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祥 葛萱 查和胜
摘要:本文依据《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核心素养,对标学段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信息科技课程六条逻辑主线,以安徽省首届中小学信息科技作业设计大赛案例为研究基础,运用可实时收集学生作业的软件,探索中小学信息科技作业特征下的设计理念与实践应用方式,以此来促进一线教师结合课堂教学与评价,以大单元作业设计为抓手,推动新课标落地最后一公里的教科研工作。
关键词:素养导向;
信息科技;
作业设计;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3)14-0045-04
以大单元设计助推作业的整体性与进阶性
1.明确大单元作业设计质量评价标准
笔者参考各学科的作业设计质量评价标准,结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要求,以大单元作业设计为评价目标,从思想性、科学性、适切性、创新性、可操作性、完整性方面设计了6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并给出相对应的评价权重。针对17个二级指标,通过讨论、修改,研制出与之相对应的评价内容与要求,具体如表1所示。
2.建构大单元作业设计参考结构样例
笔者在原来信息科技单元作业设计参考样例的基础上,立足新课标进行优化迭代,建构了中小学信息科技大单元作业设计参考样例。该样例分为单元信息、单元分析与单元目标、单元作业目标、课时作业、单元质量检测作业5个部分。
(1)单元信息
单元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单元组织方式、课时信息内容,如表2所示。
(2)单元分析与单元目标
单元分析包括课标要求、学情分析、教材分析、项目分析等。笔者通过单元分析给出适合学情的单元目标,并根据单元目标撰写给出两种写法指导,具体如表3所示。
(3)单元作业目标
单元作业目标设计表涉及目标序号、目标描述、学习水平等要素。借助作业目标设计表开展作业目标设计,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不同单元作业目标与课时作业目标的关联性、作业目标的结构性。其中,学习水平包括了解、理解、应用等,需对应新课标中的学业质量内容。
(4)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就是对应单元作业目标的具体实施过程,课时作业分课时进行。具体的课时作业有基础性课时作业、拓展性课时作业、可选性课时作业等。在课时作业设计之后还需要提供课时作业属性分析。课时作业属性分析指向作业的内涵品质,涉及题目目标、学习水平、题目类型、题目难度、预计完成时间、题目来源等要素。撰写作业属性表的各项属性指标,有助于聚焦设计作业、把握关键问题、反思作业必须达成的内涵和品质、提升作业质量。
作业编号是指作业序号,单元目标序号应与作业编号形成一一对应的评测关系。学习水平指学生达到的掌握程度(了解、知道、理解、应用)。题目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绘图题、操作题等。预计完成时间是预估学生完成作业花费的时间。预估作业难度等同于命题中的难度系数,系数范围在0~1之间,系数越大越容易。题目来源是指作业题目是来自教材、教师用书、网络平台,还是原创或改编。
(5)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包括基本信息、作业内容、作业操作方式、作业答案与设计意图等几个部分。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与之前的课时作业不同,学生可以分组任选内容,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然后分组展示、汇报、评价。这类作业相对课时作业而言,花费时间更多,使用网络平台较难自动完成评测,需要通過师生相互交流展示等方式进行评测。
3.大单元作业评选活动助力新课标落地
在从旧教材到新教材的过渡过程中,通过大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可以将新课标中的文字内容转换成可操作、可实施的课堂教学行为。
从当前教材单元覆盖角度统计,小学阶段3~6年级共有24个单元,初中7~8年级共有16个单元,对照安徽教育资源平台中2022年省信息科技学科作业设计评选活动,小学信息科技作业设计覆盖了22个,初中信息科技作业设计覆盖了15个,中小学单元作业设计总覆盖率为92.5%。可见,聚合众人之力可快速覆盖教材大部分单元内容。
以团队协作设计**个体设计时的局限性
1.项目式协作开发大单元作业设计
新课标建议信息科技学科在教学中应用项目学习方式组织教学,然而很多一线教师分不清任务教学与项目教学之间的区别。笔者认为最简便的**方式,就是将一线教师组织成团队,开展一次项目式活动。例如,在大单元作业设计活动中,参与教师必须经历确立项目目标、进行项目分析、合理项目分工、开展项目交流、展示与评价的过程,通过项目式活动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项目学习的作用与实施方式。
2.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的作业模型
在团队协作大单元作业设计中,不只是教师参与设计,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也是很重要的。在实践中,笔者研究出自顶向下的作业开发和自底向上的作业检验模型(如上图),利用这种双循环迭代可以改变以往以教师主观意志设计作业为主的情况,同时,借助学生完成作业的反馈数据,可以让作业设计的信度、效度变得更加精准。
3.提升区域范围内的作业检验成效
大单元作业设计需要在不同类别的学校中进行测试,以验证所设计作业的难易度、可操作性等。通过作业检验,可以提升作业的应用质量。测试内容包括判断基础性课时作业是针对部分学生还是针对全体学生、拓展性作业是否针对各类型学校、作业内容和作业难度是否容量适中、学生做作业时间是否在预期范围内等。
以多种形式的在线作业测评呈现学科特色
1.从单一松散向系统化整体性转变
笔者对安徽省首届中小学信息科技作业设计大赛获奖的263件中小学单元作业进行分析发现,作业设计一方面呈现了从单一性的纸质学生手册向网络性互动作业转变,另一方面呈现了从单机软件版作业向具体自动批改评测的网络版方向转变。
通过具体数据可以看出一线教师最喜欢使用问卷星制作在线作业,有85%的作业设计团队都采用了问卷星、问卷网等在线评测工具。这类工具学生不需要注册,单击在线链接即可进行操作。有15%左右的作业设计团队采用了如UMU平台、科大讯飞题库等需注册使用,但可以将多节课的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的作业形式。学生注册账号后选择对应的作业进行练习,完成后,教师通过网络后台查看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2.注重学生作业的数据反馈与分析
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很多团队的大单元作业设计使用了互联网上一些较为成熟的平台,这些平台均可提供一系列的反馈评价信息。一线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反馈数据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这些数据图表真实、直观,可以为后面的作业迭代修改提供依据。
3.自主开发与合作开发的相互补充
作业设计智能化软件开发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主开发,优点是自主可控,可根据应用需要随时修改,缺点是需要较高的开发技术。另一种是与专业公司合作开发,优点是只需将作业设计功能描述清楚,无需了解具体的开发过程,缺点是需投入较大经费。
以素养导向作业设计促进教学评实践应用
1.注重真实性学习中设计作业
信息科技学科的作业绝大部分是在课堂中完成的,但是不应将作业的重点放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在规定的场合完成作业、规定每次作业的容量上,而应注重提升学生真实性学习的体验感,让作业不仅成为课堂教学中能力与素养的保障,更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
2.对照学业质量标准设计作业
因材施教原则应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不仅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环节,而且要体现在作业设计环节。对照学业质量标准,分层设计是促使作业“弹性化”“个性化”的关键。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以学业质量为标准,结合本地区学情,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作业分为不同层级,涵盖基础题、拓展题、挑战题等类型,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吃得了、吃得飽”。在设计作业时要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获得进步与成长。
3.科学性、规范性设计作业
信息科技学科作业的设计与反馈均要注重规范性与科学性,教师在设计大单元作业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相关要素,包括作业目标设计、作业整体框架内容、作业属性、作业难度、作业差异性、数据统计、结果分析、作业优化、作业时间等。
信息科技学科的作业可分课前作业、课中作业、课后作业。课前作业一般以微课加导学案式的机器自动评价为主;
课中作业常以面批面授为主;
课后作业一般分为探究式作业、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考虑学生的作业时间,课外作业时长在10分钟以内。跨学科类的综合作业,可以以一个学期为单位,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分工协作完成。
信息科技学科的作业设计只是新课标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的一种形式,一线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像学科课程专家一样系统地思考作业的各个相关要素,这样才能使作业发挥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本文为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信息科技作业设计研究”(课题编号:JK22139)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信息科技作业设计实践研究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中国市场(2016年38期)2016-11-15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智慧旅游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商场现代化(2016年18期)2016-07-19关于新时期博物馆的陈列思考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年2期)2016-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