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端升 梁述凯 宋雪松 姜汉
同圆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101
水与人类的生存以及城市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谓“依山傍水”,说明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傍水也一直是人类居住的习惯。一个城市发展最早区域,也都是在河流滨水区域。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升,人们开始重视河流滨水区域规划设计与改造,以满足人们日益提升休闲需求,并由此来塑造城市形象,为更好地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就是所谓的城市滨水区,其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陆域、水域,水陆衔接区(水际线),它大致范围包括水域、水域周围“200~300m”的水陆斜接区,以及相邻陆域空间。其对人的吸引距离大概1~2km,相当于步行15~30min的路程范围[1]。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存环境与居住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城市发展步伐的因此也不断加快,由此也给滨水空间带来较严重污染,对污染较严重的河滩与河岸的绿化进行整治,对河流及滨水区进行规划治理,将两岸的护岸建设为休闲广场、景观护岸等,是城市生态健康的需求。但是在治理开发过程中,极易出现雷同化、简单化的问题,并且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系统失衡。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反思了河流自然环境破坏的行为,并逐渐将河流回归自然进行改造。
因此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城市滨水空间,能美化城市空间景观,丰富居民休闲生活,调节城市生态健康,提升城市形象,并能够维护滨水空间的生态平衡。
规划改造前,该河流水量越来越少,夏天河水干枯,只有细细的流水在河床中蜿蜒存在着,与此同时,河水出现发黑发臭等严重污染问题,河滩垃圾遍地,杂草丛生,给城市滨水区域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市民都不想接近滨水空间。A市相关部门反复调研与论证,决定综合治理河流生态环境景观[2]。
3.1 规划设计思路
由于滨水区贯穿全市,故其总体规划全长15.56km,5500m为一期规划长度。项目将河床断面规划设置为复式河槽,550m为主河槽宽,作为主要行洪断面;
100m为河槽两侧平均宽。按照自然地形规划成两级景观平台,大洪水的时候可以参与行洪。在主河槽内布设泄洪蓄水渠、泄洪浑水渠,中间由中隔墙隔开。浅槽的位置为北侧泄洪蓄水池,将两道堤坝修建在渠内,中小洪水时蓄水,由此形成人工湖。深槽为南侧泄洪浑水渠的位置,泄洪排沙是其主要作用。
3.2 功能及主题定位
在对滨水区域进行综合治理时,对河道北岸的公园、广场及堤坝顶公园进行规划建设,对湖面以上的滩地及岸坡进行绿化,使北岸成为湖面与堤岸相结合的游乐区。对河道南岸的规划,主要是南岸堤内以复式断面展开景观建设,并与堤外的新区城市景观形成有效衔接,形成以河流为轴线、两岸为条带的相互交融的生态景观区[3]。
4.1 硬质工程对水系的生态循环带来极大的威胁
滨水区域规划建设中将河底长年积淀下的泥土挖走了,通过在湖底浇筑硬质钢筋混凝土,并将水泥墙修筑在河堤两岸,将人工湖建设为积蓄湖水的“铜墙铁壁”,建成混凝土修建的驳岸。在行洪过程中,确实不会再遭到洪水的破坏,但是仅仅只是考虑防洪的要求,采用混凝土将湖砌起来,而忽略了生态系统的平衡。这种驳岸会使河道、湖畔植被的自然循环完全阻断,无法保证给水生生物提供良好条件,还会导致陆地植被生存空间丧失,以及河岸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以此使整个城市区域的生态系统受到不利影响。
4.2 亲水驳岸设计景观比较单一
在河道中建设人工湖,其具有兼亲水、生态、蓄水防洪功能为一体的作用,规划设置了亲水平台,人可以直接戏水玩耍。然而实际为防洪修建的混凝土护岸,给人呈现出人工化的感觉,虽然整洁,但是对人在河边的感受却有所忽略。亲水平台比湖面要高20cm,这种驳岸设计能实现亲水的效果,亲水岸边却没有植物,且比直的驳岸缺乏特色,景观单一,视线所及之处,就是被禁锢在钢筋水泥槽中的人工湖,完全没有生态驳岸的效果[4]。
4.3 亲水空间景观层次不够分明,堤岸植被种植搭配不科学
A市滨水空间,虽然也按照功能布局分为参观区、观光区、步行区、运动区等,将整个滨水空间分为不同的生态自然区域。但是不同功能区域的景观规划与布局时,并没根据该功能区域特点进行,也没有对各板块间的功能连接充分考虑,使得滨水区只是由一条直水泥路连接各个区域,与此同时,路边的绿化效果也不太好。让在亲水平台沿湖散步的人只能感受单一的景观,整体效果存在不足。
蔷薇科、漆树科、木犀科等是滨水区种植的主要绿化植物。但是A市滨水空间区域中,此等乔木几乎没有,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低矮的灌木,每到冬春季节,几乎见不到绿色,难以达到理想的观赏效果。而且低矮的灌木丛,放眼望去,视线没有任何遮挡或转折,并配以大片草坪,毫无空间的层次感。
5.1 尊重自然水体,推动生态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中,应该注重尊重自然水体,这样才能使自然灾害有所减少,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自然美景。具体来说,应注重减少水泥等硬质材料使用,滨水区域河岸尽量采用自然式生态驳岸,杜绝千篇一律的混凝土驳岸。更重要的是,自然生态驳岸的多孔性与“可渗透性”特点,使得安息生物提供了栖息的条件,且为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奠定了有利的条件。另外,在滨水区景观的改善,生态平衡的恢复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如图1),多样化的植物种类与“可渗透性”河滩,不但景致美观,而且对生态平衡的调节极为有力[5]。
图1 生态河滩(图片来源于网络)
城市流域及其滨水区的自我净化能力比较强,且自然河道是水岸湿地,其有着曲折多变的特点,对水流速度的减缓,洪水破坏力的削弱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驳岸不能采用笔直的线型,这样会导致单调的景观现象,且会使亲水界面的长度有所缩短。所以,在规划设计驳岸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曲折”设计,由此使观赏性效果得以提升[6]。
5.2 多样化的亲水空间规划设计,创造立体景观视点
在规划设计滨水区域与景观布局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和谐的景观效果,且还需要保证纵向、横向的层次感,给市民提供更多样化的立体景观视点。对于景观视点来说,其包括两种形式,一是静态的,二是动态的,亲水平台、林间小路、休闲步道就是静态的景观点;
游鱼、流水、风车、风筝等是动态景观点,其能够让人们对湖滨金色进行多方位的感受。通过动静结合,能充分展示滨水空间的魅力,达到人景交融的效果[7](如图2)。
图2 动静结合城市滨水空间(图片来源于网络)
另外,规划设计滨水区域时,要充分考虑亲水空间所处位置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对不同区位设置市民活动空间及设施,尤其要体现出多功能、多层次的特点,满足不同层次的使用需求。
5.3 注重地方特色与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滨水城市的历史文化痕迹一般比较丰富,对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时,可以考虑增加历史文化景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时应结合城市整体文化特色定位,将历史文化与地域特点有机结合,使历史文化与人文景观资源得到有效传承保护,提升景观的活力与城市魅力,如兰州黄河滨水区“黄河母亲”景观(如图3),造型是一位神态娴雅的母亲侧卧,怀抱游泳的幼儿,寓意深刻,象征了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8]。
图3 黄河母亲(图片来源于网络)
5.4 确保交通便利与空间开放性
滨水区的开放性是建立在交通便利的基础上,所以,在规划设计滨水区域要充分考虑滨水区与周围交通网络的完善与对接,在实际中应设置滨水景观带延伸通道,比如,城市广场、车行道等。与此同时,还需要对滨水区的空间布局进行丰富,并将观景场所设置在适当的位置,使滨水空间、城市内部空间形成视觉走廊;
另外,还可以将市区的活动朝着水边发展,以开放的绿化系统有效的连接市区与滨水区[9]。
城市生态平衡在很大程度上与城市河流有着密切联系,当前社会对水治理与生态环境越来越关注。通过对城市滨水区域的合理规划设计与开发,将人文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有机融合,并坚持“生态优先”原则,能有效改善人居环境,满足人们日常休闲休憩的需求,并塑造城市形象,推动城市良好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水区驳岸亲水水世界儿童亲水行为体验玩具设计玩具世界(2022年6期)2022-03-21亲水作用色谱法测定食品中5种糖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20年12期)2021-01-26瓶瓶罐罐大世界之沙水区玩具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2020年9期)2020-09-29城市滨水空间生态驳岸审美设计研究大众文艺(2019年16期)2019-08-24英国城市更新研究——以克莱德滨水区为例城市建筑空间(2018年12期)2018-08-26后申遗时代杭州段运河滨水区可持续保护利用思路探讨现代园艺(2017年23期)2018-01-18河流防洪堤驳岸生态化设计研究现代园艺(2017年11期)2017-06-28浅析驳岸类型与修筑要点花卉(2016年20期)2016-03-09探析工程力学和美学在园林景观驳岸设计中的应用绿色科技(2015年7期)2015-12-13银川亲水体育中心场馆开发与利用研究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年3期)201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