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的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时间:2023-12-01 10:00:08 来源:网友投稿

蒋静

摘 要 图书馆是信息技术驱动下高校智慧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中外合作办学对高校图书馆空间、资源、服务等功能的需求与普通办学模式有显著差异。瞄准世界图书馆发展前沿,论文从资源供给、科研支持、服务体系分析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和角色定位,形成图书馆服务中外合作办学的行动逻辑,提出基于服务内容、治理体系、制度体系建设的运作机制,以此推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育人成果的实现。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中外合作办学;
人才培养

分类号 G258.6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3.04.006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library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universitys smart service system driven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ore remarkably, it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universitys fundamental function of cultivating talents of morality and core values. The requirements of library space, resources, services and other functions for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ordinary educational modes. Aiming at learning from the cutting edge trend of worldwide library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trend and repositioning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resource supply, scientific research support and service system, based on which forms a practical strategy for university libraries to support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and further develops an innovative support system consists of service categories, upgrading management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so as to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high-quality educational achievements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serving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Key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Talent cultivation.

0 引言

近年來,随着我国教育对外开放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互鉴、互融、互通显得更加重要。从高校的角度来说,国际化办学水平的提升是办学层次、师资力量、学生培养、科研合作等全方位发展的过程,离不开各办学主体的沟通与协作。高校图书馆、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并称高等学校的三大支柱,具有协同教学、服务思政、支撑科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等作用[1],是国际化办学水平提升的重要基础保障之一。2016年7月发布的《全球大学时代高校图书馆再思考》从13个方面讨论了高校图书馆国际化水平和理想水平的差距,并指出高校的教育模式需要图书馆新的服务、联系和专业知识来支撑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图书馆需要突破传统理念、模式的束缚,需将支持大学国际化、出国留学和国际学生的需求纳入到整个图书馆的业务范围以便扩充服务功能,汇聚更多的资源履行好职责使命[2]。本文以中外合作办学为切入点,就高校图书馆如何在国际化教育大背景下应对机遇与挑战,拓展功能和服务人才培养进行讨论,不断丰富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1 高校图书馆在中外合作办学中的角色定位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对高校图书馆的定位是:“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3]。随着时代的变化,图书馆的定位虽没有变化,但与教育使命相对应的服务内容和形式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特别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育人目标不断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规模不断扩大的多重背景加持下,图书馆应该成为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有机体[4],不断适应持续变化的知识环境、技术环境和社会环境。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学生特征与普通办学模式有着显著不同。图书馆服务顶层设计的考量主要体现在教育全球化带来的图书馆本土发展与国际化思维的融合、信息技术驱动带来的图书馆空间要素和资源要素的统一、社会情景和用户需求带来的图书馆技术和服务一体化建设等方面。具体到实践层面,从基础的语言辅助学习、外文期刊查询功能,到专业发展所需的教学辅助资源、科研资源、学术交流机会,再到跨文化交流下的国际视野、人文素养培育所需的氛围营造,都应该纳入到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发展战略中来。

1.1 国际化的资源聚集中心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是其实现传播功能的基础。随着全球教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蓬勃发展,各高校都将中外合作办学作为学校国际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而与之相配套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却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传统高校图书馆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为读者提供信息,而忽略了读者在学习、研究、个人发展各阶段对信息的不同需求。以江苏某高校为例,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途径是合作中外方高校的图书馆资源,而中方高校并未开展针对这个项目的延伸服务内容,学生获取的资源与普通办学模式学生没有任何差异。作为对中外合作办学深层次的理解,中外方合作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为学生搭建一个国际化的交流平台,提供认识世界、扩大视野的机会,建立价值认同,培养国际沟通和协作能力。国际图联在《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声明》中指出:“图书馆和信息服务机构应考虑文献的多元性, 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及我们生存环境的丰富性, 采集、保存各种文献, 使这些文献为所有用户利用”[5]。因此,在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图书馆的价值被重新思考,国际化的信息资源中心应立足于建设文化强国的进程,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信息化的高水平建设、与全球高校图书馆的交流互鉴,来促进相互间文化理解、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教育话语权。

1.2 国际化的科研服务中心

人类日益活跃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持续产出大量的科技文献[6],高校图书馆汇聚这些优质的文本数据并进行数字化转换和知识组织,促进了知识的发现和技术的创新。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开展的“学术图书馆和学生成功”评估研究认为高校图书馆需要从学生成才、科研支持、协同创新等方面重新探讨自身价值[7]。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高校图书馆需要履行对其学习研究支持的功能。相较于普通办学模式,中外合作办学用户在进行科研学术活动中的资源需求类型、科研支持内容、科研服务方式有很大不同。以中外方考试形式为例,中方高校基本以试卷作答的形式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而外方高校更多的是以小组作业的形式呈现学生集体协作、共同研究探讨的过程。那么,图书馆在空间的设置上就不能简单以阅览室的形式呈现,需要考虑到这个群体集体协作过程对空间的要求,配置相应的设备、空间和服务,帮助他们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因此,针对中外合作办学要充分考虑科研活动流程、服务内容和形式、资源整合等三个方面的要素,形成各要素有效整合的学术资源学习中心。

1.3 国际化的学习支持中心

新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发展不仅需要得到来自于高校领导和其他部门的大力支持,更应得到师生的鼎力支持,成为他们的学习中心。信息技术发展、教育培养目标都在无形中推动图书馆从传统的馆藏图书借阅服务向以读者为中心,具有O2O特征的复合型图书馆转型[8]。教育对外开放对高校图书馆提出了新的要求,处在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下,读者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如学术交流、语言支持、文化传播、空间构造等。北京大学建立了外语学习共享空间,以语言学习为主题,集教学、交流为一体,还提供境外电视收看、各语种语音考题录制、外语论文写作指导、小组学习等一站式外语学习环境[9]。此外,除了学生群体,针对教师群体还可以提供国外学术前沿信息、专题文献、教育资讯;
针对行政决策部门提供学科建设、人才发展等方面的数据支撑,构成全方位的校内服务体系。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将中外合作办学纳入服务体系,紧跟国际化发展趋势和用户服务需求,将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功能进行拓展,积极推动图书馆多元包容和人性化服务。

2 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的行动逻辑

2.1 人才培养目标的共识

人才培养是高校图书馆功能得以不断延伸和拓展的前提[10]。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目标相较于普通办学模式来说,其特殊性在于国际化。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伴随“一带一路”战略性发展政策的提出,需要大量具有国际视野,精通国际规则、参与国际事务的专业人才,作为本土教育的补充,提升人才在国际事务中的竞争力。概括来说,中外合作辦学的人才培养聚焦于具备熟练的语言沟通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理解和运用能力等。以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为例,传统高校的工科教育,在专业设置上是条块分割、专业区间,在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上是“窄而长”的,而未来教育的目标和社会的需求方向是多学科融合、多行业跨界,高度整合的知识结构和工作方式也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已经得到初步的体现,并随着合作方共识的加深,带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变革。一个优秀的高校图书馆必须具备这种前瞻性的思考,主动了解和参与全球教育的变革,通过服务意识、服务内容、服务对象、服务模式的改革搭建服务平台,优化学生学习体验、支撑学校国际合作和对接、发挥图书馆在国际化战略中的作用。

2.2 多元治理主体的协同

治理的本质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多元主体是相对于传统管理实践中的单一主体提出的解决方案。在传统发展实践中,高校图书馆治理主体相对狭窄,主要表现在忽略了师生参与,没有将教育领域最为重要的主体,即教师和学生纳入图书馆治理主体范畴。虽然高校图书馆会通过一定的形式,如有学生参与的图书馆管理委员会建立信息收集的渠道,但在实践过程中,其所实现的功能非常单一,更多承担了学生社团组织的角色。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外方合作高校也应该是图书馆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参与主体。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同样也是高校图书馆的国际化进程,需要在对教育理念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参与图书馆发展,在理念提升、资源引进、需求分析等多角度上满足中外合作办学的需求。同时外方高校带来的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的机会也会进一步增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除此之外,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资源的协调分配,社会组织依靠自身的技术优势参与图书馆软硬件设施的建设等也需要纳入治理主体范畴。这样中外方合作高校、师生用户、政府、社会组织等主体依照自己的优势进行角色分配,通过各种形式平等协商、有序参与,共同构成多层次、多类型的图书馆共建主体(见图1)。

2.3 制度体系建设与创新

高校图书馆治理体系法制化与治理能力法治化是其治理法治化的应有形态[11]。高校图书馆制度能够有效规范图书馆运行的基本形态,保证管理和服务的有效性和质量标准。从制度建设的纵向层面来说,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对宏观运行机制进行约束,各图书馆行业协会则从行业规范、指导性条例对图书馆进行引导,作为图书馆主体则根据自身服务群体特征制定具体的服务标准、服务内容等。从横向的层面,图书馆主体根据各服务群体的需求制定诸如阅读推广、文献借阅、学术交流、空间使用等方面的实施细则。

尽管目前各高校图书馆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制度体系,但是从中外合作办学的角度来说仍然存在不足。首先,政策下沉力度不够,国际图联每年制定《国际图联战略规划》,报告分析世界正在或可能出现的变化,以及与之对应的应对策略。中国发布《图书馆服务宣言》,深入剖析平等、多元、包容的现代图书馆发展理念。这些政策的发布聚焦行业前沿,对图书馆国际化进程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但在实践中并未被完全重视。其次,缺少对中外合作办学群体的服务标准和规范制定,契合这部分师生的知识资源、信息手段、交流平台、空间设置等并未被重视。因此,高校图书馆制度建设应该持续关注国际发展前沿、深入研究政策思想、制度规范和制度体系,推动制度向服务对象下沉。

3 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的运作机制

3.1 明确服务内容

中外合作办学是“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过程,高校图书馆的国际化应该用全球化思维对外拓展合作和支持空间,对内促进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的全面变革,建立面向中外合作办学学科服务体系。从目前供给——需求情况来看,主要矛盾集中在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差异化的服务要素需求与图书馆传统供给模式之间的矛盾。

一是语言的需求。中外合作办学最直观的特点就是外语教学,除了教学院系提供的语言支持服务外,图书馆是盘活语言学习的重要载体,外语讲座、线上慕课、阅读推广等形式可以有效地浓郁语言学习氛围,提升交流能力。在此基础上拓展以语言为基础的外文文献检索能力、学术能力,特别是疫情下建立相关课程的信息资源库提升课程的回溯性,弥补长期线上教学的不足等。二是学术诚信体系的需求。学术诚信体系的建立应贯穿于语言学习和学术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由中西方认知差异导致的学术误区。三是信息获取的需求。将世界前沿科技、文化、教育、政治、经济、人文资讯以线上媒体手段进行整理、筛选和推送,特别是外方合作高校所在国家的资讯进行重点推送,满足跨国交流中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需求。除此之外,还有留学、考试、就业等关乎学生现实需求的信息,应实现与教学院系、就业部门的联动,满足不同职业发展方向学生的需求等。四是人文素养培育的需求。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是建立本土文化认同基础上对世界文化的兼容并蓄,因此高校图书馆在文化服务中要突出中国文化的培育和发展,如经典阅读、传统艺术推广、情景体验活动等。对外寻求与合作学校、组织的合作,开展文化论坛、研讨、中外艺术节等活动实现外部文化资源的共享。五是学术素养培育的需求。高校图书馆的角色不仅仅是文献资源服务的提供者,还是校园里重要的学术中间人和变革推动者[12],即办学双方融通互鉴的基础上建立满足中外合作办学所需的馆藏资源、馆藏空间,推动双方的产学研合作,促进成果的共享和传播等。

3.2 构建多元治理体系

当前学界对教育治理有了一定的讨论,也给出相应的实践路径,但很少聚集到某个微观治理单元探讨体系性的问题。系统论视角下,治理不是各主体的简单相加,而是由点到面到系统所呈现的设计和运行组织体系。***总书记强调:“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13],生动地诠释了多元治理的内涵。具体到中外合作办学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就需要各主体全方位的协作,形成协同育人、协同发展的局面。一是强化教育主管部门的主导责任。制定服务中外合作办学的宏观发展政策、协同区域高校发展战略,如服务、规划、政策、评价、督导等,特别是在审批中外合作办学立项资质上细化对师资水平、空间设置、馆藏资源、国际合作的考量。协调区域内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资源共享机制、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学术交流、跨国科研合作、文化交流都可以通过信息平台的形式打破学校壁垒,实现更大规模的扩散,真正实现教育主管部门作为引领者、服务者、协调者、监督者的整体角色。二是行业协会协同作用的发挥。图书馆行业协会是政府与行业内部各单位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主要职责是制定行业标准、行业统计分析、培训交流、宣传推广等。在中外合作办学领域,行业协会可以从互助性、特色性、经济性、有效性四个方面产生作用。通過调动行业协会内各中外合作办学主体单位力量共建、共享数字图书馆资源,实现信息服务互助性;
不断拓展服务领域,研究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根据细分群体进行服务多样化的分析和实践,保障各群体都有获取信息的自由和机会;
密切关注国际发展前沿,制定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同向同行的战略发展规划。三是学校主体责任的发挥。高校图书馆走国际化发展道路是教育对外开放的必然,因此,高校必须转变教育发展理念,树立国际化办馆思想,针对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培养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培养方案;
其次,建立国际化办馆机制,在图书馆专业人才招聘、培养、工作流程规范上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四是拓宽国际交流合作通道,在学术交流、科研合作、技术转化等方面突破学校壁垒、国家或区域界限,积极推进与国外大学、国际组织的合作,形成学校浓郁的国际化氛围。五是校内组织的协同发展之路。外国语学院的语言支持、群团组织的活动组织能力、行政部门的资源配给、其它教学院系的学术资源支持等构成了校内协同发展的网络,这需要学校层面牵头形成育人共识,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才能够实现。

3.3 形成制度体系

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各行为主体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其中,共同组成教育实践和教育决策的治理格局。图书馆作为其中的治理单元,既要重视和鼓励多元主体的参与,又要把握图书馆在教育服务过程中的核心价值,形成政府、社会组织、学校服务性、有效管理手段和角色互补的机制运行生态。纵向层面,高校图书馆需要建立跨部门、跨组织的联动和激励机制、国际化资源共享与交流机制、图书馆支持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价和反馈机制等。横向层面,高校图书馆内部质量的成效有赖于制度体系的建立,目前的制度体系和管理模式是否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求,通过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引进具有国际背景的专业人才开发国际特色服务模块,通过优化服务体系制订图书馆从业人员工作标准,通过科学构建教育前沿理念学习制度促进图书馆改革创新的前瞻性,通过激励制度的建立促进校内外人员参与图书馆建设的积极性等等。这些制度的设定主体根据所约束内容的不同可以是教育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高校或者图书馆,涉及治理体系中的各主体、客体、方式和手段,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做好匹配衔接,以形成共同发展的合力。

3.4 构建反馈机制

科学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是不断改进和完善现代图书馆发展的重要依据。依据评价反馈结果可以建立激励和约束措施,及时调整发展规划目标,是图书馆发展的源动力之一。目前高校图书馆还没有建立完备的评价体系,基本上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搜集用户的意见和建议,评价指标缺少深度和广度,目标人群范围较小,学生参与评价的意愿不够强等问题突出,不能客观反映图书馆发展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基于需求导向的评价反馈机制要建立以下两个原则,一是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结合,要建立多元的图书馆国际化评价指标变量,如硬件设施、资源供给、用户体验、服务标准等,要通过师生的广泛参与,专家的意见反馈对量表进行调整和优化。评价过程要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主要在于国际化发展相匹配的软硬件设施、服务水平、文化活动等方面的用户直观感受的评价,定量评价则体现在资源供给、资源的利用率与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成长支持的关联性、文化活动覆盖率与第二课堂发展等效能的数据评价上。二是多主体评价体系,图书馆馆员、用户毫无疑问是评价的主体,但除此之外,容易忽略的是合作高校的评价。外方高校可以从国外教育发展视角对图书馆的资源、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等要素与合作办学的匹配度进行客观测量和评价,促进国内外优势资源的不断融合。综合两个评价原则可以有效地将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内容纳入评价体系的范畴。

参考文献:

孙天敏,姚淞元,何今成,等.高校图书馆协同打造“金课”实践[J].医学信息,2019,32(21):8-9.

KENNEY A R, XIN L. Rethinking research libraries in the era of global universities[EB/OL].[2022-07-20] .https://sr.ithaka.org/publications/rethinking-research-libraries-in-the-era-of-global-universities/.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EB/OL]. [2022-07-2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36/s3886/201601/t20160120_228487.html.

王锰.“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图书馆发展研究高端论坛”综述[J].大学图书館2016,34(4):5-12.Statement on librari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B/OL].[2022-07-20].https://www.ifla.org/publications/statement-on-libraries-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august-2002/.

吴建中,范并思,陈传夫,等.面向未来的图书馆与社会[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1,47(2):4-28.

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 academic library contributions to student success:
documented practices from the field[EB/OL].[2022-07-20]. https://www.ala.org/acrl/sites/ala.org.acrl/files/content/issues/value/contributions_report.pdf.

陈进,徐璟,董珏,等.大学图书馆创新与转型趋势预判[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34(6):21-27.

张晓雁,王爱京.非通用语种外语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与实践:以北京大学图书馆外国语学院分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5(s2):69-72.

史建桥,段洁滨.延伸与拓展: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图书馆[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8(4):2-5.

兰孝慈,许疆.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治理法治化得实然困境与应然之路[J].图书馆学研究,2021(5):28-34.

李娜.图书馆服务转型:从“以用户为中心”到“转向外部”——美国图书馆协会图书馆转型项目对我国图书馆的启示[J].图书馆建设,2017(7):36-42.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001).

蒋 静 南京工程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副教授。

江苏南京,210000。

(收稿日期:2022-07-22 编校:陈安琪,谢艳秋)

猜你喜欢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图书馆人才培养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的政策演进研究亚太教育(2016年33期)2016-12-19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产业与教育交互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服装人才培养现代装饰·理论(2016年8期)2016-10-17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推荐访问:办学 中外合作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