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传友
《中华民俗源流集成》
腊八这天,见微信上关于腊八节、腊八粥的渊源、传说满天飞,真是令人高兴的事。遗憾的是,这天我的微信不知何故复制粘贴功能失效,否则我也会凑热闹,把十几年前在电台主编《魅力包头·包头民俗》时编的《腊八的传说》发到我的朋友圈。
十几年前,也许是还没有微信,也许是大家还不是很重视民俗,想看这样的内容,只能看民俗专著,或者特意到网上搜,否则绝不会像今天这样,打开网页、微信,碰鼻子碰脸地往你眼睛里钻。
前面说了,十几年前,我在电台主编《魅力包头》节目,有一个民俗栏目,专门介绍包头民俗知识。其实说是包头民俗,不如说是中国民俗。为何如此说?众所周知,包头是个移民城市,有固定居民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949年前,这里还是一个仅有几万人口的小城镇。这几万人,几乎都是走西口而来的山西、陕西、河北等周边省的汉族人,他们带来了晋陕冀的民风民俗。所以说,老包头的民俗,其实就是晋陕冀民俗在包头的发扬。五十年代,国家几个大项目落地包头,包头钢铁公司、第一机械制造厂、第二机械制造厂、核工业二〇二厂等一批大企业相继开工建设,来自全国东南西北各地的建设大军形成了第二次包头大移民,人口从几万猛增至几十万,他们又带来了东北、西北,山东、天津、上海等地的民风民俗。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包头又出现了第三次大移民,人口又猛增至今天的近三百万。第三次移民又带来了两广、闽浙、云贵川等地民风民俗。这就形成了包头民俗由1949年前以晋陕为主,之后逐渐融合各地,发展至今融合全国的非独一性民俗。全国各省区的民俗,除为数不多的一些少数民族风俗,汉族民俗、蒙回民俗,在包头几乎都能见到。
举一个我十几年前以为是包头及周边地区独特的民俗活动例子——脑阁。
《包头市志·民俗》元宵节条:“午间,高跷、秧歌、龙灯、狮子、彩船、彩车、抬阁、脑阁、武术队等红火,在紧锣密鼓伴奏下穿街预演。”这里的脑阁,就是元宵节娱乐时,一个成年男子后背背一个架子,架子上面或坐或站有一个或两个儿童,有的扮作古典戏曲人物,有的扮着传说故事人物,也有扮童话人物的,扮相一般都很俊美,边行走边表演。
这样的脑阁表演,并不是所有的秧歌队都有条件举行的,因为比较少见,每次表演,都能吸引众多游人围观。
早年看到的一些资料,认为脑阁是包头地区的独特表演形式。2012年赴港参加香港回归十五周年庆典活动,庆典队伍中有两支脑阁表演队,一支香港本地的,一支广东过来的。这时我才知道,原来南方也有脑阁这种表演形式。我问一位扮演脑阁人物稍大一点的香港小姑娘多大了,回答说十二岁。就是这些十岁左右的男女小朋友,在强烈的阳光下两三个小时,坚持等待表演,没有家长和老师陪同,没有遮阳伞遮挡阳光,这些小朋友的坚忍和独立真真令人敬佩。这在我们这里似乎是不可想象的。
从游艺角度来讲,包头倒也有一些特色鲜明的汉族民俗游艺形式,比如走九曲,就应该是晋陕民俗在包头地区的发扬光大。而打坐腔应该算是包头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特别是打坐腔里的风搅雪更具特色。晉陕的打坐腔是不具备这样条件的。打坐腔是二人台的原始形式,具有独立的表演体系,风搅雪是打坐腔里唱词夹杂蒙语,用蒙汉两种语言说唱的一种形式。试举《亲家翁相会》里的一段风搅雪请欣赏:
玛奈(我们)到了塔奈(您)家,黄油酪蛋奶子茶。正赶上塔奈经会巴雅尔(喜庆)啦,玛奈的幸运多好啊!
但十几年前,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各地的民俗,多在民间流行,文字记载或专著则很少见。我在电台主编民俗节目时,就深感本地相关资料的短缺。好在我喜欢收集各类书籍,其中民风民俗、各地风物是我喜欢收集的一类,手边还是有一些各地资料可供参考,因而,我编的这个节目的内容就很丰富多彩,听众众多,节目还被评为广电系统的品牌节目。
我当时用作参考的主要民俗图书之一,是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版的《中华民俗源流集成》。
说起这套书,很是了得。全书精装十大卷,每卷少则三十六七万字,厚近五百页;
多则四十多万字超五十万字,页码厚达五六百页,有的超过七百页。我大体算了一下,全套书超过四百万字。每卷大约二百五十个故事,全书则约两千五百个故事。
您说,我有这样一套大书在,还愁节目没有内容吗?
全套书十卷十五个专题,分别为节日、岁时卷,仪礼、丧葬卷,婚姻卷,游艺卷,服饰、居住卷,工艺、行业祖师卷,禁忌、生产、商贸卷,饮食卷,信仰卷(上下)。
中国民俗学泰斗钟敬文、贾芝先生领衔顾问。
我们以《信仰卷》为例,其又分为《自然原始崇拜信仰》(如《白族供奉太阳神的来历》),《祭祀信仰》(如《祭神仙和祖先的来历》),《驱鬼辟邪》(如《鬼谷子先生的传说》),《居家崇信》(如《大年除夕放爆竹的来历》),《宗教神灵》(如《神庙的由来》),《民间诸神》(如《财神爷的传说》《祭灶的传说》《灶王的来历》《门神的由来》)。
有一点需要说明,这些故事全部采自民间,并非人云亦云的天下文章一大抄。
《中国民俗趣谈》
这是三秦出版社出版于2003年的一部多人集,由我国民俗学泰斗钟敬文先生任顾问,宁锐、淡懿诚主编,收文一百四十篇,四十七万字,厚达七百四十页。除第一篇《民俗改革的先驱蔡元培》、第二篇《漫话“冷烫”与“干洗”——小议我国民俗文化观念》应该算理论文章外,其他都是谈各地具体民俗的,如《塔吉克族的鹰文化》《九头鸟与楚文化》《中原正月的饮食信仰习俗》《门俗趣谈》等。
这一百四十篇民俗文章,涵盖了众多民族、众多门类,地域则为天南海北。一书在手,尽可欣赏到祖国各地各民族方方面面的民俗民情。
如土族,讲的是敬老风俗;
黎族,讲的是文身的实用与审美;
苗族、壮族、哈尼族,分别讲的是各自独特的节日——苗族的龙船节、壮族的蚂拐节、哈尼族的矻扎扎节;
满族小孩的“睡头”,维吾尔族的“割礼”,等等。这些不同民族不同的风俗,对读者了解这些民族有极大的帮助。
书中关于婚丧嫁娶的风俗介绍得比较多。《古代婚制的化石——从传统婚俗看远古时代的婚姻制度》讲了古代婚礼在晚上进行,度蜜月,都是缘于掠夺婚。关于盖头,则讲了一些传说故事。北宋末年,康王南逃躲避金兵追杀时,被一个在场上晒谷的姑娘把他扣在谷箩里救了,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康王送给姑娘一块红帕,并说明年要来迎娶姑娘,让姑娘到时候把红帕戴到头上。第二年康王做了南宋皇帝,如约来娶姑娘时,漫山遍野都是戴红帕的姑娘,他竟然找不到哪个是他的救命恩人。原来姑娘觉得进皇宫不如在村里自在,可皇命难违,怎么办?她就和小姐妹们商量,大家届时都戴红帕,传来传去,后来就形成了新娘子戴红帕的习俗。
在台湾高山族中,戴红帕则是另外一种传说。说是远古时候,一次发洪水,其他人都被洪水淹死了,就剩下一对兄妹。看看世上没人了,妹妹就想和哥哥成婚繁衍人类,哥哥却不同意。一天,妹妹和哥哥说,山下的山洞里有一个姑娘,让哥哥娶她为妻。哥哥到了山洞,果然见一个蒙面的姑娘,就和她成婚了。婚后才知道原来是妹妹。从此,结婚戴红帕习俗就留了下来。
新娘子戴红帕的传说多种多样,该文就讲了多个。
《“闹房”与“初夜权”》一文,则介绍了各地各民族闹洞房的婚俗,以及中外初夜权的古老婚俗。让我们从中了解到,直至中世纪,世界上还有这么野蛮的习俗,甚至至今,在世界上某些偏远地区,还存在着这样野蛮的习俗。由此可见,习俗一旦形成,要想改变是多么地不容易。
我喜欢美食,对书中几个谈各地饮食风俗的篇章格外留意。《中原正月的饮食信仰习俗》所写,至今仍在各地流行。如初一五更祭神吃饺子,是受了民间传说的灶王爷“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的影响,人们为了答谢灶王爷在天帝面前的美言,就在年三十晚上用饺子供奉他。
再比如,正月初七火神爷生日,一说是人日,人们都要在这天吃长寿面;
正月初八是蚂蚁神生日,人们就炒芝麻、小米,烙焦馍给小孩吃;
正月初十是石头神的生日,家家户户烙饼,有一年的运气牢靠的意思;
正月十七是老鼠嫁女的日子,人们也要包饺子庆贺。
该文对正月的饮食习俗介绍得还不算全面,我前些年在电台办民俗节目时,搜集到的比这个多多了。比如初五的迎财神(又称破五)、正月二十的天穿节(亦称女娲节)、二十五的天仓节(又称填仓节)、二十九的孝顺节,等等,这些节日都有其相应的饮食风俗。
我是山东人,对该书中的《鲁菜发源地》更感兴趣。
该文说:“山东菜系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到北魏时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对黄河流域特别是山东地方的烹调技术作了较全面的总结,阐述了煎、烧、爆、炒、烤、蒸、腌、腊、炖、糟等烹饪方法,记述了一些名菜的制作方法,对山东地方的烹调技术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隋唐以后,山东菜已成为北方菜的代表。宋代的‘北食,主要也是指山东菜。元、明、清三代,山东菜进入宫廷,成了御膳的主体,由此使山东菜声名遍天下,号为‘八大菜系之首。”
作者对山东菜作了如上論述之后,讲到鲁菜主要是由济南菜与胶东菜合璧而成,近年又融入了孔府家菜的内容。之后分别详细介绍了济南菜、胶东菜各自的特点、风味及名品、名店。是我们了解鲁菜的一篇详细资料。
当然,对我来讲,该文也还有不足,或者说有没写到的地方。比如,著名的北京烤鸭,我认为就应该介绍它何以用山东大葱,何以用大酱,因为北京烤鸭源于山东;
再有宫保鸡丁,现在鲁菜谱里有,川菜谱里有,黔菜谱里有,为何,也应该有个交代,毕竟它也源于鲁菜。像这些有趣的菜品,如果补充到文章里,我认为会给文章增光添彩,因为文章的主旨就是讲“发源地”嘛,把成了京菜、川菜,却发源于鲁菜的名品介绍介绍,不是很有趣吗?
《中国濒危年画寻踪》
年画,是我的所爱。
我小时候是在胶东乡下度过的。那时候,家里再困难,每到过年,母亲还是要从县城的书店里或者大集的地摊上买回几张年画,每年必买的是灶王爷,然后就是精美绝伦的各式年画。
我们胶东乡居,正房一般是三开间,中间一间是堂屋,一进门两侧各有一个锅台,东西两屋是居室。我家的灶王爷就贴在东侧锅台左上方,灶王爷夫妇一年四季就双目炯炯地看着我们每天做饭吃饭。
过大年,家家户户要蒸枣饽饽,蒸发糕,新贴的灶王爷灶王奶奶这时也精神焕发、喜气洋洋地看着我们高兴。
开春了,入夏了,秋收了,除了夏收割麦子时,偶尔蒸几笼麸拉卷子(一种带麸皮的全麦饽饽),其他日子,几乎都是煮地瓜,熬棒米面稀饭,偶尔贴几个粑粑(玉米面饼子)。
这时你看灶王爷和灶王奶奶,好像对这些也不感兴趣了,无精打采的样子。长大后,我才醒悟,经过大半年的烟熏火燎,他们那光彩照人的模样早就不在了,在的是蓬头垢面,哪里还有什么精神可言呢?
他们是神,他们是不吃你家地瓜,也不喝你家的棒子面稀饭的。他们吃不吃,小时候的我,根本不管这些,年底就盼小年赶紧来,母亲一定会在这天给灶王爷和灶王奶奶供一碟糖瓜(即麻糖)的。
第二天一早,母亲说,灶王爷和灶王奶奶上天了,他们不舍得吃啊,你们吃了吧!这些被灶王爷灶王奶奶看了一天一夜没舍得吃的糖瓜,就成了我们姐弟俩的美味了。
我家的居室是西屋,四条屏的年画都是贴在西屋的西墙上的,如果还有单张的,就贴在西屋东墙窗窝子(在胶东乡下,堂屋锅灶上方和东西居室之间的墙壁上,有一个略呈长方形的洞口,用来摆放灯盏,这样,堂屋和居室可同时用一盏灯)右侧。有时候,买得多一张,就贴在窗户一侧。
到我上学读书以后,母亲买年画一般都要带上我,让我参谋,有时候姐姐也加入。母亲大多喜欢《白蛇传》《追鱼》《梁山伯与祝英台》之类,我则喜欢《穆桂英挂帅》《岳飞传》之类。记得《穆桂英挂帅》和《岳飞传》也是四条屏式的,还有一个四条屏式的好像是朝鲜故事《春香传》。我小时候知道的民间传说故事,有些就是从年画里获得的。
六十年代后期我家进城的那年,墙上贴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虽然贴了快满一年,仍然新新的,搬家时真想带到城里,姐姐说路途遥远,还要倒车,不好带,就揭下送给邻居了。我心里难受了好长一段时间。
进城后,姐姐不知从哪里找到一张《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剧照送给我,我一直珍藏在一个笔记本里,直到进入新世纪,我有了自己的居所,打了几个书柜,这张剧照就摆放在了书柜里。它和当年的年画不同之处是,年画是彩色的,剧照是黑白的。
进城以后住平房的那些年,家里每年照樣贴年画,倒是灶王爷和灶王奶奶,城里买不到,就再也无缘给他们二老供糖瓜了。
一天,我经常买书的木林书店老板在微信群里说他那里有毛边本和《中国濒危年画寻踪》系列,在单位简单吃了午餐后,就赶紧跑到木林。毛边本没找到,《中国濒危年画寻踪》却有一大摞,对照封底勒口所列书目细看,全套十三本还差一本。看店的老人说,到里屋找找吧。老人把我领进里屋,他则继续到外面忙活去了。我在书堆里找了半天,没有找到所缺的那本。就把这摞十二本全部抱了回来。丛书主题为“中国濒危年画寻踪”,副题为“某某年画之旅”,计有:内丘、南通、扬州、开封、汤阴、濮阳、内黄、东昌府、红船口、凤翔、夹江、滕州、滑县。我抱回来的缺《扬州年画之旅》。
这是作者沈泓寻访中国古代各大版画产地后,以报告文学的形式记录的其寻找各地年画的行程,对各地民间年画艺人的叩访,以及各地年画濒危告急的生存状况。
作者在《序》中说:“最令我感到沮丧的是,很多明清时期和民国时期年画生产鼎盛一时的产地,如红船口、夹江、扬州、滕州、黄陂、北京、无锡、磁县、樟树等地,已经找不到一个民间木板年画艺人了!”我读到这里,心里感到无限惆怅。祖国传统精美而又广受普通百姓特别是广大农村人喜爱的艺术,竟然传承无人。在这些地方,不是濒危的事,而是断绝啊!
作者继续写道:“现存的年画产地也仅十多处,其中大部分地区仅一两位老艺人在印制年画,如南通、凤翔、聊城等地。老艺人一走,年画就会断流,即使是现在宣传较热闹的绵竹年画、武强年画、开封年画、朱仙镇年画、平度年画,民间也只有两三家艺人在做年画。传统的年画艺术正面临人亡艺绝的困境。”这也是令人沮丧的,每一个产地,仅有“两三家艺人在做年画”,这距离濒危也仅是一步之遥啊!
好在作者通过走访,为我们保留了大量的年画资料,读者从中可以领略这些年画的魅力。如果有人想继承年画创作,也有这些参考资料可资借鉴。
该套书出版于十几年前。在这十几年中,国家非遗传承力度越来越大,特别是2018年国家文旅部开展“年画重回春节”活动以来,各地年画产地有了可喜的复苏。比如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扬州云蓝阁,都有年画出版。扬州年画现在已经是市级“非遗”项目。
该套书作者似有疏忽,比如作者说在“红船口、夹江、扬州、滕州、黄陂、北京、无锡、磁县、樟树等地,已经找不到一个民间木板年画艺人了”,可我百度无锡年画时,却得到2021年2月3日无锡《江南晚报·看无锡》文章《“水弄堂”年画散发新年味》,文章开篇说:“迎新祈福的节奏里,在大门张贴喜庆的年画,既是对经典的致敬,也是充满年俗气息的回味。在无锡,就有一位热爱书画和雕刻的手艺人,他是无锡竹刻非遗传承人之一徐天成,近三十年来执着地每年制作无锡木制雕版年画——兼用着色和套版的无锡‘水弄堂年画,清新秀雅,别具一格。”这里徐天成制作无锡年画“近三十年”,跨度涵盖了该书作者走访的时间,作者怎么能说“已经找不到一个民间木板年画艺人了”呢?
所以,有些书是不能尽信的,对这样的断语,要多方互证才是。
猜你喜欢灶王爷年画民俗冬季民俗节环球时报(2023-02-10)2023-02-10牛年画牛幼儿100(2021年7期)2021-04-10民俗中的“牛”金桥(2021年2期)2021-03-19年画心声歌刊(2020年4期)2020-09-07灶王爷和灶王奶奶幽默大师(漫话国学)(2019年12期)2019-12-20民俗节大众文艺(2019年13期)2019-07-24缸鱼年画之旅少年漫画(艺术创想)(2019年2期)2019-06-06灶王爷的“脸谱”名作欣赏(2017年25期)2017-11-06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非遗传承研究(2016年2期)2016-10-14敬灶王爷的传说小天使·四年级语数英综合(2016年2期)2016-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