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空间视域下邹城市峄山古会保护路径探究

时间:2023-10-05 13:05:07 来源:网友投稿

辛利芹

摘 要:峄山古會作为地方民俗事象,其产生、发展、流传有着它独特的色彩。峄山古会是一个集民间信仰、商贸交易、游艺娱乐为一体的内涵型山会,在民间产生了广泛影响。本文以峄山古会为研究对象,结合田野调查和历史文献,对峄山古会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总结峄山古会文化内涵及存在的问题,并为峄山古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优化建议,以期在文化空间视域下获得峄山古会保护路径的参照依据。

关键词:峄山古会;
文化空间;
保护;
路径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千百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变迁,在邹城市逐步形成了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传统文化。峄山古会是山东省第五批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关于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学者表述:“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特征直接关系到保护传承的方式,其特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群体参与性,二是文化空间是其主要表现形式。文化空间有三个核心要素,即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和特定的传统。”峄山古会设立于孟子故里邹城东南10公里处的峄山脚下,山会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时间一般延续4天左右,作为邹城地区著名的山会和综合性民俗事象,它关系到宗教信仰、商业民俗、文艺娱乐等诸多方面。

一、峄山古会起源及发展

邹城市位于鲁西南地区,东倚沂蒙,北襟泰岱,地域不广,但极为奇秀。峄山在邹城东南,海拔仅582.8米,却是华夏九大历史文化名山之一,被誉为“岱南奇观”“天下第一奇山”。《孟子·尽心上》曾有云:“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此处的东山,即为峄山。山虽然不高,却以“山如垒卵”著称于世。峄山灵秀,有五大奇、八段锦、九龙洞、一十二福地、二十四奇石、三十六洞天,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被誉为“邹鲁秀灵”“岱南奇观”。峄山古会因峄山而兴,也因峄山而盛。峄山之上树木葱郁,庙宇众多,宫观林立,香火旺盛,历朝历代许多帝王将相、文人骚客都曾登临过峄山,流传下了不少佳话。

关于峄山古会的日期选在早春二月,民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据后汉时期编纂的《邹山记》中记载,“二月二”为龙抬头之日,民众自发组织登峄山,进香朝拜众神,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事顺遂。第二种说法是公元前615年二月二,传说邾文公史称“知命之君”,在峄山之阳立国,之后的每年二月二都举办庆祝活动,因此流传下来,形成了峄山古会。关于峄山古会的起源,笔者更倾向于第一种说法,这应该和民间祈福及农事有关。二月二正处于惊蛰节气,这时天气回暖,土地解冻,春雷始鸣,正要进入春耕时期。民众前来赶会,一是农忙开始前的最后一次狂欢,登峄山,进香朝拜,祈求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二是新的一年农耕事务即将开始,在农耕时代也需要这样一个互通有无的商贸机会,以置备耕作用具、农用物资,为新一年的农事耕种做准备。

峄山古会是邹城市及周边县区著名的山会,它起源于两千年以前,始于明代,兴盛于清,虽一度中断,但仍延续传承了下来。峄山古会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它受到普通大众、政府人士、学者、商人等社会各阶层的关注,且地域文化影响延伸到了周边县区乃至外省。在两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峄山古会不仅影响大,而且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的古会仪式、规矩和管理组织方式,在古会期间烘托出感染力极强的传统文化氛围。人们置身其中,颇能感知民间互助互让、虔诚向善的精神追求。峄山古会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积极的价值观念,所以峄山古会成为山东省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

二、峄山古会文化内涵阐释

文化空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形式,2005年3月发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乌丙安先生也曾说:“凡是按照民间约定俗成的古老习惯确定的时间和固定场所举行的大型综合性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形式。”峄山古会作为民俗类非遗项目,文化空间是峄山古会的表现形式之一,这一文化空间的独特性主要是表现在其文化内涵上。

(一)峄山古会是祈福文化的集中展示空间

峄山的宗教以道教为主,在地方民众信仰体系中具有独特地位。道家在峄山开山立教传续了一千多年,影响深远。道家所崇拜的神灵众多,从送子娘娘到玉皇大帝,林林总总,基本上和社会各个层面相对应,在民众中形成了神圣的信仰体系,民众在此能够寄托心灵,因此峄山古会也被称为香火会。在老百姓朴素的信仰中,认为二月二这天进山烧香求神十分灵验。因此,总有不少香客纷至沓来,香客中有耄耋老人、中青年夫妻、少男少女,他们其中有求子求孙的,有祛病免灾的,有求神问卜的,质朴的民众祈求国泰民安、家国无恙,祈福家庭多子多福、平平安安、一生顺遂。民众进庙烧香朝拜许愿还愿体现了民间信仰。

(二)峄山古会是周边民间香社联合组织的重要文化空间

相对于个体香客而言,旧时,还有以村庄为单位组织的“香社”。所谓“香社”就是由村中的长者或领头人组织的进香团队,他们采用集体进香的形式,所祈的是有关社稷民生的大愿。他们身着彩衣挑着龙灯,踩着高跷,划着旱船,高举着标有本村村名字样的香社彩旗,敲着锣鼓,奔往峄山。进山后,香社要先到龙王庙里进香朝拜,祈求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随后,再到山会上进行表演,一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观者如潮。山会祈福也由此进入高潮,山上祈福,山下赶会。除此之外,山会上还有不少说书场和戏棚,来山会上唱戏的以地方小戏为主,有勾人心魄的“拉魂腔”柳琴,还有本地的山头花鼓戏,整个山会热闹非凡,民众进行游艺娱乐体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山会期间,香社中的义务服务、进香朝拜、文艺展演等,共同形成了具有神圣性的活动展示空间。

(三)峄山古会具有地域性和集市性,是当地民众生活的展示空间

古会的影响范围非常广泛,除了周边县区,还有外省的人慕名前来赶会。到了赶会这一天,四面八方的人潮都向峄山涌来,大路小道上人流络绎不绝。山上山下更是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古会设在平缓之地,按照经营内容不同,各有片区。饮食一般在峄山街主街的两侧,主要经营本地名吃,如羊肉汤、丸子汤、煎包等,在诱人的香味和热情的吆喝声中,赶会的人便会停下疲惫的脚步,品尝特色美味。有的三五成群,还会走进搭着帐篷的地摊,要上几个菜,相互端起酒盅,品味热闹山会,笑看人生百态。山会上的商品也很多,有儿童玩的木制刀枪、风车、小黄篮等,还有布匹、衣服、鞋帽、家具、嫁妆等。峄山古会作为当地知名的山会,融入了地域民众的生活,民众进行物资交易体现了商贸民俗,带动了当地经济繁荣。

另外,在民间流傳着许多关于峄山古会的传说故事,衍生了峄山道乐,使香社演出的龙灯、高跷、花船等文艺节目得以广泛流传,能够较好地体现邹城一带的民风民俗。由于香客众多,便衍生了饮食服务业,继而发展成为集香火骡马于一体的古会,以至今日的物资交流会,促进了经济生产交流。峄山本地人多从事饮食服务、导游等行业,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峄山古会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对考察鲁南一带的历史面貌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

三、峄山古会保护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生产生活方式和商贸习俗的演变发展以及老艺人的去世,峄山古会的很多特色文化已经失传,一些现存的项目也面目全非,与峄山古会的原貌有了很大的出入。目前峄山古会保护传承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传承人群

历史上,峄山古会主要是自发形成的,是文人、商贾、老百姓各个阶层互动的场所,当前则主要依靠政府组织和运行。当地政府事实上成了传承的主体,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但也面临组织管理成本高、民众主体性降低的问题。如何增强一般民众的主体性,降低政府运营成本,是峄山古会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作为一个群体性参与的非遗项目,普通民众并没有建立起自己作为峄山古会传承人的意识。普通民众主动挖掘古会传统、参与古会活动、维护古会秩序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待提高。

(二)特色建构

改革开放初期,在全国范围内曾掀起举办新庙会或恢复传统庙会的热潮。峄山古会也跟随潮流一度繁荣热闹,但也存在“同质化严重,与大众需求脱节”“盈利模式单一,商业性突出”“经营粗放,档次不高”等问题。同时,峄山古会并非完全娱乐化的场所,而是可以烧香祈福、用传统方式表达诉求的信仰空间,这一空间已经赋予峄山古会鲜明特质。目前,峄山古会这一文化传统淡化、自身特色不够突出,没有能挖掘彰显峄山古会特色的标志物。在峄山古会的特色建构上,如何对历史传统进行梳理,如何做到古会与传统意象相结合,凸显古会特色,如何做到文化空间的静态保护与活态传承,是我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四、探索峄山古会保护路径

随着邹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峄山古会逐渐演变为一个集宗教信仰、商业民俗、文艺娱乐于一体的山会,也是当地最为隆重的民俗活动。探索峄山古会文化空间保护路径,是保证这一民俗类非遗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选择。开展峄山古会文化空间整体性保护,恰恰正是发挥民众集体智慧动力、文化空间静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的体现。

(一)重视民众的创造活力和文化主体性

政府需要激发民间智慧的创新活力和民众的参与动力。“还节于民”并“顺水推舟”,强调峄山古会集体参与的特点,提倡“传承人群”的概念并广为流传,从而使广大民众普遍建立起自己作为峄山古会传承人的意识,并承担传承人的责任,主动挖掘古会传统,积极参与古会活动,自觉维护古会秩序。同时,峄山古会应在重视满足民众的休闲娱乐需求、保留峄山古会文化核心价值和传统的前提下,挖掘新的观赏点和游玩方式,增加古会的娱乐参与性,吸引更多民众参与其中。在古会文化空间变更上,应该以是否满足民众需求、符合民众愿望为标准,在古会文化空间的边界拓展上,可打通与此场所有关联的跨类别非遗代表性项目,从而进行系统保护和展示传播,承接好民众的历史记忆,发挥好民众的文化主体作用。

(二)重视峄山古会文化空间静态保护

静态保护主要体现在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上,其内容主要指传统活动场所。当前对峄山古会的保护主要体现在传统建筑方面,白云宫是峄山古会民众进庙烧香朝拜、许愿还愿的主要场地,对白云宫的静态保护尤为重要。静态保护的另一种方式就是更新峄山古会文化空间,主要体现在景区规划上。峄山风景区开发整合景区的旅游资源和产业资源,丰富了峄山古会文化空间的静态场所内容,使峄山古会在新的环境下得到适应性的保护传承,同时也丰富了白云宫这一建筑空间场域的文化内涵。

(三)重视峄山古会文化空间活态传承

峄山古会曾在1937年一度中断,1967年变为一般集市,1978年后经地方政府开发峄山后复兴。复兴后,会期在每年农历二月二,峄山古会的内容在进香朝拜、物资交易、游艺娱乐等方面都得到了传承。与此同时,在政府等多方面力量的参与下,还增加了“乡村好时节,峄山龙抬头”祭龙开耕主题活动,以及非遗项目的展演展示、文化科普、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动内容,丰富了峄山古会活态文化空间。文化旅游活动的开展和空间的营造逐渐成为峄山古会得以传承的新手段。邹城在峄山建设一个集文化交流、旅游服务和宗教信仰为一体的文化旅游风景区,景区内打造了白云宫、峄阳会馆、万寿宫、三清殿、龙韵广场等传统文化空间,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前来展演,举办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使峄山古会文化空间在文旅融合视域下得到重构,探索峄山古会文化空间在新时代语境中的保护新路径。

总之,峄山古会在文化空间视域下的保护、传承、创新工作路径已经有了初步探索,并在其整体性保护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在这个过程中也丰富了峄山古会的文化内涵,促进了传统古会与现代节庆活动的融合,体现了峄山古会保护的当代价值。

五、结 语

实践证明,峄山古会这种具有传统性、集体性的民俗活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实行区域整体性保护,对保全和存续民间文化记忆、集体记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峄山古会的起源与发展、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阐释,梳理了保护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在文化空间的视域下峄山古会的保护路径,对推动非遗保护走向全面深化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山东省邹城市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 张勃.北京市民俗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现状与对策[M].北京:学苑出版社,2021:8-12.

[2] 岳永逸.朝山:庙会的聚与散,映射出民间的生活与信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3] 朱阳,刘小溪.文化空间视角下大运河天津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研究[J].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2):96-103.

猜你喜欢文化空间保护文化空间视角下的湖南区域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艺海(2016年12期)2017-01-13民初皖籍知识分子与文化公共领域的建构江淮论坛(2016年6期)2016-12-15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软件工程(2016年8期)2016-10-25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科学与财富(2016年28期)2016-10-14独立书店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出路出版广角(2016年1期)2016-03-21从空间批评的角度看《偶遇者》的文化意义文学教育下半月(2015年4期)2010-11-18

推荐访问:邹城市 视域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