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强,王亚磊
(郑州市骨科医院1关节科Ⅱ,2足踝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多由外力撞击导致,在老年群体中发病风险较高。患者患病初期多存在骨折部位及周围组织剧烈疼痛、肿胀等表现,随着疾病进展可导致关节功能障碍。目前多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其骨折愈合时间[1]。临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常用的两种内固定手术为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两者对患者机体的创伤存在差异,围术期指标及预后也不同[2]。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不同内固定手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免疫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2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
年龄57~80岁,平均(68.45±5.73)岁。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7例;
年龄55~79岁,平均(68.15±5.97)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患病部位表现出疼痛、肿胀等症状,经影像学检查后确诊;
②仅接受DHS内固定或PFNA内固定治疗;
③年龄≥60岁,意识与精神状态较好。排除标准:①其他部位多发骨折;
②实验室检查显示凝血指标结果异常;
③评估为高应激反应风险;
④对手术方案严重不耐受;
⑤近期开展过其他大型手术;
⑥病历资料缺失。
1.3 手术方法对照组应用DHS内固定治疗,术前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垫高臀部,常规麻醉后选择大粗隆顶部周围15 cm范围内取纵向切口,充分暴露大粗隆与股外侧肌,在术野范围内仔细观察骨折状态并实施牵引复位操作,于大粗隆下方25 cm中间部位进针,在C臂辅助下观察导针位置,并根据股骨颈深度选择合适长度的股骨颈螺钉,后续进行扩孔、攻丝操作,拧入螺钉,于股骨干外侧固定钢板,确认复位满意后常规止血、清理术腔,逐层关闭并缝合手术切口。观察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术前协助取平卧位,垫高臀部并嘱咐患者维持患者内收,麻醉处理后于大粗隆顶部周围10 cm范围内取4 cm手术切口,分离肌肉后取导针于大转子顶点进针,使用C臂透视辅助进行复位操作,后续行扩髓处理,拧入螺钉,在瞄准杆辅助下插入套筒,并将导针进针至关节面下方0.5 cm处,扩大外侧皮质以便锁定螺旋刀片,最后置入并固定远端螺钉,取出瞄准器,缓慢拧入尾帽,确定内固定牢固后常规止血、清理术腔,逐层缝合手术切口。术后3~5 d结合患者自身抗菌药物耐受性予以抗感染治疗,密切观察患者并发症情况,及早处理。
1.4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具体操作按照科室相关要求规范执行。③比较两组的髋内翻、内固定松动、延迟愈合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围术期指标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围术期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的围术期指标比较(±s)
组别 n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骨折愈合时间(d) 住院时间 (d)观察组35 54.31±5.74 195.84±23.05 11.94±1.23 12.68±1.40对照组35 81.55±7.91 415.70±38.19 14.58±1.49 15.39±1.75 t 16.489 29.159 8.084 7.155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免疫功能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
时间 组别 n CD3+(%)CD4+(%)CD8+(%)CD4+/CD8+治疗前 观察组35 63.39±6.48 38.59±4.11 25.54±2.28 1.63±0.12对照组35 63.13±6.52 38.81±4.02 25.99±2.36 1.68±0.13 t 0.167 0.226 0.811 1.672 P 0.868 0.822 0.420 0.099治疗后 观察组35 61.25±5.22 36.94±3.25 26.93±2.71 1.54±0.11对照组35 58.41±5.74 34.18±3.37 29.02±2.80 1.31±0.10 t 2.166 3.488 3.173 9.153 P 0.034 0.001 0.002 0.000
2.3 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2.86%(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患病期间生活质量降低,家庭环境改变,预后较差。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重要手段,可提高骨折断端的固定效果,促进骨折愈合,并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身体状态与生活质量。由于老年患者身体状态普遍较差,手术创伤可能导致异常出血、免疫能力降低等情况发生,增加手术风险[3]。研究[4]表明,DHS内固定与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PFNA内固定的创伤性更低,治疗效果更好。PFNA内固定使用体外螺钉孔瞄准器,手术操作均在X图像辅助下进行,可有效避免对正常组织造成创伤,同时可降低手术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围术期指标优于对照组,表明PFNA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机体创伤程度更低。
DHS内固定使用的主钉较粗,术中内固定操作对患者骨质损伤较为严重,易造成术中异常出血反应,最终延长手术时间与术后恢复时间。PFNA内固定使用的抗旋髓内钉系统可在螺旋刀片辅助下压缩骨质,通过增加压力强度提高螺钉抗旋能力。手术是导致骨折患者免疫能力损伤的重要因素,手术本身有一定创伤性,免疫功能随着患者机体组织损伤而降低[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表明PFNA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汪东[6]的研究也表明,DHS内固定与PFNA内固定均会降低患者的免疫能力,而PFNA内固定患者免疫能力降低程度更小。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PFNA内固定可减轻对骨折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和压迫,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综上所述,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显著,有助于缩短术后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且对患者免疫能力的影响较小。
(责任编辑:何华)
猜你喜欢免疫能力围术螺钉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21年12期)2022-01-11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中华养生保健(2020年7期)2020-11-16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椎弓根螺钉设计与其生物力学稳定性的研究进展脊柱外科杂志(2019年6期)2019-03-05政工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大经贸(2018年5期)2018-07-09“互联网+”背景下中学生数字化学习免疫能力培养策略研究速读·下旬(2018年4期)2018-04-20金龙胶囊对肝癌TACE后HBV—DNA影响及临床效果研究医学信息(2017年20期)2017-10-10饲料中添加红辣椒粉对红色草金生长、消化和免疫力的影响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13期)2017-09-28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7年11期)2017-05-17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6年6期)2016-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