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推理能力发展的数学例题教学研究

时间:2023-11-28 08:00:10 来源:网友投稿

尤维明

[摘  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将推理能力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的六要素之一,由此确定了推理能力的重要地位. 文章以一道关于圆的综合题的教学为例,从解题障碍成因分析出发,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讨论:初步审题,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紧扣目标,确定解题的突破口;验证猜想,促进推理能力发展;画图分析,凸显图形依赖关系;及时反思,积累解题经验.

[关键词] 推理能力;例题教学;圆;解题经验

史宁中教授提出:抽象、推理、模型是数学发展所依赖的主要思想,其中,推理能力的培养不能脱离具体的教学活动的支撑[1]. 良好的数学推理能力形成于知识的学习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过程以及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积累、领悟、内省而形成各种能力. 至于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着直接影响.

例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却有部分教师存在“重解题,轻过程”的行为,淡化了对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意识. 其实,通过对问题的观察、思考、拓展不仅能帮助学生领悟解题的要领,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原题呈现

如图1所示,AB为☉O的直径,点C为圆弧AB的中点,BD为☉O的切线,交AC的延长线于点D,点E为OB的中点,CE的延长线与切线BD相交于点F,AF与☉O相交于点H,连结HB.

(1)求证:AC=CD;

(2)如果OB=2,求HB的长.

学生在自主解题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只能根据已知条件提炼出部分简单结论;②思维卡壳,不会求BF的长;③因为不会求BF的长,就凭借直觉猜想∠FAB=30°,并应用该猜想进行推理,形成错误结论;④虽然正确解题,但在添加辅助线(连结OC)上花费了过多时间.

本班学生的认知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学生在解决本题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具有典型性. 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与解题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在推理能力上有着显著差异,这也给笔者带来了一个启示,即面对有一定难度的关于圆的综合问题,学生的解题思维需要经历一个复杂且曲折的过程,而非一气呵成那么简单.

本题解题障碍的成因分析

1. 题目本身综合性高

一般情况下,关于圆的综合类问题的设计,常以圆为整个问题的背景,综合考查学生对几何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推理能力以及运算能力的要求较高,同时还要考查学生解题过程中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与应用,并对几何模型的建构提出了要求.

观察本题,发现题目不仅涉及与圆相关的各种概念,如直径、弦、弧与切线等,还应用到各种原理,如圆周角定理、切线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 学生只要对其中一个定理理解得不够透彻,就会影响整道题的解决效果. 由此可见,本题的综合程度高、考查范围广.

2. 学生解题思维受限

解题过程中,运算会遵循通用的运算法则,程序化的运算特征使得学生遇到运算类问题时有章可循. 然而,综合性高的几何问题,学生很难从大脑中提取到程序化的通用解题模板,这就需要學生在题目条件与结论之间建构桥梁,不断调整解题思路,找出其中的联系[2].

调整解题思路的过程,并非顺流直下或逆流而上的过程,而是不断观察、分析、推理的过程,这就需要学生在分析法与综合法之间不断地灵活切换. 解决本题时,学生的真实思维经历了一个艰辛的探索历程,若思维缺乏一定的高度与宽度,则很难披荆斩棘,觅到突破口.

3. 教师忽视思维教学

课堂中,有些教师会以标准解题过程来掩盖探索结论的曲折过程. 教师所提供的标准解题过程,往往是基于教师本身认知水平上所呈现的思考与推理. 对于学生而言,因为认知水平的差异,导致思考问题的方式与起点不一样,最终对教师所呈现的标准解题过程只能说出“其然”,却无法理解“其所以然”.

面对教师直接呈现的标准解题过程,不少学生会提出这样的疑惑:“我为什么看不出这个结论?”“老师当时有没有遇到和我一样的障碍,当时他是怎么突破的?”“我的思路与老师不一样,是不是也有可行性?”这些都是需要教师思考面对的问题,只有基于“以生为本”的基础上进行的引导,才具有实际意义.

积极探索,培养推理能力

基于以上对于解题障碍成因的分析,笔者经过精心思考,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与同行共勉!

1. 初步审题,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问题设计:根据本题所提供的条件信息,大家能获得哪些结论?解题需要应用到哪些条件?怎样才能充分发挥每个条件的最大作用?

设计意图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重新读题、审题,对题目所提供的条件进行全面分析,结合问题要求,提炼出可能需要用到的数学原理,为建构良好的解题思路铺路搭桥,而教师在此环节最重要的任务是关注学生审题后的实际反馈情况.

为了帮助学生理清如何提取有用信息的思路,可作如下引导:

问题1 观察图1,根据AB为☉O的直径这个条件,是否可从圆周角定理着手,推导出半圆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的结论?

问题2 根据“BD为☉O的切线,交AC的延长于点D”这个条件,是否可结合圆的切线性质定理,联想到圆的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为互相垂直的关系?

问题3 结合“点C为圆弧AB的中点”,是否能联想到等弧所对的弦也是相等的?

问题4 根据“CE的延长线与切线BD相交于点F”这个条件,是否能联想到全等三角形相关知识?

问题5 根据“AF与☉O相交于点H,连结HB”这个条件,可否联想到直径或半圆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问题6 根据“点E为BO的中点”这个条件,是否能找出特殊图形关系?

若学生在思考以上几个问题过程中,表现出对某个原理比较陌生的状态,就需要教师放慢教学节奏,与学生一起回顾相关原理,让学生从本源上理解这些结论的来龙去脉,为解题奠定基础. 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学生在尝试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会不断地提取信息、整理思路、明晰知识结构.

当然,解决以上问题的过程,未必能全面地提取到每个条件所对应的所有价值,特别是根据“点E为BO的中点”这个条件找出相应的解题价值,确实存在一定难度. 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从学生思维的卡壳点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尝试、探索与证明等过程,寻找新的突破,学生因亲历整个结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推理能力自然而然地能得到有效提升.

2. 紧扣目标,确定解题的突破口

问题设计:想要求出HB的长度,需要先求出哪些线段的长度?通过刚才的分析,有没有什么条件没有发挥其价值?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来探索未知,此问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明确的方向,让学生关注到关键图形间的联系.

学生对Rt△ABF中,双垂直的背景并不模式,也明白“知二求三”原理. 问题是题目只提供了AB的长,其他数据并不知晓,因此,如何求出BF的值是解开本题的关键.

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再次回过头来思考“点E为BO的中点”这个条件的实际价值,将此条件与BF建立联系,可分离出一个重要的基本图形(见图2),这为后继辅助线的添加奠定了基础.

3. 验证猜想,促进推理能力发展

问题设计1:对于∠BAF=30°这个猜想是否可以验证?怎么验证?

设计意图 猜想出来的结论并不一定是正确的,验证是确定其是否合理的唯一方法. 此问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以确定其是否合理.

学生面对此问,提出了以下两种验证方案:

方案1 直接用量角器测量,发现结论并不正确;

方案2 如图3,作图验证,具体方法为:分别以点A、F为圆心,BF的长度为半径作圆,所获得的两圆并非相切的关系,这与“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为斜边一半”的定理并不匹配,由此可确定这个猜想是错误的.

问题设计2:有没有办法找出和BF相等的线段?并证明.

设计意图 这为学生提供了观察猜想的目标,鼓励学生通过证明来对猜想进行论证,此时学生会将目光投入到图形中的等线段、对顶角等特殊条件中,为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提供依据. 学生因经历了“方案制定→否定→新方案”的过程,逐渐深化了对问题的理解.

4. 画图分析,凸显图形依赖关系

问题设计: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条件顺序,尝试画示意图,思考图中所呈现的线段长度是否确定,为什么?

设计意图 画图能让学生感知图形的确定性,从而思考图形关系对其确定性具有怎样的影响.

第一步:如图4,结合已知条件,设AB=2r,那么AC=BC=r;

第二步:如图5,根据条件“BD为☉O的切线,交AC的延长线于点D”,可知BD=2r;

第三步:如图6,根据点E为OB的中点这个条件求CE的长,可过点C作AB的垂线,连结OC后可以证得它与AB为垂直的关系,由此可得CE=r;

第四步:如图7,结合“CE的延长线与切线BD相交于点F”的条件,因为EB=OE=,tan∠BEF=tan∠CEO=2,所以BF=r,也可以根據△BEF?△OEC获得BF=CO=r.

第五步:如图8,根据“AF与☉O相交于点H,连结HB”的条件再结合以上结论,在Rt△ABF中,可用r表示AF、AH、BH、FH.

学生通过画图,对图形确定性进行定量分析,在作图活动过程中融入推理过程,其实就是逐步解三角形的过程. 尤其是第四步,对CE长进行确定与分析时,辅助线OC就自然生成,此时,全等的几何模型就自然形成了.

以上分析仅局限于对图象的确定性,不需要求出所有未知几何元素,我们只要根据解题需要求出相应的未知量即可. 比如在以上分析中,△COE是确定的,由此可得CE的长度,用三角函数来可得出BF的长度. 在△EBF中,结合∠BEF与BE的确定性,可以求出BF的长度. 这是典型的程序化思维模式,其实从全等的角度出发,可直接获得BF的值,这样就可以省掉一些计算.

5. 及时反思,积累解题经验

问题设计1:能否通过画图,获得解决这一类问题的一般程序?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画图,感知图形间的联系,对图形确定性形成深刻理解,感知数学转化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重要性,如通过对集中条件的思考,将问题转化成解三角形的问题.

几何问题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特征,若学生的思维随着条件无限发散出去,而不及时聚合,那么探索过程则缺乏明确的目的性,而影响解题效果[3]. 虽然对关于圆的综合题的分析,不像数与式那样具有显著的程序化特征,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问题设计2:解题中,你们是如何突破思维的障碍点的?由此获得了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 再还原思维的障碍点,可以让学生反思整个解题过程,从中发现自身思维的优缺点,积累良好的数学解题经验.

每个学生受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知识储备有着较大差异,那么在思维障碍的成因上也各不相同,个性化的反思能让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的不足. 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与调整,为掌握良好的解题技巧奠定基础.

总之,从本例题教学中,可以看出学生真实的认知水平与思维过程,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整个课堂充满了“原生态”的味道,学生因亲历了整个探索与推理的过程,不仅有效地发展了自身的数学思维与推理能力,还促进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史宁中. 试论数学推理过程的逻辑性——兼论什么是有逻辑的推理[J].数学教育学报,2016,25(04):1-16,4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拉尔夫·泰勒.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 施良方,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例题教学推理能力提高初中数学例题教学效率的有效探索未来英才(2016年15期)2017-01-12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南北桥(2016年12期)2017-01-10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未来英才(2016年17期)2017-01-06试析初中数学推理能力培养未来英才(2016年19期)2017-01-04如何实现初中数学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未来英才(2016年20期)2017-01-03探解题方法悟价值取向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6年11期)2016-12-21基于推理能力培养的“进位加法”教学实践成才之路(2016年36期)2016-12-12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探索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31期)2016-12-07重视例题教学,培养思维能力考试周刊(2016年6期)2016-03-11

推荐访问:例题 教学研究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