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玲
【摘 要】 在融合教育视域下,给予特殊儿童班级关怀,就是指在开展班级管理时,要“以人为本”,理解特殊儿童身心受到的限制,对他们产生同情心与同理心,把他们当作普通学生对待,不歧视他们,不搞群体对立,让他们能够放心参与班级活动。同时,要了解他们的特殊性,给予他们特殊的照顾和帮助,让他们能够在参与班级管理时,顺利地融入寻常学生群体中,让他们发挥特长和价值。
【关键词】 融合教育;特殊儿童;班级;关怀
融合教育,是指让特殊学生到常规学校接受教育,让他们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能够融入社会,发展潜能,让身心正常发展。在融合教育视域下,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时,要给特殊儿童关怀,使融合教育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一、接纳儿童,正视儿童的特殊问题
部分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时,容易对特殊儿童产生不良的情绪,这种不良情绪容易造成教师难以给出正确的班级管理决策。特殊学生往往非常敏感,当他们发现教师产生不良情绪是源于自己时,会受到很大的打击,从而造成心理创伤。教师要正视特殊儿童的特殊问题,以此为基础,关注和接纳儿童,不仅如此,教师还要以身作则,让其他学生了解并接纳特殊儿童,让学生以包容心对待特殊儿童,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
某班有一个孩子,因为听觉神经受到限制,接收音频信息效率十分低下。在与其他同学交流时,该生发现自己难以迅速接收其他同学给出的信息,导致无法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于是内心十分焦躁,他甚至丧失了与其他同学正常交流的信心。班主任在开展了一系列的心理建设以后,又组织了一次“寻找自己的不完美”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并学会接纳“不完美”:教师引导学生倾诉“不完美”对自己的成长带来的影响。在这一次主题班会中,该生发现,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不完美”。比如,有些学生交流的水平不高,有些学生“似乎不太聪明的样子”,而自己的“不完美”,恰巧只是自己的听觉神经先天受损。该生在描述自己的经历时,发现自己的“不完美”不被别人接纳,在他人斥责自己不该“不完美”时,他是多么伤痛。在教师的引导下,该生了解到,当感受到他人的不理解导致自己的利益受损时,自己可能会产生不良的情绪,然而把“不完美”作为发泄对象,只会伤人伤己,而无助于改善现状,于是下次遇到类似事情时,要学会暂时把自己与情境隔离,避免不良情绪发酵。其次,该生开始思考自己为什么产生了不良情绪。以他影响班级管理的效率为例,他看到因为自己与其他同学交流不畅,所以自从他参与班级管理后,班级管理效率变得低下,导致其他同学开展班级管理的压力增大。最后,该生发现自己产生不良情绪的真正原因,是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该生理解了每个人都有“不完美”,只是每个人“不完美”的地方不一样,如果大家都不愿意包容他人的“不完美”,那么这个班级管理的环境不会变得美好,人与人之间还会产生对立。通过这一次班会,该生明白了要正视自己的“不完美”,并学会接纳“不完美”。
二、鼓励儿童,挖掘儿童的个人潜力
特殊儿童虽然身心存在一些缺陷,但是他们有其他的特长。如果特殊儿童把关注的焦点只放在自己的缺陷上,他们会产生极度自卑的心理,并且当他们发现其他的儿童都能展示特长,在班级管理中体现个人价值时,他们会认为自己是“没有用的人”,觉得自己没有价值,这种不良心理会影响他们的成长。教师必须了解,即使是特殊学生,也会有自己的特长,能在生活、学习中展示自己的特长,或者这种特长还没有被挖掘出来。教师需要引导班级学生挖掘特殊学生的特长,然后让特殊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当特殊学生能够展示特长,在自我价值实现时,他们就会产生自信,在参与班级管理时,就会觉得有成就感。
例如,教师和学生一起交流兴趣爱好时,发现班上一名有视力障碍的学生喜欢唱歌。该教师和其他学生没有忽视这名学生的兴趣爱好,他们请音乐老师来评价这名学生的歌唱潜力,当了解到“这名学生的音色不錯,只是需要打好音乐基础训练唱功,说不定以后非常有发展潜力”以后,这名学生感觉到人生似乎有了出路。教师和他一起制订练声计划,让他每天都利用课余的时间去练声,他的歌唱水平逐渐提高。在练声期间,这名学生遇到过学习挫折,他认为练声的过程非常枯燥、无聊,甚至想过放弃,但是在老师和其他同学的鼓励下,这名学生和班上喜欢音乐的同学一起练声。在大家的帮助下,班级里成立了声乐学习小组,由这名学生担任组长,负责教授其他同学练声。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这名学生产生了学习责任心,为了把其他同学教好,他比以前更努力地练声,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这个组长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终于,在校外比赛中,这个学生的天赋得到了发挥,他在区域民族歌曲比赛中得到了冠军,为学校、为班级争得了荣誉。从此以后,他不再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他为自己的天赋感到自豪。
三、团结儿童,引导儿童积极互助
特殊学生的身心与寻常学生相比,存在一些缺陷,他们在学习或者生活中会遇到一些困难,部分特殊学生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及解决困难。对于特殊儿童而言,如果他们开口要求老师或者同学帮助自己,那么可能会造成心理负担,他们会觉得因为自己“太没有用”而拖累了别人,于是内心会产生羞耻感;如果他们不向他人求助,则可能在学习和生活中确实无法克服困难,于是他们又陷入困境中。教师需要通过教学引导,让学生组成互帮互助的团体,让他们能够守望相助。教师开展这样的班级管理,能让学生意识到,在班级这个团体中,学生要心与心相连,要有共情心与共鸣心,如果自己能够在能力范围内帮助他人,就要热心助人。学生只有愿意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想问题,愿意奉献自己的力量,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才能减少阻力。
我在班级中开展“我希望你们为我做些什么”的活动时,要求每一名学生都要说出希望他人为自己做的一件事情,以及为什么自己希望他人为自己做这件事情。学生需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力求打动他人。而其他学生则要应用“亮灯”的方式,决定自己是不是愿意给予这名学生帮助。在活动结束后,这些学生要结合自己的帮扶意愿制订互帮互助计划。这时一名有视力障碍的学生提出的请求是:“我希望每天都有人陪我上学和放学。”该生表示自己提出这项请求的原因如下:第一,他的父母工作很忙,如果每天都接送他上学或放学,会花费太多的时间,他不希望增加父母的负担。当他说出这样的理由时,其他学生立即明白了他的难处。学生意识到对于工薪阶层而言,不抛弃特殊儿童,还供他念书,已经说明父母非常有爱心而且有勇气。第二,他很害怕自己独自上学和放学,作为一名盲人,他很难独立上学和放学,他希望能有同学陪伴他上学和放学。当学生提出这个困难时,其他学生产生了同情心,他们能够理解身心缺陷让这个同学感到痛苦,这种痛苦是寻常人难以体会的。第三,他感到很孤独,他希望有同学和自己一起说说话。他表示非常愿意与同学交流班级中的热点话题以及同学间共同的兴趣爱好。这个学生的表述让其他学生产生了共鸣心,学生意识到,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他们会收获一些美好的事物,比如,同学的陪伴、交流的愉悦感等,帮助他人的过程,并不只是自己付出的过程,自己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有收获。教师的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这一次班级活动中,有数名学生得到了他人的援助,建立了互援团。而没有得到援助的学生需要去思考,他们为什么没有得到援助?是自己请求的帮助超过了同学们的帮助能力,还是语言表达让他人产生了反感等。学生需要改进,然后在下次的活动中再次求助。
四、引导儿童,训练基本的生活技能
特殊儿童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生活技能。一方面,只有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特殊儿童才能独立面对社会,自己解决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他们掌握了生活的技能,才能够感受到自己能够独立在这个社会中生活和学习,于是产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体验。特殊儿童出于身心因素,不了解他们需要掌握哪些技能,需要学习什么,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时,需要引导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过程中,掌握必备的基本技能。
在引導特殊儿童参与班级管理的活动中,我让有语言障碍的孩子观察寻常学生是如何开展自我管理的,有哪些事情是他自己可以独立完成,哪些事情是需要别人帮助才能够完成的。对于自己能够独立完成的事,他需要通过学习独立完成。此时学生会发现,他可以自己完成个人清洁,能够自己如厕,可以和班级寻常学生一样参与体育活动等。当他发现可以自己独立完成起居、个人卫生以及可以独立完成大部分的班级活动时,便产生了独立生活的自信心。对于他而言,自己最大的困难是与人交流。此时,教师引导他思考,既然是发声受到了限制,那么能不能应用其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呢?他思考一番,除了发声以外,还可以应用表情语言、肢体语言、文字等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要他强化其他方面的表达能力,他依然能与人交流。于是他在接受了特殊的训练以后,能够应用目视、点头、摇头、微笑、动作与他人交流。他也会随身携带小卡片、笔、纸等,在必要的时候,应用小卡片中的关键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或者应用纸与笔来传达意思。在教师的引导下,该生感受到了虽然他的交流存在一些障碍,但是只要通过训练,这些障碍也是可以克服的。为了强化自己的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该生对于自己的不足进行了专门训练。结合自己的观察,他发现在日常生活中要完成的购物、点餐等活动,是经常要遇到的生活情境。他要针对这些交流的内容进行专门的训练。针对这些常见的生活情境,该生请求其他同学的帮助,使自己能够应用表情语言、动作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其他的同学则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分析该生的表达有哪些不足,提出完善的策略。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该生攻克了一些生活和学习上的难题。当他的基本技能提高以后,其他同学发现虽然这名同学有一些生理缺陷,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在一起交流、学习,培养友谊,于是他们一起共同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他也顺利地融入寻常学生群体中,参与了班级管理。
在融合视域下,只要教师掌握引导其他学生共同关怀特殊儿童的方法,引导他们克服自己的身心限制,参与班级管理,那么,特殊学生能够从心理上接受参与班级管理,从行为上提高参与班级管理的主观能动性。以后他们能够在慢慢参与班级管理中成长,并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学习体验。
【备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融合教育视角下特殊儿童班级关怀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编号:D202002146】
猜你喜欢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关怀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锦州医科大学报(2022年2期)2022-05-07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21年43期)2021-12-12浅析特殊儿童管理的教育困境及解决对策青春岁月(2016年22期)2016-12-23西安市特殊儿童教育权法律问题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27期)2016-12-16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法制与社会(2016年30期)2016-11-24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考试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基于融合教育视角下国内学前特殊教育发展对策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22期)2016-11-02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21期)2016-10-20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融合教育之我见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6年8期)2016-09-21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吉林农业·下半月(2009年4期)2009-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