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烈士纪念馆与“八女投江”

时间:2023-10-01 19:40:06 来源:网友投稿

衣利巍

(东北烈士纪念馆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东北烈士纪念馆是中国共产党在大城市建立的第一家革命纪念馆,从1948年开馆至今,已走过了73年的光辉历程。为了生动展示革命先烈事迹,弘扬革命精神,东北烈士纪念馆在英烈事迹的调查与研究、革命文物的保护与利用、陈列展览的制作与宣传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享誉全国的宣传、保护、研究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阵地和弘扬民族精神、纪念革命英烈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成为全国最早解放的大城市。为了纪念在东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东北军区开始筹建烈士纪念设施。1946年8月上旬,东北解放区“各省、市代表联席会议”在哈尔滨召开,大会通过了《慰问抚恤烈士家属、兴建烈士纪念碑、用烈士名字命名地名、编纂烈士事迹,以志永远纪念》的决议,并确定此项工作由东北行政委员会负责。

1947年4月9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在《东北日报》上发表题为《东北人民永远怀念先烈,建纪念馆编英雄册》的公告。公告指出:“为纪念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哈市方面,正由六十余机关团体组成‘哈尔滨特别市爱国自卫战争牺牲烈士纪念堂、纪念塔兴建委员会’,计划发动人民,输财输力,竭尽智能,修建崔巍壮观之烈士纪念塔一座,以及纪念馆一所,搜罗及编纂烈士之英勇事迹及史实,加以陈列。”

东北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对此高度重视,建议修建一座纪念整个东北地区烈士的纪念馆。1947年6月6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成立“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殉难烈士纪念事业筹备委员会”,负责纪念馆和纪念塔的选址、经费募集、史料征集、建筑工程等事宜。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东北烈士纪念馆于1948年10月10日正式建成开馆。

(一)东北烈士纪念馆最早对东北抗联“八女投江”英雄事迹进行陈列展出

1947年7月,在东北烈士纪念馆馆址被确定以后,为了使其内部结构更适合陈列布展,开始对馆舍进行大规模的维修。与此同时,在周桓、冯仲云等人的领导下,开始进行革命史料和革命文物的征集工作,陈列布展工作正式拉开帷幕。当时由于解放战争正在进行,东北地区还没有全部解放,征集史料工作存在很大困难。

为争取早日开馆,1948年6月24日,原东北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之一、松江省政府**冯仲云在《东北日报》上发表了《征求东北抗日烈士遗物启事》:“敬启者,东北行政委员会为纪念抗日及爱国自卫战争中烈士起见,特在哈尔滨南岗一曼街创修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烈士纪念堂,现该堂已全部修竣,行将开馆,急待陈设烈士各种可资纪念之遗物,惟因抗日时期久长且年代湮久各种遗物散落各处,收集为难,因此必须东北各界同胞,尤其抗联及抗日时期地下工作同志、烈属等共负此责,一起收齐,而使抗烈的丰功伟绩永垂千古。因此举凡烈士之遗物、遗作、遗影、遗留之武器,烈士曾经活动地点墓地等及抗联活动遗迹,战地之摄影,埋葬之旧物武器旧文件,日寇伪满有关抗联及东北抗日活动之各种照片、书籍、材料及其他一切可资纪念品,如有保存者或知其所在地者,务请于七月以内径送或来信通知松江省政府冯**为荷。”

东北解放区党政军各部门和烈士们的家属亲友,积极响应号召,捐献了大量的文物和资料,为烈士事迹陈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东北烈士纪念馆展厅的陈列设计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东北画报社等美术工作者根据冯仲云的描述,在参考相关史料的基础上,绘制了一些烈士的画像和宣传事迹画,其中就包括一幅“八女投江”事迹画。这幅画是目前已知最早表现“八女投江”事迹的绘画作品。

文字工作者也编写了一段关于“八女投江”英雄事迹的简短说明,记载了“八女投江”事迹梗概:东北抗联第五军准备渡过牡丹江开辟抗日新区时,当时冷云(即郑志民)等八名女青年队员接到先行渡江动员群众的任务,行军将至牡丹江畔,即遭强力敌人三面包围,八位女英雄背江一战,射杀无数敌人,终以弹尽力竭,不欲为敌人所俘,“八女”为人民革命视死如归,一同跳入滚滚江流,在蓝天碧波中,巾帼英雄去而不归。这段介绍“八女投江”的文字与史实还有一定差距,“记载虽很简要,却万分动人,令人肃然起敬。”

1948 年 9月,原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军长、合江省政府**李延禄在参观筹备中的东北烈士纪念馆之后,奋笔挥毫题词:“冷云等八同志千古!”并赋诗一首:“牡丹江畔英雄女,一片赤心照碧波。辉煌业绩千秋颂,意志忠贞万年歌。”这是目前已知最早纪念“八女投江”的诗歌作品。同时,还记叙了冷云同志等“八女投江”的事迹:冷云,中共党员,原名郑志民,黑龙江省桦川县人。一九三八年夏被党派到东北抗联第五军任妇女队政治指导员,同年秋奉命率七名女队员西渡牡丹江去五常、舒兰一带开辟新游击区。回师途中在林口县境内牡丹江畔,被日军三面包围,背江一战打退敌人几次冲锋。最后弹尽力竭,八位女英雄不甘被敌俘虏,一同跳入牡丹江中,壮烈牺牲。

1948年10月10日,东北烈士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前来参谒的观众络绎不绝,纷纷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之情。东北抗联“八女投江”的英雄事迹开始进行陈列展示,举国上下都被她们那种宁死不屈的伟大牺牲精神所感动。

“八女投江”也由此作为东北抗联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得以被社会各界人士深入发掘并广泛传播。

1949年,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颜一烟任编剧,凌子风、翟强联合导演,张铮、岳慎、柏李等主演的电影《中华女儿》开始在全国上映,这是新中国成立期间摄制完成的最早表现革命战争的影片,也是最早反映东北抗联“八女投江”英雄故事的电影。《松江日报》为此还刊登了十分醒目的宣传广告:“永铭在东北人民心中的‘八女投江’事迹,是中华优秀女儿为祖国为人民而洒下最后一滴血的壮烈史实!”《中华女儿》影片字幕说明:“根据《八女投江》故事编写。”内容介绍如下:“一九三六年,东北人民不堪忍受日寇的残暴统治,他们纷纷投奔抗日联军,打击日寇。被日本鬼子烧死丈夫的胡秀芝,为了报仇,参加了抗日联军。女战士冷云的丈夫周小队长,在敌人占领的城里做秘密工作,不幸被捕牺牲。消息传来,冷云虽然很悲痛,但她仍然刚毅地接受了炸毁敌人军车的任务。在她们完成任务回队的路上,发现大批敌人正向抗联大队驻地进攻。冷云一面派人给大队送信,让大队转移,一面率领十几名战士把敌军引到牡丹江边。在战斗中,许多同志牺牲了,最后只剩下冷云、胡秀芝等八个女战士,她们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视死如归地投入江中。”

电影中“八女投江”的故事是对“八女投江”史实的艺术加工和创造,对宣传东北抗联“八女投江” 事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原东北抗联领导人冯仲云在评价《中华女儿》剧本创作时,曾对颜一烟说:“你这样写,虽然对于八位女英雄说来,不是真人真事,可是,对于整个抗联来说,就是真人真事!因为你表现了当时抗联的真实。”

电影《中华女儿》在拍摄时曾在东北烈士纪念馆取景,外景有东北烈士纪念馆大楼,内景有展厅中的“八女投江”事迹画、无名烈士石膏雕像、毛**的题字等。《中华女儿》的结尾是:在东北烈士纪念馆展厅里,王大队长和陈小队长在“八女投江”的油画前面看着,他们沉浸在那些艰苦日子的回忆里。他们走下楼来,看着那抗联英雄的石膏塑像。他们看着毛**的题字:“共产主义是不可抗御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难烈士万岁!”该片于1950年荣获第五届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自由斗争奖”,于1957年荣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二等奖。“八女投江”的故事与东北烈士纪念馆随着这部电影一起,不仅传遍了中国,而且走向了世界。

(二)“八女投江”历史的调查考证

东北抗联“八女投江”的英雄事迹,如今可谓家喻户晓,可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八女投江”的历史只是有一个故事的梗概,史实表述也不够准确和全面。当时东北烈士纪念馆陈列展览的“八女投江”事迹也只是一幅画作和对冷云烈士极其简单的文字介绍。“八女投江”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战斗经过,八位女烈士的真实姓名(除冷云外),都没有准确的说法。当时工作人员面对观众,在介绍“八女投江”事迹时,“讲不出更生动的具体内容,回答不了观众提出的各种问题。”作为陈列展出的英雄事迹,应该是真实准确的,不能含糊其辞,否则就会给观众留下混乱的记忆,影响革命纪念馆传播革命文化和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职能。因此,东北烈士纪念馆从1962年起,开始组织专业人员对“八女投江”的历史进行深入地调查、考证和研究。通过查阅大量的史料,先后“访问了数十位同志,并到了‘八女投江’现地进行了遗址考察”,最终确定了“八女投江”的基本史实。“八女投江”英雄事迹概要:1938年春,由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和第五军部分女战士组成的妇女团随第五军第一师从牡丹江下游远征五常。经过艰苦征战,30多人的妇女团只剩下指导员冷云,班长杨贵珍、胡秀芝,原四军被服厂厂长安顺福(朝鲜族),战士郭桂琴、黄桂清、李凤善(朝鲜族)、王惠民等八人。10月下旬的一天夜里,部队露宿在刁翎县(今林口县)三家子屯附近牡丹江支流乌斯浑河西岸柞木岗山下的河滩上。第二天拂晓,遭日伪军包围和袭击。为掩护主力部队突围,八名女战士主动出击,吸引敌人火力,弹尽援绝之际,宁死不屈,毅然手挽手步入乌斯浑河中,壮烈牺牲。她们年龄最大的23岁,最小的才13岁。

东北烈士纪念馆对“八女投江”史实的研究成果填补了历史空白,也得到了党史部门的认可,并被编入《中共党史人物传》。

东北烈士纪念馆研究人员后来还发现了有关“八女投江”的一份重要历史文献资料——“周保中记载‘八女投江’事迹的日记”。这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1938年11月4日,在深山密林中亲笔写下的一页军中日记。他在日记中写道:“又讯,我五军关师长书范,于西南远征归抵刁岭。半月前,在三家方向拟渡过乌斯浑河,拂晓正渡之际,受日贼河东岸之伏兵袭击。高丽民族解放有深久革命历史之金世峰及妇女冷云(郑**)、杨秀珍(应为杨贵珍——引者)等八人悉行溺江捐躯。宝清有我联军第五军第三师八团一连激战日贼蒙古军之烈士山。乌斯浑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周保中将军日记中的这段文字,是现存最早记录“八女投江”史实的文献资料。经过研究人员多年的不懈努力,东北抗联“八女投江”英雄事迹现已日臻完善。

(三)“八女投江”陈展内容的更新

东北烈士纪念馆建馆以来,基本陈列数次更新,“八女投江”的陈展内容也随之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

1.尝试期(1948—1951),开馆初期,陈展内容主要分为东北抗日战争烈士事迹陈列和解放战争时期烈士事迹陈列。陈列展出的烈士都是同一规格,上面是烈士遗像,下面是简历,每一展室均一致,相邻展室中间陈列烈士遗物。“八女投江”也位列其中,只有一幅“八女投江”事迹画和一段简短的文字说明。陈列形式简单,庄严肃穆,纪念性强。

2.探索期(1952—1966),陈展内容增加了党领导东北人民革命斗争历史这一背景,以展示烈士的艰苦斗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陈列形式重新调整,将烈士事迹与文物相结合,教育作用得到增强。1953年周恩来总理到东北烈士纪念馆参谒,并作出重要指示:“要广泛搜集革命烈士的事迹和文物,向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基本陈列开始进行新一轮的充实和调整,对文物和史料进行有针对性地搜集,并加强对烈士事迹的调查考证工作。1957年由鲁迅美术学院王盛烈教授创作的国画《八女投江》在东北烈士纪念馆第一次展出。“这幅艺术珍品,传神地描述了冷云等八女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崇高形象,刻画出中华女儿英姿飒爽,栩栩如生,振奋了广大观众,曾出国展出,成为世界著名的杰作。因此,东北抗日联军冷云等八位巾帼英雄的壮烈事迹就进一步被人民公众誉称为‘八女投江’故事了。”1962年“八女投江”历史查实后,展览的说明文字又进行了更新。除展厅讲解外,又陆续派出报告员深入东北三省多地学校、工厂和农村,宣讲“八女投江”英雄事迹,传播英烈精神。这种陈展宣传形式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教育效果。

3.恢复期(1977—1987),陈展内容重新转移到宣传烈士事迹为主的轨道上来,陈列体现出纪念性和群众性,使观众深刻地认识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激励人们继承先烈遗志。1978年东北烈士纪念馆对抗日战争陈列进行更新,王盛烈教授又饱含深情地重新画了一幅《八女投江》国画,赠给东北烈士纪念馆展出和收藏。这幅画里,画家“没有直接描写敌人,没有直接描写侵略者的具体罪行,而把情节处理在暴风雨前的瞬间,霾云弥漫,急浪滔滔,浪花拍击在险峻的岩石陡壁上,使江山草木与赴难者的命运互相呼应,凝成一个整体,以增加悲壮的气势。”“表现她们弹虽尽力将竭,但仍是斗志风发,即或是面对着汹涌江流,死亡在即,仍是肩并肩,心连心,抱着枪支,抬着重伤的战友,一面苦战一面向前进。以此来预示突破重围完成党的任务战斗到底的决心和对未来的信心。”

4.发展成熟期(1988年至今),陈展内容注重弘扬时代主旋律和革命精神,陈展宣传工作由此进入了新阶段。1995年、2005年和2018年,分别进行了三次大规模基本陈列更新。通过总结经验与教训,展览水平不断提高。陈展内容上,注意贯彻历史唯物主义原则,深入挖掘重点人物个性和特色,真实、形象地反映历史和烈士事迹。在“八女投江”专题展区内,现公开展出的内容有:“八女投江”事迹说明文字版、“八女投江”中冷云烈士使用过的图画教材、冷云的正面半身肖像照、冷云与桦川师范学校同学的合影、冷云青少年时居住的房屋照、八女殉难地照、周保中在日记中对“八女投江”事迹的评价文字照、林口县人民政府修建的“八女投江”纪念碑照、“八女投江”雕塑、“八女投江”专题视频等。陈列形式上,注重历史和艺术有机地结合,达到精神和形象的统一,通过图片、文物、雕塑、视频等陈展形式,并辅助以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营造出生动逼真的环境和氛围,提升了陈列展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八女投江”不仅是东北抗联斗争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也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中极其光辉夺目的篇章。“‘八女投江’英雄壮举,成为中华民族不甘屈服外来帝国主义侵略,勇于抗争的优秀代表,其光辉业绩万古流芳。”2009年,“八女投江”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如今,东北抗联“八女投江”作为一个抗日英雄群体形象,早已在全国人民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八女投江”的伟大牺牲精神作为东北抗联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事迹抗联陈列中国货币通史陈列中国钱币(2022年2期)2022-10-25中国货币通史陈列中国钱币(2022年1期)2022-08-23传承东北抗联精神中华魂(2022年1期)2022-01-16出售中睿士(2020年9期)2020-10-22组合与构建小资CHIC!ELEGANCE(2019年33期)2019-11-22痛悼抗联老战士李敏东坡赤壁诗词(2019年1期)2019-04-30抗联英雄赵尚志连环画报(2017年1期)2017-07-13与时俱进上海故事(2016年6期)2016-06-07蒲松龄与喻成龙交往考辨蒲松龄研究(2015年4期)2016-01-11柳下惠事迹考述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4年12期)2015-05-28

推荐访问:纪念馆 烈士 八女投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