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如何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优秀范文】

时间:2022-08-11 14:25:0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产业如何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文化产业如何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优秀范文】

 

  文化产业如何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鲁元珍制图

  鲁元珍制图

 金元浦 人物素描:郭红松

  高宏存 人物素描:郭红松

 向勇 人物素描:郭红松

  韩建国 人物素描:郭红松

 【圆桌对话】

  ■本期嘉宾:

 金元浦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

 高宏存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化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向

 勇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韩建国

 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主

 持

 人:

 本报记者

 李

 慧

  ***总书记日前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要坚定不移将文化体制改革引向深入,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哪些亮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中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如何提高文化产品供给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本报特邀四位业界权威专家和企业家进行圆桌对话,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文化产业支柱性产业地位越来越突出

 ■主持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 9 5.9 万家企业 8 2018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 入 7 42227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9.9%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哪些亮点和成绩?

  金元浦:从数据中看出,我国文化产业今年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添了活力。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将从粗放的“铺摊子”式发展模式向高质量、高层次、精细化发展模式转换。它包含在更高水平上进行顶层设计,精准施策,规划一地一区一业一企的未来发展的蓝图;突出创意、创新、创造性发明和原创知识产权(IP)掌控,坚持内容为王;评估与推动互联网、数字化、人工智能、黑科技、工业 2025 与文化、审美、艺术的高度融合,大力培育文化创意产业产品和服务的新业态,从而催生出我国文化消费的新模式。

  向勇:我国文化产业呈现融合化发展、数字化发展、IP 化发展和品质化发展的特征,不断催生和培养文化新业态。通过实施“文化+”战略,促进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融合发展、不同文化产业门类的融合发展以及文化产业与其他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以数字技术、区块链技术、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VR、AR、MR 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在文化生产中运用越来越广泛,新兴数字文化产业高速增长;文化产业界越来越重视 IP 在文化生产中的作用,注重内容版权的 IP 化打造;部分文化企业自觉提倡从“泛娱乐”到“新文创”的品质升级,注重产品的内涵式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升级的美好生活需要。

  高宏存:一是文化产业内部结构更加优化。文化产业延续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快速增长的好势头。网络新媒体、网络直播、网络游戏、网络剧、网络大电影等产业,都成为成长性非常快的新领域。创意设计服务营业收入达到 5143 亿元,增长 15.1%,紧跟新闻信息服务业之后位列增长排名第二,意味着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价值越来越得到体现,提升了经济发展质量和品质,与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阶段性和经济结构升级、增长动能转化的趋势是一致的。可以预见,未来文化产业将拥有巨大成长空间。

 韩建国: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成绩显著。由最初的国营独大到现在的百花齐放,由最初的野蛮生长到现在的精耕细作,走过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总的来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体量的迅速增长,二是质量的持续提高,三是新技术、新形式的助力。在我国文化产业体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产业发展质量也在持续提高。以影视行业为例,几年以前,以韩剧、台剧、港剧为代表的剧集作品在中国大陆大行其道,好莱坞进口影片也时常占据着中国票房榜的头名。仅仅过了不到十年,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早已变成了国产电视剧,中国票房榜头名的位置也已经连续三年被国产电影夺得。得益于这些优秀产品,我国文化产业优质国产 IP 不断涌现,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从而带动整个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对于传统的出版、影视、音乐等行业来说,新技术、新应用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使得行业获得新增长点成为可能。与此同时,“文化+技术”的组合也催生了更多前所未有的文化产业新业态,推动着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转型。

 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主持人:虽然我国 文化产业有巨大发展空间,但在高质量发展中依然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您认为这些问题体现在哪些方面?

  高宏存:我认为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就文化产业发展整体而言,质量提升与数量增长还有很大差距,未来要着眼于精品化、特色化、网络化等方面用力,更多地着力于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培育和影响力提升;二是依托于丰富深厚的文化资源积累,实现产品化转化过程中,资源优势还没有很好地转化为文化经济优势,产品形式形态单一,还多停留在传统形式上,与数字技术、现代精神、审美意味、载体样态等方面的新要求还不能很好地匹配;三是文化原创能力还比较弱,需要创造更宽松的环境,从源头激励文化艺术创造,能够创造出具有区域性和世界性影响的内容消费品。

 韩建国:文化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它的产品是文化作品,是精神食粮,这就注定了文化产业具有天然的意识形态属性,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是文化产业的重要使命。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存在一定的泛娱乐化趋势,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营养精神食粮”的作用有待加强。其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待加强。目前我国除游戏等出口增速较快外,其他文化行业如图书、音乐、影视等还亟待进一步发展。时至今日,我们的文化产业还没有形成一个诸如美国好莱坞、日本动漫的在国际范围内广受认可的文化品牌,缺乏代表当代中国面貌的民族文化符号。

  金元浦: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依然面临着低水平徘徊,文化供给侧的创新创意不足,高质量文化供给的产品和服务不够充分,资源依赖现象较为普遍,产业整体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文化企业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升级尚存在较大空间,文化市场的各类主体发展还不均衡,许多中小民营文化企业仍然难以做大做强,特别是新型的更高形态的文化消费尚未建立。这些都成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障碍。

 向勇:文化产业发展的本义是用最小的物质资源的消耗创造最大的精神体验的价值。然而,我们还是能看到一些地区和企业在发展文化产业时,仍然在“大兴土木”,而非“大兴文化”,偏重物质投入,轻视内容创意,很多地方只见“大楼”,不见“文化”;文化生产专业化的分工体系不完善,很多文化行业还是粗放型、作坊式的生产方式,项目不确定性的因素较多,导致经营风险大;东中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平衡,许多地方出现同质化的竞争,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水平较低,并出现以开发利用的名义造成历史文化资源被多次破坏的现象;既“叫好”又“叫座”的文化产品较为缺乏,低俗化、庸俗化和媚俗化的文化产品充斥市场;文化产业人才缺乏,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主持人:当前我国文化供给面临 的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如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向勇:文化产品是精神产品,不仅要为文化消费者提供准确的资讯和知识信息,还要满足人们的娱乐需要,更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要进一步推动文化产品从满足低层次的感性之美,提高到满足中层次的理性之美和高层次的超理性之美,打造有内涵、高品位的文化产品,突出文化产品的内容创意和价值引领。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不仅是被动的消费者,也是主动的学习者和参与者,文化企业既要追求经济效益,也要追求社会效益。政府应加大文化产品的内容分类分层管理,加强专利、商标和版权“三位一体”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系,积极鼓励健康优质的内容生产,坚决打击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有毒”内容;文化企业在内容创作时要加强文化市场的调研分析,要利用新兴技术手段分析目标客群的消费需求,降低生产风险。

  高宏存:一是把握消费升级的趋势给文化生产、消费带来的深刻影响,供给更多文化内涵丰富的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网络化产品,满足人们高品质生活的美好需要;二是适应社会结构变迁扁平化的趋势特点,以需求端的发展趋势为指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形态创新、组织形态创新、消费社群创新、载体工具创新,创造出高品质的文化产品;三是伴随着科技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给文化生产、传播、消费所带来的革命性影响,紧紧跟随产品迭代发展、消费体验、沉浸、延迟的新消费趋势和消费特点,不断创造出参与度高、体验感强、社群消费黏性大的文化产品。

 金元浦:中美贸易战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就是核心原创力作为国之重器的重要性。要**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原创力薄弱问题,实现我国文创原创力的跨越式发展。首先,要从供给侧入手,推动文化产业的升级换代。要以全民创新背景下的“双创”运动为契机,激发全民族的创造创新活力。其次,要依靠数字文化产业的高端引领,打造我国文创航母舰队群。

  韩建国:提升我国文化产业产品的关键,就是“新与旧”的结合,是“民族与国际”的结合。所谓“新与旧”的结合,从顶层设计角度讲,就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中华传统价值观的结合。从实现路径上讲,就是新技术与传统文化内容的结合。要盘活资源,从传统文化中找到根本、汲取营养,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的挖掘和解读,从而为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确立价值基础。同时,利用新技术和新手段所带来的更多可能性,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创新文化产品体现形式和供给手段,提高文化消费体验。我国是文化古国,但要真正成为文化强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究其根本,就是如何解决“用国际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这一问题。要摒弃对传统文化流于表面的理解,通过真正能够被广泛认可和接收的形式和叙事语言,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核。

 坚定不移将文化体制改革引向深入

  主持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最终要靠什么,关键在哪里?

  高宏存:推动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本而言要靠政府与市场、科技与创意的合力推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环境,创新文化产业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体系;要紧密结合当代科技进步的步伐,特别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重塑文化生产传播的新趋势,把“技术驱动”优势发挥到极致,实现价值与产业全链条网络化,在新技术浪潮中实现文化产业跃升发展;要推动融合化管理模式创新,全面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点在文化管理制度创新,持续性深化文化改革,不断创制系统化文化政策,充分释放社会活力,在制度创新中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韩建国:一是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提升文化服务业比例;二是进一步发挥技术优势,将互联网、VR、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与文化产业进行深度结合,进一步挖掘文化产业的新价值和新业态;三是提升文化产品质量,鼓励社会参与,进而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四是培养多元化文化产业人才,保证产业发展的人才基础;五是创新金融体制,为文化产业企业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

  金元浦:目前,从国际发展来看,发达国家推动从创意产业到创意经济的国家战略,标志着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格局正在形成,即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新的生产力的崛起,也代表着创意经济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的新格局。在创意引领下,中国正努力走向创意原创大国,并在这一浪潮中扮演新的重要角色。推动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还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转变思想,用改革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向勇:要建立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就是要培育文化生产要素体系,加强文化与科技、旅游、体育、农林业和消费品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具有高科技的生产手段、市场化的生产目的、企业化的生产主体、规模化的生产要素以及金融化的生产方式等特征,因此要大力采用新兴技术,完善市场机制,培育文化企业主体,创新金融扶持,发挥规模效益。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对不同文化经营主体采取分类管理,给予税收、财政、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国有文化企业要发挥平台型企业的经营优势,上市文化企业要以社会企业的经营心态发挥协同创新效应,小微企业应注重内容创意,创造条件扶持一人创业企业。此外,还要创新文化产品的内容管理手段,规范内容管理的标准和流程,利用新兴技术加大文化市场的动态监管。

推荐访问:文化产业如何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之路 高质量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