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旺 崔艳波
1948 年8 月1 日,第六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会议号召全国工人阶级紧密团结全国人民,支援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迅速实现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加速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完成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任务。
抗战胜利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经过多年的艰苦抗战,全国人民迫切渴望和平,建设一个独立民主统一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响应人民的呼声,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经过与国民政府的停战协商1946 年1 月7 日中共与国民政府签署停战协定。中共中央《关于目前的形势与任务》指出“从此中国即走上了和平民主建设新阶段”。然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一面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共议和平大计,一面秘密调兵遣将,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及所领导的人民军队。1946 年6 月26 日,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停战协议、政协协议,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内战爆发。经过一年的艰苦斗争,进入1947 年,中国时局发生了战略性转变,人民解放军已转入了全国规模的进攻,发展到了新的人民大革命高潮。毛泽东在《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到达了一个转折点了,”“这是一个历史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在中共中央发给六次劳大的贺词中也明确指出“此次大会的举行,表示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我国的人民解放战争已经接近最后胜利,表示全国性的新的大革命时期”“当此人民解放军在进攻中节节胜利,新的大革命高潮正在向全国范围内发展”,这个阶段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总任务就是“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在中国的统治,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为了完成这样的历史任务,中共中央提出建立相当广泛的全民族统一战线,开辟人民大革命的两条战线,一是人民解放军的正面作战,一是国统区人民的斗争,使蒋介石反动政府处于全民的包围中。
为巩固和发展这个统一战线,统一全国职工运动的领导,集中工人阶级力量联合一切民主爱国阶级,更快地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驱逐美帝国主义出中国,迫切需要召开一次全国工人阶级群众组织的代表大会,以确定中国工人运动新的方针和任务。根据全国解放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党中央认为,召开工人代表大会是适时和必要的。1948 年新年伊始,中国解放区工联筹备会主任刘宁一,受党中央委托通知中国劳动协会理事长朱学范到解放区哈尔滨去,从而早日促成中国工人运动的统一战线。1月8 日,朱学范在伦敦发表《对于目前时局的宣言》,表示坚决拥护推翻蒋政权民主革命运动。2 月28 日,朱学范到达哈尔滨。随后致电毛泽东和周恩来,表示要同中国共产党“并肩作战,在你们的领导下,斗争到底,获得最后的胜利”。当时蒋介石集团已陷入军事、政治、经济的全面危机形势下,国民党为了挽救其失败的命运,企图破坏中国职工运动的统一,进一步控制和利用工会运动,骗取国际工会支持,抢先于1948 年4 月18 日至22 日,在南京召开国民党工会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民国全国总工会”,结果遭到了许多进步工会组织的反对和抵制。鉴于斗争形势发生了变化,党中央及时调整策略,建议将解放区职工代表大会改为“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并组成了以李立三、刘宁一为首的“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筹备委员会。党中央对开好这次大会极其重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都作了具体的指示,周恩来指出:“尽快地召开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成立中华全国总工会,是国际国内斗争的需要”,周恩来在西柏坡拟定了大会主要决议草案,李立三起草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章程》(草案)和说明报告,开幕词及大会其他决议草案,这些为开好这次大会在思想上指明了方向。
由此可见,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已近在眼前,为加速革命的胜利,党中央下决心召开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并决定大会在全国最早解放的大城市哈尔滨召开。
(一)哈尔滨作为东北战略大后方,以它为中心发挥辐射示范效应,可以最大限度地组织动员工人阶级为革命的最后胜利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
解放战争时期,充足的军需物资是人民解放军打败国民党反动派的根本保证。当时最迫切需要的就是军事工业,生产武器弹药,武装人民军队。解放区工人和职员的任务就是在毛泽东“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方针指导下振兴工业,巩固解放区,支援前线。
东北地区拥有当时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最大的粮仓煤矿和林海,有丰富的战略资源,是重要的战略基地。哈尔滨是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又是当时东北地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是东北巩固可靠的后方根据地。哈尔滨还拥有比较发达的工业体系,重工业、轻工业、加工业应有尽有,还有与发展工业相配套的其他行业,这些都是军工生产企业的有力支撑。哈尔滨积极发挥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大后方中心城市的作用,在“一切为了前线”的号召下,利用其较为发达的铁路及工商业资源,组织动员机关企职工,激发工人阶级的主人翁热情,在很短的时间内,为支援前线提供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据统计三年时间内全市共动员财力40.13 亿元。在物资方面,哈尔滨工人阶级在支援解放战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哈尔滨向前线提供了大量的棉衣、布鞋、粮食等军需物资。自1947 年至1948 年,哈市共生产单军服64 万套,棉军服47 万套,棉大衣46 万件,棉皮鞋40 万双,夹皮鞋7 万双,棉皮帽76 万顶。在军工产品方面的贡献更为突出。哈尔滨市总工会积极组织工人为国统区工人捐献一日工资,得到工人的积极响应。哈尔滨10 万职工以高涨的爱国热情,立即行动起来捐献工资折合东北流通券14 005 万元,有力地支援了前线。哈尔滨还充分发挥其东北解放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特别中华全国总工会、东北总工会在哈尔滨成立后动员组织工人阶级配合支援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战略决战,推进全国革命胜利组织各类支前工作。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前后,解放区各界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生产支前劳动竞赛,涌现出一大批劳动英雄和模范,对搞好解放区城市工作,发展生产,支援前线作出了贡献。哈尔滨以其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及成功的实践经验,起到了后方根据地的作用,为东北乃至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特别是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二)哈尔滨作为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圣地,吸引凝聚了各方爱国人士,汇聚起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磅礴力量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到有利于中国革命的战略反攻阶段,要夺取革命的最后胜利,就要赢得最广泛的人民支持。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给工人运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工人阶级要联合全民族组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并起到领导力量的作用。全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最大任务,就是首先团结自己,并以自已的英勇奋斗与自我牺牲精神去团结农民、独立劳动者、自由职业者、知识分子,自由资产阶级与一切爱国分子。国统区国民党反动派在经济上进行压榨掠夺,政治上实行残暴统治,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民政府已经失去民心。国民党反动政府不甘失败,在南京召开国民党工会代表大会,意图分裂工人阶级队伍。召开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就是要团结全体工人阶级,统一对工人运动的领导。党中央决定把大会放在全国最早解放的大城市哈尔滨召开,重要的原因就是哈尔滨在东北解放区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聚拢人气的人文环境。
依中东铁路而起的哈尔滨,被称为“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历史上就是开放包容的城市。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都到过哈尔滨,因为它是与苏联沟通的必经之地。作为东北解放区最大的城市,东北地区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自然而然成了解放区的首府。有人把它称作新的革命圣地,就像当年革命圣地延安吸引了四面八方热血的爱国人士一样,哈尔滨以太平安宁新社会的形象面貌,吸引着各地的爱国进步人士。当中共中央于1948 年4 月30 日发出《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后,各民主党派热烈响应和赞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分批辗转来到达哈尔滨。正是哈尔滨东北解放区独特的地位,高人气的凝聚力,使其成为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的会址。
以“团结全国人民,支援人民解放军”为主题的六次劳大,汇聚了全国各地的工人代表518 人,代表了全国工会283 万会员。这些代表分别来自华北、华东、中原、广东、广西、上海、天津、唐山、武汉、南京、香港等国统区和解放区。六次劳大因此成为工人运动史上人数最多、代表广泛、规模空前的一次盛会。全国六次劳大实现了工人阶级的大团结并团结一切民主爱国阶级,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奠定了基础。正如中共中央向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的祝词中指出的那样“一九二九年在上海秘密环境下举行的第五次全国劳动大会以来,你们现在所举行的大会是十九年来的第一次表示国民党反动集团在全国工人中的分裂政策已经最后宣告破产,全国工人运动重新在革命的旗帜下统一起来。”
(三)哈尔滨作为解放区大本营,祥和安定,可以最大限度地为会议提供安全保障
1948 年,国内战局虽然出现了战略性转变,朝着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方向发展,但国共双方的兵力还有很大差距。大片国土仍然处在国民党统治之下。
在东北,我军的力量占绝对优势,特别是松花江以北地区,全部由我军牢牢控制。哈尔滨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背靠苏联最近,远离国民党统治区域。哈尔滨在解放后立即进行政权建设,出台治安法规,打击国民党特务及土匪等猖獗的恐怖破坏活动,反奸清算、肃清土匪,维护社会秩序,有效的治安管理为市民创造了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因为有了这样和谐宽松安定的社会环境,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下,六次劳大历时22 天,会议内容十分丰富,中共中央向大会发来祝词,李立三致开幕词,朱学范致闭幕词。陈云作了《关于中国职工运动的当前任务》的报告,朱学范作了《关于国民党统治区职工运动》的报告,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职工运动当前任务的决议》《关于国民党统治区职工运动报告的决议》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章程》。议程众多:报告讨论选举,大会决定恢复并重建中华全国总工会,选举产生了全总领导机构。规模空前,团结胜利的大会也成为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会。中共哈尔滨特别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这次大会,市总工会承担了大会的具体筹备工作,并周密地做好了接待全国各地代表(包括国统区)来哈开会的服务工作。大会会场布置充满节日气氛,门前彩旗飘扬,锣鼓震天,歌声嘹亮。大会**台上悬挂着毛泽东、朱德的巨幅画像,两旁是红旗,门前左边是“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的巨幅会标,领袖像下是“全国工人阶级团结起来”的标语,会场周围挂着各解放区和哈市各工会组织为大会送的贺幛。为开好这次大会,市委批示市总工会要特别做好接待国民党统治区工人代表的工作,要热情周到地做好服务。每逢代表团抵哈之际,市总都要举行热烈的欢迎仪式。
(四)哈尔滨作为东北解放区的大城市,各项事业先行先试,实际上成了新中国建设的试验区,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建设积累发展经验
哈尔滨解放后,党中央从全局出发,明确了哈尔滨是东北解放区的首府,为全国范围接收大城市建立政权进行建设探索经验,是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筹建新中国的重要基地。
解放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工作重点已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发展建设面临的都是全新课题,没有现成经验可以遵循,哈尔滨按照毛泽东“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城市建设工作”的指示,遵循我党一贯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开始进行探索大城市管理和建设的实践活动。
哈尔滨是随着中东铁路修建而诞生的新兴城市,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哈尔滨工人阶级于1907 年第一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1917 年,工人第一次唱响国际歌。五四运动前,哈尔滨就是中国早期工人运动发源地,曾与俄国工人阶级共同劳动,并肩战斗。马克思主义思想从这里传播到全国。
1946 年10 月10 日,哈尔滨市总工会成立,哈尔滨召开了首届工人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总工会组织简章和工作任务、提案等,选举了执行委员会。开展基层工会组建,工会组织不断发展,全市有9 个产业工会,500 和分会和5 万多名会员。团结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积极发挥主人翁精神,按照六次劳大确定的解放区的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方针任务,和全市人民一道积极热情地投身到新兴政权的建设中。
解放之初,社会秩序较乱,哈市立即开展政权建设,对旧政府机构进行改造,规定“市政府是哈市最高行政机关”,建立基层民主政权,进行市、区、街道政权建设,充分发扬民主,召开哈市临时参政会,任用一批有专长、懂管理的知名爱国人士到政府部门任职,团结哈市各阶层人士参加政权工作。我国实行几十年的政权形式来源于哈尔滨,临时参政会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体制下政权建设的一种尝试。
接管城市的中心环节就是恢复经济与发展生产,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发展生产为中心”,坚持“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工作方针,积极扶持各行各业恢复和发展生产。根据当时实际经济运行状况,稳定物价,打击囤积,纠正反奸清算、土地改革中“左”倾错误,采取加工订货、代购代销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以分红代替清算斗争,订立合理、平等的劳资契约,调动劳资双方的积极性。劳资关系得到新的调整,加快了生产的发展。为工商迅速恢复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进一步扶持工商业特别是有利于军需民用的工商业的发展。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平抑物价上涨,解决民生需求,安定人民生活。颁布了大量的经济法规,整顿金融,稳定市场。1947—1948 年间颁布了81 个法规,对哈尔滨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提供了法律支持,促进了经济和生产的恢复发展。
哈尔滨市经济发展的经验得到当时东北局的肯定。陈云参考哈市的办法和经验,写成《接收沈阳的经验》的报告,经中央批准作为典型经验推广到新解放区各地。哈市在接管城市发展生产恢复经济中积极探索形成的发展工商业、发展经济的一些做法,丰富了党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为其他大城市以及今后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都提供了充分的实践基础。对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建设不仅是重要的,而且影响是深远的。新中国各条战线中的许多政策,都可以在哈尔滨找到它的影子。
猜你喜欢解放区工人阶级哈尔滨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疯狂英语·初中天地(2022年2期)2022-07-07在建设旅大特殊解放区的日子里文史春秋(2022年4期)2022-06-16解放区的天金秋(2021年12期)2021-10-06郭沫若作序推荐的解放区作品书影郭沫若学刊(2020年2期)2020-07-08重读《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行再认识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9年1期)2019-11-25静听花开伙伴(2019年3期)2019-06-11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劳动保护(2019年3期)2019-05-16刘派东方艺术·国画(2016年3期)2017-02-08论马尔库塞的阶级一体化理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1期)201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