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萍 王金河 王晶晶
1郑州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社区护理教研室,郑州 450000;
2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教处,郑州 450008
2015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就医学教育多次发文,推动了我国医学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促进了医学教育的创新发展。当前,医学教育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人才培养规模、结构和质量供需失衡是我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1]。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河南省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提出了“全面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结构,提升医学专业学历教育层次,坚持以需定招、合理确定医学类专业招生结构和规模”[2]。本文应用河南省医学教育统计信息平台数据,在分析河南省医学教育现状和卫生技术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医学教育结构调控的重点及其实施策略,为培养更多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医学人才奠定了基础。
1.1 医学院校人才培养供给情况
1.1.1 医学教育办学机构数量 截至2021年底,经过河南省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同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纳入全省医学教育统计的各类医药卫生类院校共有65所,其中,本科院校18所(含独立设置院校3所)、高职高专院校26所(含独立设置院校11所)、中等职业学校21所,在校学生总数37.2万余人,毕业生11.5万余人。
1.1.2 医药卫生类专业招生数量 2021年,河南省医药卫生类专业总共招生124 424人,其中2所学校招收博士研究生240人,占比0.2%;
5所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4 891人,占比3.9%;
18所学校招收本科生20 808人,占比16.7%;
36所学校招收专科生71 051人,占比57.1%;
24所学校招收中专生27 434人,占比22.0%。
1.1.3 主要专业不同层次招生情况 河南省设置医药卫生类专业83个(本科34个、高职高专32个、中职17个),各专业招生比例悬殊,招生总数达到4 000人以上的专业共有8个,其中护理专业招生数量最多,达到52 635人,占医药卫生类专业招生总数的42.3%。在主要专业不同层次招生中,又以专科层次招生占比较大: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招生6 513人,占本专业招生总数的52.0%;
中医学专业专科招生6 446人,占本专业招生总数的55.0%;
口腔医学专业专科招生3 789人,占本专业招生总数的92.9%;
助产学专业专科招生2 292人,占本专业招生总数的84.4%。具体结果详见表1。
表1 2021年河南省医药卫生类主要专业不同层次招生情况
注:妇产科学与助产学,包含研究生层次的妇产科学专业、本科层次的助产学专业和专科层次的助产专业
1.2 卫生健康人才需求情况
1.2.1 从以往全行业每年增加人数和自然减员人数测算所得数据 2010~2019年河南省卫生系统净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7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约为10万人,注册护士约为15万人,平均每年净增约2.7万人。具体结果详见表2。截至2019年底,45~54岁人员11.8万人,女性8.5万人,预计每年有1.7万女性退休;
55岁以上人员6.2万人(含返聘人员),平均每年有约1.2万人退休:预计空岗2.9万人左右。据此测算,退休人数和净增人数相加,每年实际需求大约为5.6万人。
表2 2010~2019年河南省医疗卫生机构医护人员数量
1.2.2 国家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系统河南省需求报告统计数据 2021年河南省卫生人才需求年报显示,4 668个医疗卫生相关机构需要各层次卫生技术人员约3.5万余人。其中,临床医师1.6万余人,占比45.3%;
口腔医师821人,占比2.3%;
护士约0.96万人,占比27.1%。具体结果详见表3。在所需求的卫生技术人员人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72.5%,专科学历人员占比25.6%,中专学历人员占比1.8%。
表3 2021年河南省卫生健康人才需求计划年报表汇总数据[例(%)]
1.2.3 “健康中原2030”规划纲要目标人数 根据中共河南省委员会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健康中原2030”规划纲要》[3],到2030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要达到3人。按照医护比1∶1.25计算,目前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实际人数都已经超出规划目标要求。
基于以上数据分析,考虑自然减员、事业发展因素,河南省每年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人数应该在6万人左右,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应该为70%。
2.1 供需不平衡问题突出
2.1.1 数量不平衡 2021年,河南省医药卫生类专业招生12.4万余人,毕业生11.5万余人,而需求仅有3.54万人,供大于求现象突出。
2.1.2 学历不平衡 本科及以上层次招生数量占比仅为20.8%,而实际需求占比为72.5%;
专科招生数量占比57.1%,而实际需求占比仅为25.6%,这说明医学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严重不足。
2.1.3 专业不平衡 一方面,专业不平衡体现在传统专业设置所需数量不足,如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本科以上层次招生不能满足需求;
另一方面,专业不平衡体现在大健康理念和新科技革命内涵的新医科专业设置不够,如妇幼保健医学、全球健康学、智能医学工程、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医养照护与管理、放射治疗技术、呼吸治疗技术等专业在省内几乎为空白。这说明需要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增强与社会发展和行业人才需求的匹配度。具体结果详见表4。
表4 2021年河南省医药卫生类专业不同层次需求数量与招生人数年报对照
2.2 专业趋同性明显
医学类院校办学特色不突出,专业设置千校一面的现象比较明显。2021年招生总数达到4 000人以上的专业共有8个,护理专业趋同性最为突出,各学校布点达到百分之百,有的学校甚至中专、专科、本科3个层次同时存在。其次是康复治疗技术、药学、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而基层紧缺的精神医学、儿科学、病理学等专业人才培养不足,维护特殊群体健康保健的老年服务与管理、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等专业严重不足。
2.3 单点招生规模过大
2021年招生规模在7 000人以上的学校有1所;
年招生规模在4 000人以上的学校有6所。护理学专业单点招生规模在2 000人以上的学校有4所,1 000人以上的学校有12所。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单点招生规模在1 000人以上的学校有3所,口腔医学专业单点招生规模在500人以上的学校有4所。由于单点招生规模过大,导致生均教育资源不足,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2.4 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据国家医学考试中心通报,河南省医学院校全日制应届毕业生2021年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显示,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52.3%,有3所学校通过率低于40.0%,最低的学校通过率只有11.5%;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37.8%,有3所学校通过率低于30.0%,最低的学校通过率只有24.0%;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28.5%,有3所学校通过率低于30.0%,最低的学校通过率只有19.8%。
2.5 优质毕业生外流严重
本科以上层次临床医学类专业毕业生是我省卫生健康行业的紧缺人才,每年需求量都在万人左右。2021年,9所院校临床医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有5 113人,在河南省就业或者读研究生的有3 638人,外流毕业生占比约为30.0%。郑州大学、河南大学2所“双一流”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有1 454人,在本省就业或读研究生的只有547人,占比37.6%;
907人不在河南省就业或者读研究生,外流毕业生占比62.4%。郑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报考本校硕士研究生的占比仅为32.1%,整体研究生生源质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郑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双一流”建设。
基于健康中国建设对医学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河南省医学教育的现状,我们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协同发力,逐步建立医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供需平衡机制,促进医学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增长。2021年,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向教育厅提出了《河南省医学教育招生计划调控工作方案的建议》,提出压缩总量、提高质量、调整结构、分类办学、升降结合、分步实施的策略。
3.1 调控重点
首先,扩大本科及以上层次招生规模,压缩专科及以下层次招生规模,压缩重点是专科和中专护理、口腔医学、中医学、临床医学专业招生数量。其次,重点压缩单点招生规模较大的院校、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高于25∶1的学校和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3年低于50.0%的学校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
3.2 调控措施
3.2.1 严格控制总量 根据行业需求测算,河南省医药卫生类专业年招生总量应当控制在6万人以下。自从2021年起,按照3~5年时间逐步压缩调整,到2025年达到按需定招。各校根据核定后的规模,超出部分提出5年内压缩调控计划。原则上按照2021年压缩20%,2022年压缩20%,2023年压缩20%,至2025年达到按需招生的目标。
3.2.2 压缩单点规模 对单点招生规模过大的学校,按照国家专业标准要求和学校办学条件评估核定医学类专业招生总规模的上限,对于超过核定上限的高校,按照3~5年逐步调整措施压缩其招生规模。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专业专科层次单点招生规模过大的学校,依据执业助理医师、护士资格证考试情况,对通过率低的学校提出明确的压缩要求。
3.2.3 落实分层办学 “已设置本科医药卫生类专业的高校,其对应专科不再招生;
高校不再举办医药卫生类专业的中等职业教育”[2]。我省目前还有8所实质并入、升格为高等院校的中职学校依然存在并招生,应当逐步撤销中等职业学校(或中专部)建制,不再举办或者变相挂名举办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中专层次教育逐步转向为乡村基层和托育、养老服务业培训人才。
3.2.4 控制新设布点 严格落实“无相关医学类专业基础的非医学院校不得设置医药卫生类专业,也不宜再设置专科及以下层次的医药卫生类院校”[2],未经行业部门同意举办医学教育的学校不得招生。目前,河南省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布点12个,年招生6 513人,单点招生平均543人;
口腔医学专业布点8个,年招生3 789人,单点招生平均474人;
护理专业布点31个,年招生27 645人,单点招生平均892人。以上专业按照目前专业布点,已经满足了我省区域卫生规划需求,因此,近年不宜再增设新的专科层次的办学点,而应当逐步扩大养老、托育等健康促进类专业布点,以适应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政策变化对“一老一小”照护的人才需求。
3.2.5 落实以需定招 继续扩大本科及以上层次各专业招生计划,向全科医学、儿科学、精神医学、妇产科学、麻醉学、急诊医学、病理学、重症医学等紧缺人才专业倾斜。建议高水平大学扩大“5+3”一体化培养规模,在研究生招生中鼓励考生报考本校、本省高校研究生,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鼓励更多优秀的本科毕业生留在本省就业或者读研究生。
4.1 招生总数平稳,研究生层次比例增加
与2020年相比,2021年医药卫生类专业招生总数增加了3.3%。其中,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分别增长了55.4%和45.5%;
本科层次减少了4.0%,专科层次增长了0.5%,而中专层次在强化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坚持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办学定位下,增长了10.9%。具体结果详见表5。
表5 2020年和2021年河南省医药卫生类专业不同学历层次招生数量比较
4.2 调控重点凸显,重点调控专业招生减少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与2020年相比,河南省临床医学专业招生总数减少了12.0%,专科层次减少了17.9%;
口腔医学专业招生总数减少了9.8%,专科层次减少了11.1%;
护理专业招生总数减少了1.9%,专科层次减少了4.5%;
中医药专业招生总数增加了18.7%。按照上述调整计划,2021年从总量控制上没有达到预期的调整目标,但抑制了医药卫生类专业办学点布局上升过快的势头,除中医药专业外,专科层次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等专业招生数量均有压缩。具体结果详见表6。
表6 2020年和2021年河南省主要医药卫生类专业不同层次招生数量比较
综上所述,通过对2021年河南省医学教育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对比河南省卫生技术人员需求的测算,发现河南省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供需平衡机制的实施策略。通过教育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协同落实,2022年研究生层次招生比例提高,重点调控专业招生数量减少。实践证明,医学人才培养需要跨部门宏观统筹与调控[1],要根据不同层次医学院校的办学定位,从制度设计和政策层面引导控制招生规模[4];
学校也要在行业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找准定位、各安其位、相互补位,逐步建立起与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相适应的医学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结构体系。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刘桂萍:论文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论文的起草和修改;
王金河:论文基本框架和思路的提出、论文修改;
王晶晶:论文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论文的起草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