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虽然因为自身地理条件等原因,广西在全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与其他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差距,但其也具特有的区域优势,尤其是近年来在多项倾斜性政策扶持下城市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广西城市题材油画应运而生,“新时代的丰域八桂”分析了以广西城市为表现题材的当代油画包含的主要内容及形式美学特征,从中探寻文化与城市发展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广西;城市题材油画;内容;形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城市题材在当代油画中的运用研究”(2020KY11030)研究成果。
一、广西城市化整体发展情况
广西城市化发展稳步上升,顺应全国城市化发展形势。2018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课题组发表的报告中提道,中国正处在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中。2020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超过60%,城市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广西省会南宁市是广西第一大城市,也是广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2018年全国改革开放创新突出,全球联系区位条件好,国家和区域中心性强经济发展最成功的40个城市之一[1]。这都得益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的十一五规划的实施,以及近年广西本地出台的相关政策。
广西在城市化整体发展上虽然有了长足进步,但与其他省份城市之间的差距还很明显。广西城市化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城市规模偏小,地理位置和特点是造成广西城市化发展欠发达的主要原因。广西地处中国最南边,简称“桂”“八桂”,过去被称为南蛮之地、边陲,它位于两广丘陵西部,南临北部湾海面。整个地势山岭连绵,平地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喀斯特地形占广西总面积37.8%。这些自然因素造成广西城市間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大部分城市集中在湘桂沿线和广西东南部,城镇密度由东至西递减,广西西北部地区城镇发展较落后。艺术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广西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变化给当代油画提供了新的艺术表现切入点,在广西城市化发展的影响下,衍生出取材于该地区城市生活及城市面貌的油画创作题材。
二、广西城市题材油画表现的主要内容
城市化推动了社会多方面的发展和进步,催生了与以往时代不同的环境格局和现代元素。大数据时代到来后,运用信息技术产生经济交易促使物质生产和流通事业高速发展,地铁、高铁、电子商务的普及,这些城市化新兴事物的涌现不仅是经济腾飞的直接显示,同时也拓宽了城市人群的生活广度和深度。城市化的繁荣和变异刺激着艺术家,他们凭借敏锐的眼光、独特的审美思维把自己身处时代环境的切身体会、情绪和观念融入到画面中。九零后画家蒋万杰的《在路上》系列油画作品,就把高铁作为绘画对象,描述了高铁叱咤而过的瞬间,预示着人民正快速地向希望和幸福奔赴。
城市化政策实施的强度和范围、实施区域的地理条件等原因势必造成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广西区域性条件好的城市变成区域中心城市,部分边缘的小城市城市化速度缓慢。随着城市的蓬勃发展,高楼群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空间的蔓延促使城市与乡镇之间交往增加。广西的城市崛起大部分是在原来城市的基础上一步步进行的,历史遗留下来的古迹、改革初期的旧式建筑和崭新城市面貌同时在这个时代并存,例如在南宁既有明清、民国时代的青瓦房和骑楼,又有80年代的红砖房和风格现代的高楼,人们已经习惯穿梭在这种类似时光隧道的城市空间里,这种多元形象的碰撞产生了许多具有广西城市化特点的油画作品。青年画家韩克伟把对这种城市发展不平衡现象的感触演变成《围城》系列油画作品,他用分割的形式来组成画面,暗含着错乱的城市构造,红色的砖房和灰色高耸的现代建筑形成对比,作者用俯视的角度把穿梭在这些建筑中的人物处理成形如蚂蚁的模样,意味着他们如蚁群般忙碌而平凡。
城市发展不断形成的后天产物与自然界可以做到和谐相处。广西绿植茂密,许多城市道路两边都种满大树,为南方酷热的天气带来荫凉,硬朗的楼房与秀美的植物并置在一起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这给画家提供了有趣的构思和表达。女画家罗连对南方城市的植物尤为关注,利用女性细腻的笔法将不同的绿色叠加,把植物的繁茂极富层次地表现出来,植物映衬下有人造的房子、椅子和小路,她把人工因素和自然因素巧妙地结合在画面中。
工业能源开发、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相互促进和影响。城市化发展依赖工业,但工业又对城市产生影响,工业化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消耗了生态资源,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增加了生态压力。长期以来,广西的工业中心和铁路交通枢纽都在柳州,作为生长在柳州的艺术家,他们对工业发展抱有既爱又恨的心态,这种矛盾心理体现在艺术家对工业题材的刻画中。作为柳州人的青年画家韦骍,他把对家乡的回忆和热爱浓缩为一幅幅作品。在《消逝的工厂》系列油画作品中,他运用沉重的灰色调、粗犷的笔法把柳州工业造成的环境影响营造出来,画面充满了怀旧与无奈,同时也反映出他对自然和工业、自然与城市协调共生的期盼。
21世纪以来北部湾新区的开发,成为全球化背景下实现我国能源和经济安全战略的试水区。北部湾新区是以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市所辖的行政区域为主体组成的经济区,是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板块,北部湾新区海岸线曲折,天然港湾众多,海洋生物丰富,气候宜人,适合亚热带农、林、经济作物种植[2]。成长于北部湾的画家柳风创作了《钢铁战士北部湾》系列油画作品,作品构图多采用仰视和大透视的观察视角,表现宏大的建设场面,局部刻画和整体形象有序统一。近年来,不只广西本地的画家以北部湾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开发建设过程为描述对象展开创作,其它省份的艺术家也相继用艺术形式记录下他们对北部湾的印象。
城市化水平的飞速提升给城市居民带来了经济方面的积极影响,但也加重了生存压力。在广西城市生活的居民包括城市中的白领阶层、在城市边缘和郊区范围的“城中村”居住的居民,以及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的农业转移人口,由于城市发展的快节奏和竞争激烈,生活和教育成本增加,促使他们工作压力与日俱增,亚健康问题、心理问题让他们一部分人产生迷茫的疲态。已在南宁定居的外地画家吕峰对广西的气候和人们的生存状态很感兴趣,创作了《在热辣的阳光下生活》系列作品,生动记录了广西城市中的人群在炽热太阳下的日常生活情境,人物动态和表情各具特色,他用笔果断明确,强化了造型中阴影和受光部分的黑白明度对比,从而突出日照炫目的真实感。广西籍画家覃泽佳则把关注点聚焦在城市中二手书摊市场上,描绘人们徘徊在旧书摊旁或蹲或站的身姿,在简陋的环境中那些神情人们专注,探寻对历史的回忆和精神上的寄托。
三、广西城市题材油画的形式美学特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睦教授认为绘画需要主题内容也需要形式,内容和形式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有些绘画内容是主导、形式是辅助,有时反过来形式会占主导作用,内容只是辅助。以广西城市题材为表现对象的油画作品,呈现的方式和手段是丰富的,在表现广西城市景观的作品中,写意性风格和现代构成感这两种形式美学特征相对突出,而对于城市人物的刻画则具有客观朴实的美学特点。
(一)写意性风格
著名中国油画家罗工柳明确指出:“写意油画是一种创造,一手深入研究西方近現代油画传统,把握油画特性,一手深入中国绘画传统,把握写意精神。”[3]写意油画是指借用油画这一媒介,从现实中取材,加入中国国画的表现形式。这个概念的出现似乎给中国油画民族化指明了方向。写意油画不仅重在表现,更重在意境。写意油画需要艺术家以客观物象为基础,再带着艺术理念与情思主观的对物象进行感知、概括和描绘,它介于写实油画与抽象画之间。广西城市题材油画作品中有部分作品可以归纳为写意油画,这些作品的写意性风格可以从用笔、用色和用料三方面去解读。
1.用笔方面。潘新权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广西青年画家,他在研究生阶段就开始创作广受好评的自行车系列作品。他把自行车抽取成类似中国书法的线条,一辆辆自行车形成密集的线,同时用大块的平涂来形成画面的疏密关系,这种处理方式借用了水墨画留白的做法。
2.用色方面。广西年轻女画家唐勤的作品大多体现的是都市室内人物场景,她用笔洒脱随性、颜色淡雅素朴,显示出女性温婉的特性。她以不同程度的灰粉色及灰白色填充画面,局部再用黑色或彩色点缀,从灰色到黑色的使用类似水墨画中墨色从淡墨到焦墨的“五色”效果,作品有写意画泼墨的神韵。
3.用料方面。近几年在绘画中使用综合技法和材料的趋势正烈。油画艺术家在画面上不只限于用笔和单一颜料来直接绘画,还采取刮、擦、厚堆等不同的技法。对于物质媒介的应用也有了创新,一些非常规绘画材料,甚至各种在生活中可见的物质或现成品都被运用到绘画中,各种材料的相互缠绕碰撞,制造出复杂细腻的效果。作为广西绘画新生力量的黄鹏,在表现南宁和北海老城区风景的作品中,利用大笔的平刷和刮刀的堆砌,颜料中掺杂少量的砂石使之产生斑驳的痕迹,营造岁月的沉淀感,这种效果和中国写意绘画中的“皴擦”笔法类似。
(二)现代构成感
广西城市题材油画作品除了写意性风格外,也采取了简化色彩,强调点线面元素的现代构成处理方式。点、线、面是基本的绘画语言,这些抽象元素有各自鲜明的特点,也会在语言方式上互相交织。它们给予画面最简洁、最准确的表现,纯粹的形式服务于丰富、生动的内涵[4]。青年画家陈瑶的作品极富现代感,在表现广西城市的作品中,他采用不同层次的灰蓝单色,植物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树叶幻化成密集的点和短线,树干则以宽线条的形式错落存在,某个局部隐约露出带有城市特征的房子、路灯、路牌和斑马线的轮廓,呈现一种犹如底片效果的神秘现场感。青年女画家蒋文洁成长于广西工业城市柳州,对家乡的工业发展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尤为关注,象征工业元素的厂房浓缩成方正的块面,山体河流则组织成圆润的形状块面,这两种块面由于色彩的接近而融为一体,体现出工业与自然界相互依存的和谐安宁氛围,有别于传统工业题材作品的那种浓重沧桑之感,作品以大片灰雅的颜色搭配偶尔出现的线条和小面积的纯色,流露出恬静的诗意。
(三)人物刻画客观朴实
有些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经过夸张变形后会附带着艺术家对社会的嘲讽和调侃意味,成为艺术家思想表现的载体。整体而言,广西城市题材中的油画人物温和朴实,呈现的是当地居民一种自然的生活状态,画家并未把自己对社会的情绪加入到对这些人物的刻画中。因为从尊重人类个体的角度出发,人物应该具有他们自身的意义,无论是韩克伟的围城系列里那些小如蚂蚁的、被俯视的市井人物,还是覃泽佳的《淘书记忆》系列里被处理成剪影效果的人,以及吕峰的那些在广西热辣阳光下生活的老百姓,人物形象基本都是从现实观察而来,生动地体现着他们真实的样貌。
四、结语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自然生态得天独厚,民族风情丰富多姿,以广西风景和少数民族元素为题材的油画具有几十年的历史积淀,已在国内享有知名度。而广西城市题材的油画在广西油画早期发展史上数量不多,随着近年来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人们满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后开始关注精神需要,向往美好的高品质生活,反映广西城市形态和城市人民面貌的油画创作亦逐渐形成规模。在广西城市题材的油画作品中能感受到艺术家对广西城市建设的关注,并能引发相关问题的思考。不过,广西城市题材油画在质和量上还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比如对于人性的挖掘还可以更深刻、大型经典的主题性作品还比较缺乏、创作形式上还可以多考虑如何融入现代科技和图像的元素。随着广西城市化建设的持续推进,期待艺术家在围绕广西城市主题的油画创作时,在表现内容、表现形式上有更多元化的追求,以文化反映社会生活,去助力广西整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6,40年:城市星火已燎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2]韩康,等.北部湾新区 中国经济增长第四级[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13.
[3]何丽.谈油画创作中对意象的创造[J].艺术教育,2012(3):113.
[4]刘悦.绘画形式语言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20:21.
作者简介:邓琪颖,在读博士,广西艺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油画、美术教育。
猜你喜欢广西形式内容广西贵港中国自行车(2022年6期)2022-10-29小议过去进行时疯狂英语·爱英语(2019年5期)2019-09-10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7期)2019-05-28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美术界(2019年4期)2019-04-28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美术界(2019年2期)2019-04-02毛**来到我广西歌海(2018年5期)2018-06-11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新东方英语·中学版(2017年9期)2017-09-25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新高考·高一物理(2015年5期)201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