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
自十世纪上半叶始,北宋宏伟山水画的主题是对造物的反映。12 世纪,张怀曾写道“且画者…泄阴阳造化之机,凡识于象数,图于形体,一扶疏之细,一帡幪之微,覆于穹窿,载于磅礴,无逃乎象数,而人为万物之最灵者,故合于画造乎理者,能画物之妙”。《夏山图》长卷系北宋早期以擅长精细表现景物而著称的画家燕文贵的作品,借用北宋时人对燕文贵作品的描述之言,这幅手卷“状其浩穰之所,至为精备”。赏析如此佳作的最佳途径是细细品察,设想置身其中,时值仲夏之夜,雨后,万木葱茏,千山一碧,薄雾冥蒙,引人入胜,透过精美的宫殿开窗,我们可以看到有人正对坐观景,在这样一幅视觉胜景中,纷扰和忧虑似乎都已远去。画家以充满律动,形态多变的笔墨勾线表现山石的结构脉络,再用极富表现力的斧劈皴法与披麻皴法呈现出山石的肌理效果,最后,又以不同墨色渲染刻画石块阴阳凹凸的转折,主要通过对水墨晕染的娴熟运用以及透视方法,经营位置等。再以浓淡干湿的笔墨来烘托出前后层次烟雾缭绕,从而淡化了山峰轮廓,将他们联系在一起,愈发的统一。
传统中国山水画是陶瓷山水画丰富的源泉,给陶瓷山水画创作提供了参考、借鉴、输送营养,利用已有的材料特征与陶瓷山水画家对画面构成深度理解和自然风光的感悟与想象力,理论与实践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力求创造属于自己的风格。
任何艺术形式都贵在创新,贵在变化与发展。当代陶瓷山水画形式多样,百花齐放,历史悠久,受传统的中国画影响,汲取纸上中国画之长,融会贯通。随着时代社会经济的变化发展,百姓生活与审美日益提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构思,在科技与审美的结合中不断造就享誉世界的瓷上国画之美名。
山水画最初附属于宫廷建筑,它的发展首先表现在从隋唐的宫廷建筑中脱离出来。“二阎”的山水、树石还不成熟,而李思训传统的“春蚕吐丝”式纤匀而无变化,缺乏气势。直到李昭道才“变父之势”,落笔粗而有力,气势非凡,但其艳丽色彩依然如故。水墨山水发端于吴道子,他的形成受道家影响,在艺术思想上更是与道家相通,以水墨代替五彩画山水,正是主张清净、朴素、虚淡、玄无的道家思想的体现。王维之后水墨画家或多或少都有道家思想,山水画在“安史之乱”以后兴盛起来,因为这时道家思想对人们影响很大,画山水的文人往往只是用以“愉悦情性”。
山水画发展到五代宋初时趋于高度成熟。占据画坛之首,并出现了‘百代标程’‘三家鼎跱’的营丘李成,长安关仝,华原范宽,是才高出类,照耀古今的大山水画家。王维,荆浩,董源,巨然,黄公望等等也都是我们的先师,前人穷其毕生的宝贵之治学经验给予了我们无穷的探索与启示。唐末宋初成就较高的北方山水画家多是隐遁山林的隐士。其作品特点是:1、画北方的石质山雄伟浑厚,质形坚凝,风骨峭拔。2、突出山石轮廓,以线勾描明暗凹凸的石面,有坚硬的“钉头、点、短条”。3、长松巨木为主。4、高山流水,飞泉峻岭,让人产生庄重崇高之感。
五代宋初时期南方山水画也取得非常大的成就,其中以南唐董源,卫贤,赵干为代表。其特点为:1、画江南土质山,平淡天真,轻烟淡峦,气象温润,2、山石轮廓线不突出,山骨隐显,用线疏密有致,或长或短,用点讲究表现山石的凹凸感。3、林梢出没,杂树灌木丛生。4、多低短山丘平沙浅渚,洲汀掩映 。
北宋中后期绘画普及到一般文人,苏轼、米芾等竭力推动文人画的发展,至南宋山水画更注重意境的创新与笔墨的简练,提出‘三远’章法。元代士人闲逸,苦闷,悲凉,委屈的精神状态使宋代文人“萧条淡泊”“忘形得意”的主张得到空前发展。以赵孟頫和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吴镇、倪赞为代表的山水画家不再迷恋于自然界中的真实和韵律,而是注重抒发自己的性情。
明初的山水画基本上是元末山水画的延续,画家多能直抒胸臆,风格冷逸寂静,以宫廷绘画见长。正德时期,出现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明后期吴门画派衰落,大文人兼画家的松江派兴起,比吴门派更加有文人意趣,古雅而文秀。明代渐进衰微的山水画,在清初重新崛起,渐江、石溪的“遗民派”和梅清、石涛的“自我派”大可媲美宋元,可惜未能成为画坛主流,不久便被仿古派“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所掩盖。所谓“正宗”和“主流”又归入明末的慕古轨迹,画坛出现了万马齐喑的状态。
通过简要回顾,人们可以大概了解各个时期中国山水画辉煌成就和‘南北宗’的山水画表现特征以及先辈们在绘画艺术领域的研究与探索,让后人在陶瓷艺术生涯中受益良多。如章法构图,山与石的皴法,墨笔染色等等。也含有众多的表现技巧,如紧松、浓淡、聚散、黑白的处理运用等等,这些实践经验为后人的陶瓷山水画创作带来诸多灵感与启迪。
综上所述,笔者在学习陶瓷山水画时,从模仿古代绘画,学习他们的笔法,学习其绘画理论开始,是最有用处最有效率的方式,也是后辈学者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唐志契的《绘事微言》中有“唐宋元名迹,目未尝交,则无学。名山大川之概,足未尝蹈,则无识。名人韵事,博雅名谭,身为尝受,则无谢会”。故其意也概括了学习绘画者的经历与认识名山大川的重要性。通过对中国山水画的起始与各时期山水画家们的面貌和表现方式的研究,感知历代山水画注重对景色观察,人文精神之勇气与形式并重,在现当代陶瓷山水画中,绘画手法多样性的同时更好的把握它的要素,结合自身修养与思想意识,在创作上独树一帜,构成与时代背景相结合的独特艺术风格。
粉彩山水瓷画借鉴中国画的装饰手法,结合景德镇的工艺特性,形成别具特色的风格,既接近又不同于中国画,既融合各种艺术形式又是所有形式不可替代。粉彩山水瓷画用特有的表现形式与工艺手法立于陶瓷艺术之林。粉彩瓷绘题材甚为丰富,有人物,山水,花鸟,走兽图案等,山水既有春夏秋冬之变化,又有高山流水,山川平湖的四时气象。粉彩瓷画装饰的基本手法是以点、线、面的组合转化趣味感,节奏感,组成了瓷画艺术作品基础的构成要素。
陶瓷美术家程元璋先生首创的“古雅彩”瓷画意境悠远,古色古香,成为‘四大名瓷’后又一新画种。继而程晓谦老师的全面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伟先生的‘故乡’系列作品气韵生动、泼染巧积,‘琉璃彩’绚丽夺目,妙得天成!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赵忠良先生作品笔墨兼胜,承上启下,气势浑然飞动。可见山水瓷画是通过作者的思想使其对象人格化,成为“人化的自然”,成为人意识表达转移的一部分,构成了自己特有的创作风格。
20 世纪下半叶,由于科学技术发展势头迅猛,给陶瓷艺术表现形式也焕发生机。瓷画艺术家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不仅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表现方式,还可为纯绘画性的形式出现,通过媒介的表现,不同于中国画和西方油画。随着我国文化和经济实力的推进,人们的审美需求也随之提高。想要陶瓷山水画得到提升,需要对文化与时代潮流有更深的认识,并且对当下的陶瓷山水画进行相应的保留与创新,其根本意义在于薪火相传,然后才能有质量的创新和发展。陶瓷使用功能与审美趋向随着多样的形式文化而改变,进而陶瓷显然成为艺术家传达个性思想的重要载体。传统可化为一种持续发展的样式,能让传统的理念成为一颗种子,生发出符合时代的美学形态。所谓“笔墨当随时代”“继承与创新”都是自然形成的文化现象,陶瓷文化继承了前人的智慧结晶,所以,传统工艺自身的生命力决定了它的保留与淘汰。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的交融外来的画家也为陶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当多元文化与眼界打开后,就会生发自我革新,相应的创新不仅仅体现在题材,色彩,技巧,构图,还有材料,工具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陶瓷山水画的发展贡献巨大力量。
本文在总结传统山水画脉络的基础上,进而对当代陶瓷山水画的艺术表现与创作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在时代特征中提升人文精神情怀,发挥自身特点,增强技法运用和文化素养,将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融合创新,去感受生活,通过对历史文化和社会经验的观察与体验,提升自身的思想维度与价值观念。中国人的情怀寄托着对大自然的热爱,是大自然对人类慰藉的根源,‘以景养心,以心调景’在这种互动关系中追求自我完善。山与水同为一种品德的象征与人格魅力,正可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猜你喜欢瓷画山水画山水爱在一湖山水间心声歌刊(2021年1期)2021-07-22中国山水画的成熟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3期)2021-05-21当代瓷画作品选登陶瓷学报(2020年5期)2020-11-09山水之间小学生(看图说画)(2020年10期)2020-10-29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艺术品鉴(2020年7期)2020-09-11一处山水一首诗学生天地(2020年29期)2020-06-09《山水》流行色(2018年11期)2018-03-23瓷画猫系列作品景德镇陶瓷(2017年2期)2017-05-26花开富贵 瓷画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7年2期)2017-03-02王清丽瓷画景德镇陶瓷(2016年3期)201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