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无量山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2-08-09 16:40:10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无量山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调查与思考,供大家参考。

对无量山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调查与思考

 

 对无量山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摘 要】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对于统筹城乡 发展、 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 巩固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地位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分析了 新形势下无量山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振兴无量山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

 【关键词】

 无量山; 农村; 集体经济; 发展; 制约因素; 对策

 村集体经济既是村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也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的物质保障。

 发挥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就是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只有发达的集体经济才能更好地扶持家庭经营及个体经济的发展, 实现共同富裕; 只有发达的集体经济才能大力发展社会公益事业, 改善基础设施, 建设生态文明。发展村集体经济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更是一个事关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政治问题。

  为了 研究集体经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笔者选择云南省南涧县无量山镇的 13 个村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如下:

  1 基本情况

 农村集体经济在农村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农村集体经济的也发展越来越重要。

 农村税费改革后,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 即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不强, “空壳村” 问题日渐突出。

 在农村改革

 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 基层组织正常运转难, 党群、 干群关系协调难, 公益事业建设难, 村级债务化解难, 农民增收难等一系列矛盾相互交织, 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

 从一定意义上讲,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因此, 必须把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放到战略高度来认识, 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 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狠抓落实, 不断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

  无量山镇位于南涧县东南部, 地处无量山和哀牢山中部, 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 50km, 是大理州通往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州的南大门。

 全镇国土面积 251. 95km2, 辖 13 个村民委员会、 222 个自然村、 290 个村民小组、8986 个农户, 总人口 3. 6 万人, 居住着汉、 彝、 苗等 11 个民族。

 2012 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 26600 万元, 比上年的 21800 万元增长了 22%; 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 5120 元, 同比增长 50. 2%。

  2 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近几年来, 在新农村建设中, 广大农村干部普遍认识到, 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目 标的最大问题就是多数村集体经济薄弱甚至“空壳”, 存在“无钱办事” 的问题。

 作为一个村, 一方面没有集体经济不行, 另一方面想发展、 要发展集体经济虽有愿望, 但总感到无处下手。

 当前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与形势任务不相适应, 距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差距较大, 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很少。

 长此下去, 村干部的积极性将难以调动, 进而影响到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 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这些制约因素具体表现在“六个缺” 上:

  (1)

 缺信心。

 农村干部群众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普遍存在信心不足,

 尤其是过去不少村发展集体经济时没有实现有效发展, 不仅加重了乡 村债务, 影响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而且挫伤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动摇了人们的发展信心。

  (2)

 缺资金。

 调查中发现, 村集体经济较为发达的村面临着进一步做大做强的问题; 而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的村, 以村集体的名义进行贷款融资非常困难, 当前发展面临的资金困难问题较为突出。

  (3)

 缺人才。

 村干部普遍文化水较平低, 改革意识、 市场意识、 发展意识不够强。

  (4)

 缺机制。

 当前村委会发展集体经济面临诸多机制方面的问题,如:

 管理机制不灵活, 程序多, 决策慢, 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集体经济产权不清, 村委会承担风险大, 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等。

 在集体经济较为发达的村, 这种状况阻碍了集体经济做大做强, 在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的村则制约了 集体经济发展。

  (5)

 缺氛围。

 一方面, 近年来村集体经济通过改制把集体企业改了、卖了, 但集体资产没有实现保值增值, 村民没有得到更多的实惠。

 另一方面, 舆论环境采取各种形式, 多渠道多途径加大了 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宣传力度。

 在这种情况下, 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想集体的少了, 想自己的多了; 关心集体的少了 , 关心自己的多了; 干集体的少了 ,干自己的多了, 发展村集体经济缺乏号召力、 向心力和凝聚力。

  (6)

 缺体制。

 现在的村级班子 3 年一选, 有的村干部反映, 这种情况导致了 部分村干部的短期行为, 对村里集体经济发展很难有一个长远规划。

 领导班子不稳定, 集体经济很难有长远发展。

 3 无量山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照抄, 必须因地制宜, 立足村情选择适宜的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路径。

 从无量山农村实际情况看, 目前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概括起来主要有:

  (1)

 土地经营权流转型。

 通过多种方式集中土地, 积极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 大力发展种植以三七为主的中药材, 使农村集体经济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到 2012 年底, 全镇共种植中药材约 573hm2。

  (2)

 社会化有偿服务型。

 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 组建种植、 养殖协会等中介组织, 向公司和农民提供产前、 产中、 产后有偿服务, 为集体经济培植新的增长点。

 全镇共发展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 26 个, 增加农村经济收入 1250 万元。

  (3)

 盘活存量资产型。

 对处于停产状态的村办企业, 采取承包经营、股份合作、 租赁、 拍卖等多种方式盘活集体经营性资产。

  (4)

 骨干企业带动型。

 对村办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 大力发展以华庆公司为主的乡 镇企业。

 走集团化发展的路子, 加快推进村办企业的二次创业, 实现了靠企业强村。

 目前为止, 全镇共有 10 个乡 镇企业。

  可以说, 村居条件各不相同, 增收招数不尽一致, 但都应该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目前集体经济薄弱的村, 应该多思考、多研究, 结合实际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4 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与思考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事关农村工作的全局, 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是加强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

 需要, 是减轻农民负担、 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现阶段, 我们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和要求, 努力实现有人办事、 有章理事、 有钱办事, 不断壮大集体经济, 巩固农村经济基础。

  4. 1 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实践证明,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离不开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离不开好的带头人。

 因此要引导党员群众把愿意为干部办事、 符合党员条件的农村致富能人选到基层党组织中来, 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

 同时, 加大对村干部的培训力度, 不断提高村干部带领农民发展集体经济的本领, 把村级领导班子建成带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强集体。

  4. 1. 1 配强班子, 选好带头人

 发展经济要以人为本, 村集体经济发展需要有强有力的村领导班子来作支撑, 因此要选好配强“领头雁”, 切实解决“有人办事” 的问题。

 通过多种途径, 选优配强党支部一班人。

 一是要“选”, 通过公开选拔, 把社会上能力强、 作风正、 有本领的党员选拔上来。

 二是要“请”, 把外出务工经商中有能力、 素质好、 愿意为家乡 群众服务的能人、 大户、 致富带头人请回村担任村干部。

 三是“派”, 对无合适人选的村, 可从镇机关或镇属部门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里任职。

  4. 1. 2 加强村干部培训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 提高干部的经营管理水平。

 4. 2 营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采取各种形式, 多渠道、 多途径的加大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宣传力度, 提高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思想认识。

 认真总结实践中群众

 创造的丰富经验, 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意义,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 明确发展的途径, 继而采取有效的措施。

 大力表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 营造有利于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 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 3 落实和完善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

 近几年, 中央加大统筹城乡 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先后出台了 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

 学透用足这些政策, 可以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这些政策包括鼓励发展名优规模养殖; 鼓励发展休闲旅游业; 鼓励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 鼓励发展村级合作经济组织; 鼓励企业投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鼓励村级“一事一议” 筹资筹劳。

  4. 4 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

 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认真分析每一个村的发展条件, 突出重点行业和领域, 突出特色和优势, 选准发展路子, “干能干的事, 挣能挣的钱”, 建立起村级稳定的收入来源。

 因此, 每个村都要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切实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集体经济的膨胀式发展, 使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的村实现集体收入的较大增长, 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要摸清村情和群众意愿, 找准发展路子, 制定好村级经济发展的中远期规划。

 同时, 镇党委、 政府要抓好指导, 整合资源, 落实好帮扶工作,增强村级组织的造血功能。

  4. 4. 1 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共同体, 建立“公司+农户” 式的贸

 工农一体化经营体制。

  4. 4. 2 大力发展效益农业

 要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农业, 扩大种、 养殖基地规模, 重点发展有市场前景的农副产品, 一个村打造一个品种、 一个品牌, 形成资源优势, 提高土地经营效益。

  4. 4. 3 推行农业资源资本化经营

 村集体经济组织可通过股份合作、 专业承包、 招标经营等形式搞活集体土地经营, 也可以通过集体所有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 联营等形式,参与兴建工业园区, 建造标准厂房、 专业市场、 仓储设施等开展物业租赁,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4. 4. 4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对区位优势明显的村要抓住小城镇建设的有利时机, 充分发挥地理优势, 利用土地资源适量进行固定资产投入, 发展饮食、 宾馆等旅游辅助产业, 拓展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新途径。

 同时要针对目前回归自然休闲观光旅游盛行的情况, 挖掘潜力, 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4. 5 建立和完善村干部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上级组织和有关部门要关心、 爱护、 支持村干部, 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在保障村干部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 根据工作实绩和集体经济发展情况适当拉开收入标准差距, 并随着经济发展和村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逐步提高收入水平。

 同时也要规范养老保险制度, 真正发挥保障机制的作用。

  4. 6 加强管理

 一要制定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方法, 盘活现有资产, 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二要加强村级债权债务清理。

 三要进一步完善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 继续深化和完善村级财务委托代理制, 切实履行村务公开制度。

  参考文献

 [1] 陆学艺. 中国农村现代化基本问题[M].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2] 徐勇等.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3] 韩俊. 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思路[J]. 中国经济时报,2004(2):

 2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6] 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7] 农业部:

 关于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意见, 农经发[2005]5 号.

  [8] 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

  [9] 云南省南涧县 2012 年年鉴及统计报表.

推荐访问:对无量山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调查与思考 无量 经济发展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