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梅 况菁
(贵州财经大学外语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指出:“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1]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具有多语种的特点,包括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和印欧5大语系130多种语言和7大汉语方言(包括97个方言片和101个方言小片),各层级次方言与土语更是难以计数。彝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交融发展,创造了独特的历史文化,成为中华绚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文化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也深深植根于彝族人民的心中[2]。彝族人民与其他民族一样,不断学习并使用汉语,大力推广普通话,并获取最新的文化知识和发展技能[3]1。这使得彝族与其他民族文化不断融合,民族间的差异逐渐缩小。
我们需要以国家通用语为主导,保持民族语言生态平衡,促进各民族交流互助,高质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语言是一个生态系统,是可以创造价值的资源,其让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更加稳定和健康。语言如果消失,它所蕴含的文化也随之消失,这对民族乃至国家都是一大损失。2015年5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了《关于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语言资源调查、保存、展示和开发利用等为核心的重大语言文化工程,这标志着从国家层面以更大范围、更大力度、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来开展语言资源保护工作。“语保工程”的初衷和主要目的是要赶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急剧衰变和大面积消亡之前,及时开展抢救性的调查记录,保存这些语言和方言的基本面貌和基础数据。这一切体现了国家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语言衰退现象,大力支持语言保护的举措。随着时间的推移,彝族语言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衰退现象。基于此,本文选取了贵州省赫章县水塘堡彝族苗族乡和珠市彝族乡为调查对象,通过访谈、问卷等形式了解当地彝语现状,分析彝语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保护和传承措施。目的是期待该调查能够为当地彝族语言的传承、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同时,也积极响应国家对语言文字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为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的重大使命而出力。
赫章县隶属于贵州省毕节市,位于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地丘陵过渡的乌蒙山区倾斜地带,东邻纳雍县,西接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南邻六盘水,北边与云南镇雄、彝良相接壤。县内森林、草地覆盖面积大,栽种有马铃薯、樱桃、核桃等多种农副产品,还种有天麻、何首乌等中药材,是贵州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赫章是一个物产矿产丰富,自然风光优美,乌蒙山势磅礴的多民族县份。
截至2021年末,赫章县人口为89.23万,其中彝族人口约为12.03万人,占全县人口的13.48%,占少数民族人口的61.86%。赫章县的彝族人口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改革开放后,随着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受教育机会的增加,越来越多彝族百姓开始外出务工或求学。为了能够更好地与外界交流,更多彝族人开始学习并逐渐精通汉语,彝族村寨也逐步成了彝汉双语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彝族语言文化,赫章县曾在部分彝族聚居地进行彝汉双语教育,但由于彝汉双语教师的不足以及相应教材的缺乏等一系列原因,彝汉双语教育逐步陷入到了停滞状态[4]。
经文献研究、咨询专家,选定了有代表性的水塘堡彝族苗族乡和珠市彝族乡作为调研点。一是水塘堡彝族苗族乡地处赫章县西南部,乡内超过千人的少数民族有彝、苗两个民族,其中彝族2 619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0.92%。另一个是珠市彝族乡地处赫章县南部,全乡总人口中,以彝族为主,达12 582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1.93%。两个乡的彝族人口都占了少数民族人口的一半以上,特别是珠市的彝族人口更多,都有聚居的特点。
本次调查主要重点走访了珠市彝族乡的珠市村、水塘堡彝族苗族乡的杉木箐村两个村,这两个村只有两三户汉族杂居其中,其余的均为彝族,属于“小聚居”分布,共调查了119人。综合调查和主要走访情况,对彝语使用情况作一梳理,以期为今后的彝语保护提供借鉴。
(一)彝语交流使用情况
用彝语进行交流的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彝语交流使用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119人中,90.8%的彝族人能流利地使用彝语交流,而能听懂但不会说的占少数。当问及“遇到本族人时会使用何种语言进行交流”时,93%的人选择了彝语。他们与本族人聚会、与家人聊天时都会选择使用彝语交流;
交谈对象为非本族人时会使用汉语。由此可以看出,目前赫章彝族聚居地的彝族人中,彝语在语言交际中依旧占据着重要地位[5],是他们日常交际中最常用的语言,也是他们维系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6]2。
(二)对待汉语的态度
国家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同时要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这意味着我国既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权利,也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通话和促进语言共同体建设。在制度和法律的保障下,围绕全国通用语的语言生态将保持平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个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要求教师教授普通话,鼓励学生学习并使用普通话。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是我国制定所有语言政策的基本准则。少数民族除了掌握母语外,也应该掌握汉语,甚至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繁荣而学习英语等外语。如果少数民族人民能够很好地掌握自己的语言和汉语,甚至英语,他们将突破语言障碍,扩大学习领域,可以把自己的优秀文化遗产介绍给其他民族,同时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
为了便于本民族与其他民族及外界更好地交流,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通过学习并逐渐熟练掌握普通话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彝族人民也不例外。在走访村落时,笔者发现村内大部分人都说彝汉双语,两种语言能够随机切换,使用何种语言取决于谈话对象。当问到“如果家人或者邻居外出打工回来说汉语,你怎么看”时,超过50%的人表示可以理解,因为在他们看来两种语言都是交流工具,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他们对同族的理解、对汉语的熟练使用都反映出了彝族人民理性的心态。当提及希望子女能够掌握哪些语言时,大多数人都同时选择了汉语和彝语两种语言。他们认为掌握汉语也十分重要,彝汉双语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也充分表明彝族人民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乐于接受外界事务,积极学习汉语以促进本民族的发展[6]2。
(三)对待彝语的态度及未来的看法
1.对彝语具有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彝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决定了他们对本民族语言的态度[6]2。正如前所述,这两个乡大部分是说彝汉双语的人,使用何种语言一般取决于谈话对象。当对象是彝族人时,他们更愿意使用彝语与其交流。同样,当地彝族村民也希望子女能够学习并使用本民族语言。当被问及“如果有条件,您是否希望你的子女学习并使用彝语”这一问题时,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希望子女学习并使用彝语的人数
其中,64%的调查对象选择了“非常希望”,51%选择了“希望”,而选择“无所谓”或“不希望”的人寥寥无几。由此也可以感受到当地人民对本民族语言强烈的认同感和深厚感情。大多数彝族人民表示以母语为荣,因为彝语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并强烈赞同有关彝语的积极言论,如“彝语是一种美丽的语言”,“彝语维系了彝族人民的感情”等等。许多人强烈反对彝语无用或学习彝语是浪费时间的言论。不可否认,所有人都认为彝语至关重要,一些村民甚至强调说“我们应该继续使用彝语,因为它对保护我们的文化很关键。”
许多彝族人认为彝语也是一种有用的语言,因为彝语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还可以用来探究彝族古籍,如《西南彝志》《祭龙书》等,这些书都是彝族祖先流传下来,是彝文记载的重要文化遗产。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彝族人对彝语的态度非常积极,将彝语知识视为一种文化价值,视为语言生态系统的组成资源。
2.对彝语未来的看法
语言是一个民族与社会群体的标记,也是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彝族语言也是如此。彝族人民对此有一定的认识,因此希望彝语能够长久地保持并传承下去。调查中96.6%的彝族人民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学习并使用彝语,如果条件允许愿意将子女送到彝汉双语学校接受教育。
尽管彝族人民希望下一代能够学习并使用彝语,希望彝语能够长久地传承下去,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的频繁以及需要掌握更多以汉语为主体的文化知识,导致青少年这一代不会说、说不好彝语的占比较大,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说不好、不会说彝语者年龄层次
(四)杂居地彝语交流使用情况
赫章县27个乡镇都有彝族人口分布,人口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水塘堡和珠市两个彝族乡人口分布的共同点也是“大杂居、小聚居”。随着时代的发展,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两个民族杂居的地区,一些彝族人至少会说两种语言,一些以讲彝语为主,一些以讲汉语为主;
有三个以上民族居住的地区,居民甚至可以说三种或以上的语言。这两个乡除了彝族人,还有苗族人和汉族人,他们除了自己的母语外,还可以像当地彝族人一样说彝语。同样,彝族人也可以说苗语、汉语。由此可以看出,交谈对象为非本民族人时会使用汉语或其他民族语言,特别是使用汉语能更好地与其他民族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各个民族间相互影响。
在彝族人口聚居的地方,还有较多的彝族人说着自己的民族语言,但在有多个民族杂居的地方,各民族间的交流互动,不仅要说彝语,也要说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同语言的影响,影响着不同时代的彝族人对彝语的掌握程度。不可避免地,彝族语言存在衰退的现象。
(一)其他语言文化的影响
赫章县的彝族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彝族聚居区由于同族人高度聚居,彝语依然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但多民族杂居区的彝族人民如今已逐渐与其他民族融合,在生活中较少使用彝语。
随着经济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彝族人民开始外出务工、求学,加强了彝族村寨与外界的沟通,增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随着交流的增多,不同语言的相互影响,汉语也日益影响着彝族人民的生活。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为了进一步加强交流和沟通,国外其他的语言文化也涌入中国[7]249。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水平有较大改善,少数民族对汉语的使用更加广泛,在文化交流时汉语显现出较大的优势。在语言使用和语言功能的竞争中,少数民族语言会处于劣势,久而久之,会致使其逐渐衰退。
(二)学生学习压力大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因教育观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短时间内难以转变,仍然认为学习目的是为了能够顺利地通过各种考试。若实施双语教育,汉族学生只用学习一门外语如英语,而彝族学生除此之外还需要多学习一门彝语,这会给彝族学生增加了更多的压力[8]1。于是,面对升学以及其他科目的压力,彝族学生不愿意承受因学习彝语而带来的额外负担,家长也不想孩子学习彝语而耽误了其他科目的学习。面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升学的要求,学校难以达到开设双语课的目的。在此双重压力下,彝语教学陷入困境[9]1。这在某种程度也是彝语衰退的一个因素。
(三)彝汉双语教育投资不足
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提出“建立健全从学前到中小学各阶段有效衔接,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能力相适应,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满足需要的双语教学体系”。对双语教学模式的调整和改进,要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为目标,针对彝族语言文字使用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政策和措施,积极创新双语教育多元模式。彝族作为中国人数并不算较少的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完备的文字体系。彝族语言不仅仅是彝族人的财富,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珍宝。彝语的失传将导致相应文化失去载体,而将其传承下去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学校教育。贵州省的彝汉双语教学点由于师资、教材、经费等原因,仅有十余个。所以,要通过教育方式促进彝语的传承首先就需要加大彝族语言的教育力度,而要加大教育力度就免不了投入更多的资金[7]204。由于投入到彝汉双语教育和双语教材研究上的资金不足,导致双语教材缺乏、双语教师严重匮乏等问题,这些都影响了当地彝语的传承和发展[10]204。
(四)彝汉双语教师缺乏
受择业观念的影响,很多掌握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不愿投身双语教育事业,双语教学点招不到合适的教师,只能由临时代课的教师承担具体教学工作。由于编制和待遇等问题,代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主动性易受影响,师资队伍极不稳定[11]99。据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镇上的公立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彝语课程,只在极少数的彝族乡镇学校开设了彝语课程。双语教师师资严重不足、专业水平不高等因素制约着双语教育中彝语课程的发展。而且为数不多的双语课程普遍只在小学低年级开设,学生升入较高年级后再也无相匹配的彝语课程,先前所学的彝族语言及文化知识随时间的流逝渐渐淡忘。还有一些地区承担彝语教学的教师由于种种缘由,未再继续从事彝语教学,这也是造成师资流失的原因之一。因此师资不足导致了双语教育效率不高,限制了彝汉双语教育的发展。
彝族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繁荣作出了贡献。彝文记录了彝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记录了彝族与其他民族长期和谐共处的关系。彝族古籍不仅属于彝族,而且也是中华文化典籍的一部分。贵州省拥有大量彝族古籍,亟需挖掘整理和研究。因此,开展彝汉双语教育,一直受到关注、思考和研究。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全球范围内的语言多样性面临严峻挑战,人们开始认识到语言是一种有价值、可利用、出效益、多变化、能发展的特殊社会资源[12]7。在新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语言资源的科学和精准保护对广大语言文字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项责任和使命。
本次调查虽然只在赫章县的两个乡镇进行,但反映出的现象仍具有一定代表性,那就是彝族语言总体处于流失和衰退中。彝语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蕴藏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如若失去,不仅是彝族人民和彝族文化的损失,还是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损失[7]249。因此,出于保护和传承彝族语言文化的目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观是关于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基本观点,受到政治和经济条件的制约。由于人们对问题的看法和立场等主观意识不同,教育观也有所不同。因此,尽管教育部门倡导素质教育,人们的教育观依旧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认为不必要花费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学习其他与考试无关的东西。因此,要传承彝族语言文化,首先必须改变人们的教育观念,让大家认识到科目学习与彝语的传承同样重要。保护语言也就是保护文化,放弃母语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传统和历史,放弃自己的文化基因。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多方面采取措施。
一方面,乡镇教育主管部门将彝族语言文化教育纳入中小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受时间、资金、教师等的影响,彝语课程能否开设、如何开设都取决于教学任务的设定。如若教学计划中对此没有要求,一些学校会认为开设与否无关紧要。因此,彝语课程的开设需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要求。另一方面,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入学考试和公务员招考中应考虑给予少数民族考生一些优待。如在一些彝族人口密集地区实施了彝族语言测试,四川地区的彝族语言测试,通过语言测试的方式,少数民族地区可以筛选出更适合本地发展、在语言方面具有优势的人才。类似的附加考试亦可以在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推广,以此提高少数民族学习本民族语言的积极性。可采取的方式多种多样,最终目的是提高彝族人民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改变他们一代又一代的教育观念,促进彝语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二)利用国家政策法规给予的支持
彝语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对彝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八条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贵州省发布的《关于推进民族地区干部双语学习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拿出一定数量的公务员岗位面向双语人才进行招录,并适当提高双语预科生高校招录比例,推进双语人才培养的制度化。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及新闻部门可以考虑与高校合作,为学生提供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翻译和教学的实习渠道[13];
也为返乡投身于彝语保护和教学研究的彝族专业人才提供经济和社会保障。
(三)培养业务能力较强的双语教师
双语教育离不开师资的保障,面对彝汉双语师资匮乏,教师的教学水平不足,双语人才较难保留住,这些因素使双语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也构成了彝汉双语教育发展的障碍。如果师资水平得不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持续下降,学生与家长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那么最终彝汉双语教育政策得不到全面落实。
彝语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相关教育部门对双语教育工作的调控和加强。首先,要加强彝区课程教材管理,指导彝族地区学校充分利用彝族传统文化资源科学开发以彝语授课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体现民族特色和传承少数民族优秀语言文化。其次,教师是实现双语教育多元创新的关键,可加快对彝汉双语教师的培养。众所周知,彝族聚居地多处较为偏远的地区,经济文化较为落后,很难找到及留住同时精通彝汉两种语言的教师。因此少数民族地区所需要的彝汉双语教师需要进行专门培养。一方面,要鼓励新一代的彝族青年学习彝语,培养日后能去往彝族地区任教的双语教师;
另一方面,在学校任职并精通彝汉双语的教师也应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工资待遇,继而使彝族地区的双语教育能够得以长足有效的发展。
(四)合理合法使用各种媒介传播彝族语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互联网的发达,手机、电脑等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抖音、快手、微博等APP相继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网络及媒体的广泛使用体现了语言不仅是人们相互联系的交际工具,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换言之,语言是人们传递信息或表达思想的媒介,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的,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
网络平台的迅速发展为语言传播提供了一条途径。彝族语言传播者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合理合法发布一些健康实用的视频、图片等,吸引一批对彝族语言感兴趣的人,并将他们聚集起来[14]。聚集起来的这一批人又会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将彝族语言文化传播出去。有一位名为“苗家阿美”的抖音和快手用户,时常在平台上通过视频方式分享日常生活,视频交流时使用本民族语言,然后配上汉语字幕以帮助其他人理解,这具有一定的影响传播力。彝族的传统节日等同样具有自己的民族特点。如2019年在韭菜坪阿西里西大草原举办的盛大火把节,就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和围观。这样的活动都可以通过直播视频的方式传播,不仅有利于将彝族文化发扬光大,也有利于彝族语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15]56。
(五)提高彝族人民的彝语传承意识
母语是一个民族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载体。一个民族自身语言文化的发展直接关系到该民族的繁荣。在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有效开展彝汉双语教学,在第二课堂中融入彝族文化元素如铃铛舞等,既锻炼了身体又加强了彝族文化气息的熏陶。彝族语言的传承除去外界的帮助外,也需要彝族人民自身的努力。首先,彝族乡乡政府可在镇上适当组织培训彝族居民、举办彝文学习活动,组织相关彝族节日活动,创造彝族文化氛围,从中感染彝族人民[16]。2010年威宁板底乡板底社区被毕节地区定为生态家园建设彝族风格示范点,2021年又入选贵州第三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这就是很好的范例。其次,彝族人民也要坚定自己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唤起自身的文化传承意识,在生活中自觉担当起文化传承的责任;
并积极鼓励后代学习和使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主动参与到本民族语言保护与传承中,为本民族的语言文化的发展添砖加瓦。
世界上几乎所有多民族多语种国家都面临着双语问题。语言对于保护少数民族的权利和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如果一个地区有很多人说多种不同的语言,该地区的语言多样性就越大,双语程度化也就越高,人们彼此会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少数民族掌握了自己的母语和通用汉语,他们能克服语言障碍,扩大学习领域。同时,他们可以将自己的优秀文化遗产介绍给任何其他民族,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目的是保持各族人民语言文化的“美美与共”,保持语言生态系统的平衡,在互联互尊互助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此次对贵州省赫章县两个乡镇进行的实地调研,虽然只是随机抽取了2个村进行调查,范围虽不够全面,但调查结果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学者对彝族语言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我国多语资源的保护也是以通用语为主导的民族语言生态环境平衡的一种有效方式。文中所论及的改变教育观、创新彝汉双语教育模式、培养高质量的双语教师,以及利用国家政策等提高彝族人民对本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意识,这些都值得再进一步探索与研究。经过大家努力彝族语言文化必将获得更好的发展,与各民族的语言文化一起助力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繁荣。
猜你喜欢彝语彝族双语彝族海菜腔心声歌刊(2021年5期)2021-12-21纳苏彝语越南语亲属称谓特征及其文化内涵异同研究红河学院学报(2021年4期)2021-11-19访大凉山悬崖村东坡赤壁诗词(2021年4期)2021-09-05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四川蚕业(2020年3期)2020-07-16彝族荞粑粑动漫星空(兴趣百科)(2020年5期)2020-06-10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民族学刊(2019年2期)2019-05-15阿库乌雾彝语诗歌创作中的传统与现代——以《招支格阿鲁魂》为焦点阿来研究(2016年2期)2017-01-15汉语“不”与彝语“ap”的异同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2期)2016-12-01快乐双语新晨(2013年7期)2014-09-29快乐双语新晨(2013年5期)201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