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

时间:2023-10-06 14:05:06 来源:网友投稿

李玉梅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2)

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和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现代企业与高职教育面临转型发展的难题。产教融合作为一条具有发展前景的道路,是指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融合资源,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创新和优化人才培养制度,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以产生1+1>2的教育效果,为现代企业培养复合型、高质量人才,实现高职教育与现代企业的同步发展。高职院校应当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深产教融合程度,使高职院校与企业能够充分发挥优势,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1]。因此,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满足产业转型发展需求

科技的发展加速了现代企业的变革,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步入了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产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其生产方式、经济增长点等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现代产业内部工作岗位的复杂性与综合性增强,对劳动者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提升,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拥有社会服务意识与良好的职业素养,为技术与产业发展提供保障[2]。高职教育是人才培养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担负着为社会和产业培养高水平人才的责任,优化其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尽快打破产教间的边界,促进产教融合,实现协同育人,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的结合,为产业的衍生和发展提供人力资本,满足产业转型发展的需求。

(二)优化高职院校育人机制

就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来看,产教融合是其必然发展趋势。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训基地等,将现代企业与高职院校教育与实践资源进行融合,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融入企业实践指导,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加入教师队伍,是现阶段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优化的主要内容。产教融合下高职教育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企业发展相关的生产实践知识也被纳入其中,为高职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企业与市场间的联系非常密切,与高职院校相比有着更直接的掌握市场动态和发展方向的优势,企业可以将相关领域先进的技术、信息以及对人才的需求传递到高职院校,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与市场产生联系,优化高职院校育人机制,实现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的转变。

(三)凸显高职教育的本质

产教融合凸显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其优势在于将高职院校、企业联系到一起,融合了校内教育、生产实践、技能培训和专业素质培养等多种教育目标,显示出高职教育将校内教育研究性与生产的实践性综合发展的重要性,是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必要途径[3]。此外,产教融合下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能够提高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贡献度与参与度,激励和引导企业将经验和优势分享给高职院校,使高职教育人才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产教融合的发展,为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为产能提供了机会,实现了教育和产业的优势互补。随着产教融合在高职教育领域的持续推进,高职教育将逐步向双元双主体方向发展,真正意义上实现职业教育在社会进步与发展中的价值。

(四)为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

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使产业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低成本产业必须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否则将会被市场淘汰。因此,市场人才结构也随之发生转变,高职教育需要适应这一变化,积极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增强毕业生的未来生存能力,促进企业转型发展。社会经济的现代化需要大批有智慧、有学识、有担当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类人才的培养则离不开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支撑的现代信息技术。分析高职教育整个发展状况可知,产教融合为创新和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为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有利环境,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只有以当前职业教育现状和市场需求为参考,与企业协同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实现其育人价值、知识创新价值。

(一)校企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

当前,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形式。其一,高职院校不同专业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企业履行协议内容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该模式对高职院校育人工作更有益,但企业获得的收益却十分有限。其二,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同制定集团化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同时满足了多主体利益需求,有效整合和配置教育资源,但缺乏相应的制度作为保障[4]。其三,高职院校各专业与产业群进行对接,以校企协同发展为目的,但多方利益难以平衡,合作效果有待提升。产教融合下,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利益追求不一致,二者难以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达成共识,出现了诸多矛盾。例如,企业对经济利益有着执着追求,在参与人才培养时希望学生能够长期参与实践,而高职院校更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未来发展的关注,希望能够平衡课堂与实践。可见,现有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多主体、多元化的人才需求,限制了产教深度融合,需要进行合理优化,才能促使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机制落到实处。

(二)企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低

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企业没有认识到产教融合的重要性,未能看到校企长期合作为企业带来的技术与人才支持,片面地认为企业只需要搞好生产和经营即可,认为企业不需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将人才培养的责任完全推给高职院校,导致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脱节。此外,影响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积极性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校企协作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但能够获得的利益较为有限,其收益与支出不呈正比,打击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例如,企业在与高职院校合作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服务时,需要针对学生实习需求,为他们提供相应数量与性质的岗位,需要考虑这些岗位的变动是否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和经营。这一协商管理过程需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增加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导致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兴趣逐渐降低[5]。

(三)专业课程体系缺乏创新性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高职教育固有的教育体系不能及时为市场提供所需人才,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下降。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创新方面,部分高职院校依赖传统教育机制和资源等要素,课程体系缺乏创新,仍以专业课、基础知识课作为主干课程,学生对专业前沿知识与技术的了解主要源于教师讲解和自主学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所欠缺,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四)师资队伍产教融合能力弱

目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最为突出的问题在于职业教育与产业实践需求相脱节,其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产教融合能力较弱,难以引导学生将教材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技能。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各类高职院校的规模逐步扩大,招生人数逐渐增长,学生与专职教师的比例进一步拉大,教师队伍中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欠缺。很多教师主要将工作重心置于学生管理、完成教学任务等方面,忽略了对专业素养的提升,且鲜少参与企业实践活动,导致专职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显得力不从心。此外,随着新材料、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出现,传统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受到极大的冲击,学校对教师的创新能力、实践经验等要求不断提升,然而因为招聘机制、培养机制、管理机制等多种因素叠加,当前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有待提升,多数高职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授课过程中仍然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难以将知识延伸到实践中,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五)缺乏相关政策的有力支撑

完善的产教融合政策和制度是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有利条件,也是优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基石。为促进校企协作,国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解决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矛盾的文件,但其具体落实还存在较大难度。其一,当前产教融合相关政策存在衔接困难的问题,部分地方政府没有在国家宏观文件的指导下出台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方面的政策,影响了产教融合的效果。其二,产教融合下人才培养需要多个主体共同协作,但当前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的政策协调性较差,颁布的政策多以高职院校为中心,缺乏与对应企业相配套的激励与补贴政策[6],导致部分企业校企合作积极性较低。其三,部分地方政府未能找准自身在产教融合育人体系中的定位,没有以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为依据制定评价体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与产业需求相脱离。

(一)构建互利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

产教融合下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关注高职院校和企业的需求。其一,高职院校需要与企业合作,根据企业产业发展和院校教育需求,共同制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明确未来人才培养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其二,企业需要与高职院校构建资源共享体系,为职业教育提供教育资源;
高职院校需要与企业展开科研合作,为企业发展提供创新思路。需要注意的是,为避免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产生冲突,需要制定完善的规则制度,保障双方的利益不受损。例如构建企业新型学徒制、现代学徒制、社会实践基地、专业订单班等[7]。其三,高职院校需要深入研究企业人才需求,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和教育管理体系,加强对校内外实习、实训、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和管理水平;
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教学形态制定多元化考核评价标准,形成针对性考核体系,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优化。

(二)创新产教融合的人才管理制度

产教融合下高职院校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创新人才管理制度,激发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其一,完善产教融合参与主体相关管理制度,明确不同主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拥有的权力和需要承担的义务,明确校内外不同岗位的职责与要求,激发高职院校与企业的积极性。校企双方要积极参与人才培养,以多方共赢为目标,完善教学与实践评价体系。其二,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根据专业及未来工作岗位需求,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管理工作中,提升高职教育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8]。其三,高职院校应与企业协商,针对学生实习制定专业的管理制度,增强学生的实习能动性和自觉性,以工作岗位具体要求为依据,监督学生将理论知识落实到实践工作中,确保学生实习的有效性。同时,校企双方要明确校内外指导教师的分工和责任,避免工作中出现推诿责任的现象,确保学生校内学习和校外实习都有专人管理和指导。

(三)产教融合构建“1+X”课程体系

产教融合下,高职院校需要结合“1+X”教育模式,构建“1+X”课程体系,要求学生获取相关职业证书,提升职业技能。进行课程设置时,高职院校需要与企业协作,确保课程体系与对应职业技能证书考核标准与要求一致,以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爱好选择学习内容和考试证书,拓展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9]。以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该院与中教畅享(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联集团(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展开合作,以成果导向理念为指导,结合当前新媒体营销行业发展需求,制定了专业学历证书与其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结合的“1+X”课程体系,其中“X”主要包括数字营销技术应用、社交电商运营、新媒体营销、网店运营推广、呼叫中心客户服务与管理等技能证书,有效推进了产业与教育的融合,引导学生在校考取相应证书,获取上岗资格,提升学生未来就业率,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人力资源。

(四)增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灵活性

产教融合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更应具备灵活性和科学性,既注重对校内人才的培训输出也注重校外优秀人才的引进。高职院校培养人才不应仅由专职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实践,企业领导者和技术人员也应参与教学工作中,承担部分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其一,增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能力,要求具有丰富理论教学与科研经验的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制定实践考核机制,将考评结果与其科研资金、职称评定等挂钩,提升校内教师的实践能力[10]。其二,与企业协商引进生产管理骨干,这类人才在长期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和技术经验,对产品生产、包装、运输、管理和销售等一线工作更为熟悉。学校聘请他们为学生授课,能够突出教学中的技术元素,实现将教材内容与一线技术相结合,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便利。

(五)充分发挥当地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政府是教育、产业宏观发展政策的制定者,在产教融合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着宏观调控作用。完善和落实校企协作制度和政策,能够为产教融合提供优良的发展环境,促进高职院校和产业更好地发展。其一,政府应当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从本质上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存在较大差异,但二者在中国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着同样重要的地位,政府应当平衡两种教育的投资经费,为职业教育拓展更多的投资渠道,构建完善的教育资金管理体制,并向社会公开教育经费拨款与使用情况。其二,完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凭借法律的强制性、科学性、规范性等特征,为产教融合提供保障。政府需要制定详细法律,明确企业、高职院校、行业等获利者的权责,规范不同主体间的合作方式,为产教融合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其三,完善产教融合配套政策,根据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现状,制定购买服务、实习补贴、激励资金等制度,并为积极与高职院校合作的企业免除部分税务,提升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机制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产教课程体系校企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南开管理评论(2021年1期)2021-04-13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2期)2019-05-28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商周刊(2018年22期)2018-11-02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7年2期)2017-05-30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8期)2015-03-01

推荐访问:视角 融合 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