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豹
(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中国共产党依靠学习走过百年征程,也必然依靠学习开启未来、走向未来。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理论同实际相结合,悟原理、求真理、明事理”[1]。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自我革新运动,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学风进行了精辟的分析与深刻的论述,为全党思想转变打下基础。进入新时代,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结合******对构建新时代学习型政党的总要求,重读毛泽东延安整风时期的历史文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依靠着充足的理论储备,立足于广泛的革命实践,在对人类社会进行广泛、全面、深入、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创立的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和人类历史演进规律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和他们的后继者们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不断发展变化的革命实践中。然而,有些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错误地认识马克思主义。一方面,他们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天才的理论家,由他们二人创立的理论都已经由他们验证过,都是不容怀疑的绝对真理,因此在知识与智力水平都不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后继者应当绝对相信马克思主义所阐明的一切理论,且认为只要将他们的理论背熟于心,并且在实践中一一运用,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另一方面,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部大百科全书。“这部著作”就像一部大字典,包含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给出了答案,只要像那样对号入座就能找到现成的解决方法,所以根本不需要自己亲自参加实践,再从实践中寻找答案。
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认为将马克思主义视为绝对真理的看法完全是错误的。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明确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2]413。他们一再强调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3]691。马克思反对教条主义的立场十分坚定,早在筹办《德法年鉴》时,他就旗帜鲜明地树立反对教条主义的旗帜,认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2]134。恩格斯同样认为要“反对把他们的理论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而予以固守”[4]。在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就肩负起继续同教条主义作斗争,坚守、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重托。从以上可以看出,早在马克思那个时代,教条主义就已经存在,并始终伴随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各个阶段。马克思与恩格斯以实际行动展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优秀特质,为后世继续同错误思想进行斗争树立了榜样、做出了示范。
首先,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马克思的墓志铭有这样一句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我们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就是为了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进而去改造我们的客观世界,以更好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复兴。所以,学习马克思主义并不是背诵经典段落那么简单,“如果仅仅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词句,单纯地为了学习而学习……即便对马克思主义达到相当的熟练程度乃至达到能够背诵马克思主义的大段经典语句及整本经典原著的程度,也是于事无补”[6]。因此,中国共产党人要立足现实,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把握、引领时代,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运用能力。
毛泽东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楷模。早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已经开始根据变化了的实际,依据社会实践的现实性,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结合、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但是,党内的一些人仍坚信马克思主义是不可动摇的绝对真理,不理解毛泽东思想路线的正确性,特别是一些从苏联留学回国的人不仅不赞同毛泽东的思想,甚至以忠实的“马克思主义者”自居,抨击毛泽东专门信奉山沟沟里的有限经验,认为他的思想是典型的狭隘经验论。毛泽东坚持认为理论的正确与否必须由实践检验,必须坚持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指导工作,再及时地进行梳理、归纳。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毛泽东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重要论断,认为“成天地闭着眼睛在那里瞎说,这是共产党员的耻辱”[7]109。同时,毛泽东在这本著作中首次阐明“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核心命题,他告诫全党同志“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9]112。从此,毛泽东在不同场合下多次从不同角度阐释“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1942 年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清醒地认识到党内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他勉励全体党员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告诫他们不能仅仅读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而要能够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来研究与分析中国的历史实际与革命实践。邓小平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坚定捍卫者,他分析“大跃进”“人民公社”没有从事实出发,导致主观和客观相分离,从根本上严重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以极大的理论底气和政治担当,旗帜鲜明地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认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8]可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正确思想路线,成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世情国情党情,突破困局、攻克难题,开创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理论勇气。江泽民和胡锦涛坚持和发展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江泽民认为“过去有许多做法和经验已经不适用了,要根据新的实践要求,重新学习,不断创新,与时俱进”[9];
胡锦涛同样认为全党同志如果不加强学习,势必会落伍,就难以担负起我们被赋予的历史重任,他强调全党“要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10]。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认为不断推进党内学习,是一条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进步的成功经验。文学造诣深厚的***深知“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的道理,他认为中国共产党如果想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11]
其次,形成好的学风是加强党内团结的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历史反复证明,党内的团结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争取伟大胜利、继续开创伟大事业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然而,共产党人要想实现党内团结,必须使自己成为一个建立在党内高度团结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于如何实现共产党人内部的团结,恩格斯在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时给出了解答,他认为任何无产阶级政党“只有在内部斗争中才能发展起来”[3]483。由此可知,无产阶级政党的内部斗争和内部团结是紧密联系、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党内斗争是实现党内团结的基本途径,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还未能从实际出发来制定中国革命的战略、策略问题,以致对党的革命事业及党内团结造成严重冲击。在一些坚持马克思主义正确思想路线的党内同志的斗争下,中国共产党彻底与这些思想划清界线,统一了全党意志,加强了党内团结。另一方面,实现党内团结是进行党内斗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为党的团结是党的力量之源、生命所在,只有紧紧依靠党内团结,才能不断夺取更多的胜利。
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坚决同主观主义作斗争不是为了造成党内分裂,而是致力于加强全党团结。他清醒地认识到党内存在的斗争问题,而且从不避讳这一客观事实。他指出矛盾具有普遍性,党内充满斗争是经常发生的,并且产生这一现象是正常的,因为“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15]306。因此,毛泽东特别重视党内斗争问题,在斗争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团结—批评—团结”的斗争策略及“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斗争方针。他不仅认为对党员同志所犯的错误一定要揭发,不讲情面,同时还特别强调我们揭发错误,“完全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为了把人整死”[12]828。从以上可以看出,形成良好的学风局面,不仅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释放强大真理力量,而且能够持续推动党内思想解放,不断破除陈旧的思想桎梏,促使党内形成团结一致、生动活泼的革命精神氛围。在延安整风运动后,中国共产党“终于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军事上,第一次达到了现在这样高度的统一”[13],使得中国共产党人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革命”姿态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丰功伟绩。
中国共产党人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不是为了装饰自己,以彰显自己与普通群众的区别;
也不是为了夜郎自大、不可一世,哇啦哇啦发表意见,蔑视、吓唬没有读过马列著作的党外人员;
更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知识,大摆知识架子,盲从自己的所学,甘愿被知识所虏,做知识的奴隶。如果学习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为了能够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遇到的问题给予理论的说明及科学的解答,不是为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而是单纯地为了学习而学习;
既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所阐明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不懂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发现的剩余价值的来源,更不懂得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所进行的设想,无法做到正确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无法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就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持与发展,那么就无法坚定道路自信。由于这种错误学风的影响,党内许多同志无法运用马克思主义去解决实际发展中出现的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军事及外交等诸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难以提高自己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这样一来,在一些同志心中就产生了一种反常心理,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不行了,不管用了。正如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里所说的,我们的许多同志直接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教导我们的真理。他认为这种错误的学风,其本意不是为了实事求是,而是为了哗众取宠。相反,中国共产党人需要的是能够真正学懂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真正会用马克思主义去分析、解决中国实际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从中找出发展规律的领导干部。
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马克思和恩格斯时常提醒人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2]376,中国共产党人要学好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阐释的科学理论与中国实际相联系。比如,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可以用来分析人类社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时代之问,可以用来分析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化的历史趋势,结合当今世界的时代特质,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
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主体的理论,就要分析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理念和“民本”思想的契合,探寻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相信人民、密切联系人民、紧紧依靠人民的力量之源,从而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分析中国共产党不断落实人民主体地位的实践要求;
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大生产的理论,可以用来分析生产力是满足社会的需要、全人类的需要、为人类生命的延续而服务的物质力量,从而结合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必然趋势,分析坚持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终有一天也会按照全球化的潮流走向更加开放包容的世界;
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民主的理论,可以用来研究当今“人民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的本质区别,可以用来分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成逻辑及其历史价值,从而结合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而分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实践必然性;
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可以用来分析马克思主义自由人联合体思想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可以用来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从而结合“按劳分配”原则,进而分析当今中国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落脚点的理论之源;
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理论,可以用来分析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关系,从而结合当今中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逻辑,进而分析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及“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时代担当;
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积极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及建立中央权威的意识自觉、行动自觉,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从而持续推动党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首先,端正学习态度,培养积极学习、虚心学习的优秀品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信息技术成果日新月异,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生活、学习、工作方式,深刻改变着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当今世界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知识的力量,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实现快速发展,就必须依靠知识、加紧学习。因此,深处时代大变局的中国共产党人绝不能置身事外。全党同志一定要有学习的紧迫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态度积极主动、虚心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更多的新时代创新型人才,才能赢得主动、抓住机遇、走向未来。
******多次指出:“全党同志要跟上时代步伐,不能身子进了新时代,思想还停留在过去。”如果还是老办法,“不仅会跟不上时代、做不好工作,而且会贻误时机、耽误工作”[14]。俗话说,态度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全党加强理论学习,必须先要树立正确的态度:一是要树立积极主动学习的正确态度。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爱学习的民族,古人强调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总结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经验。当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社会被生活的“快节奏”所驱动,使得党内一些同志认为搞好本职工作就行了,而不认为理论学习同样很重要。然而,缺少学习的同志往往容易受到新问题的困扰。因此,广大党员一定要重视理论学习,把学习视为一种责任、一种生活方式;
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日积月累地提高自己的才干。二是要树立虚心学习的科学态度。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中华民族几十年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绩,但要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可以说,未来的道路依旧充满挑战。******多次告诫全党“要学有所成,就必须永不自满”。[14]因此,广大党员必须树立虚心学习的态度,正视所取得的成就而不骄傲自满:一方面,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必须潜下心来、静下心来。另一方面,必须杜绝骄傲自满、自高自大的学习态度。中华民族虽已取得巨大成就,但同世界发达国家还有差距,必须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开放包容的姿态,秉持“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的态度虚心向世界有益经验学习,坚决不做“桃花源中人”。
其次,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学经典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当前我国历史方位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还意味着新时代的新实践所面临的困难之巨、挑战之多、任务之重、责任之艰,更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人不能局限于业务工作,必须加强学习来不断增强工作本领,担负起历史赋予的时代重托。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期就曾批评党内一些同志遵循万年不变的书本信条,忘记了自己肩负开拓创新的责任。他认为,党内同志如果以直接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态度进行工作,容易造成“在延安学习了,到富县就不能应用”[12]798的局面,就会害了自己、害了别人、害了革命。
******高度重视党内同志的学习问题,他深知在党内一些同志中存在的“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学习”的现状,也深切明白只有学习好才能有可能、有本领进行创新,才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可以说,领导干部学习好坏直接关乎工作能不能做好、事业能不能搞好这一重大问题。因此,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加紧学习,增强工作本领。第一,要增强问题意识,结合工作需要去学习。当前的改革面临着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诸方面的实践要求,想精通每一个领域必然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全党同志必须首先从自己的岗位职责、实际工作出发,有目的地学习掌握工作职责所要求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储备可以应时代变化而有余,努力成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第二,要善于将学习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以推动事业的发展。历史上的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的教训时刻警示全党必须以此为戒,只有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才能避免出现学习工作的“空对空”。第三,要努力学习专业之外的各方面知识。在做到术业有专攻、成为专业型人才后,学习的脚步并不是停止了,而是要迈向更宽更广更新的领域,要发扬“好读书”“多读书”的好学风,不断丰富头脑、开阔眼界,避免出现“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少知、无知现象。同时,坚持多学科学习,不但可以培养党内复合型人才,而且对于党内同志自觉抵制实用主义、片面学习的不正学风具有重要的意义。
再次,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调查研究、虚心问计于民。我们党依靠人民的力量走进新时代,也必然要依靠人民的力量开创新历史。回顾一百年的党史不难发现,什么时候党和人民群众联系得好,什么时候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充分释放,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不断取得辉煌;
反之,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出现问题,甚至遭受严重损失。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毛泽东同志在早期领导革命时就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革命是什么人去干呢?革命的主体是什么呢?就是中国的老百姓”[15]。在新时代这一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共产党要开创后世伟业就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关注人民心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其一,领导干部要以不耻下问、虚怀若谷的姿态求教于民。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曾批评党内一些同志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斗争。他认为,如果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在学校中学习,如果仅仅学习书本的知识,把书本当成灵丹妙药而不切实际,就难以把工作做好。如果在人民面前还大摆知识架子,会更糟糕,对他自己很有害。因此,不耻下问求教于民,不仅是丰富领导干部学识的基本途径,更是坚持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前提。一方面,要虚怀若谷地向基层群众学习,蹲下身子、放下身段拜人民为师,使人民看得见领导干部的诚意,从而才能让广大群众敞开心扉、建言献策。另一方面,要看到本地干部的长处,领导干部到任何一个地方去工作,都不可能比当地成长起来的干部了解实情。毛泽东同志明令反对领导干部对基层干部和基层群众采取妄自尊大、装腔作势的态度,他认为“这种吓人战术,对敌人是毫无用处,对同志只有损害。这种吓人技术,是剥削阶级及流氓无产者所惯用的手段”[12]835。所以,必须要清醒认识到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各有优势,同样也各有不足,必须取长补短,才能共同进步,推进工作。其二,领导干部坚持调查研究是贯彻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基本途径。毛泽东同志历来重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就以亲身实践创作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两篇文章;
在土地革命时期,写下了长达八万字的《寻乌调查报告》《反对本本主义》,初步形成了关于调查研究的思想。建国后,党中央更加重视坚持调查研究工作,经常深入群众去向人民取经,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做出了典范。面对当今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多次提倡党内同志要在加强学习的同时,多向专家、基层、人民群众学习,把自己的所学与实际情况密切结合起来,不断在中国大地上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由此可见,在新的历史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继续加强学习,不断开阔眼界,持续增强本领,才能把历史与时代赋予的伟大事业继承好、发展好、传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