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底线(精选文档)

时间:2022-08-15 14:4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守住底线(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守住底线(精选文档)

 

 守住“道德底线”

  近读一则古老的故事:

 说是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 上头有一串香蕉, 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

 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 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 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

 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 当然, 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

 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 发现莫不如此。

 于是猴子们达成一个共识:

 不要去拿香蕉, 以避免被水喷到。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 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

 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 马上想要去拿, 结果, 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

 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得他们被

 水淋到, 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

 A尝试了几次, 虽被打得满头包, 依然没有拿到香蕉。

 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 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 。这猴子B 看到香蕉, 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

 当然, 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 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B 一顿。

 特别是, 那只受K的A猴子打得特别用力, 可能是深知拿香蕉要饱受皮肉之苦吧。

 B 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得很惨, 只好作罢。

 后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 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了新猴子了, 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

 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 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众猴群起而攻之。

  据说这就是道德的起源。

 笔者认为, 这则故事真实与否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 其中蕴含着极其深刻的哲理, 那就是有一线“道德底线”是不能去碰的。

  所谓“道德底线”, 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遵循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

 在现代社会里,由于职业不同、 地位各异, “道德底线”也有所不同。

 为官有为官的“道德底线”。

 如果不守规矩, 以权谋私, 不给好处不办事, 给了好处乱办事, 那就是为官的“道德底线”不保, 由此滑下去, 成为腐败分子的并不鲜见。

  翻开那些落马贪官的犯罪档案, 几乎有一个共同的规律, 他们都是因为守不住“道德底线”而最终万劫不复的。

 胡长清、 成克杰、 李乘龙、 李真等腐败分子, 从党的领导干部堕落为人民的罪人, 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守住做人的底线, 私欲极度膨胀, 政治上蜕化变质, 生活上奢侈糜烂, 走向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历史上也不乏这样的例子。

 唐朝“卒徒”出身的宿州太守陈蟠, 因贪赃被处死时, 居然索笔题诗:

 “积玉堆金官又崇, 祸来倏忽变成空。

 五年荣贵今何在? 不异南柯一梦中。

 ”四行小诗, 言简意赅, 将从高官到死囚的经历一语道尽:

 就是因为没有守住“道德底线”。

  可见, 守住“道德底线”是一个为官者思想修养、 法纪观念、 自控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反映。一个为官者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守住了“道德底线”, 将成为推动自身进步的原始动力; 守不住“道德底线”, 则可能走向堕落或毁灭。

 因此, 笔者认为, 为官者要守住“道德底线”, 务必坚持四慎。

 慎微, 即防微杜渐, 从小事、 点滴做起,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 失小节之时也就是毁大节之始。

 慎初, 就是要谨防“第一次”。

 人生贵善始, 第一道“防线”被冲破了, 往往会“兵败如山倒”。

 为官者要想清正廉洁, 永葆本色, 不能不把好第一关, 死守第一道防线。

 慎独, 就是要谨防放纵自我, 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 应自觉做到不放纵、 不越轨、 不欺于“暗室”, 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慎欲”, 就是要在功名利禄面前不心乱神迷,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在工作和生活中把握好“参照系”, 不搞横攀竖比,保持心态平衡。

  不难设想, 一个为官者如果连“道德底线”都可以不守, 那他什么坏事做不出来?更不要说会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了。

 因此, 作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 只有牢牢守住“道德底线”, 才能按照“三个代表”和“八荣八辱”的要求, 努力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 做到以普通人的良心自责, 以党员的良心自律, 以公仆的良心自警, 成为全社会的道德典范。

  守住道德底线

  何为道德底线? 我想, 就是做人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或曰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和良知, 是与非、 美与丑、 善与恶、 好与坏的分水岭。

 人生在世, 总有一些基本的东西不能丢弃, 比如信仰、 道德、 良知、 人格等。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这些东西, 就没有了立身之本, 就没有了精神支柱和灵魂。

 守住道德底线, 是人们安身立命最基本、 最起码的要求。

  一个人能否受到别人的尊重, 能否干成一番事业, 这与他本人的品质好坏有直接关系。所以孔子把“修身”放在“齐家”、 “治国”、 “平天下”之前, 把“修身”作为人生的第一要务来看待。

 “德不孤, 必有邻。

 ”领导者作为部属心中的旗帜, 要带出一支好的队伍, 干出一番事业来, 毫无疑问至少必须守住道德底线, 要有羞耻之心, 要十分珍惜自己的声誉, 注重加强修养锻炼, 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

  可是, 使人忧虑不已的是, 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 一些人的道德水准正在下降,道德底线犹如雪山上的冰川, 正在急剧萎缩和后退。

 一些人似乎越来越没有羞耻之心了,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获得某种好处, 不惜丧失人格尊严, 不择手段, 惟利是图, 没有工夫感到耻辱, 无暇顾及道德底线。

 某些“公仆”受利益驱动, 心理失衡, 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扭曲, 经受不住社会上的各种诱惑, 特别是权、 钱、 色的诱惑, 导致道德底线不保。

 底线是临界点, 是最低要求, 是不可逾越的。

 一旦突破道德底线, 离触犯法律也就不远了。

 倘若社会失去了道德约束, 仅仅靠法律来维系, 这实属不祥之兆。

 倘若官员缺乏羞耻之心, 胆敢逾越道德底线, 那就是堕落的开始, 不要说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实现有效领导, 恐怕离“进班房”也不远了。

  少数官员的道德底线的后退, 往往会导致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比如, 主持工程不拿回扣就是廉洁, 提拔干部不收红包就是清正, 居官多年而没有贪污就可得奖, 下班回家吃饭居然成了媒体称赞的典型事例。

 又比如, 有的班子庄严向社会作出承诺, 决心在任期内不贪污、

  不腐败、 不卖官、 不受贿……类似种种, 都在说明一些官员的道德底线有后退到法律底线的迹象。

  道德约束群体, 法律制裁特例。

 当社会道德彻底沦丧以后, 法律就会相当脆弱, 纵然死刑再保留一万年, 又能吓倒几个人? 一个守不住道德底线的人, 一定是只相信感官上的欲望的人, 金钱、 肉欲、 名利便会成为其疯狂追逐的目标。

 于是做什么都不再需要规矩, 不再需要负责任, 不再需要约束, 不再需要畏惧。

 当一个人什么都不怕了, 就是最可怕的事, 就可

 能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领导只有公道、 公心处事, 正直、 正派做人, 才能充分显示出光彩照人的人格魅力, 部属才会亲他、 敬他, 他才能在部属中树立一个德高望重的好形象。

 道德问题是关乎形象的大问题, 任何一个领导干部都不可小视之。

 守住道德底线, 决不让私欲和恶行越过它, 是对每个领导干部最起码、 最基本的要求。

 当然, 仅仅守住道德底线是不够的, 还应该加强品德修养, 提升精神境界, 努力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 遵守社会道德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 争做道德高尚、 品质端正的人, 争做社会的道德楷模。

推荐访问:守住底线 底线 守住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