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下半年理财市场十大悬念

时间:2022-08-15 12:2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08下半年理财市场十大悬念,供大家参考。

2008下半年理财市场十大悬念

 

 2008 下半年理财市场十大悬念

 一:

 奥运股市走牛?

 奥运寄托了太多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 这么深重的感情凝聚在有限的若干奥运概念股身上, 作为载体未免负担过重。

 在过去的几年里, 奥运概念股的股价一涨再涨, 许多个股已在很大程度上透支了业绩增长预期, 但过度的透支又不免令人后怕, 难怪有人会有提前收官之感。

 毕竟支持股价的不是“市梦率” , 而是它的内在价值, 而价值终究不可能与自身的业绩或业绩预期离得太远。

 二:

 基金继续巨亏?

  统计显示, 58 家基金公司旗下除 4 只 QDII 产品外的 342 只公募基金, 今年一季度总体巨亏 6474. 99 亿元, 超过八成基金出现亏损, 资产管理规模缩水至24750. 44 亿元, 股票仓位降至 74. 68%。

 当面对这一组数据时, 无论是基金管理人报告或者是相关的投资人士, 都会将此原因归结为客观原因。

 但从主观方面, 还需要引起我们更多的深入思考。

 首先, 基金产品的同质化。

 其次, 基金运作业绩与管理人绩效的分离, 凸现了基金管理人责任的弱化。

 第三, 人才频繁流动, 也使基金业绩得不到持续稳定增长, 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最后, 对基金管理人配置资产的动态监控管理配套制度, 仍需要不断完善。

 三:

 房价扑朔迷离到多久?等待还是出手?

  影响房价走势的不确定性因素开始增多, 是涨还是跌的争论依然不绝于耳。

  诚如任志强所说:

 我还无法预测目前房价的短期走势。

 相信大多数人都身陷于现在该不该出手买房的困惑中。

 业内人士比较趋同的建议是, 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向好是大趋势, 但不排除短期波动的可能性, 不同需求的人面临不同的选择。对于自住需求者而言, 由于住房的不可替代性, 可根据自身资金及住房需求情况谨慎安排购房计划。

 四:

 CPI 是否还会继续上扬加息能抑制上涨吗?

  肉涨价了, 油涨价了, 粮食涨价了, 蔬菜涨价了……近年来的物价上涨对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有关部门指出, 短期内物价上涨压力依然存在, “你可以跑不过刘翔, 但是一定要跑过 CPI” 一时间成为人们希望不因物价上涨使自己的生活质量下降的形象表达。

 五:

 股指期货是否能在下半年推出?

  近年来的股权分置改革、 券商综合治理、 融资融券业务试点, 监管层已经为股指期货的推出作了层层铺垫。

 作为一种分散风险、 发现价格的有效工具, 股指期货正应顺势推出, 既作为救市“杀手锏” , 又为资本市场长远发展打下牢固基础。

 市场在几近绝望的悬崖边等来 4 月 20 日的“规范大小非, 严控限售股” 以及两天之后的“印花税从原先的千分之三下降到千分之一” 这两道力挽狂澜于既倒的救市“金牌” 之后, 要想在短期内兑现作为政策“组合拳” 重要组成部分的第三道金牌, 即股指期货的推出已并不容易。

 六:

 金价下跌 黄金投资退热?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 进“6” 后, 由于国际金价以美元计算, 国内金价以人民币计算, 人民币快速升值进一步打压国内金价, 业内人士认为, 除非国际金价大涨, 涨幅高于人民币升值幅度, 投资者才有更多的获利空间。

 但是美国经济数据喜忧参半, 很难说将如何发展, 一度呼声很高的降息预期也在逐渐淡化;在这种情况下, 位于历史高位的黄金很难让人放心买进。

 金价与人民币汇率走势具有一定的关联度, 国际黄金以美元计价, 而国内黄金价格则主要跟随国际市场, 即通过国际金价“美元/盎司” 的单位换算成“元/克” , 美元贬值、 人民币升值, 则相对应的国内价格会更低。

 七:

 银行理财“收益门” 继续?

  “零收益” 、 “负收益” 、 “腰斩清盘” , 今年以来, 银行理财市场遭遇的寒流是一波比一波来得凶猛。

 尽管银监会最近针对理财理财产品销售做出了整顿新规, 银行的理财产品也开始陆续变脸, 但是谁会保证此类事件不再会发生。

 八:

 人民币破七后美元汇率有无拐点?

  当前, 世界经济增速放缓, 美元持续贬值, 人民币汇价走势更是引人关注。下半年人民币会继续升值吗?

 九:

 投连险出现退保风波?

  相比于股票、 基金而言, 保险是风险最小的一种投资了, 购买者通过缴纳保险费, 将潜在风险发生后的结果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 也就更容易保住投资者的本金。

 两种针对理财类的保险, 一种是万能险, 一种是投连险。

 保险理财产品的销售增速已经远远高于基金、 银行理财产品, 特别是投连险。

 保费收入猛增, 账户净值缩水。

 不少业内人士已经开始担心, 投连险是否会再次出现 2001 年的退保风波。

 十:

 债券热昙花一现还是持续?

  对于突如其来的债券热, 专业人士并不完全乐观, 他们指出由于加息预期等不确定因素制约, 债券热很可能是昙花一现。

推荐访问:2008下半年理财市场十大悬念 十大 悬念 下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