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区域角”提高学生长周期观察活动参与率

时间:2024-03-02 15:00:17 来源:网友投稿

◇傅连玉(福建:厦门市集美区双岭小学)

随着国家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和科技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小学科学教学也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关注对象。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素养,而长周期观察活动是小学科学实践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科学长周期观察活动是指针对某一事物展开的长时间观察活动,具有综合性、过程性、生成性和探究性等特点。通过长周期的观察,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科学现象的本质和规律。长周期的观察需要学生多次提出假设,并根据观察得到的数据进行修正,学生将逐渐领悟到科学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方式,需要经过反复思考、实验和检验,从而形成科学思维方式。这种活动对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长周期观察活动的分布

长周期观察活动在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中的分布很广,在2~6 年级教材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3~6 年级。从学科核心概念看,主要分布在生命科学领域,少量分布在物质科学领域和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二)长周期观察活动的现状分析

长周期观察活动课是许多科学教师心目中的“难课”,这种“难”表现在材料难准备、课时难分配、观察难指导、学生难参与,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学生难参与”的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长周期观察活动学生的参与率不高,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材料不足

长周期观察活动需要学生在家准备合适的材料,如番茄种子、黄瓜种子、合适的土壤、种植盆、桑叶等,这些材料虽然很常见,但能主动克服困难去备齐材料的学生并不多,这是导致长周期观察活动参与率低的重要原因。

2.观察兴趣不浓

对养蚕、馒头发霉、制作肥料袋、制作小水塘这类涉及昆虫、有点“脏”的长周期观察活动,许多学生存在抗拒心理。另外,反复观察同一个事物、观察到的变化没有想象中的明显、孤军奋战等,也会影响学生的观察兴趣。

3.观察耐心不够

长周期观察活动需要的时间长、步骤多,不像常规的课堂实验,实验结果在当堂课就能呈现,这就要求学生具备长时间的专注力和足够的耐心。但在长周期观察活动中,学生往往虎头蛇尾,开头兴致勃勃,结尾悄无声息,缺乏足够的耐心。

4.缺乏科学指导

在长周期观察活动中需要科学的观察方法、有效的数据记录手段、专业的知识指导来帮助学生进行观察活动,但学生在家进行长周期观察活动中,往往得不到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学生会感觉力不从心,遇到问题无从下手,一些学生会因此而放弃观察。

(一)“区域角”的定义

“区域角”取自“乐园角”的概念,是指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设立的专门区域,用于促进学生交流、探究和实践的场所。为了突破长周期观察活动学生参与率不高的问题,可以在班级教室开辟“区域角”,把需要学生进行长周期观察的事物放到这个区域内,学生可以无障碍地在此区域中进行观察活动、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积累科学知识、进行实验操作和小组合作等,教师在活动组织、协调、监督中,也能减少时间浪费,提高教学效率。

(2)尺寸的标注合理性不高,这主要是指对于换算的标准和绘图标准的尺寸标注不够准确到位。这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标注的信息缺乏准确性,也就是说,在实际换算时,存在标注换算的比例和方法错误的现象,这是直接影响到换算结果的一类严重的问题。另外,信息标注的清晰度不足也是标注合理性不高的一个典型体现,这会给实际建筑施工人员对于图纸的辨别和判断带来一定的障碍。

(二)“区域角”的理论基础

“区域角”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和协调者。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区域角”的设置,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地指导,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学生在这个区域内可以自由地进行学习、讨论和交流;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进行指导和辅导。通过“区域角”的设置,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自主和灵活,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更加多样化。

(一)“区域角”的设计

可以在每个班级教室选择一个合适的区域,设置为科学“区域角”,根据不同年级长周期观察活动要求,放置合适的观察工具,张贴观察打卡榜,放置学习任务清单、阅读资料、观察记录表和评价量表等。可与德育处联合,在学期初班级布置评比中,增设科学“区域角”项目。有了学校评比动力的支持,在班级设置的“区域角”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顺畅。

(二)“区域角”的应用

常规的长周期观察活动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观察任务的讲解和布置,学生回家完成规定的观察活动,而学生在家遇到的材料不足、兴趣不浓,耐心不够、缺乏指导的问题都会导致其参与率降低。笔者经过多年实践发现,只要打通教学时空,把长周期观察活动从“家”转移到“区域角”,利用课间碎片时间进行观察,借助学生“从众心理”,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

1.提供活动材料,让观察“粮草充足”

材料是观察活动的基础。利用“区域角”进行长周期观察活动的一个优势,就是实现了观察材料的共享,材料的数量不需要人手一份,可以每个小组一份,或者一个班级共用一份或几份。在前期准备工作中,教师需要把活动材料准备到位,保证观察活动能顺利开展。

2.设定活动目标,让观察“有的放矢”

如果把长周期观察活动看作一场打靶游戏,那么活动目标就是靶心。在观察活动开始前,首先要明确活动的目标,用目标引领各个环节的重点,以便学生的观察更有针对性和指向性。通过长周期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感受、发现、总结自然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

在“种番茄”活动中,我们在“区域角”张贴活动目标要求,引领种植番茄活动的全过程。学生的活动目标如下表。

“种番茄”学生活动目标

观察记录是让长周期观察活动实现高效的基石。通过观察记录,让学生深入地参与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学生进行观察、描述、比较、分析和总结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

利用“区域角”开展中长期观察活动,可以让学生的观察记录更翔实高效。小学生都有“从众”心理,一人观察记录能带动一群人观察记录。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在“区域角”放置“打卡榜”,起督促的作用。相较于在家中独自观察,“区域角”更有观察氛围,解决了因耐心不足或兴趣不浓而导致的参与率下降的问题。

4.加强活动指导,让观察“畅通无阻”

在长周期观察活动中,学生会遇到许多问题,如植物种植活动中叶子枯黄、蚕“不动”是不是生病了等,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指导,会降低学生的观察兴趣,甚至学生会放弃观察,因此,适时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可以在“区域角”放置相关活动的拓展资料册,列出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可以借助班级的多媒体设备、拷贝资料包,让学生灵活利用课间时间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影音资料,拓宽知识面。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课间、午休等时间进行长周期观察活动的指导,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让学生的问题得到及时解答,保证长周期活动的顺利进行。

5.进行过程评价,让观察“热情不退”

在“区域角”进行长周期观察活动中,教师要重视过程评价,通过过程评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观察活动中的表现,发现并纠正学生的不足之处,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改进。另外,学生可以获得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机,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评价也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优化教学内容和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根据打卡和观察记录情况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评价,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支持,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这样,学生的观察热情也能持续高涨。

6.开展成果展示,让观察“有始有终”

开展长周期观察活动,还要重视成果展示,一方面是可以让学生向他人展示观察成果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分享经验、交流思想,并最终取得实际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给本次长周期观察活动进行收尾与总结,让学生经历完整的观察历程。

我们可以在“区域角”展示学生的活动成品、活动记录、活动小报等,把成果展示与比赛有机结合,建立奖励机制,如开展“最甜番茄赛”“最长蚕丝赛”“最美画报赛”等,通过比赛的促进作用,激发学生的长期动力。

研究选取了三年级的2 个班作为实验组(A组,88 人),另外2 个平行班作为对照组(B 组,87人),A组采用“区域角”模式,B组实施常规模式。

我们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知识能力测试两种方式验证“区域角”模式下的长周期观察活动的效果。问卷调查数据显示,96.5%的学生认为“区域角”模式解决了实验中的材料困难,89.6%的学生认为“区域角”模式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兴趣,78.2%的学生认为“区域角”模式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耐心,91.4%的学生认为“区域角”模式使他们遇到困难时得到了合适的方法指导。在知识能力测试中,A组相关知识点测试平均分为89分,B组相关知识点测试平均分为67分。

实践表明,利用“区域角”进行小学科学长周期观察活动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可以解决学生在观察活动中的种种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深化了对事物变化规律的认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得到了提升,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和团队协作等能力。通过长期尝试笔者发现,“区域角”模式可以运用在绝大多数长周期观察活动中,因此可以作为长周期观察活动的一种有效策略和手段。

猜你喜欢参与率科学区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其他国家女性劳动参与率发展现状对比分析新生代(2019年7期)2019-10-25点击科学中国科技教育(2019年12期)2019-09-23科学大爆炸小小艺术家(2019年6期)2019-06-24我国生育率的变动对劳动参与率影响分析统计与决策(2019年1期)2019-02-28分区域小学生导刊(2016年34期)2016-04-11科学拔牙小雪花·成长指南(2015年3期)2015-05-04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电测与仪表(2015年5期)2015-04-09我国劳动参与率的对比与分析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4期)2015-01-19区域民生周刊(2012年10期)2012-10-14衰落的科学雕塑(1999年2期)1999-06-28

推荐访问:提高学生 依托 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