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解读|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优秀范文】

时间:2022-08-15 19:2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四五规划解读|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十四五规划解读|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优秀范文】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十三五”时期,广州市作为全国唯一一个集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等 5 项国家试点的特大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9064”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大养老格局基本形成,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民政部批复支持广州发挥养老服务改革发展先行示范作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绩效考核被评为优秀;多个经验做法被中央改革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广东省委深改委等复制推广。但也存在优质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医养结合不紧密,人才队伍需进一步增强等短板。面临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家庭小型化“五化叠加”,大多数家庭和个人的支付水平仍然有限等挑战。预测“十四五”时期,我市户籍老年人口将突破 200 万,但老年人口增长曲线相对平缓,健康活力老年人数较多,养老服务现实压力相对较小,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逐步从低层次的生存型需要升级为对美好生活的更高层次需要,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是我市实现从“老有所养”向“老有颐养”的转型,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窗口期,《规划》立足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聚焦补齐短板和**瓶颈问题,

 谋划我市“十四五”时期养老服务发展重点,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十四五”时期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标是什么? 到 2025 年,全面形成与本市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养老服务需求相匹配,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大城市大养老”模式,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服务产品丰富优质,要素支撑更加有力,宜居环境持续改善,综合监管科学有效,以“大供给、大平台、大保障、大监督、大产业”充分发展为特征的“大养老”服务格局全面形成,基本养老服务人人可及,多元化、个性化养老需求有效满足,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打造国内领先的“老有颐养”民生幸福标杆城市。

 三、规划设置了那些指标? 围绕上述目标,《规划》设置 17 个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 10 个,预期性指标 7 个,支撑总体目标的实现。

 1.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街镇覆盖率 100% 2.村居颐康服务站村居覆盖率 100% 3.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 75% 4.基本养老服务床位占比 70% 5.居住(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 100%

 6.医养结合机构 170 个 7.老年人健康档案建档率 85% 8.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 100% 9.社会力量提供的养老服务占比 90% 10.《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等国家标准达标率100% 11.认知症障碍照护床位 4000 张 12.人均养老服务设施用地面积 0.25 平方米 13.全国有影响力、规模较大的养老服务龙头企业和社会组织 10 个 14.长期护理保险覆盖率 100% 15.星级以上养老机构占养老机构总数的比例 50% 16.有意愿的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完成率 100% 17.有意愿的老年人家庭养老床位服务覆盖率 100% 四、“十四五”时期我市养老服务主要任务有哪些? 五项主要任务推动以“大供给、大平台、大保障、大监督、大产业”充分发展为特征的“大养老”服务格局全面形成。

 (一)提升养老服务“大供给”能力。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老年宜居环境,拓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促进机构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加快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推进“医养康养”服务发展,积极发展老年教育。

 (二)构建养老服务“大平台”体系。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建设智慧养老平台,将信息技术引入养老服务各个领域,实现广泛参与、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系统整合。做大做强广州公益时间银行等,积极探索互助养老服务。

 (三)提升养老服务“大保障”水平。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强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强化医疗保障支撑,提升老年人支付能力,落实养老服务扶持优惠政策,打通养老服务发展瓶颈。

 (四)建设养老服务“大监管”体系。坚守养老服务安全底线,完善综合监管机制,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养老服务评估机制,对养老服务主体的服务活动进行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监管。

 (五)推动养老服务“大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强跨境合作,重点推动中医药健康养老、辅具用品、智慧养老、老年宜居、老年旅游健康等养老产业发展。

 五、“十四五”时期我市养老服务重点项目有哪些? (一)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项目。每个街镇建设至少 1 个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对下指导、统筹调配资源等综合功能的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每个居村设置至少 1 个具备日间照料、上门服务、助餐配餐等功能的村居颐康服务站(辖区面积

 较小、常住老年人数较少的社区可临近合设)。形成“1+N”服务网络,增加嵌入式、综合性、多功能、普惠型优质养老服务供给,为街镇所有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全托、日托、助餐配餐、家政+养老、适老化改造、家庭养老床位、医养结合、辅具租赁等服务。

 (二)家庭养老床位项目。在必要的适老化和智能化家居改造的基础上,设置家庭养老床位,纳入每天 24 小时动态管理和远程监护,并根据需求提供紧急援助、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与床位相配套的全天候、全方位照顾服务。至 2025 年,全市各区均提供家庭养老床位服务,有意愿的老年人家庭养老床位服务率达到 100%。

 (三)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以户为单位,支持对全市有改造需求的居家老年人现有住宅实施家庭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便利的居家养老环境。到 2025 年底符合条件并有家庭适老化改造意愿的老年人家庭全部完成改造。

 (四)家庭护老者培训计划项目。以实训式的“集中教学”和“个体辅导”等方式,为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照护提供支持性服务,缓解居家照护压力。鼓励发挥社工、心理咨询师等群体的家庭养老支撑作用,定期为护老者提供心理慰藉、技术指导等。全市每年培训 1000人。

 六、规划有哪些亮点?

 (一)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制定并动态调整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在确保特困老年人应养尽养基础上,构建面向全体老年人,以经济困难和亟需照护的老年人为重点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二)扩大优质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建设街镇综颐康中心和村居颐康服务站,开展家庭适老化改造和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增加就近、便利、普惠的优质养老服务供给。

 (三)着力解决养老服务场地设施问题。按照人均用地0.25 平方米的标准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新建居住区按照每百户不低于 25 平方米,已建成居住区不低于 15平方米的标准补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强化场地用地保障。

 (四)支持社会力量充分参与养老服务。加大扶持力度,搭建发展平台,支持各类主体参与养老服务,持续推动社会力量成为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力量。

 (五)推动城乡养老服务平衡充分发展。建立“党建引领+专业运营+村民自治”三位一体的管理和运营机制,完善“颐康中心+长者饭堂+敬老院+N 个村级站点”四点联动的镇村养老服务网络,创新发展“党建+农村互助养老”。

推荐访问:十四五规划解读|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体系建设 养老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