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下半年总结【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半年总结 敬爱的党组织:
我的党员预备期已接近尾声了。
通过下半年的深刻学习, 我的思想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对共产党员先进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更了解的具体, 对在实践中如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有一定的心得。
我深刻认识到, 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 就是要在学习和工作中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永远跟党走, 永远听党的指挥。
党中央的新的精神, 新的会议精神, 新的指示, 都要认真反复地学习, 要深刻的理解, 并且要在实践中深入贯彻。
进一步全面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政策、 路线、 方针政策等知识, 力争做到从思想政治上时刻与党保持高度一致。
我个人觉得理论要学以致用, 付诸实施, 以用促学。
真理性认识是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丰富和完善的, 要从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做起, 以高度的热情、 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 及时地、 保质地完成各类任务, 为确保科室和办公室正常运转做出自己努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们党是一个久经风险和困难考验的伟大的党, 靠着全党同志坚如磐石的团结和无私无畏的奋斗, 我们总能排除万难, 夺取胜利。
要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就是要在最关键、 最危险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 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
入党不仅意味着光荣和荣誉, 而且也是一种责任、 一种考验、 一种牺牲。
目前, 为进一步增强业务能力, 我认为自己亟需在着力增强“三个意识” 、 提高“三种能力” , 即增强全局意识、 参谋意识、 精品意识, 提高创新能力、 把握政策能力、 文字综合能力等方面狠下工夫。为此, 我要求自己及时了解和掌握中央、 省整体形势走向、 改革发展态势,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动向; 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 法律法规和上级的有关精神, 做到通晓上情、 了解外情、 熟悉下情; 无论是调研还是草拟文稿、 提出方案, 都能够在大局中思考、在大局中定位, 创新思维, 与时俱进。
要做一个合格乃至优秀的文字秘书, 就要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 知在先、 思在先、 谋在先。
对工作中的重点, 要领导未谋有所思; 对工作中的难点, 要领导未示有所行;对工作中的热点, 要领导未闻有所知。
要学会“换位思考” , 善于“模拟思维” , 与领导的思维同频共振。
要打造精品, 提高文字综合水平。撰写的报告或文稿要力求高基点、 高品位、 高水准, 抓出有影响的正反典型, 提出有份量的调查报告, 写出有新意的理论文章。
在这写方面, 领导和同志们为我作了好的表率。
我将努力向他们学习, 向他们看齐。
恳请党组织继续考验我。
申请人:
2007 年 12 月 13 日
消防基础知识
第一节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分级 在建筑物中使用的材料统称为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是指其燃烧或遇火时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和化学变化, 这项性能由材料表面的着火性和火焰传播性、 发热、 发烟、 炭化、 失重, 以及毒性生成物的产生等特性来衡量。
我国国家标准 GB8624-97 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为以下几种等级。
A 级:
不燃性建筑材料 B1 级:
难燃性建筑材料 B2 级:
可燃性建筑材料 B3 级:
易燃性建筑材料
第二节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及耐火极限 一、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
建筑物是由建筑构件组成的, 诸如基础、 墙壁、 柱、 梁、 板、 屋顶、 楼梯等。
建筑构件是由建筑材料构成, 其燃烧性能取决于所使用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 我国将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为三类:
1. 不燃烧体(非燃烧体)
金属、 砖、 石、 混凝土等不燃性材料制成的构件, 称为不燃烧体(以前也称非燃烧体)。
这种构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高温作用下不起火、 不微燃、 不炭化。
如砖墙、 钢屋架、 钢筋混凝土梁等构件都属于非燃烧体, 常被用作承重构件。
2. 难燃烧体 用难燃性材料制成的构件或用可燃材料制成而用不燃性材料作保护层制成的构件。
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难起火、 难微燃、 难炭化, 且当火源移开后燃烧和微燃立即停止。
3. 燃烧体 用可燃性材料制成的构件。
这种构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会立即起火或发生微燃, 而且当火源移开后, 仍继续保持燃烧或微燃。
如木柱、 木屋架、 木梁、 木楼梯、 木搁栅、纤维板吊顶等构件都属燃烧体构件。
二、 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1. 时间--温度标准曲线 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其内的温度是随着时间变化的, 分别取时间和温度作为横、 纵坐标, 即可绘制出火灾过程中的时间--温度曲线。
在实际的火灾中, 每一起火灾的时间--温度曲线是各不相同的, 但为了对建筑构件进行耐火实验, 进而对其耐火极限进行度量, 必须人为规定一种能反映、 模拟一般火灾规律的标准温升条件, 把它绘制成曲线就称为时间--温度标准曲线。
2. 耐火极限的概念 对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实验, 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 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热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称为耐火极限, 以小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