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行家里手大话酒收藏,供大家参考。
行家里手大话酒收藏 酒收藏的现状
在我国, 酒收藏由来已久。
近年来, 酒收藏风起云涌, 逐渐进入了一个“战国时代” 、 “迷失时期” , 其走向无疑正处于十字街头。
多元化是目前酒收藏的代表性特征, 主要表现为收藏主体、 收藏对象、 收藏目的的多元倾向。
收藏的队伍急剧扩大, 鱼龙混杂, 投资者、 经商者、 投机者、 爱好者、 研究人员齐聚酒收藏大观园。
酒收藏的品种,大体分为古董酒、 品牌酒、 纪念酒、 礼品酒等。
瓶装酒, 相对于酒器、酒标而言, 是酒文化最重要、 最完整的载体与标本。
收藏酒, 其核心本来是收藏酒文化, 但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看重藏酒的文化价值, 更多是在选择收藏所带来的经济价值, 往往是感性加惯性的收藏,这应该是酒收藏的一种浮躁与迷失。
酒收藏将何去何从? 有人迷茫,有人观望, 有人叹息, 有人理性运作, 有人头脑发胀, 有人企盼更灿烂的阳光, 这也可以说是酒收藏未来走向的一种多元选择。
外部资金在酒收藏界的表现
由于受到酒类藏品在拍卖市场上屡创天价的刺激, 加之媒体对此推波助澜, 好品牌酒的价格不断提升, 酒收藏的回报率不断攀高, 游资大量介入等, 致使酒收藏界显得空前热闹。
特别是大量外部资金的投入,使酒收藏显得格外活跃, 游资如风, 搅得酒收藏市场波高浪大。
大量游资的介入, 一方面拉动了酒收藏市场, 使收藏品超值登场与落幕,大大激发了人们的收藏热情; 另一方面, 游资搅扰, 对一部分爱好型、专家型收藏是一种严峻挑战。
一瓶只有几十年历史的酒, 拍卖价格已突破百万元, 这给人们发出了诸如此前“君子兰” 、 普洱茶之类暴涨暴跌般的炒作信号:
疯狂背后, 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失落。
如今, 酒收藏的博兴和热情高涨, 如果没有外部资金的催发, 是不可能达到如此登峰造极地步的。
多数收藏行为既是投资也是投机
酒收藏本来是收藏文化与历史, 保护、 研究文化遗产的良好行为, 也是一种高雅的情趣。
当前, 大量非科学与非文化性酒收藏的出现, 形成了酒收藏队伍多路并进的局面。
可以明确地说, 在酒收藏队伍中,既有投资者, 也有投机者。
多数收藏行为, 既是投资行为, 也是投机行为。
总体来看, 有相当一部分是带有投机性的投资者。
这与以科研为目的、 以爱好酒文化而链接、 或与某种酒有特殊情感联系的收藏者不能同日而语。
对“天价酒” 的看法
拍卖场上频频出现天价酒, 这种现象的形成, 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与社会条件。
其一, 目前社会具备了消费天价酒的群体与欲望; 其二, 市场具备了推销天价酒的主体与平台; 其三, 天价酒作为收藏、 增值与馈赠礼品、 品牌扩张等的表现, 其消费渠道在不断拓展。
同时, 天价酒的出现, 与买家需求、 酒家竞争、 商家炒作、 价格攀升惯性有直接关系, 从发展趋势看, 这种现象将长期存在, 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成熟、 消费心理不健全的形势下, 天价酒现象不可能在短期内销声匿迹。
可以预期, 不论何时、 何地, 天价酒都不会主导消费与市场,也不可能成为市场与消费的主流, 这是由天价酒自身的局限难以突破所决定的。
酒收藏的未来
真正意义上的酒收藏, 是一种很高雅的行为。
激情过后是冷静, 风潮之余亦会复归平静。
未来的酒收藏, 应会表现出很乐观的前景。
经营谋利的投机行为, 在酒收藏界将会逐步淡化, 基于雅趣、 工于研究、高品位、 重欣赏、 勤交流的收藏群体将最终占据主导地位, 酒收藏将由价格感性向科学艺术理性方向发展。
收藏者将更注重酒的品味、 科学、 文化、 艺术、 历史价值。
收藏者不再更多地着眼于增值, 而是更注重对那些古董级、 标本级、 与文化艺术大师直接相关的酒的收藏。
可以预见, 随着时间的推移, 海外酒的大量涌入, 以及国人对洋酒认识的深化、 视野的拓广、 消费情趣的转移、 消费群体的扩大, 将随之出现一支以洋酒收藏为主的生力军。
今后几年, 广东收藏千瓶洋酒的收藏家, 将不再是一枝独秀。
未来的酒收藏, 将更加理性化、 科学化、 艺术化, 将会更加有力地促进酒业、酒包装业、 酒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个酒收藏群体不断扩充、 总量日益扩大、 结构逐渐优化、 市场逐步净化、 藏品逐步国际化的局面必将生成与发展。
买家大部分是终端, 老酒收藏多数为了自用
(张鹏月作者系河北省石家庄名酒收藏俱乐部负责人)
老酒代表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是历史的印证、 时代的象征,喝老酒现已成为政界人士、 商界名流、 文人墨客的不俗雅好。
现在请客吃饭, 拿出陈年老酒来宴请朋友, 是非常有面子、 有档次的事情。会让您的客人倍感无上荣耀。
陈年老酒是集投资、 收藏、 观赏、 饮用价值为一体的特殊商品, 其最终的用途就是为了饮用。
陈年老酒的收藏中茅台是龙头, 上世纪 60年代或者以前的茅台更是龙头中的龙头, 升值潜力是其他酒类品牌无法可比的。
80 年代的茅台酒在拍卖圈的价格一直是稳定的, 一直有着很高的成交率。
而作为酒收藏品的第二名牌, 五粮液和茅台就有着明显差距。
90 年代前的茅台在收藏上有很强大的接受度, 而拍卖则起到了个搭建桥梁的作用, 让酒更能体现其真正价值。
从饮用和性价比的角度来说, 大多是上世纪 90 年代以后范围的酒,这些酒价格更实惠, 消费群体也更大。
现实中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喜欢喝老酒了, 它的性价比是新酒的什么年份酒也没法比拟的。
现在酒已经是规模化生产, 一般情况每更新一次包装, 价格就提高一步, 而
酒质也会随之下降。
所以老酒很多品种按年份来分段。
拿茅台来说,1983―1986、 1987―1990、 1991―1995、 1996―2000、 2001―2003,都是按一个一个年份段来划分品质和价格的, 这是最真实最客观的,至于外行人是不懂这么多的。
2003 年后的茅台是产量大增的时候,2004 年后的口感和 2003 年前就有着明显差异。
老酒市场为何现在如此之火, 我们就打个比方, 目前 1980―1986 年的地方国营茅台酒, 也就是凭票购买的那个年代, 我记得在 2009 年时是 2000 元多一点, 也正是那个时候有几股大资金进来的, 价格是最低估值, 大资金为了抢得更多的筹码, 而不断地抬高价格, 在加上几场成功的老酒拍卖和各大媒体的广泛报道, 使其现在的价格已经稳稳站到了 15000 元左右甚至之上。
酒收藏和古玩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东西一样, 但是在不同的人手上, 可以卖出不同的价格。
所以外场资金大部分是古玩商和私企老板居多。
拍卖公司所卖的茅台, 买家大部分是终端消费者, 主要是请客送礼等用途。
我有一个做房地产的朋友, 他说请客拿出一瓶上世纪 80 年代的茅台酒来, 那是很有面子的, 其效果, 远比现在市面上零售 1 万多元的酒更能让客人满意。
请客用老酒确实也成了当今高端消费的潮流, 在南方和北京最为明显。
这可能是私人收藏酒的主要用途, 喝老酒是一种口感和美好回忆的双重享受。
关于现在拍场拍出“天价酒” 的问题, 是指百万元级以上的来说的。3 万元左右的 80 年代茅台不叫天价, 是一个很合理的价格区间。
大家都记得, 上世纪 50 年代是中国最贫穷的时候, 在当时的条件下,生产酒的量是非常少的。
当时茅台的价格是 4 元钱, 那时候的 4 元是非常厉害的, 也就中央和军队的高层领导可以喝到。
现在民间有这类酒的人, 大部分在当时都是与中央和军队高层领导有直接关系的人,所以这类酒存世很少, 其珍贵价值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在上世纪 60―80 年代国家为了多创外汇, 那时候的酒, 好多都是进
出口公司经销, 尤其 70 年代的最多, 这也是国内现在存量少的原因。70 年代的名酒, 大部分商标上都有进出口公司的标志。
现在有钱人多了, 花几万买个酒喝, 没什么了不起的, 尤其从面子的角度来讲,客人满意度是极其高的。
我和我的客户聊天就交流过这个问题。
所以说老酒市场潜力是很大的, 具体要看以后用什么方式去挖掘和体现价值。
老酒轰动也就是从去年的拍卖开始, 那是一个井喷期。
在去年以前,去淘一些老酒相对容易很多, 现在已经很难了。
好酒不断地在往高端富豪级人物手上集中。
现在茅台价格一涨, 其他都会跟风上涨, 好比五粮液, 现在和茅台新酒价格差距不大。
但是一进入老酒圈, 价格差距是非常大的, 茅台是五粮液的好几倍。
大家都认为五粮液将是下一个好品种, 但这要靠酒厂与收藏界的齐发力, 光靠资金推动是很难的。茅台现在给人的印象就是酒中第一, 而对于高层人士, 都更倾向第一,品牌效应不是一个级别。
所以搞收藏往往是好的东西升值大, 普通东西也升值, 但是相对比较慢。
以我本人的观点看:
老酒市场还是看涨的, 1―2 年内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也就是今后几年, 随着受众群体的不断扩大, 升值幅度还是会很大的。
这是一场老酒从民间市场流入高层人士手中的过程, 好比瀑布倒流, 就像上世纪 80 年代末都在潘家园“捡漏” 成就大收藏一样,民间“遗漏” 的陈年老酒, 随着拍卖市场酒类产品的升温, 会被一瓶一瓶地发掘出来, 最后集中到富豪阶层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