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动态漫画理论研究的问题

时间:2023-10-05 09:10:3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2010年之后,传统纸质漫画的热潮在向数字漫画转化的进程中,动态漫画作为数字漫画的新秀,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纸质漫画的视觉表现形式。动态漫画的创作者对动态的追求使得其表现形式自由多样,但其表现形式的理论框架仍然停留在“电影式蒙太奇手法”之上。新的动态漫画的动态表现模型基于中国和日本的动态漫画表现的理论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与总结。

关键词:漫画;动态漫画;理论模型;动态表现

2010年以来,动态漫画在中国网络上爆发式的发展,特别是在数字漫画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关介绍动态漫画的动态视觉表现形式的文章、作品陆续出现。在动态漫画的领域,特别在中国和日本的动态漫画的动态形式研究上侧重点却大相径庭,即中国的相关研究忽略了视听者对媒体的体验,而侧重动态漫画中内容表现的主观性“动态叙述”;日本的相关研究则较为忽略内容表现的动态,更侧重视听者使用媒体时对“动态连续”的体验。文章认为对于动态漫画的视听者来说,媒体附带的动态连续的体验和内容的动态性表现两者缺一不可,故将对两个侧重点进行整合,并希望整合后的理论模型可推进国内对动态漫画表现形式的探讨。

一、关于动态漫画的动态表现形式的定义

“Motion Comic”一词于2010年在宋磊的《动态漫画:中国漫画艺术的新趋势》中首次被提出,中文译为“动态漫画”。文中指出,动态漫画的动态表现形式介于漫画的格子表现和动态图像的表现之间。日本一个名为“数字工匠”的网站表明,动态漫画的动态表现是一种相较于动画制作可以降低成本的,可以为不熟悉漫画阅读方式的人传达现有漫画魅力的保留漫画式格子的一种动态表现方式。然而对于同样的“保留漫画式格子”的理解,中国和日本的相关研究对此诠释不同。这些研究主要可归类为:1.日方的适配移动端的工学动态方法研究;2.中方的围绕电影摄像技术对动态漫画动态特征的研究。本文认为应将两者相结合来看待动态漫画的表现特征,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动态漫画的动态表现形式。

二、日本关于动态漫画的“动态连续”的理论主张

日本的动态漫画形式研究主要涉及媒体屏幕上漫画式格子的显示,以及如何将漫画的“纸面”优化并重新配置到数字媒体中所谓“动态放置”的问题。最初,日本学者松下光范从数字漫画的“工程”出发,提出了实现动态表现的“漫画工学”这一概念[1]。益冈了等人认为,对于数字化的漫画,在漫画中加入动态效果可以成为宣传漫画魅力的手段[2]。动态漫画需要更大的屏幕,因此需要考虑如何使其在平板电脑的信息设备或电脑之类的屏幕上进行显示。福原明彦等人围绕着动态漫画和滚动式的条形漫画,进行了优化网站的开发研究[3]。山西良典等人从漫画工程的角度对动态漫画的动态机制进行了研究,以便通过漫画式格子的大小和形状的变化实现播放上的连续性[4]。

但是,金孝源指出,动态漫画在网络上出现得越来越频繁,视听者在手机上可以随着翻页或者移动实现格子的变化[5]。利用媒介的特点,漫画式格子的移动可以作为一种简短的叙述手段,但工学上漫画式格子的动态表现却不具有内容的叙事性,即时间和方向的表现构成了动态漫画中漫画式格子的“动态连续”。日本的漫画工学领域的开发与研究仅仅解决了动态漫画的动态表现中“动态连续”的问题,而没有针对漫画进行演出上的动态分析。

笔者认为,动态漫画作为数字漫画的一种,由于网络上播放的动态漫画不存在物理上的纸面,亦不存在物理上的纸质边界限制漫画内容的表达,故动态漫画不是像纸面那样连续的画漫画式格子,而是反过来将各个漫畫式格子按时间顺序排列。即通过在画面上按时间、前后顺序出现多个漫画式格子来表现故事的连续性。动态漫画中的漫画式格子内所含时间性与纸质漫画表现不同,而与漫画式格子在视听者的视听时间内的情节展开有关。中国的相关研究集中在借用电影技巧来分析视听时间内所具有的漫画式格子连续性。

三、中国关于动态漫画的“动态叙述”的理论主张

动态漫画中的漫画式格子和纸质媒体漫画的漫画式格子在形状上是极为相近的。因此,日本学者在分析动态漫画中有关漫画式格子的“动态连续性”时,往往会发现其具有类似纸质漫画一样的单个画面中的格子并列表现的特征。

首先,针对动态漫画中漫画的“叙述性”的动态性因素来看,宋磊指出动态漫画画面所包含的动态表现特征主要有简单的不宽泛的任务肢体动作、光线、烟雾等效果、相机镜头的变化和移动等,但有别于静态的漫画的符号性动态和电影一样的动态表现[6]。米高峰等人认为,动态漫画的创作机制本身并不成熟,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对视听者的观赏也没有统一的标准[7]。由此可见,动态漫画中创作技法上的自由度,或“动态叙事”中元素的自由度是其表现形式混乱的根源。为了理论模型的建立,有必要从电影技巧的角度深入研究动态漫画的漫画式格子中的“动态叙述”入手,着重于思考动态漫画的漫画式格子内部的画面表现。拥有一个或者多个并排在一起的漫画式格子的漫画画面在屏幕上逐一出现,可以实现有方向性的故事叙述。换言之,为了推进动态漫画的故事情节,在漫画式格子内部绘画中应该让“时间顺序发生的画面转换”和“方向性发生的画面转换”同时存在。

在动态漫画“动态叙述”理论模型的构成上,动态漫画的动态表现主要是以“电影蒙太奇手法”为基础,主要陈述了“推、拉、摇、移”在电影画面中的运用。通过类似于电影摄影机的编辑,可以按时间顺序进行一系列的类似演出的效果,达到唤起视听者情绪的作用。另外,据李佳画介绍,通过放大和缩小动态漫画的格子,有必要对传达漫画原画的部分进行裁剪式的选择[8]。

总的来看,中日动态漫画研究自2010年以来都十分活跃。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日本用动态漫画的漫画式格子的“动态连续”,而中国用动态漫画的漫画式格子讲述故事的“动态叙述”。“动态连续性”的优点就是,动态漫画的一个画面上并行的漫画式格子表达可以克服视听者在视觉上进行联想产生的疲劳感。就中国与“动态叙述”的相关研究的优势而言,以支撑动态漫画中叙事性的“假想动态摄影机”的运用兼有“时间顺序发生的画面转换”和“方向性发生的画面转换”的作用。DA5D0C47-89B5-40BB-9A51-BF472D55BD77

总而言之,动态漫画中漫画式格子的动态特征涉及“动态连续”和“动态叙述”两个部分。这种动态漫画中漫画式格子的动态表现的时间结构,是由串联画面以及漫画式格子的“连续的时间”和漫画式格子内部的画面“叙述的时间”构成的。

四、整合后的分析与理论模型的试作

——动态漫画的动态系统

文章认为,为了建立动态漫画的动态表现形式的模型,“动态连续”和“动态叙述”的共同存在以支撑“动态连续”的时间序列是必不可少的;应重点分析漫画式格子的“方向性所具有的动态”,还有支撑“动态叙述”的“时间序列发生的画面转换”以及“方向性发生的画面转换”;还应该以张若萌[9]提倡的电影式蒙太奇手法(如图1),上文中提到的李佳画提倡的漫画式格子的变化为主要线索。

在建立理论模型时也应该注意到,漫画中的静态信息在动态表达时有三个特点:分别是平移、旋转和缩放(放大和缩小)。这些先前的研究对于动态漫画的漫画式格子中的“时间序列所具有的动态”“方向性所具有的动态”也是有效的,因此在分析漫画式格子的“动态叙述”时具有参考价值。前面已经提到,动态漫画的表现特点不能只靠电影的蒙太奇手法。因此文章在此引入“动态叙述”,即漫画式格子运动的观点。

在动态漫画创作中,作为动画要素的动画分镜和漫画式的分割是重要的结构。文章认为,在动态漫画的漫画式格子中的动态表达中,“动态连续”和“动态叙述”是共同存在的。文章结合两种动态形式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即直接赋予在漫画式格子框线上的动态形式和漫画式格子内部假想存在的动态摄像机运动的形式,我们将之命名为动态漫画的“动态系统(Motion system)”(如图2),并分为摄影机式的“镜头动态”和漫画式的“格子动态”两类。文章将“镜头的放大(Zoom in)和缩小(Zoom out)”“镜头平移(Parallel camera motion)”“主观镜头动态(Subjective camera motion)”归类为“镜头动态(Camera motion)”。又将漫画式的“格子动态(Panel motion)”部分分为“格子的扩张和收缩(Expansion & Reduction)”“格子平移(Parallel panel motion)”和“主观格子动态(Subjective Panel motion)”。所谓“主观性”,是指从心理层面捕捉到的“急躁”“惊讶”等演出上的动态表现,通常使得画面在视听者看起来有些摇摆不定。

五、结语

根据以上的分析,中日动态漫画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日方的相关理论过于侧重于依赖漫画格子的表达形式,而中方的相关理论过于侧重于诉诸“蒙太奇手法”进行解释和应用。文章认为,动态漫画的动态表现不应该依赖于传统纸质漫画式格子的形式,而应该与漫画的表现区分开来,寻求突破。在表现形式的考察中,动态漫画的理论研究者和制作者不仅要考虑到漫画内容和形式的相关性和感性表达的契合性,还要敢于打破现有的动态表现理论模型框架,寻求实验性的尝试和突破。

本文探讨了结合中日动态漫画理论双方的优点,即用漫画式格子运动的连接法和假想电影摄影机运动的叙事法构建了动态漫画的整体动态表现形式的理论模型。不过文章试作的动态漫画的“动态系统”模型仍不完整。一是以上探讨缺乏对动态漫画特定画面的编排分析,如画面转换,以及单个格子在画面中的描绘。漫画式格子中描绘的部件、人物肢体动作和拟态词和拟声词的动态表现仍然没有进行全面分析。二是动态漫画本身的动态表达在视觉文化上对于其视听者具有约束性,文章对于视听者的阅读习惯,从纸质媒介的漫画到数字媒介的过程中会有怎样的变化这一点仍然缺乏探讨。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中国和日本动态漫画在动态表现上都忽略的“如何利用多段的时间轴表达内容”的问题。因此,笔者期待今后的研究可以对该理论模型进行批判或补充。此外,通过把握动态漫画的发展趋势来重新认识网络漫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那么从纸质漫画到数字漫画的阅读习惯趋势的研究,以及网络漫画产业的相关研究迫在眉睫。

注释:

①图1来源:张若萌.动态动漫——新媒体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漫画“新”形式特征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7.

②图2来源:作者自绘

参考文献:

[1] 松下光范.コミック工学の可能性[C].第2回ARGWI2研究会,2013:63-68.

[2]益冈了,近藤知之,松根昌人,尾崎洋,谷本尚子.モーショングラフィックスの電子書籍への応用 エドガー·アラン·ポー「盗まれた手紙」の電子漫画化[C].日本デザイン学会デザイン学研究,2014.

[3]福原明彦,代々木茂,山肋骨奈绪美,田中诚一.HTML5のcanvas要素を用いたモーションコミックコンテンツの開発[C].情報処理学会第78回全国大会講演論文集,2016(1):635-636.

[4]山西良典,松下光范,上野未贵.コミック工学とAI[J].人工知能,2018(6):819-825.

[5]金孝源.オンラインマンガ,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アートとしての産業的価値 日本と韓国の比較を中心に[C].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コンピューテイングシンポジウム(EC2014),2014:123-128.

[6]宋磊.“动态漫画”:美国漫画的新潮流[J].出版参考,2010(9):42.

[7]米高峰,袁媛.新媒体時代的漫画新“动”态——动态漫画[J].艺术评论,2015(10):130-132.

[8]李佳画.新媒體语境下的漫画创作[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24):104-106.

[9]张若萌.动态漫画——新媒体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漫画“新”形式特征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张志远,京都精华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漫画理论。DA5D0C47-89B5-40BB-9A51-BF472D55BD77

猜你喜欢理论模型漫画漫画二则领导文萃(2016年6期)2016-12-26漫画11幅劳动保护(2016年11期)2016-12-23间接技术进步效应的获得途径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价值工程(2016年29期)2016-11-14知识漫画百科知识(2016年18期)2016-10-28漫画4幅妇女生活(2016年10期)2016-10-12漫画与幽默读者(2016年20期)2016-10-09动机和态度对学生考试作弊的影响模型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2期)2016-03-25老年生活质量的理论模型构建和验证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3期)2016-03-24如何构建中美两国大学的国际合作关系世界教育信息(2015年23期)2016-01-08词汇飞跃的本质:命名洞察力的实证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年2期)2015-10-12

推荐访问:理论研究 中日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