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生成机理、实践指向与重大意义

时间:2024-02-29 18:21:02 来源:网友投稿

陈 杰,罗贤宇,黄登良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基地,福建 福州 350002)

1988年6月至1990年4月,***同志在担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期间,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的“三库”绿色生态理念[1]。2022年3月,******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2]2022年4月,******在海南考察时再次强调:“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国宝,是水库、粮库、钱库,更是碳库。”[3]***关于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博大精深,深刻阐明了森林对于人类的多元功能价值,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之间的辩证关系。深入学习和研究***关于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的生成机理、实践指向和重大意义,对我国林业的高质量发展及以美丽中国为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于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不仅具有一脉相承的深刻理论渊源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还具有鲜明的现实属性和丰富的实践基础。具体而言,全球现代化的绿色演进趋势是其现实背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其理论源泉,中国护林和造林的历史传统是其文化基因,中国共产党推动林业生态建设的百年历程是其实践基础。

(一)现实背景:全球现代化的绿色演进趋势

***关于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的形成和发展处于世界现代化走向绿色发展的时期。绿色发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诉求。绿色发展理念是在人类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工业革命以前,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融合于自然生态系统中,对自然界尚未造成质的破坏,人类与自然界基本保持和谐共生的关系。工业革命以后,机器大工业赋予人类极大的物质变换能力,人类生产力水平发生了革命性改变。人类在极大地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对自然界的索取也不断加大。工业文明在促进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环境保护意识。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随着《人类环境宣言》《我们共同的未来》《只有一个地球》等经典著作相继问世,绿色发展理念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成为共识。各国纷纷制定或颁布绿色发展战略和政策,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进入21世纪,全球“绿色革命”风起云涌,以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绿色经济为代表的绿色现代化逐渐成为世界潮流,绿色发展成为体现国家竞争力,占领战略制高点的关键领域。林业是绿色发展的基础。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森林密切相关。森林作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非常强大的综合效益,可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在绿色发展理念已成普遍共识的今天,人类逐步认识到森林在全球绿色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对森林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和经营管理,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在此背景下,世界林业的发展趋势也由传统林业向多功能林业转变,由追求经济效益向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转变,由单纯开发天然林向天然林保护与培育人工速生林相结合转变,由传统经营模式向实行森林的分类经营和可持续经营的现代林业经营模式转变[4]。总之,***关于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是在深刻洞察全球现代化绿色演进趋势以及森林在促进绿色发展的巨大意义的基础上,为了更有效地实现中华民族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提出的科学发展理念。

(二)理论源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着十分丰富深邃的生态思想。***关于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是在充分吸收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有关人与森林关系论述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成的。首先,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论述了作为自然界重要组成部分的森林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界的地位进行了充分肯定。他们认为,人来源于自然,不是外在于自然界的他物,而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因此人类活动要遵循自然界的规律,不能超越自然,更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马克思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5]森林作为人类的资源宝库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能起到保护土壤、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持生态平衡等作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是人的命脉所在。早在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就已经深刻地认识到森林对于人类的重大作用以及破坏森林带来的一系列恶果。人类“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6]。大肆砍伐森林的后果是把“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以及“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6]。其次,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深入剖析了导致人与森林关系紧张的根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植根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因此,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与社会关系的不和谐。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工业用地不断扩展,大量森林被砍伐,这导致森林锐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片面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根本不顾及自己行为的后果,“文明和产业的整个发展,对森林的破坏从来就起很大的作用,对比之下,它所起的相反的作用,即对森林的护养和生产所起的作用则微乎其微”[7]。因此,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认为要从根本上克服生态危机,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必须推翻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总之,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以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阐明了人与森林的内在关系,不仅明确了森林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作用,还揭示了人与森林关系对立的根源,提出了克服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主要思路,是***关于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

(三)文化基因:中国护林和造林的历史传统

******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8]中国护林和造林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关于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的文化基因。重视森林的保护和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得以延续的重要基石。首先,尊重和保护包含森林在内的自然万物。中国古人充分认识到自然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认为大自然是有生命的,是人类生命之源,因而人类不仅要善待同类,还要善待自然,从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曾子曾经引述孔子的话说:“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由此可见,儒家认为不以其时伐树,也是“不孝”的行为,应予以禁止。其次,强调适时开发利用森林资源。中国古人虽然已经认识到森林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固护道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但并没有乱砍滥伐,而是形成了尊重自然规律、按照时令进行生产的习惯,在可持续的林业管理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如《管子·禁藏》提出当春三月“毋伐木,毋夭英,毋拊竿,所以息百长也”的观点。《孟子》和《荀子》也都提出了森林资源可更新利用的观点。这些为后人合理经营和利用森林提供了宝贵经验。最后,主张通过法规政令的形式保护森林。中国古人的生态智慧不仅体现在思想和理念中,还体现在历朝历代统治阶级制定的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法规政令中。中国最早的保护森林的法规,可以追溯到夏禹时期,称为“禹之禁”。到了周朝时期,统治阶级设立了第一个官方管理森林的环保机构——“山虞”。此后,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都十分重视森林保护的立法与执法,不断完善森林保护的法规制度。如周朝的《伐崇令》、秦朝的《田律》、唐代的《唐律》等法令均对森林保护作了详细的规定,这些制度和法令都体现出中国古人对森林保护的重视。总之,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蕴含的爱林护林的传统、造林营林的智慧,具有超越时空局限的前瞻性和现实指导意义,为***关于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

(四)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推动林业生态建设的百年历程

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林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推动林业生态建设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是***关于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形成的实践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的同时,就将保护森林和植树造林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在革命根据地先后制定并颁布了多部与林业相关的法规制度。如1928年制定的《土地法》规定:“茶山、柴山,照分田的办法,以乡为单位,平均分配耕种使用;竹木山,归苏维埃政府所有。”[9]1930年制定的《苏维埃土地法》规定:“田地、山林、池塘、房屋,归苏维埃政府公有。”[10]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缺林少绿的生态状况,中国共产党组织发动全国人民植树造林,提出了“绿化祖国”及“实行大地园林化”等号召,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国土绿化运动的高潮。这一时期,基于对林业重要性的充分认识,中央政府还确立了“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林业建设方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中央高度重视林业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先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等文件及规范,将我国林业事业发展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轨道。这一时期,我国启动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生态修复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2009年6月,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正式确立了林业的“四大地位”和“四大使命”,把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和增进民生福祉的角度出发,赋予林业事业新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使命,以“两山”理念为重要遵循,将国土绿化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着力**新时代制约林业事业发展的突出难题,全方位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人民推进民族复兴大业的历史进程中,一直以世界眼光、未来视野和战略思维来认识和把握林业问题,对林业生态建设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为***关于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提供了实践借鉴。

***关于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是在对客观规律正确把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所蕴含的深邃的生态思想及科学的发展理念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和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深入践行***关于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价值观、完善林业治理体系、弘扬林业生态文化,最终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一)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价值观

******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也更加强烈。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这一重要论断集中反映了新时代党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生态文明领域的鲜明体现。在我国林业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坚持林业为民是一项不可动摇的基础性价值原则。森林是绿色的海洋,提供了人与自然近距离交流的载体,是地球表面一道十分亮丽的风景。提升林业的发展水平能够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青山绿水带来的美感。因此,要为人民群众创造优美和谐的生态家园,首要以森林为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林产品需求较大,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我国森林面积遭到了大面积乱砍滥伐。这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使得森林生物多样性面临巨大威胁。坚持林业为民,就是要看到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绿色需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把推动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森林作为当前民生优先领域。为此,应遏制破坏森林的行为,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加强国土空间的绿色规划和森林保护,建设美丽森林,让林业事业真正成为一项造福人民、泽被子孙的伟大事业。

(二)制度保障:完善林业治理体系

林业治理体系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的背景下,林业生态治理迫切需要从我国林业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统筹考虑,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完善林业治理体系为抓手,全面提升林业生态治理能力,切实推动我国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高质量发展。(1)完善财政金融支持。生态建设离不开政策及资金扶持。一方面,调整中央财政、省级财政等公共财政投入,重点加大对山区基础设施、林业基础设施、重大公益林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鼓励地方政府积极通过林权抵押贷款、碳汇市场交易、生态效益服务交易等渠道进行多方面的融资。(2)落实生态补偿。市场化、多元化的森林生态补偿制度有利于激发全民爱林护林积极性,促进利益共享,实现森林保护目标。一方面,根据森林生态区位、功能定位、资源分布等方面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级分类差别化补偿,逐年提高补偿标准,逐步扩大补偿范围;另一方面,创新思路,设计市场化、多元化的补偿机制,撬动国际组织、企业和社会资源,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渠道。(3)建立严格的林地保护制度。严格的法律制度是建设美丽森林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科学划定林业生态红线,完善管制制度,严厉打击毁林行为,确保守住生态红线;另一方面,对林地实行严格的规划管理,要求林地开发遵守严格的审批程序,严格管控林地占用行为。(4)深化林权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解决林业经济发展问题、释放林业巨大经济潜力的有效手段。继续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改革,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林地经营权,把使用、收益、流转等权能真正交给农民,切实推动林业经济效益返利于民、让利于民、还利于民。

(三)文化基础:弘扬林业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思想始终重视生态文化的培育和弘扬。森林作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孕育着古老而悠久的绿色生态文化。践行***关于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应当健全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与绿色发展观相吻合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1)积极培育公众的生态自觉。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着重培育公众的生态意识,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进而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把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转化为自觉行动。同时,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公众增强生态危机意识、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形成健康消费和绿色消费的理念。(2)大力发展林业生态文化产业。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包含“茶文化”“竹文华”“松文化”“花文化”“中医药文化”等在内的林业生态文化产业成为在就业空间和普惠民生上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林业生态文化产业,不仅能提高森林产品的附加值,还有助于实现文化传播和生态惠民。(3)加强林业生态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离不开国际大环境,应当积极同其他国家建立并扩大交流合作关系,在交流合作过程中努力把独具中国特色的林业生态文化推向世界。可通过举办森林文化节、森林文化学术交流会、人才交流会等活动,深化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推动林业生态文化走出去。

(四)远景目标: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2021年4月,******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将“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作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之一[8]。这表明,***关于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作为***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指向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历史经验启示我们,森林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石,而林业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基础。******指出“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12],强调“把义务植树深入持久开展下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13]。这些精辟论述阐明了林业事业对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意义。可以说,没有美丽森林,就没有美丽中国,就不可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大力推进美丽森林建设,就是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森林作为国家自然生态屏障,对于提高我国生态安全具有重大价值。森林的保护和林业事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优美、和谐,以及宜居生活环境的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于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是极具科学性、前瞻性和时代性的科学发展理念,不仅引领福建率先走上绿色发展之路,还为新时代我国林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为促进全球共同走绿色发展之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提供了宝贵启示。

(一)区域意义:引领福建率先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福建是***关于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的发源地,也是践行***关于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的先行区。“福建自然条件优越,林业基础较为扎实,建设林业强省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重托”[14]。在***关于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的指引下,福建以“接力棒”精神不断推进生态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建设,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同步实现的优异成绩,走出了一条具有福建特色的绿色发展新路,生动诠释了***关于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的强大思想伟力和实践伟力。(1)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同志在福建工作的17年半期间内,部署推动了许多地方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长汀从“火焰山”变成“花果山”,莆田木兰溪从“水患河”变成“幸福河”,福州市内河的黑臭水体变得水清、河畅,厦门筼筜湖从“臭水湖”变成“城市会客厅”等。福建不断践行***关于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绿色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取得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2021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6.8%,连续43年全国第一[15];2019年,全省九市一区全部获评国家森林城市,县级城市全部获评省级森林城市;“十三五”期间,成为全国唯一的水、大气、生态环境保持全优的省份等。(2)绿色经济加快发展。发展绿色经济,推进林业生态经济化,是***关于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的题中应有之义。多年来,福建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统筹脱贫致富和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把潜在的山水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发展优势,探索出具有福建特色的生态扶贫新模式。如周宁县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持续发展林下经济。截至2021年,周宁县林下经济总产值超过3亿元,参与建设的林业企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超过300家,带动就业近万人[16]。(3)提供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福建样本。在践行***关于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的过程中,福建坚持将生态改善与产业培育相结合,将绿色发展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将美化生态环境与倡导生态文化相结合,探索出具有福建特色的绿色生态理念。福建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探索出的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武平林权改革、三明林业碳票制度等经验做法,是带有福建印记的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举措的独特展示。福建具有青山绿水的“底色”资源优势,进入新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以***关于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为科学指引,加快绿色生态与特色经济的深入融合,以此促进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福建的良好生态转换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显然,福建践行***关于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对国内其他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国家意义:为实现林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森林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2011年,联合国规划署发布的《迈向绿色经济》报告将林业列在自然资本投资领域的第一位。当前,我国林业事业发展仍然存在“四库”功能挖掘不足、森林资源“综合利用不够”等现实短板[17]。***关于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不仅科学阐明了森林对于人类的多元功能与价值,还为我国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1)构建绿色水库,让“水库”增容。森林与水息息相关,是影响自然生态系统水循环的一个重要因子。应该在充分认识水与森林关系的基础上,构建绿色水库,践行国家水安全战略目标,加快推进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及沿江防护林的建设,发挥森林在改善水质、保持水土、净化水质、调节径流、削洪抗旱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因地制宜,科学选育具有较强水源涵养及水土保持能力、容易成活、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的树种,消灭现有荒山,改造低效残次林,增强林地蓄水保水功能,实现以水养林、以林保水的良性循环。(2)壮大林业产业规模,让“钱库”增收。林业横跨国民经济三大产业,是规模最大的循环经济体,也是绿色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要充分发挥林业优势,依托绿水青山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探索把森林转化为“钱库”的现实路径。一方面,要以林业供给侧改革为突破口,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形成惠民、富民的绿色产业体系;另一方面,要结合地区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产业,努力把美丽森林转换为美丽经济。(3)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让“粮库”增产。林下经济具有投入少、见效快的特点,能够弥补传统农业生产季节性的缺陷,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科技水平不高、规模化程度不够、产品附加值较低等短板。为此,应以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为导向,拓展新兴产业,科学发展不同类型的林下经济;鼓励并支持高校为林下经济技术创新服务,加快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促进林业产品提质增效。(4)完善森林碳汇市场,让“碳库”增效。目前,我国森林碳汇市场运行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要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完善森林碳汇交易机制,积极构建森林碳汇市场。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区域积极推动碳排放项目试点工作,根据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主体、小微企业等不同主体,精准定制、量身打造专属碳汇金融产品,加快推进我国森林低碳经济的发展。

(三)世界意义:为促进全球共同走绿色发展之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提供了宝贵启示

全球生态危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基于对人类生命共同体的科学认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开展可持续外交并参与全球生态治理,推动世界各国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大力推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森林和美丽中国,不仅是我们党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而作出的战略选择,也彰显了我国对全球生态安全和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高度责任感。***关于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为促进全球共同走绿色发展之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提供了宝贵启示。首先,***关于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具有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意义和价值。***关于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汲取了中国绿色发展的智慧和经验,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现代化绿色跨域发展新思路,既是对自然规律的遵循,也是对历史规律的回应,更是对科学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为发展中国家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实现绿色现代化跨越发展提供了示范和样板。其次,***关于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引领中国从美丽森林到美丽中国建设,同时助力实现美丽世界大同梦。森林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美丽森林是建设美丽世界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美丽世界的底色。森林美了,美丽世界的建设就向前跨了一大步,人类建设美丽世界的信心就更强了。***关于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是美丽森林、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思想指南,而美丽中国则是美丽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美丽中国这个现实纽带,***关于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与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总之,***关于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及其在中国的实践经验,不仅为实现美丽中国梦、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提供了思想遵循,也为全世界实现绿色、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从而促进全球共同走绿色发展之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最终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猜你喜欢四库林业美丽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林业科学研究(2022年5期)2022-10-12“四库学研究”栏目主持人语贵州文史丛刊(2022年1期)2022-04-08《皇帝的四库——乾隆朝晚期的学者和国家》简介国际汉学(2020年1期)2020-05-21land produces学生导报·东方少年(2019年13期)2019-06-19我们创造美丽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2017年4期)2017-06-13四库学研究专辑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6期)2017-05-10平凡又美丽学苑创造·A版(2017年3期)2017-04-27谁是最美丽的虫(三)小溪流(画刊)(2016年11期)2017-01-05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武夷学院学报(2015年3期)2015-07-18

推荐访问:机理 论述 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