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曦 王信文
(1.福州第十五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9;
2.福州教育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01)
学科素养的凝炼是新课程的精华,目前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都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并关注学科素养的扎实落地及有效培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必然依托教育教学,就要明确核心素养的本质,明晰核心素养内在的逻辑关联,然后在教学实践中梳理地理各要素逻辑关联,解析问题情境,融合地理教、学、测的整个学习过程,共同来达成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通过文字、表格、图像、模型、视频载体等,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和思维能力,又能提升教学效率。因此,以图为器,可视化地解析情境,明晰逻辑,展示过程,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
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地理课程时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理解地理核心素养的本质
地理核心素养由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组成。[1]图1 所示,立足地理实践,运用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的思想和方法,培养人地协调的世界观价值观。体现素养的各要素是紧密联系,逻辑相关,必须通过地理学习即地理教育教学来培育。
图1 地理核心素养架构示意
地理核心素养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融合。如图2 所示。人地观念是统帅,是灵魂,是地理课程育人价值所在,指导着各要素。区域认知是重点,是载体,综合思维是地理学习的基础。如果不具备一定层次综合思维的基本方法,那么区域认知就没有抓手,没有工具,根本谈不上对该区域的有效认知。反过来看,没有建立一定的区域认知理论,不但无法进行时空要素的关联,更谈不上深层次的综合思维。此两者融合协同,依托地理实践力,升华形成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关键,是所有要素的根基。如果没有正确的人地协调观的统领和指导,所进行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将有可能偏离方向误入歧途,无法真正地导向正能量。全面来看,无论人地协调观,还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必须建立在地理实践力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实践作为基础,一应地理核心素养都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图2 地理核心素养要素关联示意
(二)明晰地理核心素养的逻辑
以正四面体重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见图3),诠释地理核心素养各要素的逻辑结构及关联架构,强调素养要内化融合,浑然一体,表现为稳定扎实,外显映射四个维度,即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要求各要素均衡发展。[2]
图3 地理核心素养架构体系
首先,正四面体形态稳定,互相关联,结构紧密,相互支撑。正四面体的内部紧密,呈现素养的整体性。外显四个面分别代表地理学科四个学科核心素养维度,各自又都存在联系,两两间都各有相连,体现某单一学科素养的形成必然是其他素养的共同作用,任何单一核心素养不可能独立存在。单一核心素养的发展,既是其他素养的相互融合促进而来,也影响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稳定发展,正四面体的特性恰如其分地印证地理核心素养的架构。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科逻辑来看,没有相关的地理实践力,就不可能达到相应等级水平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形成此等级水平的人地协调观。
其次,正四面体也反映出各个素养的等级水平,正四面体的整体性还在于既可以内切又能外接正球体。代表较低水平等级的球体内相切代表地理核心素养架构的正四面体,又外相接更高一级水平等级球体,再相切代表更高水平等级程度的核心素养的正四面体,形成更高水平等级的内涵。很明显,较低的水平等级,对应同一较低层级的核心素养;
如果从内切的水平等级提升到外接的水平等级,即表示外接的球体增大转化为更高一级的正四面体内切球体,就表示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通过核心素养的要素解析,确定以教·学·测融合的地理学习实践是核心素养整体培育的重要路径,明晰以图为器解析地理问题情境要素综合也是促教·学·测融合,培育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
明晰逻辑就是为了问题解决,面对问题情境,融合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运用地理原理及规律,通过地理逻辑推理进而解决问题。
(一)梳理地理问题情境的关联[2]
“测”是教与学的延伸,也是教与学的检验工具,是情境解析的集中呈现。选取2020 年高考全国I 卷第37 题为典例,尝试运用“表1 问题情境解析表”分析,并以图为器解析问题情境的地理演变过程。
表1 问题情境解析表(I)
表1 中,拆解“地理事物”“行为动词”“时空变化”等要素,将问题情境咀嚼细,梳理清,明确“限定词”“设问”等,可以更有效地解析问题情境。“玄武岩形成与不同喷发时期”和“尖顶山、平顶山、台地的玄武岩地貌”认识理解是本题解析的逻辑钥匙,各地貌类型呈现的时空背景就是地理思维的线索导向,梳理清晰则情景问题迎刃而解。
通过图4 的图示形象动态解析,[3]不同时期的玄武岩喷出地貌,因为内力(岩浆活动)和外力(流水侵蚀)的共同作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构成玄武岩不同的外显地貌。
图4 玄武岩地貌演变过程
以图为器,问题情境解析的思路在于: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体。最古老(第一次)玄武岩喷出(内力作用)冷凝的地貌在长期流水(外力作用)侵蚀下,仅保留部分地貌(尖顶山),在长期地质历史时期,玄武岩经历相同的内力和外力作用,保留出露的尖顶山、平顶山。较新年代(第三次)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并保留原有山体。通过把握时间及地貌的先后逻辑顺序,发生过程是不断演变的递进过程,明确问题情境中要素的综合,理顺地理过程中的先后关系和因果关系,并运用地理术语串联环节并组织答案。
表2 中,“地貌变化”是要素综合的关键,内力、外力作用是驱动力,“形成”“出露”“侵蚀”等时空变化是情境解析的切入点,将每次玄武岩浆出露形成的台地,依时间先后厘清,自然而然就有了思维建构。
表2 问题情境解析表(II)
(二)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测融合
“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和“情境载体串联线”是准确理解和把握高考评价体系的有效方式。面对问题情境,确定问题目标,解析各要素的综合关联,找到基本原理,提取情境条件,运用地理思维,解析问题情境,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将“玄武岩地貌演变地理过程”进行精细的逻辑梳理,分析地理过程推理及地理要素关联。在“地貌”的教与学中,需要充分理解地理原理规律,理解地理变化过程。《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相关要求为“识别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对学生的质量要求为“从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角度,分析岩石、地貌等的运动与变化规律,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在教材中“活动”(澳大利亚墨尔本海岸曾经矗立着12 根巨大的海蚀柱……这些海蚀柱最高约45 米。近些年来,陆续有5 根海蚀柱倒塌)和“问题研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①根据资料,描述长江河口冲积岛的生消变化过程。②推测崇明岛的形成过程)等,都是“教”与“学”环节值得深耕细作的内容,只有通过地理的教与学,明晰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对地貌演化的地理逻辑,即:“地质作用—能量与物质的平衡—地貌演变—地貌景观”的时空变化,掌握一般的地理规律,在“测”的环节中出现不同问题情境,依然能够迁移探究特殊的地理规律,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完成问题任务。
总而言之,形成地理教·学·测融合的实践,以问题情境解析为抓手,梳理问题情境,明晰问题逻辑,建构思维模型,层层推理解答问题情境。“测”注重有效解析,根植于“教”与“学”,“教”则是学习过程的重要一环,“学”主要指学生的自主学习,“测”应该是学习的延伸,在于进一步强化学习,通过学科逻辑将“教”与“学”与“测”融会贯通,梳理地理核心素养的架构关联,将各要素可以有机地联系起来,落实在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及评价测试等三方面。
需要强调的是,只有将地理核心素养的逻辑进行可视化的图析,才能明确内在本质,厘清学科逻辑。首先,创新教学设计,通过“教学相长”般的可视化,让逻辑关系清晰可见;
其次,强调问题情境的解析,梳理思维架构,通过所掌握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解析案例情境,更好地完成地理核心素养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