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怎样避免作文跑题(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文体易位
这在话题作文中比较常见。
本来想写议论文, 写了一半还在记叙, 怎么办? 将错就错,干脆写成记叙文, 一种方法是把你的故事继续敷衍下去, 还有一种方法是立即结束记叙, 辅以适当的议论(抒情)
, 然后再记叙再议论(抒情)
, 写成一篇以记叙为主、 夹叙夹议的文章。
写作重点对象易位
这在记叙文中比较常见。
比如写一篇歌颂母爱的文章, 这类文章同学们是有话可说的,拿起笔就能洋洋洒洒的写下去, 有一位同学一下子就写了不少, 突然感觉不对劲, 发觉写父亲的篇幅太多了。
怎么办, 灵机一动, 计上心来, 把笔锋一转, “不要以为我们家父亲如此,说起母亲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她的爱有时真让我有点受不了。
” 下面过渡到写母亲。
下面专心致志写母亲。
这一转可谓恰倒好处, 使得前面写父亲的一段不仅不是败笔, 而且倒成了文章的一个亮点:
原来作者是要以父亲作陪衬, 以此来突出母亲之爱。
文章主旨易位
这在议论文中比较常见。
比如有这样一篇材料作文, 说是蒲松龄为了写《聊斋志异》 ,在自己家门口摆茶摊, 免费为过往行人供应茶水, 条件是给我讲一所知道的奇奇怪怪的事情。蒲松龄就是以这种方式搜集了大量民间资料, 然后在此基础上写成了著名的《聊斋志异》 。读了这则故事, 引发了你什么样的感谢, 并以此为中心写一篇议论文。
一位同学思考得比较深入, 他的观点与众不同。
他想别的同学肯定都对蒲松龄的这一做法表示赞赏, 蒲松龄不摆读书人的架子, 虚心向群众学习, 在给群众提供方面的同时, 自己也获得了丰富多彩的创作素材。
他要唱唱反调, 于是给自己的文章取题为《家门口有多大》 , 他想表达这样的观点,蒲松龄在家门口, 坐等行人经过, 过去不像现在, 交通不发达, 农业经济, 人们活动范围比较小的, 不需要大量的流动, 所以一天能有几个人经过呢? 与其说是坐等, 不如主动上门,走出家门口, 到异地采风, 这样获得的材料会更多更好。
可为了把文章写得很严密, 还是对蒲松龄的这种做法表示肯定, 这一写就是一小半。
这时作者感到如果再这样下去, 那么文章的观点只能大众化了, 必须赶紧拨转写作方向。
“罗里罗嗦, 说了这一通, 并不说明我就完全赞同蒲松龄的这一做法, 其实在我想来, 蒲还有更好的方法在。
” 这一转使得文章的主旨得到了强化, 前面所写并没有弱化文章的中心, 反而使得文章严丝合缝, 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