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霞 李斌贤 李红英
“透心红”胡萝卜是宝鸡悠久的传统地方特色蔬菜,素有“小人参”之美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是陕西特色面食臊子面的主要佐菜。曾荣获杨凌“农博会”后稷金像奖和国家A级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随着近年来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加之在农户长期自繁自用过程中优良种性退化,产品出现劣变现象,致使“透心红”胡萝卜生产规模下滑,种植面积萎缩,种质资源越来越稀缺。
当前对“透心红”胡萝卜进行保护性、规模化发展生产,对于保护宝鸡地标菜种质资源、建设城镇近郊蔬菜保供基地、振兴乡村特色产业、增加农民增收和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意义重大。为促进宝鸡“透心红”胡萝卜产业继续快速发展,笔者对该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思考和分析,提出发展对策和建议。
1 产业发展优势
1.1 自然条件适宜
宝鸡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无霜期214天,年降雨626.8毫米(7~9月降水量占全年60%),平均日照时数2139小时,气温温和,光热资源丰富,土壤质地疏松,土层深厚,昼夜温差大,具有发展胡萝卜产业得天独厚自然条件优势。
1.2 品种特性优良
“透心红”胡萝卜经过长期栽培和选育具有显明的地方特点,根茎长,平均长度23.78厘米,两头匀,平均直径3.45厘米,皮色红,肉质嫩,芯轴细,平均0.6厘米,肉心比率为5∶1,单株肉质根平均为120克,商品性美,适口性好,有明显优质性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何玲教授对陕西省10个主要胡萝卜品种营养成分的含量进行了全面细致分析,结果表明:宝鸡“透心红”胡萝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7.65%,每100克含总胡萝卜素4.22毫克、Vc3.35毫克,口感脆爽甘甜,最适宜鲜食和榨汁。另外番茄红素也高达0.73%,占相当大的比例,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适合加工成各类保健产品。
1.3 种植模式成熟
除了农户零星种植外,我市较大规模的合作社一般都采用“小麦+红萝卜+马铃薯”两年三熟制轮作方式,比如岐山县草坡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在蔡家坡流转土地1500亩,按照该模式带领周围群众种植胡萝卜。即当年的10月份种植小麦,第二年的6月份收获,7月份种植胡萝卜,11月份收获,12月份种植马铃薯,第三年的6月收获。同时,小麦、红萝卜收获后,土壤还可休闲一段时间,从而使地力得到一定的恢复。
1.4 经济效益可观
我市“透心红”胡萝卜收获主要集中在11~12月,恰好是蔬菜的淡季,上市时机好,销路畅,品质好,多年来一直受各地客商青睐。多年来平均亩产1950千克,每千克市场价2.4元,每亩产值4680元,而每亩共需投资950元(其中种子编织100元,化肥农药400元,机械种植收获350元,其它100元),每亩纯收入达到3730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2 产业存在问题
2.1 品种特性退化
“透心红”胡萝卜作为宝鸡当地优良地方品种,但长期自繁自用过程中,大多是种植户自己留种,有的只管留种,不管选种;
有的只进行片选,不进严格的去劣,或留种时没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导致其它胡萝卜品种花粉与该品种杂交,造成生物学混杂,从而引起品种的典型性部分丧失,出现了肉质根变形、表皮不光滑、颜色不统一、易开裂等劣变现象,品质明显下降。
2.2 种植规模偏小
“透心红”胡萝卜种植面积虽然逐年提高,但是相对于市场需求量,种植规模还不够大。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种植比较分散,没有形成集聚效益,且标准化生产覆盖面小。
目前的标准化生产主要还是集中在岐山县的蔡家坡和凤翔区柳林镇亭子头村,大部分村子都是采取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在种植、施肥、喷药等方面都是凭借自己的种植经验进行,还缺乏统一的技术指导和行业实施标准。
2.3 机械化水平低
整个过程中人工参与多,机械参与少,虽然整地、播种等环节都有机械的使用,但宝鸡胡萝卜生产中的机械化水平还很低,浇水、施肥、喷药等环节都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特别是胡萝卜收获方面主要以人工收获和半机械化分段收获为主,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收获率不到10%,严重制约着生产效率的提高,影响了宝鸡“透心红”胡萝卜产业化的发展。
2.4 产业链条较短
由于组织化程度低,市场信息不灵,产业链条不畅,宝鸡“透心红”胡萝卜产前、产中、产后計划、管理、服务跟不上,群众多为自产自销、批零兼顾的营销方式,加之缺乏资金,较大规模的清洗贮藏保鲜设施还未建立。据调查,大部分客商在收购后,拉运到西安清洗保鲜后才投放各大市场,少数客商未经清洗直接放市场,产品竞争力不强,品牌优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3 产业发展对策
3.1 高度重视,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市县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把发展宝鸡“透心红”胡萝卜生产作为区域性特色优势朝阳产业来抓,争取将其列入市、县农业产业化扶持范围,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倾斜。
要坚持“因地制宜,相对集中,规模经营”的原则,按照“以产业基础好、种植时间长的千阳、凤翔、岐山为优先发展重点,逐步向陈仓、陇县、麟游扩展”的发展思路,科学合理地制定好“透心红”胡萝卜产业布局和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着力推动胡萝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3.2 加大投入,加快种子提纯复壮
应加大种子研发方面的投入,支持相关技术单位开展“透心红”胡萝卜品种提纯复壮,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得该品种根形、根长、横径、皮色和根质量等主要性状基本得到恢复,品质得到提升,纯度大幅提高。制定鼓励政策,支持种子企业加快“透心红”胡萝卜品种种质资源保存圃、良种繁育基地、生产基地的建设,提供纯度好、数量足的优质商品种子,迅速改变种植户分散繁种的局面,为振兴宝鸡地方特色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强化研究,制定生产技术标准
加强适用于胡萝卜播种、灌溉、施肥、喷药、收获等机械的研发推广,特别是多功能一体机及简单易操作机械的研发。及时总结农民的传统栽培经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的试验、实践,总结制定出适合在我市推广普及的“透心红”胡萝卜省力化标准化栽培技术标准,并在农户中大力推广,除通过科技三下乡、技术大讲堂等途径外,还需要技术人员定期到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直接的实用技术方面的指导,抓点示范,扩大标准化生产覆盖面,为“透心红”胡萝卜的优质高产提供技术支撑。
3.4 延伸链条,提高产业综合效益
进一步加强胡萝卜采后处理、分级包装和贮运保鲜精,通过在生产基地建立恒温贮藏室,提高胡萝卜的耐贮藏性,延长供应期。加强胡萝卜精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引进与应用,引导支持岐山县德有邻食品有限公司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在生产胡萝卜臊子的基础上,开发生产胡萝卜酱菜、胡萝卜果脯、胡萝卜饮料等多种类型的保健产品和美容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3.5 打造品牌,壮大特色支柱产业
品牌就是效益。要积极开展宝鸡“透心红”胡萝卜商标注册、地理标志、原产地商标以及无公害、绿色食品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促进宝鸡“透心红”胡萝卜生产向优质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宣传促进推广。要注意强化宣传,谋划举办“透心红”胡萝卜文化艺术节、定期举办产业发展大会,充分利用节会、展会、推介会等平台,开展一系列营销活动,架起政府、企业、市场沟通的桥梁,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作者简介:
朱永霞(1979.08-),女,陕西宝鸡人,本科,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宝鸡胡萝卜生产七招让胡萝卜出好苗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11-27如何让胡萝卜出好苗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1-26如何保证秋季胡萝卜早出苗、出齐苗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用旧的生产新的!小学科学(学生版)(2020年10期)2020-10-28“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中国化肥信息(2020年7期)2020-03-19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当代陕西(2018年6期)2018-05-22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中国军转民(2017年6期)2018-01-31宝鸡对霾源“拔芯断气”当代陕西(2017年12期)2018-01-19走进宝鸡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2017年1期)2017-04-24宝鸡:松绑人力资源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