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辉
[摘 要]幼儿园混龄区域游戏活动能促进幼儿的合作能力、社会的发展。通过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我们对某幼儿园中大班混龄区域游戏环境及活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访谈与观察信息探讨幼儿园中大班混龄区域游戏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理论知识和文献资料,提出改善中大班幼儿混龄区域游戏问题的对策。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能够为幼儿园中大班混龄区域游戏的有效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大班;
幼儿;
混龄;
区域游戏
[中图分类号] G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12-0096-03
虽然二孩政策已实行多年,但是二孩政策所带来的人口红利并不会在短时间内展现,独生子女依旧在幼儿园和中小学当中占据着较大比重。在家庭全部资源的有效供给下,大部分独生子女在父母长辈的包办代替下逐渐养成了强势、自我、冷漠的性格特点。基于此,幼儿园通过混龄区域游戏活动的方式,强化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为幼儿社会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然而,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幼儿园混龄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效果并不理想,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基于此,笔者通过对南通市某幼儿园中大班幼儿混龄区域游戏的现状展开调查研究,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更多幼儿园开展混龄区域游戏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 中大班幼儿混龄区域游戏的现状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南通市某幼儿园混龄区域游戏开展的现状作为研究对象,以幼儿园中大班的教师及幼儿作为调查对象。
2.调查方法
(1)访谈法
整理相关文献资料,依照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设计符合论文研究思路的访谈提纲,而后在幼儿园中与相关教师进行交流,收集当前南通市某幼儿园中大班混龄区域游戏的信息,为论文开展研究提供具体、翔实的信息。
(2)观察法
笔者以自然人的形式,对幼儿园中大班混龄区域游戏进行观察,尽可能不对游戏活动产生干预。通过对观察记录信息的整理,结合相关教育理念,探讨幼儿园中大班混龄区域游戏存在的问题。
3.调查结果分析
(1)混龄区域游戏的环境情况
混龄区域游戏的环境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活动参与兴趣。对此,笔者与多名幼儿教师进行了交流。
笔者:混齡区域游戏的环境大概几周更新一次?您觉得目前中大班混龄区域游戏的环境有哪些不足或优势?
张老师:幼儿园混龄区域游戏环境并不经常更新,通常情况一个游戏主题环境能够持续一年时间。我感觉幼儿园混龄区域游戏环境的布置比较一般,并没有很出彩的地方。
通过与张老师的沟通可以得知,幼儿园混龄区域游戏环境的更新速度较慢,游戏道具长期反复使用,且环境条件对幼儿的吸引力较弱。
(2)混龄区域游戏的材料投放情况
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园中大班混龄区域游戏所提供的材料多为低结构材料,就此,笔者与朱老师进行了沟通。
笔者:区域游戏所使用的材料为什么都是低结构材料?
朱老师:首先,低结构材料是没有固定使用步骤的,幼儿在使用这类材料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搭建、图画、组合等,使用此类材料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如上述内容,幼儿园中大班混龄区域游戏的材料以低结构材料为主,虽然低结构材料的可塑性较强,但是大量使用低结构材料,反而会产生不良影响。
(3)教师对混龄区域幼儿游戏缺乏指导
教师作为混龄区域游戏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对幼儿的游戏行为具有辅导、帮助责任。及时、有效的指导能够让幼儿更好地参与游戏活动。对此,笔者以游戏指导策略为基础,与多名教师进行了交流。
笔者:幼儿在活动区域游戏时您通常采用什么指导形式?
陈老师:通常情况下,我所使用的指导形式为直接告知。幼儿的成长特点有着较大差异,并不是所有幼儿都能够正常开展游戏活动,直接告知能够让幼儿更好地参与游戏活动。
李老师:我一般不会干预幼儿的游戏活动,完全在旁边看着幼儿开展或参与游戏活动,这样可以将更多的自主权交给幼儿。同时我会把幼儿游戏中遇到的问题以笔记或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在活动结束后,与参与游戏的幼儿进行交流。
其余的教师都比较倾向于李老师的观点,即在混龄区域游戏活动中,不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指导和干预,完全让幼儿自由发挥,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指导。
二、中大班幼儿混龄区域游戏存在的问题
1.混龄游戏区域空间设置不合理
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得知,南通市某幼儿园混龄游戏的空间设置倾向于开放式和通透式,不同的游戏区域的空间面积比较大,基本上能够容纳多名幼儿同时开展游戏活动。但是,区域和区域之间的阻隔几乎没有,各区域之间的隔音效果较差。在游戏活动开始时,整个幼儿园内的声音非常嘈杂。从现阶段幼儿园混龄区域游戏活动空间设置情况来看,混龄区域游戏活动空间的设置还不够合理,并不符合“动静分离”的原则。
2.混龄区域游戏材料缺乏选择性
通过访谈得知,幼儿园混龄区域游戏所提供的材料以低结构材料为主,主要目的是为了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不同的状态。虽然低结构材料具有一定美观性,但是使用的弊端也非常明显,最为突出的是缺少选择性。
如,在引导幼儿开展了“搭积木”的混龄游戏活动时,李老师先是向幼儿显示了各种搭积木的方法,然后就要求幼儿自行开始搭建积木。有的幼儿使用积木搭成了小房子,有的幼儿则使用积木搭成了小汽车。
课后笔者与李老师进行了交流。
笔者:您对混龄区域游戏材料提供有哪些看法?
李老师:混龄区域游戏活动所使用的材料偏向于低结构。这种材料的使用难度较小,幼儿能够很好地掌握它的使用技巧,然而区域内低结构材料过多,长时间使用,就会降低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由此看来,幼儿园在游戏区域投放材料时,所参照的依据非常明确,然而长时间使用低结构材料也存在一定问题,缺乏选择性。
3.教师的观察指导能力有待提升
为了能够了解教师的混龄区域游戏指导情况,笔者在访谈提纲当中设置了相应问题,并与多名教师进行了交流。
笔者:您如何评价自己的游戏区域指导能力?
陈老师:自己的区域游戏指导能力比较一般。我们平时的工作内容非常复杂,且幼儿教学压力较大,在开展区域游戏指导的时候,有时只能够管理游戏秩序,并不能指导每一名幼儿。
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很多教师都是在混龄区域游戏活动时,站在一旁看管,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有效指导的教师非常少。这种情况也能够直接说明幼儿园教师的观察指导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改善中大班幼儿混龄区域游戏问题的对策
1.合理设置混龄游戏区域的空间
幼儿园在设置混龄区域游戏空间的时候,应遵循“动静分离”的原则,划分不同的游戏区域,降低幼儿之间的干扰与影响。除此之外,幼儿园在设置混龄游戏区域空间时,应该充分征求教师的意见,让教师从日常活动情况的角度,对整个区域空间进行合理设置。
为了确保能够营造良好的户外环境,促进户外混龄游戏的有效实施, 幼儿园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办学目标进行多样化、多种性能的户外游戏环境创设。幼儿园首先要开发活动场地——如瓷砖场地、塑胶场地、泥土场地、草木场地等,并结合不同的場地设置不同的游戏活动方式。幼儿园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需要将全新的教育观念和现代需求融合在一起,加强对集体运动场地的运用,确保活动场地的充分、有效利用。
幼儿园应该以幼儿的人格和社会能力的发展为核心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专用室和游戏区域空间,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混龄游戏大环境和条件。混龄游戏场地是幼儿进行集体锻炼活动的场地,其面积至少应满足含有一个直线跑道的面积和一个能围合成圆形进行集体游戏的面积,并且应尽可能把中心区域作为集体游戏场地。
2.丰富混龄区域游戏材料的选择
我们不能否认低结构游戏材料的作用,然而长时间使用低结构材料,反而会对混龄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效果产生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幼儿的游戏参与兴趣。因此,幼儿教师在投放区域游戏材料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材料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要根据区域游戏主题提供不同类型的材料,提升混龄区域游戏活动材料的选择性,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进行游戏,在满足幼儿游戏需求的同时,对幼儿的多项能力进行有效培养。
在户外场地上,可提供一些辅助的户外材料,以便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有利于幼儿的走、跑、跳、投掷、平衡等大肌肉锻炼。如专为户外活动而设计的建构——炭烧积木、体能设备、拉力带、跳袋、沙包、圆形飞盘、体能环、幼儿篮球、幼儿足球、沙水游戏等。
3.及时更新混龄区域游戏环境内容
思想教育家杜威曾说:“想要改变一个人,必先改变他的环境,环境改变了,他自然也就跟着变了。”这说明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以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因此在环境布置中应增加游戏的色彩。
幼儿喜爱新鲜的事物,绝大多数幼儿无法长时间专注于一成不变的游戏。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节日、节气等为幼儿设置不同的游戏主题,并在区域环境内进行更新,如春节、元宵节等可以挂上中国结、红灯笼等,中秋节、端午节则增添民间故事的卡通人物,充分调动幼儿兴趣,使幼儿在游戏的同时提高归属感和爱国情怀。同时,教师也可以借鉴民间广泛流传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把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体育活动项目融入幼儿园游戏中,设计出具有鲜明民族风俗和地方特色的游戏活动。把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幼儿园混龄体育活动的资源,深入挖掘,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加以改编并设置适宜的活动主题,不仅有利于幼儿合作运动能力的培养,还能形成特色的园本课程。
4.预设环境,提升教师指导能力
幼儿园应该重视教师混龄区域游戏活动的指导,为教师提供全面帮助。首先,增加教师的培训机会。幼儿园应增加教师的培训机会,让教师能够学习到更多混龄区域游戏活动的指导方法,增强幼儿园混龄区域游戏的指导效果。其次,调整教师的工作内容。幼儿园应优化教师的工作内容,或是将工作内容进行归类,让教师能够有更多的精力指导混龄区域游戏。第三,举办混龄区域游戏指导研究活动。在工作闲暇时间,组织教师开展混龄区域游戏研讨会,预设混龄区域游戏环境,让教师发表不同的意见,在完成汇总以后制定出一套详细、全面的混龄区域游戏指导方案,增强教师游戏活动的指导能力。
混龄教育是多种学前教育理论如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皮亚杰的认知观、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思想、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幼儿园教育中的综合实践。通过对南通市某幼儿园混龄区域游戏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笔者发现幼儿园混龄区域游戏存在着空间设置不合理、游戏材料缺乏选择性、教师的观察指导能力有待提升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对此,幼儿园可从合理设置混龄游戏区域的空间、丰富混龄区域游戏材料的选择、预设并更新环境和提升教师指导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思考、分析,并不断改进、优化,以提高幼儿园的办学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曹懿.混龄区域游戏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7):84.
[2] 李时英,张一鸣.幼儿园户外混龄自主游戏模式探微[J].新课程研究,2019(20):129-130.
[3] 王策,陈秋珠.幼儿园区域游戏领域研究的热点知识图谱[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4):128-132.
[4] 赵磊.试析区域游戏材料投放对混龄幼儿自主游戏影响[J].才智,2019(24):23.
[5] 陈璐.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的探索与思考[J].读书文摘,2016(20):184.
[6] 白杰琼.幼儿混龄区域游戏的实施策略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5):91.
[7] 曹新茹.幼儿园教师混龄区域游戏实践性知识生成个案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9.
[8] 张丽卿.幼儿园户外混龄体育区活动环境的创设与利用[J].考试周刊,2019(68):196.
[9] 程虹.幼儿户外混龄自主游戏的教师支持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0.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混龄区域游戏幼儿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中国生殖健康(2020年7期)2021-01-18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浅谈混龄教育文理导航(2017年6期)2017-03-29开展混龄自主体能游戏区初探新课程·上旬(2016年12期)2017-03-01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新课程·小学(2016年10期)2016-12-12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考试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浅议班级课程与主题环境区域的整合情感读本·理论篇(2016年9期)2016-11-05幼儿园户外区域混龄体育活动实施策略的实践研究学周刊·下旬刊(2016年8期)2016-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