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倬
摘要:舞蹈是人们借助肢体律动来表达意象情感的一门艺术。舞蹈艺术对传承、保护和开发优秀传统古典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而汉唐古典舞凝聚着华夏民族的审美情致,其经典作品也彰显出了舞蹈艺术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现实价值。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汉唐古典舞的相关概念和艺术特征进行阐述,深入挖掘汉唐古典舞的文化内涵,并提出相对应的传承路径。
关键词:汉唐古典舞 艺术特征 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3)09-0081-04
汉唐古典舞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创新,已然成为具有民族特色和历史内蕴的优秀舞蹈艺术。汉唐古典舞的发展历程、艺术特征、文化内涵以及审美风格等,都是中华优秀古典文化的重要内容。对汉唐古典舞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研究,能够对其在不同朝代中所涉及的精神面貌、人文特点等内容进行全方位剖析。因此,相关研究部门和人员要明确汉唐古典舞在传承古典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和意义,围绕汉唐古典舞的典型作品,对其具有的艺术特征展开研究,分析汉唐古典舞的文化内涵,促进古典舞艺术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汉唐古典舞的概念阐述
(一)汉唐古典文化
汉唐古典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艺术内涵极为广泛,既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的优秀智慧结晶,也是开展中国古代文化相关研究工作的重要课题和方向。在我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中,汉代和唐朝国力鼎盛,在国际舞台上享有美誉,因此也产生了大量宝贵的艺术财富,为我国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了重要的艺术文化力量,同时也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汉唐古典文化制度。从大的范围上来看,汉唐古典文化是汉代和唐朝在统治时期产生的不同精神、人文、制度等内容;
从具体意义上来讲,汉唐古典舞是汉唐古典文化中的典型艺术代表,其对于后人所进行的汉唐古典文化研究工作的开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汉唐古典舞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剖析,能够为古典舞蹈艺术的保护和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提供更多的研究经验和参考资料。
(二)汉唐古典舞
我国的古典舞发展历程极为久远,最早可以追溯至宫廷或者民间舞蹈,其所糅杂的表现类型丰富,包括传统戏曲、武术等元素。古典舞强调的是舞者将形态和动作进行优美的融合,使整个舞蹈表演效果能够拥有形神兼备的状态,充分展示出东方舞蹈艺术魅力的刚柔之美。古典舞大致上可以分为敦煌舞、汉唐舞以及新古典舞这三个舞蹈种类。而在其中,汉唐古典舞是我国古代舞蹈艺术文明中的瑰宝。其在传承汉、唐、魏晋时期相关的人文艺术精神方面颇有成效,尤其是将戏曲和舞蹈进行了有机融合。著名的舞蹈教授孙颖先生,立足于古典舞艺术体系展开了深入研究,从而提出了汉唐古典舞这一流派学说,开创了汉唐古典舞艺术的先河,在舞蹈艺术领域内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汉唐古典舞作为我国古典舞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中国古典舞综合艺术内涵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并没有得到良好的落实和推进,研究者的重点更多是放在相关历史书籍记录和文物记载等方面。因此在这一形势下,汉唐古典舞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能够在其艺术领域内进行相对自由的创新和研究。与此同时,汉唐古典舞本质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中心的。在对舞蹈动作进行设计和编排的过程中,也要同相关的史料记载进行匹配和对比,真正做到以史为鉴,不能脱离于历史记载而随意进行改编和创新。除此之外,舞者在进行汉唐古典舞综合训练期间,除了要提高舞蹈专业技能,更要对汉唐古典舞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舞者要对汉代和唐代古典舞有一定的审美见解和认知,并对其进行合理辨认和区分,深刻明确古典舞一脉相承的重要性。在实际的古典舞训练期间,引导舞者快速融入古典舞的艺术情境中来。
汉唐古典舞在历史传承期间的本质目的,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因此,为更好地推进汉唐古典舞在现代舞蹈艺术体系中的持续发展,相关研究人员应该秉承着“一元化”的原则进行创新。摒弃陈旧意义上的中外结合舞蹈发展模式,围绕着我国古代的民间艺术、史料记载、壁画瑰宝、宗教民俗等具有古典文化内涵的相关素材,结合汉唐古典舞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挖掘其能够代表汉唐古典舞的特色文化,而不是过分依赖外来古典舞文化发展模式。要深深扎根优秀民族文化,全方位开展汉唐古典舞的保护和传承。尤其是在汉唐古典舞的形体、神韵、气质、精神等方面,要做到统一融合,真正推进汉唐古典舞的传承发展。
二、汉唐古典舞的艺术特征
(一)斜塔失重之美
汉唐古典舞有其自身的艺术特征和形态特质,斜塔动势便是最主要的汉唐古典舞艺术形态之一。斜塔是指舞者将腿部与上身的肢体比作一条直线,以一个倾倒的姿态与舞台形成锐角状态。可以说斜塔是汉唐古典舞蹈体系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标志性的舞蹈姿态和动作,舞者通过将斜塔舞姿以流動或静止的状态进行自由转换,使舞蹈姿态具备飞翔之美,彰显出汉朝时期人们对于豪放、大气艺术精神的追求和热爱,也暗示着当时社会人们内心的动态变化和审美取向。著名作家鲁迅先生曾对汉代的艺术精神予以赞叹和肯定,其对于汉朝时期的艺术审美文化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写。总之,汉唐古典舞充分展示出了汉朝时期人们不断驱逐外来入侵者的坚定决心和雄心壮志,以及宽广的胸襟气魄。
汉唐古典舞的斜塔舞姿,根植于浪漫主义精神。而具有十足舞蹈表现张力的汉朝舞蹈动作,借助于定格转换的舞蹈表演模式,将汉朝自身的审美文化、时代民族特点以及鲜明的舞蹈艺术个性特征,与不同的文化意识内涵进行了鲜明对比。尤其是“不动形不成,形成还在动”这一典型的斜塔动势舞姿风格,更是在丰富的舞蹈艺术体系中,将自身的魅力进行了充分展示。而在动静相依的舞蹈意境中,斜塔舞姿也将汉朝时期人们对儒家文化的尊重和追求、对生命的思考和向往,借助于舞蹈艺术的形式进行了寄托和传播。综合来看,斜塔动势之美是立足于汉代舞蹈艺术形象的沉稳气质来进行体现的。舞者要在斜塔舞姿展示完毕后,快速衔接下一个舞蹈姿势和动作。而在这一观看过程中,人们会产生极为强烈的进取之感,使汉唐古典舞的综合艺术氛围得到进一步渲染。
(二)半月意境之美
汉唐古典舞中的半月舞姿,也是极具特色的舞蹈动作。其要求舞者将头部进行弯曲,顺带着将肩颈部和肋部,也以侧弯的形式进行倾斜。而下肢的胯部、膝部和脚部,以弧形的姿态弯曲。舞者的整个形体姿态像是一牙弯月,因此其被称作半月舞姿。对于汉唐古典舞半月舞姿的史料记载,可以在相关的历史文物遗迹中进行查阅和收集。而半月舞姿的表现形式,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旁半月,舞者将身体以失重的姿势进行弯曲,双臂与躯体的弯曲方向呈相反姿势进行舞动。第二种是前半月,舞者的上半躯体后仰拉伸,双臂曲平向后延伸,腿部以身体的最大弯曲状态,形成半月的姿势。这种舞姿能够给观者更加强烈的视觉感受,恰似舞者即将要振翅高飞。第三种是侧半月,舞者全身只是呈稍微弯曲的姿势,形成一个微幅的半月形态。侧半月是在这三种半月舞姿类型中,最为柔和的舞蹈动作。综合来看,汉唐古典舞中的半月舞姿,是较为随性的意境美。通常情况下,舞者借助于半月舞姿中的推、移等表现形式,将不同的舞蹈动作之间进行有效衔接,使古典舞在整体表现状态上,能够具有相对应的自由变幻之感。同时,半月舞姿在月亮这一元素所带来的意境下,也促进了舞者和舞姿之间的良好融合,使得其与舞蹈节奏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半月舞姿在汉唐古典舞中的艺术内涵,主要体现在汉朝时期人们对月亮意境的崇敬之感。月亮在我国传统美学艺术体系中,是具有曲线之美的重点代表和象征。舞者可以在灵动的舞姿引导下,使观众对于白鹤、鸟、龙等相关动物形象的图腾记忆更加深刻。龙作为上天祥瑞的标志,是汉唐时期人们对于修仙飞升的愿景寄托。而鸟、白鹤等也是人们祈求上苍保佑和庇护的潜意识反应,这些都在半月舞姿中得到了深刻直观体现。月亮在传统民族文化中,通常是指较为神圣、幽静、婉约的意象。大多数诗人、画家、艺术家等,对于月亮的赞颂和描绘也数不胜数。而在汉唐古典舞中,舞者借助于半月舞姿可以将躯体动作与月亮相融合,彰显人们对上天的自然崇拜和审美心理。
三、汉唐古典舞的文化内涵
(一)乐生精神的传承
乐生精神是汉唐古典舞艺术内涵中的重要精神文化之一,也是对汉唐古典舞人物形象进行塑造和锤炼的落脚点。从字面意义上来看,乐生精神指的是人们对于生活和生命有正确、自然的追求,能够在生活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乐生精神同时也是优秀的传统民族精神,是华夏儿女一脉传承的民族特质。乐生精神指对生活有着乐观、积极的态度,能够带着坚毅、果敢、坚强的品质,是对幸福生活进行持续追求的理念。而将其落实到中国古典舞中来看,在进行古典舞的创作和改编过程中,更多艺术家更侧重于对多愁善感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情节等进行描绘和编排,使其能够将观众内心的情感与舞蹈意境进行贴合。但是在汉唐古典舞体系中,孙颖先生曾经提到,汉唐古典舞与其他古典舞种类不同,能够充分彰显出古代汉朝人们乐观、积极、豁达的精神和品质。因此,在优秀民族精神和艺术文化传承期间,乐生精神也应作为汉唐古典文化的传播基础和核心理念,进行相关的编排和创作时,其也应该渗透在汉唐古典舞作品之中。汉唐古典舞的乐生精神,更多体现在对古代底层大众人物的关注上。比如:魏晋雅士谢灵运在极为混乱和痛苦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即使面对官路仕途中的阻挠和困难,还是在山野间展现出了自身的才华和造诣,开创了山水诗歌流派,创作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山水诗。《谢公屐》体现出一个怀才不遇的文人在面对官场失意时,仍保持着对生命的追求和热爱,寄情于山水之间的坚强品质,这种果敢的精神真正做到了乐而向生。因此,汉唐古典舞中的乐生精神,既是汉唐古典舞文化的核心动力,也是孙颖先生在经历历史和社会变革之后,将乐生精神寄托在古典舞文化艺术创作中的现实表现。当代创作也应借助于传统民族事件、人物,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寄托和展示在汉唐古典舞的表演舞台上。
(二)仪式隐喻的表达
汉唐古典舞中的仪式也是对历史事件的一种隐喻体现和表达。我国古代人们在进行相关活动时,比如:祭天、节日、典礼等,都会举办盛大的仪式。一方面,这是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形式表现;
另一方面,这也表达了人们内心对于上天的幻想和尊重。尤其是在汉朝时期,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人们更加热衷于举办淳朴的歌舞艺术形式或者相关的仪式祭典等。以汉唐古典舞作品《踏歌》为例,其就是围绕古代人民的传统民俗“踏春”活动进行编排的。舞蹈主要体现出了古代女子结伴在踏春时节进行游玩和赏景的闲暇景象。作品通过描绘这一美好画面,向观众隐喻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劳动人民在闲暇时间对歌舞活动的热爱。除此之外,汉唐古典舞的仪式也包括了更高层次的古代皇家礼仪、政治活动,创作者借助于对舞蹈对氛围和情境的渲染作用,用仪式活动这一形式对历史背景、历史事件、历史文化等内容进行了深刻隐喻,这也是中华民族血脉传承和记忆延续的一种仪式。因此,汉唐古典舞中的仪式隐喻,是在古代特定情景设置下的深刻情感表达和体现。
(三)不羁风度的刻画
汉唐古典舞作品中还包含着飘逸潇洒、放荡不羁的风度气质,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雅士所具有的艺术内涵和精神品质。以汉唐古典舞作品《逍遥》为例,其通过刻画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人物群像,为观众展示了文人雅士在竹林之中把酒言欢、融入自然的景象画面。而竹子作为文人雅士酷爱歌颂的植物,其意象与失意诗人、学者进行融合,能进一步展示出文人雅士内心的怅然,这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特点和艺术风格的一种体现。在古典舞蹈作品《逍遥》中,舞者通过对竹林七贤人物形象的刻画,有力抨击了当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腐朽统治。当时,文人志士无处施展的天赋和才华,只能从幻想的自然情境中寻找精神寄托和心灵的慰藉,疏解郁闷的心情。作品中,竹林七贤虽然在舞姿动作上表现出了放荡不羁和潇洒自在的气质,但是究其精神本质,却是一种对生活和生命的不断探索和追求。这充分展示出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精神风尚,以及对自由世界的向往和呼唤。古代的文人雅士宁可在山水自然风景中纵情歌唱,也不愿同破败、腐朽的官场出现瓜葛,这不仅是竹林七贤的人物形象品格,更是魏晋南北朝時期文人墨客群体的集体时代性格和特征。汉唐古典舞通过将这一精神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和展示,切实引导了观众内心的情感,引起了观者的共鸣,对舞蹈艺术在传承历史文化和精神内蕴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充分展示。
四、汉唐古典舞的传承路径
(一)丰富舞蹈传播渠道
对于汉唐古典舞的传承和发展,相关研究部门和人员也要对其给予一定程度的重视。可以通过打造汉唐古典舞文化形象,将汉唐古典舞的历史背景进行最大限度还原,丰富古典舞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使舞者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层次地与舞蹈艺术氛围和意境进行融合,加强观众与汉唐古典舞文化内涵之间的情感联系,推进汉唐古典舞的持续发展。比如:相关部门可以抓住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上较为流行的热点机遇,引导汉唐古典舞表演艺术团与相关组织进行文化科普合作,推出与游客进行积极互动的相关文化艺术活动,将《踏歌》《盘鼓舞》《铜雀伎》等经典的汉唐古典舞作品进行定期展示和演出。在浓郁的艺术情境氛围中,人们不仅能够切实感受到汉唐古典舞的丰富精神内涵和汉唐时期思想解放的时代风潮,还可以对汉唐古典舞艺术和汉唐历史文化等内容,有更加全面、正确、深入理解和认知。
(二)深入挖掘相关历史记载
除了创新汉唐古典舞的传播方法和模式,相关部门和人员也要对汉唐古典舞的历史记载资料进行研究和挖掘。古代对于舞蹈艺术的记录方法并不成熟,只是简单地以文本、绘画、壁画等形式进行记载,而且受古代战争频发的影响,不少重要的舞蹈艺术资源或者记载物件已经遗失,部分舞蹈艺术在传承过程中受到了严重的损坏,无法以完好的面貌呈现给人们。但是,就其本质上来讲,汉唐古典舞自提出以来便具备一定的创新空间,舞蹈艺术与其他的艺术形式之间是可以充分融合、贯通的。因此,人们可以对汉唐历史阶段其他的艺术文化进行研究,结合古典舞艺术深入分析和思考汉唐时期的人文精神风貌,尽可能地还原遗失汉唐古典舞的原貌,补充和完善汉唐古典舞体系和制度,充分彰显出汉唐舞蹈艺术的精神内涵。
(三)创新舞蹈教学模式
对于汉唐古典舞的传承和发展,较为普遍的方式是借助于舞蹈表演,在特定艺术文化环境和情境中,引导人们融入汉唐古典舞的独特意境中来,充分感受到汉唐古典舞的艺术魅力,同时也能够对汉唐古典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知和了解。然而,舞蹈表演的传播方法固然有着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和优势,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比如,人们并不能随时随地地参与到古典舞文化活动中来,对于汉唐古典文化的感受也只是一种短时间内的震撼。因此,相关研究部门要想切实推进汉唐古典舞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在高校的艺术教育和美育教育中融合汉唐古典舞内容。高校要与汉唐古典舞领域的专业表演人员和研究学者进行深入教研,围绕现阶段学生对于汉唐古典舞的普遍认知观念和学习态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古典舞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吸引青年大学生对汉唐古典文化的求知欲。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定期开展汉唐古典文化周活动,邀请古典舞团进入校园为学生进行古典舞的表演,使学生能够对汉唐古典舞艺术有深切感受。
五、结语
综上所述,汉唐古典舞是优秀传统民族舞蹈艺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自身的精神内涵和形态特点,能够充分彰显出汉唐时期的艺术意蕴。随着现代舞蹈艺术的持续发展和传播,汉唐古典舞也应该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对其采取针对性保护和开发措施。既要将汉唐古典舞的表现形式、艺术内涵、精神文明、历史传承等方面的具体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和分析,又要充分意识到汉唐古典舞对于推进民族复兴的积极意义和作用,以促进我国现代舞蹈艺术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晓烽.论中国汉唐古典舞的舞蹈形象表达[J].艺术评鉴,2022(24):77-80.
[2]郭垚成.中国汉唐古典舞文化内涵探索[J].作家天地,2022(17):143-145.
[3]张楚楚,汤虹.汉唐古典舞的典型形态与内在文化意蕴[J].湘南学院学报,2021(06):96-99+120.
[4]张榴,何阳.浅谈汉唐古典舞文化内涵[J].戏剧之家,2021(36):130-131.
[5]翟思楠.中华舞蹈照千秋[D].长春:吉林艺术学院,2019年.
[6]朱玉红.中国汉唐古典舞蹈文化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7(02):163-168.
[7]华雪.中国汉唐古典舞中的文化内涵[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8]劉少辉.论汉唐古典舞的古典文化传承与现代精神诉求[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04):59-61.
猜你喜欢艺术特征文化内涵广西贺州过山瑶尖头头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对中国传统锡工艺传承的思考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北方文学·中旬(2016年8期)2016-11-10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青年文学家(2016年27期)2016-11-02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电影文学(2016年16期)2016-10-22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