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丽芳
【摘 要】 想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审美情趣,就要借助童话故事。童话阅读和学习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想象能力,并且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童话教育;写作培养;想象力提升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适当地应用童话故事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因此,基于童话文本教学制定适当的教学策略,是当下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教育方式之一。
一、童话教育中品味童趣
童话故事中运用了大量的表现手法,如夸张、想象、拟人等,使得童话故事拥有了鲜明特色的形象体现。童话故事的情节以及所涵盖的各种人设和情境不断地吸引着小学阶段的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抓住童话教育的这一特点,帮助、引导学生在童话的学习过程中品味童趣,在童话的世界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情感,感受童话故事中的新奇世界,以此来有效地培养学生在童话学习过程中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在童话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时刻抓住童话中的人物个性,将鲜活的童话形象印入学生的脑海中。童话的种类很多,在教育形式上不断引领低年级的学生励志向上,这是童话在小学教学中的核心教育理念。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抓住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全面地进行品读,感受鲜明的童话人物形象为童话故事带来的趣味性。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的《小壁虎借尾巴》这篇童话为例,童话当中出现了主人公小壁虎、牛伯伯、燕子阿姨、小鱼姐姐,动物在作者的笔下拟人化。诸如此类被拟人化的还有许多,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当中的童话《小白兔和小灰兔》《小熊住山洞》等。这种类型的童话故事将原有的动物拟人化,低年级学生在品读的过程当中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以《小壁虎借尾巴》为例,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学习了该篇童话,也为学生讲解了该篇童话当中所蕴含的道理和意义,随即教师指着该篇童话对学生说道:“同学们,《小壁虎借尾巴》这篇童话当中出现了很多的角色,对话方式也很多,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几名同学来扮演当中的角色,有感情地进行对话。”这种活跃课堂的教学活动使得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参与兴趣,几名同学来到讲台前,拿着手中的课本,分配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展开对话。其中主要的角色是小壁虎,还包括小鱼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小壁虎的妈妈以及旁白。
同学甲朗读旁白,他有感情地朗读道:“壁虎在墙角捉蚊子,一条蛇咬住了他的尾巴,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没有尾巴多难看啊,小壁虎想着向谁去借一条尾巴呢?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他看见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小壁虎说——”
同学乙扮演小壁虎,朗读道:“小鱼姐姐,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
同学丙扮演小鱼姐姐,回答道:“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同学甲又读道:“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他看见老黄牛甩着尾巴在树下吃草,小壁虎说——”
同学乙说道:“牛伯伯,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
同学丁扮演老黄牛,回答道:“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
同学甲读道:“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屋檐下,他看见燕子摆着尾巴在空中飞来飞去,小壁虎说——”
同学乙读道:“燕子阿姨,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
同学戊扮演燕子阿姨,回答道:“不行,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同学甲紧接着读道:“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他爬呀爬,爬回家里找妈妈。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笑着说——”
同学己扮演小壁虎的妈妈,说道:“傻孩子,你转过身子看看。”
同学甲读道:“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地叫起来。”
同学乙欢快地说道:“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
教师以这种趣味对话的形式,让学生演绎童话故事当中的情节,在对话的过程当中感受童话故事的趣味性,真正实现以童话教育形式来品味其中的童趣。
二、童话教育中了解童言
童话故事本身具有趣味性,能够将学生带入一定的情景中,便于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积累语言,培育更加活跃的思维能力,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对童话故事的阅读,引导学生有感情地阅读童话故事。童话故事的结构以及描写所用的语言,都是引导学生形成健全人格与促进思维活跃的最佳方式。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幸福是什么》为例,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三个牧羊的小孩子,他们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口老泉被枯树枝所堆积,已经不再涌泉,通过三个牧羊小孩子的努力,成功地让人们喝到了干净的泉水。这则故事对学生来说具有非常实际的教育意义,教师可运用这则童话,在课堂上选取几名学生对该故事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供全班学生品鉴。朗读过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小作业,作业的内容是找出每个人喜欢的一句话:“同学们,这则童话里面,哪句话是你最喜欢的?理由又是什么?”
经过学生们的一番交流与讨论,学生甲举手说道:“老师,‘这时候,从树林里走出了一位美丽的姑娘,金黄色的头发一直垂到脚跟,头上戴着一个白色的花环。这句话把这位突然出现的姑娘描写得特别美丽,仿佛有一种神秘的感觉。”
学生乙随即举手回答:“老师我比较喜欢这句,‘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我特别喜欢这句话,这句话在教育我们要热爱劳动,尽自己的义务,只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值得学习。”
这就是童话教育中童言的教育意义,童话故事中的语言蕴含着极其深厚的育人道理,通過有感情地朗读和品鉴,能够让学生在童话学习中获取更多对自己人格塑造和品质培养有意义的价值,以童话教育感受童言的真谛,领悟童话育人的意义。
三、童话教育中感受童真
小学阶段的学生容易被一些个性鲜明且趣味性极高的童话故事所吸引,其中的许多教育意义也深刻感染着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无论童话故事中的情节是否以动物作为主人公,或者是描写表达的手法比较夸张,里面的情节仍然会成为学生们效仿和学习的重点内容,这是一种童真的表现。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中的《丑小鸭》一课为例,丑小鸭在童话中被拟人化,赋予了更加鲜明的性格与情感。课文描写了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艰难经历。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当中要用童真的眼光去看待丑小鸭的经历,其中的一些情感会感染学生的内心,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丑小鸭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都没有放弃,这种精神是每个人都要去学习的。
童话教育让学生深切地感受童真的美好,将童话当中的一些育人道理应用在自己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像《丑小鸭》这类的故事能够抓住学生的内心,让学生以童真的眼光去看待丑小鸭的经历,并效仿和学习丑小鸭永不放弃的精神,最终达到童话育人的实质效果。
综上所述,童话教育能够塑造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在童趣中感受快乐,在童言中领悟学习,在童真中体会情感。
【参考文献】
[1]石雪.带着童话与教育戏剧色彩的生命教育——记北京市府学胡同小学朝阳学校“生命教育与心理教育工作坊”[J].华夏教师,2020(01):2-3+97.
[2]周建琼.浅谈童话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材中的选编——基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视角[J].教学研究,2015(04):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