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理论视域下区域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问题审视与推进路径*——以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为例

时间:2023-10-03 13:55:04 来源:网友投稿

胥兴春 左 越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重庆 400715)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总体要求,即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合力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1]。同年11月,重庆市教委、四川省教育厅根据《纲要》目标任务要求和两省市教育部门签署的“教育协同发展框架协议”以及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共同研究制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2]。学前教育作为《计划》重点,离不开高质量学前教育人才队伍的建设。2020年,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在幼儿园专任教师数量上,两省市的生师比约为19.65,远高于京津冀地区的13.83,重庆部分民办幼儿园甚至高达23[3];
在教师学历上,两省市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学历在本科及以上的比例为22.56%,而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分别为41.52%、62.21%。不难看出,在幼儿园专任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上,成渝双城经济圈明显落后于发达经济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实现成渝双城经济圈学前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因此需进一步提高区域内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供给数量与质量。

2021年11月,教育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规定“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的人员,应当具备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或者其他相关专业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4]。此前,大批中、高职院校盲目扩大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或者增设专业,使得毕业生学历不高、专业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够[5]。据此,幼儿园教师教育应整体转向“专科、本科、研究生"三级体系。截至2021年,成渝双城经济圈内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专科学校10所、本科院校26所,其中有硕士学位授予权院校6所,博士学位授予权2所。总体而言,由于主管部门、教学资源、生源等因素的差异,36所高校在各自办学层次内的发展各有特色,但也存在相应的短板。实现区域学前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协同发展,而专业人才培养是关键。充分理解协同发展的深刻内涵,需改变“以我为主,对接对方”的传统合作观念,打破协同发展过程中各自为政的局面,树立“一盘棋”的思想。

“共生”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共生现象”概念最早由德国植物学家、真菌学家德贝里在1878年提出,用以指不同种属生活在一起,并具有延伸的物质联系[6]。20世纪中叶以来,共生方法逐渐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我国学者袁纯清系统归纳了以往共生方法的研究,并提出“一般而言,共生的要素包括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7]7。其中,共生模式是一种自组织现象,事物之间出于生存的需要必然按照某种方式互相依存、相互作用,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共生关系[8]。为进一步研究共生模式,在吸取系统科学中概念工具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共生系统是指由共生单元按某种共生模式和共生类型构成的共生关系的集合”[7]57,并以此全面总结共生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近年来,共生理论被应用于产教融合[9]、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集群建设[10]等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之中。高校人才培养不能脱离社会,而是要充分考虑社会因素,以促进高等教育发展,这是提倡“共生"的现实基础与首要前提。此外,区域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牵涉到包括高校、政府、幼儿园以及各方交互的政策机制等诸多要素,既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全局又需要理顺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共生理论为此提供了适切的分析框架。从共生理论出发,将区域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看作整体的共生系统,从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三个部分建构互惠共生模式下的共生系统(如图1所示),助力区域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协同发展,推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队伍的高质量发展。

图1 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共生系统示意图

(一)高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共生单元

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系统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是形成共生系统的基本的物质条件[7]8。在区域人才培养共生系统中,各高校也就是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单位即为共生单元,包括专科学校和本科院校两个学校层次,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学历层次。高校作为合作和交流知识的平台,一般采用外向和协作的办法来获得知识[11]。同时,高校作为共生系统中的基本单位各安其位,在发挥自身功能的同时与其他共生单元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功能。其对于成渝双城经济圈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共生系统中各共生单元的现实意义在于,改变各共生单元独立分散的局面,打破僵化的体制机制壁垒,形成相互依赖、互利共生的发展生态。

对于成渝双城经济圈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共生系统来说,建设重点在于发挥各培养单位的优势,通过相互补充协调进而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内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联动发展并形成集聚效应。区域内高校应对照《纲要》和《计划》的要求,根据各高校定位,合理统筹区域内学前教育人才培养高等教育资源,调整高校结构与空间布局,从而依托定位准确、特色鲜明、分布合理的“专科、本科、研究生”三级矩阵,形成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良好生态。

(二)外部因素: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共生环境

共生环境是指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7]8,主要包括政府、幼儿园以及外部的政策制定、资金投入。共生单元所处的共生环境对于区域人才培养共生系统至关重要,是共生单元最基础的影响单位。共生环境与共生单元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共生环境通过信息、物质和能量交换对共生单元产生作用。进一步细化还能将共生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直接作用于共生单元,外部环境主要以提供能量等方式间接作用于共生单元。从性质上可分为正向、中性、反向作用,并且处于动态变化的状态,即某正向作用随时间变化可能会转换为中性甚至反向作用。伴随着动态变化,共生环境会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

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共生系统当中,共生环境所围绕的核心是共生单元,也就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共生环境所产生并传递的能量将作用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对人才培养的规格、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设置产生影响。共生环境应促进区域内高校师资、实训设施等高质量教学资源的共享,同层级高校间的横向联动和跨层级高校间的纵向沟通共同推动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构。在区域内学前教育人才协同培养中,需要提前预见各环境因素对系统的作用。各共生单元须保持对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正向作用的状态,在特定的环境下按照互惠共生模式增强共生关系主体参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实践活动的广度、深度、热度和效度,显现出相互依存、协同合作及互惠共生的生态特质,实现对共生环境变化需求的有效回应,促进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共生系统呈现出共生单元与共生环境融合共生的实践样态[12]。

(三)互惠共生: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共生模式

共生模式指共生单元依托共生环境相互作用的形式,主要反映共生单元之间作用的方式、强度,也反映它们之间的物质、能量互换关系和信息交流关系。根据共生体的行为方式,将共生模式分为寄生、偏利共生、互惠共生三类[7]34。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互惠共生关系才是共生的最佳状态,能实现长久和谐的共生[13]。同时,共生模式随着共生单元、共生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变化。

在历史上,重庆成为直辖市后,成渝两地逐渐进入多年的竞争状态,其中有的无序竞争浪费了不少资源和时间。成渝双城经济圈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共生系统中,若想保持互惠共生关系,务必让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单位都参与到系统的建构当中,并且各单位之间彼此平等、相互信任。在此基础上,依托共生环境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内横向联动和纵向沟通的“专科、本科、研究生"三级学前教育专业学历层次矩阵,才能建构起成渝双城经济圈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互惠共生的共生模式。

共生理论下的成渝双城经济圈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是围绕各共生单元,消除原有体制壁垒以营造良好的共生环境,迈向高质量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协同发展之路,以建立区域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主体互惠共生关系。因此,从共生理论视角审视成渝双城经济圈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问题,有利于更有效地提升区域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协同发展。

(一)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共生单元缺乏活力

高校作为共生单元,是人才培养共生系统的核心。当前,成渝双城经济圈内各高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实践课程形式等逐渐趋同,表现出同质性特点。尽管趋同的理念与实践有利于规范人才培养,但又会使区域内不同办学层次的高校照搬其他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基于本校及区域实际情况的培养模式创新,共生单元主体缺乏应有的活力。在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自上而下”“一刀切”的教育,虽然学到了很多教育的原理、知识与技能,但是在实际教学情景中运用时却发现困难重重,甚至无法在教育实践中有效运用[14]。同一办学层次内的人才培养单位过于单一化、同质化,难以激发办学主体的活力,甚至会对共生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以至难以形成互惠共生的生态关系,可能造成不良竞争。

共生单元缺乏活力的另一个表现就是辐射带动能力弱。相比东部城市,西部城市的高等教育规模较小,且省会城市集中了绝大部分高等教育资源[15]。从总体规模来看,高等教育资源并不稀缺,不需要也没必要打破中心—外围结构,进行大规模的区际调配和省内均衡配置[16]。其难点在于如何将成渝两地高校培养的学前教育人才资源输送至双城经济圈内的其他城市。根据2020年四川省教育统计年鉴,除成都市幼儿园生师比低于15以外,其他城市均高于17,达州市甚至高达27,重庆的区县也存在类似的情况。这反映出重庆和成都“两核”都将自身较为丰富的高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资源进行了就地转化,这样一来,就无法带动周边城市降低生师比,未能形成良好整体效应,未能缩小各城市学前教育专职教师数量的明显差距,甚至表现出差距逐渐增大的趋势。

(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共生环境支持不够

区域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共生系统需要正向共生环境的支持,但成渝双城经济圈人才培养的共生环境支持不够。高校、幼儿园、政府相互交织形成的复杂关系及其关系引发的行为更多是出于共同追求短期目标和利益,缺乏长期规划与发展动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内有36所高校开办了学前教育专业,涵盖了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地方师范学院、省级师范大学以及部属高校等类型,优质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资源配置不协调问题较为突出,表征为部分高校资源充裕和部分高校资源严重短缺的严重两极分化,其主要原因是校际间层次和规模差异较大,以及长时间的地域分割及高校主管部门的调控。在此基础上,高校、政府、幼儿园相互交织形成的复杂关系引发的行为会对本就分化严重的优质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资源进行再配置,从而进一步加剧和扩大不同层次高校在优质资源占有量上的差距,使得一些高校处于得到的资源少,同时社会又对其有较高期望的两难境地[17]。

区域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共生系统需要稳定的共生环境支持,但成渝双城经济圈尚未形成稳定的促进同办学层次高校联动、跨办学层次高校沟通的人才培养共生环境。

首先,缺乏科学的顶层设计,整体表现出无序性。不立规矩,不成方圆。共生系统的良好运行离不开相应的规则方法,也需要共生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彼此联系与配合。在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当中,欧洲议会为欧盟制定教育计划提供了法律基础,通过解释基本条约发挥了巨大作用[18]。稳定的共生环境需要包括政府、用人单位及高校外部的政策制定、资金投入等机制的支持。反观当前成渝双城经济圈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共生环境,仅依靠共生单元自发形成的论坛及联盟为主,离构建稳定的成渝双城经济圈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共生环境还有较大差距。2020年,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和成都师范学院牵头成立了包括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12所高校在内的成渝双城经济圈学前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联盟。相较于成渝双城经济圈内36所开设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高校总量,这并不算理想。由于校际间办学水平差异较大、缺少协同发展基础、没有校际顶层指导思想等各方面因素及其叠加,在成立一年多时间里,该联盟协同发展的实质性推动效果并不明显。

其次,按照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政府负责宏观的人才培养相关政策、制度的制定,高校担当了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角色,幼儿园主要提供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指导与场所。幼儿园与高校间的合作涉及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意识与定位、合作关系、课程建设等要素,并不只是双方形式上的合作[19]。现实中双方合作途径多以实习活动为主,但幼儿园不同,实习活动的效果存在不确定性,所以这一合作途径没有呈现优质状态[20]。现实表明,幼儿园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指示很是遵从,因此要想促成高校与幼儿园的真正合作,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是不可或缺的[21]。此外,学前教育专业应用性极强,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会进入学前教育相关领域就业,而许多毕业生入职初期表现出明显的低职业认同,这与在校期间缺乏相关知识和幼儿园实践有很大关系。同时,学前教育师范生在幼儿园见习期间也面临着家园合作、复杂人际关系等挑战[22]。因此,需要高校、政府及幼儿园携手,以机制、政策等为基础建构共生环境,进而调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内共生单元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三)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共生模式模糊

在互惠共生系统中,共生单元之间的互动模式往往是在交往过程中充分协商,在对话中化解风险、消解矛盾,进而推动合作共赢的局面形成。当前,成渝双城经济圈内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共生单元既未形成相同办学层次高校之间的横向联动,也未展开不同办学层次高校之间的纵向沟通,不同办学层次高校之间主要通过专升本、考研等升学方式产生联系,相互联系较少,难以形成相辅相成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共生理论看来,不同办学层次高校作为共生单元需要依托共生环境加强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以此形成互惠的共生模式,形成区域内各级各类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单位协同发展的局面,进一步建成成渝双城经济圈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矩阵,形成强大的辐射带动效应。

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要求,需要构建厚基础、强能力、重融合的培养体系,培养一批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综合素质全面、保教能力突出的幼儿园教师[23]。以此为目标,当前区域内常采用对口援助、教学资源共享等方式进行共生系统的建构,在短时间内能够帮助被帮扶高校提高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但帮扶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却未能明显受益,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负担。长此以往,容易使被帮扶学校对帮扶学校形成依赖,从最初的帮扶关系转变为附属关系。这种帮扶关系常见于本专科高校之间和本科高校之间,其中被帮扶高校通常处于较为被动的位置,帮扶高校又期待短时间内提高办学质量,一定程度上导致照搬扶持高校的办学经验,这并不利于激发被帮扶高校的内生动力,也不利于形成人才培养特色。

面对当前成渝双城经济圈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种种困境,建立区域内互惠共生的生态迫在眉睫。要针对区域内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的现实问题,运用共生理论的思维方法,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的建立。

(一)提升区域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共生单元内驱力

区域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共生系统是由每一个共生单元所构成的,共生系统的良好运行离不开共生单元间的密切配合及彼此依赖的相互作用,需要体现出积极主动性,加强主体意识并找准自身定位。

首先,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与教育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培养单位需扭转过去的旧思想,增强协同发展的共生体思想,牢固树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与当地社会发展相结合的思想,充分发挥各高校作为共生单元在共生系统中的主体作用。

其次,各共生单元需根据自身定位,科学合理规划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比,发现一些高校的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不清或过于贪大求全。在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大背景下,全国缺少幼儿园专任教师的局面依然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对高校来说,这无疑是明确的需求导向:在培养目标上倾向于扎根一线的幼儿园教师。同时,区域内不同层次高校的培养目标定位应体现出差异化。各高校应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有针对性地培养学前教育人才。另外,可充分利用重庆、成都的“双核”引领作用,在服务本地学前教育事业的同时,也加大对双城经济圈内其他城市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辐射与支持。多方面保障两地高校合作办好学前教育专业,优化整体人才培养结构,提升学前教育人才队伍素养,为提升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所需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供给打下坚实基础。

(二)增强区域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共生环境外驱力

共生环境是共生系统的生存条件,是共生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成渝双城经济圈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共生系统需要正向影响的共生环境。区域内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协同机制缺失,是当前成渝双城经济圈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共生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纲要》的出台是中央一系列一体化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需要两地认清这个大趋势。近期两地政府开展了密集的联系对接,为政策的落地生效做出了不少努力。

对于涵盖了多个层次的复杂共生系统而言,各层次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然而,这一层次的性质并不是由下一层次的性质简单加总得出的[24]。根据已有的经验,如果缺乏共生环境的顶层设计,教育合作就很难有系统性和整体性,不能发挥对区域整体的正面作用。现有的高校联盟中,话语权问题时常会引起争端,对整体的协同发展难以起到正面作用。应由成渝双城经济圈内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导,讨论建立相关沟通机制,引导各方参与到整个协同发展过程之中。

共生环境需要对高校的师资力量和实践基地、实训设施在内的教学资源给予更多的支持。各高校间师资差异始终较大,人才引进是一个重要且有效的手段。重庆、成都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内的两大核心城市,在人才引进上走在了前面,近年来吸引了大量人才。区域内教师互聘也是解决各高校师资问题的重要手段,能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加强校际学术交流,降低办学成本,可从总体上促进区域内高校教师资源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提高教师资源的使用效率,为学校突破发展空间、实现师资结构性优化提供新平台,大大缓解师资结构性短缺的矛盾[25]。

在实践基础设施方面,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所需相关教学资源内容庞杂。首先,在高校相对集中的地区,可以建立对应的实训中心集群,避免每所高校实训设备多而不精,无法有效提升学生能力,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其次,应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是“教育现代化2035"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标志[26]。作为新一代信息载体,电子教育资源有许多便利性,能够帮助师生掌握优质教育信息,提高教育质量。最后,实践基地的数量与质量对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有着重要影响,既要增加数量,给予学生自主选择权,又要提高质量,提升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应依托协同机制共享实践基地,选拔真正能在实践课程中促进学生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高校实践指导教师,形成专门的实践指导团队。

(三)建构区域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互惠共生模式

依托成渝双城经济圈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为学前教育人才成长打通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研究生的发展通道,尤其应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科层次学生提供多渠道升入本科层次学习的机会,从而向“理实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靠拢。因此,在整个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应更重视本科层次人才的培养。

互惠共生的成渝双城经济圈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共生系统,对高质量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协同发展都有着极强的战略意义。面对当前存在的重重困境,更需要从共生理论的视角出发,为整个系统建立协同发展机制,使系统间的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等要素协同起来,进而形成相同办学层次高校相互联动、不同办学层次高校相互沟通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师资水平、教学资源等重要内部支撑力量,打造一个互惠共生模式下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共生系统。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系统工程,要有长期埋头苦干的打算,既要从实际出发,看清现实的情况,还要考量好未来的蓝图,才能唱好“双城记",共下“一盘棋",共同迈向高质量。

猜你喜欢双城经济圈成渝“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现代艺术(2022年1期)2022-02-07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现代艺术(2022年1期)2022-02-07进“首博”,观“双城”——18世纪的北京与东京少儿美术(快乐历史地理)(2018年12期)2018-04-04中国双城发展模式西部大开发(2017年7期)2017-06-26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新时代职业教育(2016年4期)2016-02-06成渝双城到同城今日重庆(2015年12期)2015-08-15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当代经济(2015年4期)2015-04-16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卫生职业教育(2014年20期)2014-05-16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分产业区位优势研究河南科技(2014年7期)2014-02-27成渝复线璧山段全线贯通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年8期)2013-03-11

推荐访问:双城 视域 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