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基层公务员我为群众办实事文章【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基层公务员我为群众办实事文章3篇
第1篇: 基层公务员我为群众办实事文章
公益洗衣机 清洁暖人心
—我为群众办实事亮点材料
为进一步解决困难群众洗衣难的问题,确保在生产生活上得到实质性帮助,提高生活质量,XXX创新困难群众关爱帮助模式,开展“公益洗衣机、清洁暖人心”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专人负责,确保职责明确。每村(居)挑选2名责任心强、素质过硬、敢于担当的公益专岗专门负责为群众清洗衣物、床单被套,帮助特殊贫困户、留守儿童、特困供养人员、重度残疾人打扫卫生、整理厨房,每月至少为特殊困难户清洗两次衣物,做到定人定岗定责,确保专人做事。
专机清洗,确保物资到位。在所有行政村(居)配备2台美的半自动双缸双桶洗衣机,使用专用洗衣机为特殊困难群众清洗衣物。同时,各村(居)委会腾出一间房加挂“公益洗衣房”牌子,作为本村(居)特殊贫困户、留守儿童、特困供养人员、重度残疾人等清洗衣物的专门场所。
突出公益,确保落地生根。公益洗衣机,突出“公益”二字,就是要让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了开展好“公益洗衣机、清洁暖人心”活动,各村(居)积极行动,足额配置洗衣服、洗衣液、晾衣架等物资。目前,各村(居)公益洗衣房已经投入使用,特殊困难群众的外衣外裤等穿戴衣物、床单被套等床上用品、窗帘等细软家私纳入本月清洗范围。
突出实效,确保全员参与。各村(居)依托“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所有党员干部进村入户,逐户排查摸底,横到边、纵到底、无死角,确保将困难群众的需求排查出来,清单化管理、销号,让特殊困难群众得到关心关爱。
第2篇: 基层公务员我为群众办实事文章
“我为群众办实事”交流发言:为群众办实事要不断提升“民生温度”“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人民服务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面对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盼,要将我为群众办实事真正落到实处,基层党员干部就要着力提高群众工作力度,不断提升“民生温度”。
“俯下身”去研究,“暖心”为民才能不断提升“民生温度”。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人民群众的每一件琐碎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还是急事、难事,比如,群众产业发展、就学就医、就业增收、住房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如果这些“小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影响群众的日常生活。党员干部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时,必须要俯下身子,把自己当“群众”,与群众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干在一起,站在群众的立场去考虑问题。群众的话要听得进,群众提出的意见、要求、看法要记得住。只有多深入群众中,关注民生、重视民意、体察民情,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出重点民生项目清单,确定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内容,切实把群众期盼解决的难点痛点堵点作为施政的出发点,发展措施最大化贴近群众,发展成果最大化惠及群众,真正找到群众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才能得到群众的最大认同,也才能让我们的履职尽责变得有“温度”。
“定下心”去服务,“真心”为民才能不断提升“民生温度”。群众利益大于天,群众的事应付不得。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来不得半点虚
情假意,为群众办实事,他们不但要听你说得如何,更要看你做得如何。只有找准工作抓手,把民生实事办在人民群众的心坎上,让群众满意,群众才能信任你。因此,党员干部要始终以百姓心为心,把群众当成自家人。为群众办实事要秉持善作善成的务实作风,切实做到常态化、长效化,把功夫下在日常,形成风气、形成规矩,持之以恒地抓好抓实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每项工作。既要有“苟日新,日日新”的精进精神,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又要有“既谋一域,又谋全局”的一盘棋思维,注重统筹协调,重点推进。只有彻底改变“门好进,脸好看,事仍难办”不作为的不良风气,把人民的利益时刻挂在心头,将事关群众的一件件事“精准办”“马上办”“经常办”,办实办出实效,才能切实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撸起袖”去实干,“细心”为民才能不断提升“民生温度”。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为群众办实事要杜绝搞形式主义,更要避免走过场或走秀。要将民生工作落到实处,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就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下大气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大、最难、最急、最愁的问题,将民生工作落到实处,落到每个细节,把群众最关切最烦心的事一件一件梳理,一件一件解决,切实为群众谋取利益。因为,只有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才拿得出敢于涉险滩、啃硬骨头的勇气,涵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切实擦亮担当“底色”为群众**难题。只有厚植为民情怀,把抓重大任务落实作为“试金石”“磨刀石”,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转化为思想自觉、党性观念、纪律要求和实际行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才能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回过头”去问效,“诚心”为民才能不断提升“民生温度”。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不管在什么岗位,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都是密切联系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为群众办实事,必须以群众满意作为衡量标准,用真心、动真情、见真章,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在为群众办实事时,不仅要注重事前的科学谋划,更要做好事后的跟踪问效。面对群众来办事,不能说在口头、停到纸上、流于形式,要做到知责、尽责,不“打太极”、开“空头支票”,确保事事有回声、件件有落实。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办事原则,不“瞒”群众、“愚弄”群众、“克扣”群众,不搞“面子工程”,不做“表面文章”,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让投机者钻空子、不法者找漏洞,切实架设起改进作风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才能做到谨慎用权、规范用权,也才能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心为民所想、事为民所办,让百姓真正感受到党的“温度”。
第3篇: 基层公务员我为群众办实事文章
2021我为群众办实事范文2021我为群众办实事范文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与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相结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增强“问题意识”,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着力解决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影响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
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相结合。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应对社会风险、持续社会稳定。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和严峻的挑战。社会的主体是人,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务必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工作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来抓,用心探索结合社会管理加强和改善群众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要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引导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性作用。要围绕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这一主题,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与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相结合。人民对完美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要把党的主张与人民群众的意愿更好地结合起来,把党的政策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更好地结合起来,把党的目标与人民群众的追求更好地结合起来,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关切。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在住房、就业、教育、医疗、收入分配、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征地拆迁、涉法涉诉等群众关注度高、与切身利益联系紧、关乎社会和谐稳定的实际问题。
2021我为群众办实事范文
一直以来,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是我党十分重视的一项基本性工作。今年来,依托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党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新期盼也为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实际,立足本职岗位为人民服务,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以激励昂扬的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首先,要坚定信念,加强职责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在拥有更多机遇的同时,也逐渐凸显出对应的矛盾,此时做好群众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要时刻牢记“执政为民”的根本理念,从根本上认清脱离群众的危险性。一方面本着对党负责、对群众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透过群众工作把群众引导到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的轨道上来,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从而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好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另一方面深入基层群众、生产一线、工作服务对象,广泛听取意见、了解民生需求。真正的做到“问计于民”,推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增强决策的活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其次,要加强群众与联系力度,进一步了解民生、民情。在群众工作中,不应只是喊口号、做样子、走过场。而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带着问题走访入户,倾听群众的呼声,找到问题根源所在,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准确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进一步凝聚民心。
2021我为群众办实事范文 参加工作已有三年,所内群众工作各项经验做法使我受益颇多。现本人结合在边防派出所工作的实际,就边防派出所群众工作谈谈自己的认识。
首先民警与群众打交道,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绝不能以为自己胜人一筹、高人一等。如果我们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与人沟
通的时候就处在了一个个性不受欢迎的位置。大家都厌恶你,你还怎样与人相处?杜绝高人一等的官本位思想,是警民沟通的前提。
其次要营造适合沟通的氛围,中国人讲话很少开门见山,都要寒暄一番。的确如此,我们平时与亲友一齐吃饭还要先等“门面酒”下肚才开始介绍宾客们相互认识。这个嘘寒问暖的过程之所以必不可少,是因为双方在沟通前需要表示友好、充分释放善意。民警在与群众沟通的时候也需要利用一个提前的环节来了解对方脾性,稳定情绪、缓和气场,营造适合交流的氛围,以此来拉近距离。那么如何营造适合交流的氛围呢?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与群众交往能从对方最关心的事、最着急的事、最苦恼的事入手,讲礼貌不去摆谱,说实话不绕弯子就行。“你爱人身体恢复得怎样样了?”、“你家的水管修好了没有?”、“家里此刻还有什么困难?”――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能站在群众角度替人着想,多关心一下别人的事,沟通便成功了一半。
再次,不要随便“为民做主”谚云:“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而在当今的法制社会,封建时代那种事事想着为民做主的“父母官”已经不值得我们提倡。尊重民意、关注民生,都要求我们要把决定权留给群众。事实上无论是谁,你让他做决定,他都会觉得自己很受重视,反之你替他做决定,他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中国的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往往有着相同的苦恼:“自己明明是为他好、替他
着想,孩子却总是好心当成驴肝肺,一点也不领情。”这就是因为我们惯于越俎代庖替人做主而忽视了别人的感受。同样,群众在与公安交往时也有自己的期望和选取,民警就应更多地倾听群众心声,真诚地给予帮忙。在工作、交往中,如果我们的民警能站在群众身边给他们提提推荐、帮帮忙,远比直接替他们决定什么更容易让人理解。
最后要多听多想,少说后说,给足群众话语权。民警要主动把话语权让给群众,“少说”是沟通的美德,“后说”是工作的需要。路上的车多了,就容易出事故,交流时讲话多了,也容易有摩擦。群众与我们打交道必然有话要说,大家都七嘴八舌就容易吵架。只有我们自己少说一点,群众才能多说几句,得到提想法、表达意见的机会,此外“多说无益、言多必失”;后说,是指我们要在多听群众讲话的同时也为自己腾出一个思考的空间,以便把经过大脑加工的东西妥当地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