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莲
(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代召乡人民政府 河北 邯郸 056001)
冀中南桃产区发生的主要病害种类有桃腐烂病、桃穿孔病、流胶病、炭疽病、桃褐腐病等,果农传统防控基本以化学合成农药为主,存在药剂使用不当、施药针对性不强、关键时期掌握不好、防效较差的问题,在防控时机的把握方面缺少可操作性的依据,有较大提升空间。掌握病害的发生规律,采用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实现化学农药的精准、高效、减量使用,对保障果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1 发病症状。该病危害桃树叶片、枝梢和果实。在多雨年份发病重,造成桃叶穿孔早落,新梢枯死。桃穿孔病有多种,冀中南以细菌性穿孔为主。
1.2 发生规律。细菌性穿孔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菌在被害枝条中越冬,桃树开花时病菌溢出,利用风雨传播,经气孔、芽痕和皮孔侵入。春季溃疡斑是该病的主要侵染源。雨水频繁或多雾季节,发病重;
树势弱、果园偏施氮肥、地势低洼、通风透光差发病重。
1.3 防治方法。①增强树势。加强桃园管理,配方施肥,避免偏施氮肥,注意起垄栽培,密度合理,重视修剪,产量适中。②清除越冬菌源,彻底清除枯枝、病叶和落果,烧毁和深埋。③发芽前喷3 ~5 波美度石硫合剂,混配60%五氯酚钠可湿性粉剂300 倍液。④发芽后及时喷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 ~800 倍液、20%噻菌铜800 倍液、2%春雷霉素水剂500 倍液、50%代森铵乳油700 倍液进行防治。⑤落花后及时喷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500 ~2 000 倍液、60%吡唑醚菌酯1500~2000 倍液。每次喷药间隔7~10d,共喷2~3 次。
2.1 发病症状。桃流胶病分为侵染性和非侵染性2 种类型,导致树势衰弱。枝干染病,病部肿胀,流出半透明黄色树胶,干燥后变成硬质胶块,后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其上散生小黑点[1]。果实染病,呈褐色腐烂状,后密生粒点状物。
2.2 发病规律。①非侵染性流胶病:冻害、病虫害、雹灾、冬剪过重、施肥不当、土壤黏重、伤口多引起流胶病发生。结果过多,树势衰弱,诱发流胶病。②侵染性流胶病:1 年有2 个发病高峰,分别为5 月上旬~6 月上旬、8 月上旬~9 月上旬,防治时间以新梢生长期为好。
2.3 防治方法。①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②调节修剪时间,以冬剪为主,夏季轻剪为辅。③消灭越冬菌源。冬季清园消毒,刮除流胶硬块及其下部的腐烂病及木质,集中焚毁。萌芽前树体上喷5 波美度石硫合剂。枝干涂白,预防冻害、日灼发生,封冻前用硫酸铜∶石灰∶植物油∶水配比为1∶4∶0.5∶20 的混合液涂刷枝干。④防治虫害。4 ~5 月及时防治天牛、吉丁虫等蛀干害虫,防治桃蛀螟、卷叶蛾幼虫、梨小食心虫、蝽象等害虫,有利于流胶病的防治。⑤生长季适时喷药。3 月下旬~4 月中旬喷1 200 倍液甲基托布津。5 月上旬~6 月上旬、8 月上旬~9 月上旬为侵染性流胶病的发病高峰期。在每次高峰期前每隔15 d 喷1 次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 500 倍液[2]、75%百菌清500 倍液、40%氟硅唑5 000 倍液,防治果实及叶部病害,兼治流胶病。⑥刮除病斑。秋冬刮治伤口,用3 ~5 波美度石硫合剂或硫酸铜100 倍液消毒,或用1∶4 的碱水涂刷。
3.1 发病症状。真菌病害,症状为皮层烂,有酒糟味、小黑点,冒黄丝。
3.2 发生规律。该病菌在病株或病株残体上越冬,3~4 月份孢子经风雨传播,从皮孔和伤口侵入,以4 ~6 月发病最重,树势衰弱、偏施氮肥、地势低洼积水时发病重。
3.3 防治方法。①增强树势。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合理修剪,合理负载,及时防治蛀干害虫,提高树体抗寒抗病能力。②防止冻害和日灼,通过树干涂白或树干捆绑草把减轻冻害。③刮治病斑:2 ~3 月发现病斑及时刮治。刮除变色病皮,涂抹消毒剂和保护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植物油按1∶2.5 配比涂抹病部,也可涂抹康复剂原液等。
4.1 发病症状。该病主要危害果实,侵害叶片和新梢。幼果期发病,为淡褐色水渍状斑,果实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褐色,中心凹陷,后在病部长出橘黄色小粒点。幼病果软腐脱落或形成僵果残留树上;
成熟期果实染病,呈红褐色凹陷斑,有同心环状皱缩,后期病果脱落,少数残留树上。
4.2 发病特点。病菌在病果中越冬,春天遇适宜的温湿条件,借风雨传播,形成初侵染,可多次再侵染,潜伏侵染,生长期均可侵染。湿度对发病影响大,阴雨连绵容易发病,园地低洼、土壤黏重、树冠郁闭、偏施氮肥等有利于发病。树上僵果是初侵染来源。
4.3 防治方法。①合理建园,切忌在低洼、排水不良的黏质土壤建园,要起垄栽培。②加强栽培管理: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适时夏剪,使通风透光,防止雨后积水。③做好清园。剪除病枝梢及残留在枝条上的僵果,并清除地面落果。注意及时剪除枯死的枝条及出现卷叶的果枝,烧毁或深埋。④套袋:果实套袋前要喷施3 ~5 波美度石硫合剂。在花前、花后和幼果期及时喷药2 ~3 次,可选用45%咪鲜胺1 500 倍液、75%百菌清或25%嘧菌酯悬浮剂800 ~1 000 倍液等,每次喷药间隔10 ~15 d。
5.1 发病症状。果实病害,近成熟果发病重。发病初期在果面产生褐色圆形小斑,果肉变褐软腐,然后在病斑上出现紧密而隆起的黄白色或灰色绒球状霉丛,起初呈同心轮纹状排列,很快布满全果。烂果少数脱落,大部分腐烂后的果实因失水干缩而成褐色僵果挂于树上。
5.2 发病规律。真菌病害,病菌在僵果和被害枝上越冬。借风雨传播,由气孔、皮孔、伤口侵入,引起初侵染,有多次再侵染。花期低温、潮湿多雨引起花腐。果实成熟期温暖、多雨雾引起果腐。病虫伤、雹伤、机械伤、裂果等伤口,会加重发生。树势衰弱、枝叶过密、地势低洼的果园发病重。果实贮运中如果遇高温、高湿,病害发展。
5.3 防治方法。①消灭越冬菌源。做好清园,彻底清除僵果、病枝,集中烧毁。②药剂防治:发芽前喷布5 波美度石硫合剂;
在开花前喷施1 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初花期可选用25%吡唑醚菌酯2 500 倍液,25%肟菌酯2 500 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用70%甲基硫菌灵800 倍液等均匀喷雾1 次;
花后10 d 左右喷布2 ~3 次杀菌剂,如50%腐霉利1 000 倍液、20%嘧菌酯悬浮剂800~1 000 倍液、70%甲基硫菌灵800 ~1 000 倍液等,间隔期15 d 左右。果实套袋前要喷施1 ~2 次药,可选用多菌灵、代森锰锌及三唑类等药剂,重点喷果面;
采果前30 d 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 ~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悬浮剂600 ~800 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