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渝
(广西民族大学 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06)
传统工艺是技术史研究的重要方向。传统工艺研究涉及传统工艺的历史、现状、未来和理论等问题。历史技术和当下传统工艺关系复杂,例如很多历史技术在当下未发现对应的传统工艺,许多当下的传统工艺也未写进历史。总体来看,目前技术史与传统工艺研究存在两种清晰的关系:一种是作为技术史研究方法的传统工艺研究,旨在技术史脉络中建立当下与过去的联系;
另一种是作为技术史研究对象的传统工艺研究,旨在分析传统工艺的现状和发展问题。前者是技术史研究在方法上的拓展,后者是技术史研究在对象上的延伸。有关技术史研究的方法问题,学界前辈做了很多深入的有益探讨。[1-4]笔者将重点讨论后者。
时下,保护和振兴中国传统工艺已成为社会共识。这是持续的学术研究与时代需求相结合的结果。从技术史角度看,中国传统工艺从进入学术视野到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百年历程中,有三个标志性事件:一是1917年许衍灼出版《中国工艺史沿革史略》;
二是1995年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的成立;
三是2017年《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颁布。这也大致反映了中国传统工艺历经前保护时代—保护时代—振兴时代三个发展阶段。
文章主要讨论技术史研究将传统工艺对象化的历史过程,以及在传统工艺振兴时代,传统工艺研究者应当在这段历史中获取什么样的宝贵经验。由于所述问题较大,笔者仅抛砖引玉,并祈方家指正。
一般而言,人们谈论的传统工艺是指当下存在的、具有历史依据的手工技艺。传统工艺作为学术研究对象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巨变在学术领域的体现,更是整个20世纪中国工匠传统与外来西方技术摩擦与融合的结果。[5]学者们尝试将传统工艺作为一个整体,把中国自身的技术传统嵌入现代学问中,以期对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有所助益。
民国时期,一些学者尝试立足传统工艺建立历史中国与当时中国、世界学术与中国学术之间的联系。1917年,许衍灼出版《中国工艺沿革史略》,此书被誉为中国近现代以来第一部工艺史著作,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部技术史专著。许衍灼①①许衍灼(1881-?),字铁岩,山东日照人,1905年考取公费留学日本资格,先入东京预备学校,1908年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机械专业学习。详见参考文献[6]。又据日照市图书馆考证,许衍灼为海曲许氏18世,生于1880年左右,卒于1944年左右,日照北京路街道前崮子村人,是民国初期日照县五个留学生之一。详见:日照市图书馆.五套民国文献“锁定”一位日照工艺学家——留住前崮子村那一抹民国记忆(下篇)[EB/OL].(2019-12-29)[2022-07-05].https:∥www.sohu.com/a/363525354_690674。是山东日照人,民国时期留学日本学习机械。留日期间,受英国、日本工艺史著作影响,决定写一本中国的工艺史专著。许衍灼讨论了6类44项工艺,分别为:(1)饮食工艺,包含酿造、制糖、烟草、制茶、制盐、制粉碾米、荷兰水②②荷兰水,即汽水。及造冰、糕点制造、罐头食品、畜产及水产品制造;
(2)服饰工艺,包含制丝、纺绩、织物、刺绣、席类及帽辫、编物;
(3)化学工艺,包含窑业、制纸、染色及染料、制皮、油蜡肥皂、化妆品、药品、发火物;
(4)土木及机械工艺,包含建筑、塑造、机械、造船、铸造、锻造、钟表及眼镜、金属制品;
(5)杂项工艺,包含印刷、笔墨、漆器、雕刻、扇伞类、金银箔及香类、音乐器、竹木制品及针钉类;
(6)特别工艺,包含电气、煤气及自来水、金属采炼、石炭。[7]许衍灼的分类标准来自1912年11月工商部公布的工厂统计调查章程。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是以工厂统计为分类标准,但当时98%以上的工厂都不用动力。
20世纪30年代,学界出现一些有识之士的传统工艺调查。刘仙洲、梁思成等分别关注了机械、建筑领域的传统工艺。谭旦冏调查了四川12类38项传统工艺:(1)织绣,包含织麻、织棉、刺绣;
(2)作咸,包含凿井、汲卤、输卤、煎盐;
(3)甘嗜,包含熬糖、漏糖、升冰③③内江制冰糖,名曰升冰。;
(4)陶埏,包含制陶、造碗、砂锅;
(5)冶铸,包含采煤、硫磺、熬矾、冶铁、铸锅、倒铧;
(6)膏液,包含榨油、胶烛;
(7)杀青,包含舀纸、制伞、折扇、制篦;
(8)笔墨,包含造笔、制墨;
(9)雕镂,包含竹簧、银器、纹石;
(10)髹饰,包含漆器、泥金;
(11)编结,包含编席、藤器、竹筏;
(12)佳兵,包含制弓、制箭、蒙鼓。[8]还有一些学者以“美术工艺”“实用美术”为名在艺术研究中讨论传统工艺。徐蔚南在《中国美术工艺》中记述了玉器、瓷器、宜兴茶壶、景泰蓝、剔红、刺绣、地毯、竹刻、竹器、宣纸、印刷、画本、诗笺、印章、印泥、墨、美术工艺之书画、玩具、古钱、土山湾共20章19类22项传统工艺。其中“美术工艺之书画”一章讨论了铁画、剪纸、漆画、烫画4项工艺;
“土山湾”一章介绍了位于上海郊区土山湾的当代美术工艺工场——天主教育婴堂,工场中有印刷、装订、绘图、照相、冶铁、细金、木工、木雕、泥塑、玻璃制作等工艺。[9]
20世纪50年代,因大学专业调整,一部分传统工艺在建筑、机械、造纸、纺织、冶金、文物修复等领域得到一些学者的重视,开拓出专业技术史研究,传统工艺的科学价值正式被提出来。1979年,华觉明看到传统工艺背后的巨大价值与堪忧的现状,意识到学者个人力量有限,亟待从国家层面立法进行有组织、有规模的保护,呼吁成立专门研究机构进行传统工艺调查和抢救。[10]1987年,华觉明、祝大震、谭德睿等在实地调研和座谈的基础上编纂《中国传统工艺类目》初稿,共计11大类32目226种。1988年10月,由华觉明执笔,23名专家学者组成的“传统工艺保护开发研究组”提出了《传统工艺保护开发实施方案》,并于1989年8月上报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国家文物局。但限于当时情势,该方案并未得到实质回应。[11]
另一部分传统工艺以“传统工艺美术”为名进入大学教育和国民生产序列,一些传统工艺品的经济、文化价值得到系统研究与发展。1979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传统工艺研究“艺术”流派的形成。20世纪80年代,文物出版社出版了以系统展示中国历史文物为目的的《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共8类12册,包含陶瓷、青铜器、印染织绣、漆器、玉器、金银玻璃珐琅器、竹木牙角器和民间玩具剪纸皮影。这大致反映了人们对传统工艺品类的认知。因其直接的经济效益影响,传统工艺美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和80年代得到一定发展,而在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又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总的来看,此时传统工艺开始进入学术研究视野,一小部分传统工艺因国家的商品化需求得到一定发展,但是大部分传统工艺都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人们对传统工艺普遍存在两种认识误区:一种是固化认识,只看到当下具体的传统工艺和实用功能,没有意识到传统工艺的社会与文化功能,学术界讨论“传统文化”时也未将传统工艺纳入其中;
另一种是泛化认识,没有仔细辨别传统工艺和技术史的关系,要么简单将二者随意连接,要么将二者混为一谈,出现了所谓的“传统工艺史”的提法。在现实中,传统工艺当时处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文化部“三不管”地带。
虽然,“传统工艺保护开发研究组”提出的《传统工艺保护开发实施方案》没有得到管理部门的及时回应,但学者们并未放弃努力,尝试用其他方式解决问题。1995年,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传统工艺研究“技术”流派的形成,它同“艺术”流派共同推进传统工艺研究的系统化。[12]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提出编纂《中国传统工艺全集》的设想,意在国家立法保护之前,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将已知的优秀传统工艺及其相关研究成果记录下来,为日后的抢救保护提供科学依据。1996年,《中国传统工艺全集》编纂工作启动,3年后成为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研究项目和新闻出版署“九五”重大出版项目,相关成果于2004-2008年陆续出版,共15卷14册,分别是《漆艺》《陶瓷》《金银细金工艺和景泰蓝》《造纸与印刷》《中药炮制》《传统机械调查研究》《雕塑》《金属工艺》《丝绸织染》《民间手工艺》《文物修复和辨伪》《酿造》《历代工艺名家》和《甲胄复原》,其中《造纸与印刷》为两卷合为一册。
2000年春,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邀集专家学者就传统工艺的分类问题作了研讨,正式提出部类—门类—种类的三级分类体系,按行业构成将传统工艺分为12部类。[13-14]大致为:(1)器械制作,包含工具、机械、仪表及其他器具;
(2)雕塑;
(3)陶瓷硅酸盐,包含琉璃、料器、玻璃;
(4)织染,包含刺绣、缝纫等;
(5)金属的采选、冶炼和加工;
(6)髹漆;
(7)酿造、炮制和其他农畜矿产品加工,其中有榨油、榨糖、制革、制盐等;
(8)造纸;
(9)印刷;
(10)编织,如扎制草编、藤编、竹编等;
(11)刻绘,包含剪纸、刻纸、年画、内画壶等;
(12)其他手工艺,比如火药制作、烟花爆竹等。中国传统工艺三级分类体系意味着传统工艺研究对象化的形成,其标志性成果就是《中国传统工艺全集》。
由于《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所涉工艺并不全,学者们考虑筹备第二辑。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为《中国传统工艺全集》第二辑的筹备工作带来新转机。为适应新工作的需要,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召集专家深入探讨传统工艺的学科性质、内涵、类别及其与工艺美术的关系等问题。经反复征求意见,决定改一级分类的“部类”为“大类”,新增“营造”和“家具制作”两大类,将中国传统工艺12部类调整为14大类。[15]2004年8月,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传统工艺被纳入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中,受文化部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过去“三不管”的尴尬境地。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提出的14大类的分类被“非遗”主管部门采纳并用于传统工艺普查和名录制订。随后出版的《中国传统技艺》一书也采用了14大类的分类标准。[16]2008年,《中国传统工艺全集》第二辑的编撰工作正式启动,于2014-2016年陆续出版,共5卷6册,分别是《农畜矿产品加工》《陶瓷(续)》《锻铜与银饰工艺(上下册)》《造纸(续)·制笔》《制砚·制墨》。
1996-2016年,《中国传统工艺全集》历时20载,共出版2辑20卷20册,涵盖了已知的15大类传统工艺,近600种工艺,是目前最全的中国传统工艺著作。《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是近代以来第一部系统整理研究中国传统工艺的学术著作,被学界喻为“《考工记》和《天工开物》在当代的补编和续编”[17]45。其中部分卷册如《造纸与印刷》《丝绸织染》《陶瓷》《漆艺》等为有关工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提供了权威的科学支撑。[18]诚如专家所说:“(《中国传统工艺全集》)将为维护中国的文化命脉和保护民族特质作出贡献。”[19]
国家“非遗”工作和《中国传统工艺全集》的出版对传统工艺的分类提出了新要求。2018年,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的分类标准中又增加了“中药炮制”,将中国传统工艺的14大类调整为15大类,[20]125即:(1)工具器械制作;
(2)农畜产品加工;
(3)营造;
(4)织染绣;
(5)陶瓷烧造;
(6)金属采冶和加工;
(7)雕塑;
(8)编织扎制;
(9)髹漆;
(10)家具制作;
(11)造纸和笔墨砚制作;
(12)印刷;
(13)刻绘;
(14)中药炮制;
(15)特种技艺及其他。这是目前最新的中国传统工艺分类标准。华觉明按照最新分类标准统计了第一至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传统工艺的规模,共有15大类106门类765种类。
自2006年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项目名录以来,中国“非遗”管理工作稳中有序,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管理体系;
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建立起传承人、管理、研究相关制度。传统工艺的价值因为国家“非遗”工作的推动而得到社会的普遍认识,传统工艺保护成为社会共识。学术界也开始从多个层面探索保护途径,并意识到传统工艺理论研究的重要性,积极推进传统工艺学科建设。
中国近现代技术史表明,中国的技术传统在西方科学的技术影响下大多从历史舞台中心走向边缘,成为散落在神州大地零星分布的各种传统工艺。这一过程充满历史的必然与偶然。传统工艺的分类从本质上来说,是对孤立分散的传统工艺进行编码,把看似独立散落的信息进行识别和归类,以便系统认识与管理。前保护时代的学者,在这些边缘的技术中看到连接历史与当下的重要意义,为传统工艺建立了“活化石”语境,分类成为认识传统工艺的起点。保护时代的学者,用分类建立传统工艺的阵势与秩序,为传统工艺建立了“技术遗产”语境,分类又成为系统研究和保护传统工艺的依据。
当然,任何分类都不是认识的终点,并且都有时代局限性。传统工艺分类的历史也表明,分类背后隐含着若干困境。
3.1 “类”的学理与现实张力
学科隔阂对传统工艺分类的影响很明显。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于2000年制订的12大类分类标准,没有纳入雕塑、陶瓷、织染、髹漆、编织、刻绘、花丝、景泰蓝,因为这些是工艺美术行业的强项;
也没有纳入文物制作和修复工艺,因为它们属于文物科技范畴。
行业惯性对传统工艺的分类影响也很大,不同组织有各自的分类标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和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所设的专业委员会中只有三分之一的类别相同。在目前较为统一管理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传统工艺也是处于分散状态,主要在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中,但在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俗中也涉及部分传统工艺的项目。
此外,工艺留存现状对传统工艺分类也有一定影响。《中国传统工艺全集》的出版收到“名全而实不全”的评价。长北等学者提出书中所欠缺的12种工艺中,除了因学科隔阂和行业惯性没有纳入的营造、家具制作、棉毛麻织造、刺绣、印染、服饰制作、剪纸刻纸7种工艺,像农艺、工具器械制作、特种工艺、木活字、麻纸5种工艺则是目前研究不充分所致。[17]此外,还有一些传统工艺未被纳入国家四级“非遗”保护体系中,有待进一步分类。这些都说明,学界试图用一种整体视角认识分散的传统工艺,其认识过程充满理想与现实的张力。
3.2 “种”的惊奇与“类”的忽视
在传统工艺的对象化过程中,往往存在新“发现”的传统工艺对已有观念的“冲击”。火草织布技艺的归类过程就体现了这种“种”的惊奇与“类”的忽视。
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被纳入2014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名录信息如下:项目编号为Ⅷ-100,项目名称为“传统棉纺织技艺(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项目类别为传统技艺,项目申报单位为四川德昌县文化馆。事实上,四川德昌的火草织布是火草与棉或麻的混纺布,将之归入“棉纺织”类并不准确。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将它归入第15大类“特种技艺及其他”也不准确。[20]129杨源认为火草布制作工艺无疑是一种典型的特种工艺。[21]笔者看来,很多时候“特种”其实就是目前在认识上仍无法归类的那一类。除四川之外,火草布更广泛地分布在云南。云南对火草的利用方式比四川更多样,有纯火草布、火草麻布等,已纳入云南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很显然,火草织布技艺属于纺织,应当被归入第四大类“织染绣和服饰制作”中。这些分类反映出火草纺织技艺这一传统工艺对人们脑海中以棉麻丝毛为中心的纺织观念的“挑战”。
火草布所反映的“类”的忽视是观念导致的。还有一类是研究现状使然。华觉明在谈及《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时,提到其“名全而实不全”的两个表现之一是缺少“营造”和“家具制作”两大类,已有的卷册中除剪刻印绘、编织扎制等未单独成卷外,织染绣和服饰制作类也仅有《丝绸织染》一卷,所述染色和刺绣均甚单薄,棉麻毛纺织亦付阙如。①①另一个是经济、人文与技艺的互动过简。详见参考文献[18]第1323页。在学科隔阂、行业惯性和认识惯性背景下,研究的速度跟不上传统工艺消失的速度,急需大量的研究介入。在传统工艺对象化过程中,存在很多这种“种”的惊奇与“类”的忽视,其根本是由主客观多种因素形成,充满了认知中的中心与边缘的碰撞。
3.3 “物”与“技”的发展矛盾
传统工艺的发展问题是传统工艺研究非常重要的议题。在保护时代,是保护技术的“物”还是技术的“类”一度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前者认为,传统工艺的“原汁原味”体现在物品上;
后者认为,传统工艺的“原汁原味”体现在技术类别上。追溯历史,到底是“物”承载了重要信息,还是工艺承载了重要信息?展望未来,传统工艺的发展到底是以技术为标准,还是以物为标准?由于侧重点不同,在面对传统工艺的发展问题上,保护“原汁原味”与发展传统工艺之间存在一定矛盾。
这个困境本质上是在追问传统工艺的原真性。邱春林提出“核心技艺”[22]12概念,有助于人们判断传统工艺发展时的方向问题。同时,核心技艺之外的无形核心文化,[23]84也成为重要的概念。华觉明指出:“传统工艺是在历史上形成的由创意或设计引领、使用天然或人工材料、依仗手和其他肢体并借助工具器械及自然力实施操作、其制品具有实用或兼具审美功能的技艺性劳作。”[20]121这个概念可以为 发展 传统工艺提供一些启发。“物”与“技”的发展矛盾反映了传统工艺发展中的“静态的物”与“动态的类”谁为中心的问题。
传统工艺的对象化历史表明,“类”是一个历史产物,会在一定时间形成或消失。不同时代的分类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传统工艺的认知和管理,是一个时代传统工艺存续的指示标。潜藏在传统工艺分类中的多重困境,不论是研究与现实的问题、观念问题,还是传统工艺发展的中心问题,都应当在当下传统工艺研究中正面应对。
2017年,《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指出,要加强传统工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和理论、技术研究。这为解决传统工艺分类中的困境提供了外部政策依据。华觉明提出建设全国性传统工艺学科,从学界内部打通旧识形成共识。其建设要点有5个:(1)建立传统工艺学科建设联席会议,策划、运作全国范围的传统工艺学科建设。(2)成立国家级的传统工艺专职研究机构。(3)建立干部、专家与社区、企业、艺人相结合的传承发展运作模式,以代替目前由政府主导、非经常性、非精准扶持的工作模式。(4)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传统工艺研究。(5)举行系列的传统工艺学术会议并推出论文集;
创办中英文版《中国传统工艺》期刊,加强交流与传播。[18]1324-1326其中,第5点已有前期实践。2006年,首届中国传统手工艺论坛在大理成功召开。[24-26]2009年,首届中国技术史论坛纳入了传统工艺议题,并出版论文集,囊括多篇以传统工艺为研究对象的论文。[27-30]2022年1月,由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主办的《中国传统工艺》集刊正式发出约稿函,筹备创刊号。第1~4点还有待多方努力探索。
2011年,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启动《中国工艺美术全集》编纂工作,其目标是成为一部关于中国工艺美术的完整国家档案。该书分“国卷”和“省卷”,“国卷”设历史、理论、技艺、人物、作品、文献、检索7卷,其中“技艺卷”共10篇,包括《雕塑篇》《织染篇》《刺绣抽纱编结服装道具篇》《编织扎制篇》《陶瓷玻璃篇》《漆艺篇》《建筑彩画传统家具篇》《金属工艺首饰篇》《剪刻绘印篇》以及《其他工艺美术篇》[31]。第一批阶段性成果于2020年出版①①第一批阶段性成果(2020)共8册:《技艺卷1·雕塑篇》《技艺卷2·织染篇》《技艺卷4·编织扎制篇》《广西卷4·刺绣印染织造服饰篇》《广西卷5·编织扎制篇》《云南卷4·陶瓷玻璃篇》《贵州卷4·织造篇》和《江苏卷7·漆艺篇》。。该丛书体现了传统工艺从技术、艺术到民俗的综合认识,体现了传统工艺研究“技术”流派与“艺术”流派在研究理念上的合拢,符合新世纪传统工艺整体认识的要求。
2017年《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颁布,对传统工艺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笔者认为,对于技术史研究而言,如果保护时代的传统工艺研究是对工具、配方、工艺流程等技术内核的挖掘,那么振兴时代的传统工艺研究自然应扩大到对技术的主体(工匠)、载体(作坊、工场)、设计实施过程、器物等技术文化和技术环境的认识。[23]80
对于技术史视野下的传统工艺研究而言,作为对象的传统工艺研究,其重心从工艺(技术过程)转移到物(技术结果),关心传统工艺在核心技术不变前提下的“变”。技术史研究将传统工艺对象化的历史表明,作为对象的传统工艺研究关心技以载道的“道”和物以明志的“志”,以下几点有助于揭示具体工艺背后的“道”和“志”。
4.1 转向问题型传统工艺研究
虽然传统工艺的三级分类体系和内容依然有待完善,有的分类条目也需要一些之前常关注的“是什么”的描述型研究,但振兴时代视传统工艺为对象的研究重心应该转向问题型研究。从遗产保护的角度看,如果说描述型研究更关注传统工艺有什么遗产价值,那么问题型研究更关注传统工艺作为遗产的价值形成过程,回答“如何和为什么”。所谓“问题”是指作为对象的传统工艺能为解决人们的具体问题提供个案支撑,帮助人们理解技术及技术物的社会文化意义。因此,“问题”的来源与工艺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研究思路也较之前有所拓展,如同类传统工艺的对比研究,不同类传统工艺的联系性研究,跨媒材工艺的关系问题,等等。
4.2 重新重视传统工艺的共性问题
在以分类为依据的研究理念下,学界应重新重视传统工艺的共性问题。一项传统工艺的传统是什么,它如何反映了某地域、某民族的文化传统,今天人们讨论它的意义是什么,这些共性问题蕴含在传统工艺的本质特征中。华觉明曾提出传统工艺“三品四性”[16]3的本质特征,这是全面认识传统工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理性途径。笔者曾提出,从本质上看,传统工艺主要是指那些传承有序的、符合自然的、与人类生活相关的手工技艺;
从内容上看,传统工艺是用于解决人们衣、食、住、行、用五个方面的物质性生存问题的技艺。[23]80挖掘具体传统工艺背后的共性问题,有助于深化对具体传统工艺的认识和加强对其共性认识的反思。
4.3 理解传统工艺振兴的本质
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嵌入紧扣的。[32]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曾一度“遗忘”了传统工艺,让过去的技术(传统工艺)“脱离”了现在的社会,使得传统工艺成为一种边缘性的存在。因此,传统工艺振兴的本质,就是以核心技术和核心文化为中心的技术物和衍生文化的创造,把处于社会网络边缘的传统技术嵌入现代社会中,包括物质文化嵌入和精神文化嵌入。前者体现为支持传统工艺的主体(工匠)制作适合现代生产生活的各种传统工艺物,发挥工艺的经济价值;
后者体现为大力发扬技术物(产品)所蕴含的人文和社会意义。这类研究属于技术遗产保护,是应用技术史的范畴。[33]
4.4 注意“非遗”保护九环节的不同步
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有确认、立档、研究、保存、维护、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九个环节①①“保护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英文原文为protection,中文译为“保护”。华觉明发现该译法与句首的“保护”(safeguarding)重名,建议此处译为“维护”。详见参考文献[16]第508页和参考文献[34]。。由于不同种类传统工艺的研究基础和社会影响范围不同,如营造、织染绣、陶瓷烧造等大类的传统工艺有丰富的研究基础,而特种技艺及其他大类的传统工艺则较为琐细,因此不同大类的传统工艺研究的问题程度不同。商品化程度高的传统工艺已经进入“非遗”保护的振兴环节,商品化程度不高的传统工艺还处于“非遗”保护的前八个环节。因此,在进行“非遗”保护的时候,需要系统鉴别传统工艺所处的保护环节,避免盲目谈振兴。
4.5 加强技术史与邻近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史学者积极借鉴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领域的视角进行研究,并积极同相关领域学者对话,[35]在科技史领域生长出科技人类学[36]的研究分支。
传统工艺涉及学科较广,除了技术史外,许多学科也逐渐衍生出传统工艺的研究诉求。例如民俗学领域,1998年《民俗学概论》中论证了包括传统工艺在内的民间科学技术是民俗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37]这种观念最终生长出技术民俗学[38-39]的研究分支。此外,还有相关学科讨论了传统工艺知识产权保护[40]、传统工艺与旅游业的结合[41]等问题。
在传统工艺振兴时代,应根据研究需要,继续加强技术史与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社会学、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学等近邻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传统工艺振兴问题中涉及的知识产权、旅游参与等问题,探索应用技术史的研究路径,以充分发挥传统工艺的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实现多层面的社会嵌入。
中国传统工艺对象化的百年历史表明,中国传统工艺受时代的影响很大。与此同时,中国传统工艺内在的技术与文化基因非常深厚,合适的土壤便能让它焕发生机。21世纪的中国社会形态整体已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社会结构也从“乡土中国”走向“城乡中国”,而城市社会也出现“手工缺失症”和“自然缺失症”。中国人的“乡愁”更多时候是以传统工艺为载体的亲近自然、回归人的尺度的“物愁”。因此,振兴时代的传统工艺研究包含了保护技术的原真性、激发技术的能动性和振兴技术物的多样性等多种议题。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源自传统社会的中国手工艺应当发挥更多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作用。努力推动中国传统工艺在各种分类标准下进行不同程度的社会嵌入,关注新时代注入的巧思与情感,让今天的传统工艺成为新时代中国人的一类精神寄托。
猜你喜欢传统工艺分类工艺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玩具世界(2022年1期)2022-06-05分类算一算数学小灵通(1-2年级)(2021年4期)2021-06-09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山东冶金(2019年6期)2020-01-06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世界农药(2019年2期)2019-07-13分类讨论求坐标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19年4期)2019-05-20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18年6期)2018-06-26教你一招:数的分类初中生世界·七年级(2017年9期)2017-10-13刍议现代工业设计对传统工艺的发展性继承工业设计(2016年5期)2016-05-04——印度传统工艺成就的家具系列">砖与竹——印度传统工艺成就的家具系列工业设计(2016年9期)2016-04-12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铜业工程(2015年4期)2015-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