技术优势,在合理选择混凝土原材料的情况下,预先针对土桩结构进行合理的制作处理,在严格开展土桩长度与粗细骨料质量管理工作的情况下,将堆砌层数控制在3层左右,以免出现断裂的现象,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符合标准。
(2)钢桩的科学制作处理。在钢桩结构施工过程中,企业应预防腐蚀问题,在合理防腐处理的情况下,提升环境的优化效果,避免空气湿度对材料质量造成影响。在施工之前,企业应针对原材料进行合理的检查,去除钢桩中的锈蚀问题,保证焊接结构的接口整齐性符合要求,在预防误差问题的情况下,保证焊接角度符合要求,提升设计工作效果。
(3)完善施工工艺流程。在桩基施工的过程中,需针对施工工艺流程进行改革与完善,编制完善的施工计划方案,创新施工技术方式与方法,提升施工工艺的应用效果。在泥浆施工程序中,应做好护壁成孔工作,保证冲击成孔效果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提升沉管成孔效果。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提升保护效果,预防塌陷问题,促进粘性土与碎石土的合理处理,提升冲击成孔施工工作效果,在相互协调与配合的情况下,优化桩基工程的施工模式,加大整体管理工作力度,保证更好地完成当前工作任务。
4 结束语
桩基础在建筑工程中起着关键性的影响,影响着地基的承载力,因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施工中,应全面把握施工原则,了解施工特点,分析施工场地的构造,争取用最少的资金实现最好的施工效果。另外,应加强质量控制,使其符合规定的标准,增强建筑物的最终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候明.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筑与预算,2019(12):99-100.
[2]笪小敏.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J].门窗,2019(15):123-124.
[3]聂浩亮.浅谈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J].四川水泥,2019(12):23-24.
猜你喜欢施工准备原则建筑工程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科学家(2022年5期)2022-05-13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2年1期)2022-04-18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奥秘(2022年3期)2022-04-08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电子乐园·下旬刊(2021年3期)2021-02-08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今日财富(2018年21期)2018-05-14PP—R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建材发展导向(2016年6期)2017-01-17基于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探究居业(2016年5期)2017-01-11分析道桥施工过程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运用科技视界(2016年17期)2016-07-15惹人喜爱的原则(二)知识窗(2010年9期)2010-05-14惹人喜爱的原则知识窗(2010年8期)201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