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杰
带钩,古称“钩”。束腰带具上的构件,用于束带或佩系。多为铜质、铁质,也有金、银、玉、石等质地。一般由钩首、钩体、钩纽三部分组成,也有个别的异形带钩无钩或无纽。带钩侧视如“S”形,钩纽固定于带具上,钩首用于钩住带具的一端,或用于钩挂器物、佩饰等。造型各异,常见水禽形、兽形、琵琶形、竹节形等。作为一种独特的构件,其不仅是一种实用器物,同时也是一件艺术品,尤其在先秦两汉时期与服饰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发挥着其特有的作用。
河南博物院藏不同时期的铜带钩约300件,它们按造型分,可分为鸟兽形带钩、琵琶形带钩、棒形带钩等类型,时间跨度从战国时期开始到明代结束,其中以战国时期铜带钩最多,汉代其次。
战国
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带钩造型丰富,在郑州岗杜、洛阳、开封均有发现,河南博物院藏这一时期的带钩以琵琶造型为主,还有兽面形、长牌形等造型,这时的造型与商代时期比已经趋于写实,但其制作工艺也更加多样,错金银镶嵌工艺已经十分成熟。
错金镶嵌带钩(图1),钩面呈长方形,钩体呈弓背形,钩首残缺。整体器物通体错金,镶嵌深浅颜色不同的绿松石,错金以“×”形纹饰的几何纹为主,间有云纹,其纹理规整精细,华丽无比。这件带钩不仅采用错金,还采用镶嵌绿松石工艺,繁缛的花饰,使其外观色彩斑斓,有很强的层次感。绿松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石,呈绿色,黄金则呈黄色,利用黄、绿二色之间的差别,以期达到一种互衬辉映的效果。长25.5厘米,宽3.3厘米。河南新郑烈姜坡采集。
燕形带钩(图2),其外形似展翅飞翔的燕子,双眼及燕尾羽毛铸造得清晰可见,燕尾部被一怪兽紧咬,带钩已失,其背面有圆形钩纽,其风格写实,为典型的禽类写真带钩。长7厘米,宽3.6厘米。
龙形带钩(图3),这件带钩体形较为庞大,作为异形带钩的一种,其钩体呈波浪形状,龙的脊背部铸有沟槽,疑似镶嵌之物丢失或脱落,同时个别部位还有鎏金的痕迹。其宽4.6厘米,长18 厘米。
蟠兽纹鎏金带钩(图4),钩体呈椭圆状,以浮雕的兽面为装饰,其面目狰狞,整体变形,钩背有一圆纽,钩颈短而直,钩首弯曲成钩,其长9.5厘米,宽4.9厘米,为20世纪50年代河南郑州岗杜出土。
鸟首带钩(图5),钩体呈琵琶形,其钩首为鸟头状,顶有椭圆形平冠,深目,尖嘴,背部靠尾端有圆形钩纽。钩面铸几何图案,花纹内似镶嵌有装饰物,但已全部残缺,个别错金还隐约可见。长19.8厘米,宽2.6厘米。1950年,河南开封市移交。
双连形带钩(图6),带钩的钩头部为二钩相并连接一处。双钩首前折,钩尾略宽于钩颈,两钩身间连以蟠螭,每个钩面饰有绹索纹与回纹。后背和尾部各有一纽。长5.5厘米,宽3厘米。
耜形带钩(图7),这件带钩为典型的耜形,远看就像勺子的形状,其钩颈是一支长而直的杆,半圆形钩面上装饰有几何纹,背面则有圆形钩纽。宽4厘米,长7.8厘米。
秦
秦朝,中原地区的带钩已经普及,这一时期河南博物院铜带钩主要类型有兽面形、曲棒形等类型,秦代带钩仅存有2件,不同于其他朝代之处,是其中一件带钩的钩纽位于钩体中部。
夔龙纹带钩(图8),钩体为青铜铸造的夔龙纹,其纹理细致,头部尾部的夔龙造型生动,是典型的全兽形带钩,其钩颈向后微弯,钩背有圆形的钩纽,其钩首为马首形。长7.1 厘米,宽2厘米。
鎏金几何纹兽首铜带钩(图9),钩体呈琵琶形,整体呈弯弓形,截面为半圆形,钩背后为平面,且中央有一圆形钩纽,钩首为嘴部突出弯曲变形的兽首。长10.6厘米,宽1.8厘米。
漢
进入汉代,中原地区的生产力迅猛发展,铜器在社会生活中的数量日益减少,但铜带钩仍大量存在,这与汉代贵族的奢华生活分不开。河南博物院藏的这一时期带钩纹饰较为简单,多素面,钩纽几乎都位于钩体的中部,制作工艺比起战国时有所减退,在制作类型上,可分为曲棒形带钩、琵琶形带钩、水禽形带钩、全兽形带钩、鸟形带钩、异形带钩等。
素面铜带钩(图10),钩体长而圆呈细棒形状,整体稍微弯曲,钩颈细长,钩身素面无纹饰,钩首一端为蛇头,钩背中央有一柱状钩纽,纽为圆形。通长13.5厘米,宽1.4厘米。
水禽形带钩图(图11),此种形制带钩下为圆盘形,内凹,其本身就是作为一个钩纽,上部造型为一禽类动物造型,钩首向后成为带钩,造型生动形象,且简便实用。带钩长3厘米,高2.3 厘米。
蝙蝠状带钩(图12),参照王仁湘先生的《善自约束:古代带钩与带扣》分类,此钩应属全兽形。钩首为圆头柱形,钩颈细长约占钩体将近三分之二,钩体则饰以伸展双翼的蝙蝠,钩背下部铸有圆形钩纽。周身有鎏金痕迹,现已脱落。长5.8厘米,宽3.6厘米。
晋
这个时期是带钩的衰落期,其数量和工艺都在加速后退。河南博物院仅藏有此时期的铜带钩1件。
漩涡纹铜带钩(图13),钩体饰有漩涡纹,钩颈由粗渐细,钩背有一圆形钩纽,前端钩首残。长9.1厘米,宽4.5厘米。
明
汉代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与制度也在不断地改进与变革,带钩数很少。晋代之后,河南博物院仅藏有明代带钩数件,其中多以鎏金镂空为主要类型。
鎏金镂空螭虎纹带钩(图14),通体鎏金痕迹明显,但大部已经脱落,钩体外形呈如意形,钩首为龙首,钩身部铸成镂空螭虎纹。长7.5厘米,宽1.6厘米。
几何纹带钩(图15),带钩通体呈长牌形,前窄后宽。钩体的正面铸有菱形花纹,并在菱形内外饰以漩涡纹。钩尾平且整齐。整个钩体为微呈弯弓形。背面下部有一柱状的钩纽。长10.8厘米,宽2厘米。
上述铜带钩中以琵琶型带钩居多,其次以曲棒形、兽面形、长牌形为其主要类型。工艺制作除了鎏金、错金银以外,还有在铜器上镶嵌绿松石、镂空铸造等工艺。
我们可将以上带钩进行定型并加以分式:
琵琶形:二型
Ⅰ型:钩颈较细,钩体由细到粗,钩纽接近尾部,钩面饰有图案,如鸟首带钩。
Ⅱ型:钩颈粗短,钩体较粗,整体呈弯弓形,截面为半圆形,背部中央有一圆形钩纽。如鎏金几何纹兽首铜带钩。
兽面形:一型
细颈,颈呈杆状,钩体铸造为浮雕兽面形饰纹,背部有钩纽。如蟠兽纹鎏金带钩。
全兽形:二型
Ⅰ型:钩体为动物造形纹饰,钩颈较长,钩背有圆形钩纽,钩首为动物造型。如夔龙纹带钩。
Ⅱ型:钩体为昆虫等种类形式,其钩颈较长,占钩近三分之二,钩首为圆头。如蝙蝠状带钩。
长牌形:三型
Ⅰ型:钩体呈长牌形,钩体表有纹饰,并有错金镶嵌等工艺,钩背中央有钩纽。如错金镶嵌带钩。
Ⅱ型:钩体呈长牌形,钩体表面为镂空装饰,且通体有鎏金等制作工艺,钩首为动物造形。如鎏金镂空螭虎纹带钩。
Ⅲ型:钩体为长牌形,钩体表面前窄后宽,表面铸有简单纹饰,钩背有钩纽。如几何纹带钩。
水禽形:二型
Ⅰ型:钩体为燕形,钩纽接近尾部,双目及羽毛清晰可见,风格写实。如燕形带钩。
Ⅱ型:钩体为鸟形,钩纽较大,鸟首即为钩首。如水禽形带钩。
异形:二型
Ⅰ型:钩体较大,其外形为龙形,且应用其他装饰工艺进行制作。如龙形带钩。
Ⅱ型:钩体饰有简单的素纹,钩首为二钩相并且连接在一处,双钩首前折。如双连形带钩。
耜形:一型
外形为匙形,钩颈为杆状,钩体上装饰有几何纹。如耜形带钩。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中原地区铜带钩发展的基本走向为: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带钩,其制作工艺已经相当成熟,错金、错银工艺,以及鎏金镶嵌等制作工艺已经趋于成熟,所以部分带钩历经两千多年,仍然完好无损。如错金镶嵌带钩,站在美学的角度,整体器物在綠松石和黄金的映衬下,更显奢华与高贵,体现了古人对青铜器装饰别样的审美观念。这种错金镶嵌的装饰工艺,在已发现的青铜器上,可谓是凤毛麟角,同时用绿松石和黄金这些昂贵的材料装饰一件器物,可见带钩的使用者并非寻常百姓,应为当时的王宫贵族们所专属。由此可见,错金镶嵌工艺不仅是战国时期青铜铸造工艺成熟的体现,也标志着中国古代的错镶工艺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铜器铸造工艺、错镶工艺以及服饰史同样也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
汉代以后,中原地区的铜带钩开始衰败,虽然各种形制的带钩都不缺乏,但是其使用远不如战国时期,从现存的带钩数量我们可以真实地认识到这一点。西汉刘安在《淮南子·说林训》中提到当时带钩使用的情况,“满堂之坐,视钩各异”,表明当时人们多采用以钩与环相扣合的方法来束系革带,同时也展现了满堂宾客所佩带钩式样各异、装饰华贵,革带的制作越来越精美华丽。
汉代以后的晋及明代,带钩进入衰落期,带钩的使用急剧衰落,出土明显减少,带钩逐渐消失。
带钩形体各异,数量繁多,聚集了装饰、艺术、实用等多种功能,是中国青铜器发展制作工艺不可缺少的组成,带钩不仅仅是用来装饰,也是身份的一种象征,其质地、造型和制作工艺直接体现了使用者的地位。同时,带钩在不同时期,也进一步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甚至影响到政治、经济、文化特征的体现与展示。
猜你喜欢博物院圆形琵琶——吉林省博物院建院及开放七十周年书画专题展">梅花依旧向阳开——吉林省博物院建院及开放七十周年书画专题展中华书画家(2022年4期)2022-04-21我和我的琵琶小读者·爱读写(2021年10期)2021-11-05山西博物院推出“鸟尊”雪糕检察风云(2021年15期)2021-10-01春意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12期)2021-04-14视觉视野(2019年9期)2019-05-13为什么窨井盖大多都是圆形的广东第二课堂·小学(2017年9期)2017-09-28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儿童故事画报·发现号趣味百科(2016年7期)2017-02-08圆形题小雪花·成长指南(2016年11期)2016-12-07圆形变身喵星人数学大王·低年级(2016年1期)2016-09-10“琵琶”和“枇杷”学生天地·小学低年级版(2014年11期)2015-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