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研究*

时间:2023-10-01 20:45:03 来源:网友投稿

王 鑫 高 俊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研究*

王 鑫 高 俊

(哈尔滨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我国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新阶段,文化的自信与自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和大众对高质量文化的需求,给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以提升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性、创新性和增强其社会供给力为发展思路,提出挖掘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打造良好文化活动氛围和建设精品文化的实践路径,以此促进中华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

新时代;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发展思路;
实践路径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为此,《“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中均明确提出,增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力,以此助力全面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的新征程。国家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与建设的重视,不仅为其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也吹响了全面践行的发展号角。为此,以新时期我国社会的发展趋向为导向,依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思路,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辉煌历史和新中国70多年来体育事业发展的伟大成就中汲取精神力量,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新时代践行研究,以此促进中华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

1.1 文化的自信与自强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没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强,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民族兴盛的重要标志,只有不断提升文化自信、自强才能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只有不断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创新性和时代性,才能增强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文化自信表达的是,国家、民族、人民对于自身文化理想与价值的内在认同,对自身文化的活力和创造力的高度自信。没有强烈的文化自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无从谈起,也就不可能有效抵御西方不良文化思潮对我国社会的侵蚀。文化自强彰显的是,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强,就不可能建设具有强大竞争实力的文化强国,也就不可能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也就难以有效的推动我国文化的繁荣发展[3]。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具有“走出去”文化传播的使命,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利于巩固我国国际体育的地位[4]。

1.2 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提升文化软实力,既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要,同时也是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5]。因为,文化软实力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参照系,是提升我国文化创新性和竞争力的重要目标。它不仅深刻的影响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也指导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对文化的追求。伟大中国梦的实现,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是要繁荣文化、丰富人民的健康文化生活。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外在表征,是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必然要随着社会实践发展而发展。如果单纯的重视发展经济而忽视文化建设,其两者的非均衡发展,不仅不能同步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相反还会因对奢靡、腐朽的生活方式的追求而造成社会发展的退步和文化的迷失。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要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必须要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从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提炼主题,在文化的大发展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持续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明确了新时期我国文化发展的重点,确立了新时代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目标。

1.3 满足民众对高质量文化的需求

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不仅是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的宗旨所在,同时也是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重要体现。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6]。人们这种需求的新特征,表现为在文化方面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视觉享受”,而更追求“心灵的感受”、思想和精神方面的教育熏陶以及心智愉悦的文化娱乐。这既表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我国社会文化服务供给从“数量短缺型”向“优质不足型”的供需矛盾转变。因此,只有有效地解决了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文化的需求,才能真正让民众享受到美好的生活、体验到幸福的生活。这促使我们要利用好已有的文化资源,繁荣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创作提供更好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强化高质量文化的服务与供给,这不仅反映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新形势,也推动了更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向精品文化转化,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2.1 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性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几千年来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想、观念、表征的综合体,是民族传统体育在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方面的具体体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表述着中华民族体育哲学思想和文化价值观,促进着中华民族文脉的延续和生生不息的发展,但在新的历史时期,西方体育文化强势冲击所造成的对民族体育价值观和文化观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这场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对峙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成为新时期我国体育文化的精神家园,就必须提升文化的现代性。既要用现代的科学技术诠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用现代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展示、传播并演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内涵、文化形态和外在表征得到全新的展现,更加符合现代人的认知表现形式和文化意识形态,在保留传统文化基因、强化民族文化认同,顺应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以新的文化符号形态发扬和继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为现代社会的人们提供思想启迪和价值圭臬。

2.2 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性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至今,已经成为大众日常体育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来源于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引导人们养成健康的运动生活方式,享受美好幸福的生活;
同时还在于通过不断的优化与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以此在人们认识自然、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始终起到指导和引领的作用。这表明,创新性本就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以生生不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对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势涌入,要避免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在民族精神上的失落和民族符号的缺失,不仅要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创新性的理论研究,同时还要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探索。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将现代文化理论融入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改造中,不断强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具有的哲学思想时空语境、现代生命价值感悟和审美具象化表达;
另一方面,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融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实践架构之中,以多样化的文化形态,成为特殊的用身体符号和实践凝聚的文化力量及提升群体向心力的文化表达活动。

2.3 增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社会供给力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源自生产、生活,是古代先民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建立和形成的,体育运动的价值认知和科学观念,是人民体育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它不仅体现了公众对体育文化的需求特征,也体现了满足人类发展的主要需求是一个民族体育文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由此,要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不断提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供给能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之所以在西方体育文化的输入冲击中处于弱势地位,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人主体需求脱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发展的过程中失去了作为主体“人”的生存需要。这不仅造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难以为现代人们所使用和消费,同时也导致其逐渐消失于人们的体育生活之中。由此,要提升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发展,就必须增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社会供给力、激发人们的消费热情和活力。

3.1 挖掘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不仅融合了军事、宗教、习俗、生产、生活等知识内容,同时还融合了“仁、义、智、信、良、恭”等伦理道德规范。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成为人们体育文化的精神家园,同时还成为体育行为方式和体育健康观念教化之源。面对新时期我国社会民众对体育文化健身、游戏、休闲、娱乐、康养等多样化的需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就必须深入挖掘其所具有的多样文化特质,以“追求发展”为目标,以“解决问题”为旨,释放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具有的审美、伦理、哲学、信仰等文化价值,让其真正成为满足不同社会阶层需求的多样文化产品,形成现代大众对于体育行为的规约价值,在体育文化生活中发挥积极引领作用。推动传统体育文化和民族价值观向现代化转变,满足现代体育文化的主体需求,解决体育文化认同危机。形成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路径,化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危机,重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增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国际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3.2 打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不仅需要社会主体的认同和参与,更需要有利于其生存与成长的大环境。因为,从当代体育文化的发展和社会需求来看,西方体育文化已经深入至人民生活的各个环节,不论是电视、网站还是室内外的体育文化场所,满眼呈现的均是西方体育文化,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则难以寻觅。这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开展氛围的缺失,不仅造成其发展空间和成长环境被逐渐压缩,同时也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陷入僵化、固守和封闭的发展境遇。由此,为推动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就必须克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矛盾和弊端。打造适宜的文化氛围,构建良好的生存与成长环境。如,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数字化信息媒介,使大众进一步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来源,以媒体文化氛围的构建**文化传播的困惑;
还可以通过室内外文化场所有规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以营造良好的文化活动氛围,为民众提供一个稳定的、持续的,有利于交流、学习、互动的传统体育文化场域空间。

3.3 建设民族传统体育精品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使命不仅是塑造“中国精神”,培育“中国内涵”,实现中华传统的“觉醒”。同时还肩负着满足大众对于高质量体育文化需求的重要任务。因为,只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需求,才能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当代的有效传承和发展,才能真正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到现代人们的生活之中,才能发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推动体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的历史使命。

由此,在西方体育文化充斥着大众体育文化生活的情况下,传统的民族体育文化应通过建设高品质文化及其具备的刚柔并济的辩证精神、经世致用的责任精神、厚德载物的道德精神、和而不同的会通精神展现出来。在为人们提供多种生活和健身需求选择的同时,唤起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记忆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凭借其自身丰盈的体育文化内容、深厚的体育文化内涵与外延、多样的体育文化形式满足人们对教育、文化方面的诉求,照进人民的现实生活。让人们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感知个人、民族、国家之间的存在关系,通过精神认知洞察传统的哲学思想,体验中国传统体育的独特文化魅力,即通过有限的文化形式,传递出无限的文化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在面对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的发展要求的同时,要实现有效的传承与发展,就需要以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主体,以一切有学习价值的他民族文化为参考,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与创新性的发展,以文化自信与自强的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实现现代化的创新与发展。

[2]郝立新.新时代文化发展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1,35(6):11-13.DOI:10.27011/d.cnki.gdbsu.2020.000079.

[3]骆郁廷.铸魂育人:新时代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J].文化软实力研究,2018,3(6):33-41.

[4]汤映,姚绩伟,郭世超.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时代发展桎梏与纾困策略[J].湖北体育科技,2022,41(6):520-523.

[5]尹继林.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的哲学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7):139-145.

[6]王智慧.文脉赓续与民族复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的生成机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9):148-156.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WANG Xin, etal.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erbin 150025, Heilongjiang, China)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7TYB056)。

王鑫(1998—),硕士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高俊(1976—),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民族传统体育我们的民族娃娃乐园·综合智能(2022年2期)2022-04-19饭后“老传统”该改了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疯狂英语·新读写(2020年1期)2020-04-20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老传统当传承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多元民族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2016体育年中国科技信息(2016年20期)2016-12-08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推荐访问:新时代 文化发展 民族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