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百年奋斗学习体会(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学习体会3篇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学习体会篇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学习体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此后的历届三中全会都成为延续改革精神、积蓄发展能量的的重要节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改革开放的关键节点,党中央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征程。
在“要不要改”的问题上,从来都没有人怀疑,但在“敢不敢改”和“会不会改”的问题上,很多老百姓,包括一些党员干部存在着一些疑虑。为期4天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出台了一个重要的文件-《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同时给出了时间表来回应这些疑虑:“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决定的推出,展现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大刀阔斧推进改革,以成功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实现中国梦的雄心壮志。
《决定》涉及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令各界人士感到兴奋。作为一个在农业大街工作的基层干部,我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亮点:
亮点一:
改革力度前所未有。《决定》涵盖15个领域、60个具体任务,与前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几次三中全会比较,有四个特点:
一是主题全面。这次会议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前6次三中全会有所不同。尽管前6次会议也都与改革有关,但主题仅是某一方面改革。这次则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之所以确定这样的主题,一方面是为了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另一方面也是实践需要,当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只有坚持全面改革,才能继续深化改革。
二是主线清晰。《决定》提出“6个紧紧围绕”,分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这6个领域的改革主线,反映各个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如第一个主线是“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就是说,基本经济制度、市场体系、财税金融、宏观调控等经济领域的所有改革,都要围绕这个主线来展开和推进。提出每个领域各自特定的主线和方向,不仅全面深化改革总的方向不会迷失,每个领域的改革也不会偏向。
三是重点明确。《决定》的定位是全面深化改革。与此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原则,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发挥其对其他领域改革的“火车头”牵引作用。15个改革任务中,6个是经济,生态文明体制也与经济密切相关。经济占了所有改革任务近一半。之所以如此,主要考虑是,当前我国存在的问题,根本上说还是发展问题。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党和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阶段,下一步发展面临众多难题和风险,过去支撑快速增长的条件已经发生变化,我国已到了必须主要依靠改革红利释放活力、实现发展的阶段。这次把改革的时间目标定位在2020年,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相一致,也是这个道理。
四是行动扎实。通过一个好的《决定》固然重要,但要把改革任务落实下去,变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变为国家治理能力,必须抓好落实。这次《决定》的落实是有保证的,体现在:组织保证,明确提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时间保证,鲜明提出到2020年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这体现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抓工作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
亮点二:市场的作用从“基础性”变为“决定性”。
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美国、日本、欧盟成员国均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市场经济地位是反倾销调查确定倾销幅度时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他们就利用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
这一论断抓住了我国现实经济问题的根本。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核心问题是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过多,不合理的干预太多。产能过剩、城市病、耕地占用过多、地方债风险、生态环境破坏等,很大程度上都与政府干预过多有关。比如产能过剩,除了市场本身的盲目性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干预,是地方政府推动下的盲目投资。现在产能过剩严重的钢铁、水泥、玻璃、造船以及风电、太阳能,都是政府关照较多的行业,而市场化程度高的轻纺、电器、轻工等产能过剩并不严重。
这一论断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和路线图。前一段时间,大家对改革的突破口、重点等有很多讨论,有的认为是财税体制,有的认为是金融体制,有的认为是土地制度等。这些改革无疑都是重要的,但是,如果我们在理论上停留在原来的认识水平上,据此设计出各领域的经济体制也不可能有质的变化。提出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就是改革的突破口和路线图,基本经济制度、市场体系、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财税金融、土地制度、生态文明等方面的改革,都要以此为基础,需要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也有了原则和检验尺度。
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过去的表述是基础性作用。从“基础”到“决定”,2个字的改变,意义十分重大,是《决定》最大亮点和重大理论创新。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质”的提升,是思想解放的重大突破,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引领其他领域改革的基本方针。
与1992年所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比,这一论断具有同等历史地位,将发挥同样的巨大作用。1992年的重大理论突破,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国家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大论断,会同样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给我国再争取一个20年的改革红利期,助推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一论断抓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最有效率,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需要遵循。基础性作用,给人的理解是在市场之上还有一个力量在配置资源,那只能是政府。另外,过去对宏观调控也有扩大化理解,似乎宏观调控就是政府配置资源。1992年以来,对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虽然在表述上有所调整,但主要是对市场作用“量”的调整、程度的加强,没有质的变化。《决定》2个字的改动,抓住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深层次的问题。“决定性”的意思是,其他力量可以影响和引导资源配置,但决定者不是别的,只有市场。
既然我们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又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内涵、一般规律,就要解放思想,破除理论障碍,在理论上承认这一规律,在实践上遵循这一规律。
今天的人民日报有一篇文章就是《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社会上也有一些声音说,我们的改革是由“危机倒逼出来的”。确实,在创造35年连续增长奇迹的同时,进一步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难度加大了。
一是经济风险,主要是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如果房地产泡沫一旦破裂,将对我国的经济造成巨大杀伤。二是社会风险,主要是社会利益格局被整体扭曲,导致社会矛盾尖锐。三是信任风险,如果不能让更多的普通民众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就很难获得老百姓的信任。四是政治风险,如果不能构建起一个约束公权力的制度笼子,就难以有效遏制腐败的蔓延。
(一)如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对“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详细描述是本次公报的一大亮点,强调“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对于未来城镇化的模式和方向作了比较清晰的阐述。我们现在的整个改革,无论是经济、社会、政治、生态、文化,最终都聚焦到了一点,那就是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国经济发展最不均衡的就是城乡二元化结构,由此产生的矛盾、群体性事件都跟城镇化模式直接相连,过去三十五年的城镇化基本是由重工业推动,现在更强调均衡发展,包括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城镇化具有多重联动效应,是新阶段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和发展的强劲引擎。健康推进城镇化建设,必须优化空间布局,按照区域统筹、城乡一体、全域规划的要求,推进市域城乡规划全覆盖;
同时要尽快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制度,以及基本公共服务的社会参与机制,大力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促进城乡保障均衡。
紧紧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产业园区的建设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并要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真正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相互促进,一体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
党国英指出,就农村改革而言,公报仍然坚持既有的改革思路。这一点都不奇怪。早在5年前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已经提出了比较超前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案。主要是三条,一是要调整“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使集体经济这个层次向农民合作社转变;
二是明晰土地产权,实现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
三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这三项改革意见如果落实,其意义不可估量。但是,在过去5年里,国家一直没有出台具体的改革方案,有的内容作了一点试点工作,也没有总结推广。从观察看,一些试点的问题比较突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还不明朗。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农村改革方面坚持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意见,明确改革的路径,就是一个成绩。事实上,从公报可以看出,此次会议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可以理解为主要指明晰土地产权,使土地可交易,而可交易是可抵押的前提;
公报还指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这些改革主张,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讲到了,因此关键在落实。
决定共16部分,分三大板块60条,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6个方面,具体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
全会决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走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反映了社会呼声、社会诉求、社会期盼,凝聚了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智慧。
(习总书记是受中央政治局委托做的报告,而公报用“全会高度评价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
十六、十七届三中:充分肯定
十五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农村改革二十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创造的丰富经验。评价前辈
十四届三中:会议认为
中国人的一直保有谦虚的性格,这样的表述不知道是几十年前优秀的革命传统还是,
一个不掺和褒贬的、客观的、或者较为谦虚的表述似乎更能赢得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掌声。)
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
城乡发展一体化
农村干部应当在新一轮改革中担当重任
******曾在7月下旬的湖北视察讲话中要求,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研究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者之间的关系,土地流转要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基本农田和粮食安全,要有利于农民增收。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建设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可见土地改革应是题中之义,未来会出台哪些细化的措施,我们拭目以待。
城镇化
围绕土地做文章,调动的还是能在土地上捞到利益的那些人、那些集团的利益。人的城镇化不是要解决少数人的问题,而是要解决农业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的时候,涉及到的几亿人的问题——这才是人的城镇化。实现了人的城镇化之后,才有经济升级。试想,农民工子弟还在农村里面,教育,医疗问题都没有解决,那将来我们指望怎么升级?
人的城镇化是核心。土地改革、户籍改革、财税改革都要围绕这个来,围绕着如何让外来人口融入城市,有住房,有相同的社会保障。这些问题我相信三中全会里面都有涉猎到。我们目前离人的城镇化还很远,现在如果所有的劲头不往这个地方使,问题会很大。
发挥改革最大效能,关键要拿出务实管用有效的举措。推进改革,不需要提更多新口号,不能一哄而起,不能追求表面的轰动效果,更也不能 寄希望 “毕其功于一役”。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以求真务实的作风,一项一项抓好落实,一步一步向前推进,拔掉改革路上的一个个“钉子户”;
作为基层政府,我们要积极改革探索,对群众的探索精神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提炼成功总结,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联动推进改革的生动局面。 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中国文化艺术,渊源流长。
我国最早的歌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例如传说中伏羲时的【网罟之歌】,诗经中的【关关雉鸠】,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
我们华人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独特的风格,在世界上,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的梵剧和中国的京剧,被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而京剧则是国之瑰宝,是我们华人的骄傲,亦是世界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
你可知道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你可知道诸葛亮身居空城,面对敌兵压境,饮酒抚琴的故事?
列宁曾经说过:我简直每天都想听奇妙而非凡的音乐,我常常自豪的,也许是幼稚的心情想,人类怎么会创造出这样的奇迹?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什么对音乐如此痴狂?音乐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泰戈尔说:我举目漫望着各处,尽情的感受美的世界,在我视力所及的地方,充满了弥漫在天地之间的乐曲。
【二】
音乐,就是灵魂的漫步,是心事的诉说,是情愫的流淌,是生命在徜徉,它可以让寂寞绽放成一朵花,可以让时光婉约成一首诗,可以让岁月凝聚成一条河,流过山涧,流过小溪,流入你我的麦田……
我相信所有的人,都曾被一首歌感动过,或为其旋律,或某句歌词,或没有缘由,只是感动,有的时候,我们喜欢一首歌,并不是这首歌有多么好听,歌词写的多么好,而是歌词写的像自己,我们开心的时候听的是音乐,伤心的时候,慢慢懂得了歌词,而真正打动你的不是歌词,而是在你的生命中,关于那首歌的故事……
或许,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段如烟的往事,不经阳光,不经雨露,任岁月的青苔覆盖,而突然间,在某个拐角,或者某间咖啡厅,你突然听到了一首歌,或是你熟悉的旋律,刹那间,你泪如雨下,即使你不愿意去回忆,可是瞬间便触碰了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荡起了心灵最深处的涟漪,这就是音乐的神奇,音乐的魅力!
【三】
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音乐代表人贝多芬,49岁时已经完全失聪,然而,他的成名曲【命运交响曲】却是震惊世界,震撼我们的心灵,在他的音乐世界里,你能感受到生命的悲怆,岁月的波澜,和与命运的抗衡,这就是音乐赋予的力量!
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
其实,人生就是一次漫长的旅行,一场艰难的跋涉,无论遇见怎样的风景,繁华过后,终归平淡,无论遇见还是告别,相聚亦是别离,我们都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善待生命,善待自己……
每一首歌都是一个故事,每一段音乐都是一段过往,不知哪首歌里写满了你的故事?哪段音乐有你最美的回忆?想念一个人的时候,是否在安静的夜晚?悲伤的时候,是否单曲循环?高兴时分,是否在音乐里手舞足蹈?
我喜欢音乐,没有任何理由,音乐是我灵魂的伴侣,是我生活的知己,它能懂我的喜,伴我的忧,伴随着淡淡的旋律,它便融入我的生命,浸透我的灵魂。
我喜欢音乐,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享受,还能丰富我的生活,给我带来创作灵感,一首歌,或一句歌词,都是我写作的素材,都是我灵感的源泉,它犹如涓涓细流,汩汩流淌,令我思绪翩翩,令我意象浓浓……
当我忧伤的时候,我喜欢在音乐里漫步,当我快乐的的时候,我喜欢在音乐里起舞,当我迷茫困惑的时候,唯有音乐,才是我最好的陪伴……
【四】
红尘喧嚣,世事沧桑,三千烟火,韶光迷离,我们在尘世间行走,凡尘琐事总会困扰于心,我已经习惯了,将浅浅的心事蕴藏在文字里,将淡淡的忧伤释怀在音乐中,委婉的旋律,环绕于耳,凄美的歌词,萦绕于心, 当我累了,倦了,我只想置身于音乐的海洋,忘记凡尘,忘记喧嚣,安静的去听一首歌……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学习体会篇2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是我党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从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上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通过学习认识到: 一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这是提高执政能力的根本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决定了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又为解决执政能力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理论武器。我们要不断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思想素质,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上来,全力完成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 二是加强执政能力,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围绕发展这个主题来进行,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一切符合发展的观念、做法和体制都要大力发扬,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做法和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目前,河西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借此东风切实抓好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实现民富强街的目标。 三是加强执政能力,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自身建设。我们党是一个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党,是一个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党。我们要在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不断推进党的自身建设。要依靠制度和法制,正确处理执政党与国家权力机关和政权机关的关系,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以及执政党内部的关系。 四是加强执政能力,必须大力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党的党员干部必须增强执政党意识,牢固树立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思想,真正懂得手中的权力是谁赋予的、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每个党员干部都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把自己担负的工作与党执政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学习体会篇3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学习研讨发言
近日,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中共中央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对此,我们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严格落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各项部署要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做到“两个坚决维护”,把准政治方向。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最大的政治、最大的大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应时代之变迁、领时代之先声、立时代之潮流,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和我们党自我革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赢得了国际社会高度赞誉。******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经过历史证明、实践检验的,是群众公认、全党认同的,具有深厚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实践基础、群众基础。我们要把“两个坚决维护”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要求,作为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最根本的政治保证,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充分认识做到“两个坚决维护”,就是维护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就是维护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触“红线”、不碰“底线”,始终对党忠诚、言行一致,不当“两面派”“两面人”,切实提高维护能力。
二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学懂弄通做实新思想,加强政治领导。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长期任务,也是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这一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执政实践中已经彰显出强大的思想引领力、实践指导力、精神感召力,也必将在我们党今后的长期执政中继续成为凝聚意志力量的主心骨、定盘星、指南针。我们更要带着感情、带着信念、带着使命学,真正学懂弄通做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做到学得更深、悟得更透、贯彻得更彻底。要原原本本、老老实实、反反复复学,结合这一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色,深刻理解“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基本内涵和内在联系,同时跟进学习******重要讲话新精神新要求,做到全面系统、融会贯通。要立足岗位、联系实际、勇于担当学,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使之贯穿体现到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坚定自觉地为实现党的长期执政目标而不懈奋斗。
三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牢记践行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夯实政治根基。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这是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我们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增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必须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要以滚石上山的劲头、爬坡过坎的勇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转作风,坚决反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感受到监督常在、震慑常在。要扎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坚决清除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既尽力而为更量力而行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四是淬炼政治能力强本领。政治能力是对领导干部的刚性要求,是随着政治实践发展而发展的长期课题。应推动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新思想,深刻认识提高政治能力的时代内涵和实践指向,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政治觉悟,增强政治定力、政治担当,强化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善于从政治上观大势、明大局、谋大事,强化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底线意识,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错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关键时刻冲得出、顶得上、靠得住,争做党执政兴国的坚决捍卫者、坚定紧跟者。坚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检验政治能力的试金石,深刻认识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就是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党中央权威,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发自内心拥护核心、爱戴核心、紧跟核心,特别是每项工作都要坚定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五是厚植政治文化扬正气。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任务和全新内涵。应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加强共产党人价值观教育,以理想信念宗旨为立身之本,弘扬好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自觉学习、感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凝结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来明是非、辨善恶、知廉耻,以学益智、以学修身,融会贯通、形成自觉,争做为政以德、正心修身的模范。坚决抵制庸俗腐朽政治文化侵蚀,旗帜鲜明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旗帜鲜明反对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始终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干事,干干净净为官。
六是恪守政治纪律筑底线。党的政治纪律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是管方向、管立场、管根本的总要求。应推动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把党章作为总遵循、总规矩,明晰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边界、从政为官做事的底线,遵守“四个服从”、牢记“五个必须”、严防“七个有之”,不发表违反组织原则的言论,不做违背组织原则的事,时刻不忘政治规矩、时刻遵守政治纪律,以实际行动维护党中央一锤定音、定于一尊的权威,坚决杜绝自行其是、各自为政,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保证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始终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严格要求自己、磨砺自己、提高自己,保持一颗敬畏心、平常心,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意识,心存敬畏、手握戒尺、行有准绳,涵养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在防微杜渐上不舍尺寸之功,使守纪律、讲规矩内化为思想自觉、外化为行动自觉,努力实现政治生态的海晏河清、乾坤朗朗。
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党员干部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突出抓好党的政治建设,把准政治方向,把稳政治立场,把牢政治大局,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