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性态分析实训目的10篇

时间:2022-11-10 10:10:07 来源:网友投稿

成本性态分析实训目的10篇成本性态分析实训目的  篇一:成本会计实训报告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成本会计综合实训总结小组组号:小组成员:班级:字数不少于2000字;  上课时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本性态分析实训目的10篇,供大家参考。

成本性态分析实训目的10篇

篇一:成本性态分析实训目的

  篇一:成本会计实训报告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成本会计综合实训总结小组组号:小组成员:班级:字数不少于2000字;

  上课时间:

  授课老师:

  一、实训过程的描述:

  在这一天的学习中,主要是对模拟公司的生产车间进行费用分配。这是一个制作粽子、月饼的公司。所以,生产车间分为两部分:制作两种产品馅料的馅料车间和生产粽子和月饼这两种完工产品的月饼车间、粽子车间。

  开始,老师讲解了本节实训课的内容和注意事项:首先,本公司是一个一般纳税人。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年应税销售额,包括一个公历年度内的全部应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一般纳税人的特点是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销项税额。所以,应该注意的是一般纳税人的企业的纳税(增值税)税率为17%。由于本公司是会进口一些初级粮食,所以,这一税率通常征收13%的税率。其次,本公司的馅料是一次性全部投入。

  种产品的实际成本和单位成本的管理活动。

  此外,由于生产车间以及生产物种类比较繁多,运算量也比较大。还有最后的成本归集,因为没有表头,所以开始的时候,我们组的同学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加之,前面几十张的表格做下来,头脑已经晕了。

  最后的任务就是将会计的帐页分类装订,基本任务就初步完成了!二、对实训与书本知识差异的感想:我们组两位成员都是专升本的学生,在成都校区我们大二学习了成本会计这门课。在专科学习的时候,学校也开设了实训课,如:会计模拟实务、纳税申报实训、财务流程实训(手工帐)等。腊肉青椒馅的数量计算,后来老师提醒我们这么做会只有青椒的粽子。第一,这次实训涉及科目和计算过程不算很复杂,同时和我们之前学习的成本会计会计处理结合很紧密。

  书本学习中就会利用很多繁杂的公式以及产品成本核算的各种方法。但是实训中,如果有一个环节计算错误,那后面的就不可想象了。三、实训的收获与体会:通过此次实训,我们深深体会到了积累知识的重要性。有些知识掌握的不牢固,自己后来也没有下太大的功夫去整理,做的时候突然间觉得自己有点吃力。虽然现在去看依旧可以解决问题,但还是浪费了很多时间,所以在下午提交小组做的时候我们的节奏比别人慢下了很多。实习中的收获:1、会计工作需要协作,在做任务之前我们组就分好工作,这样减少了因混乱造成做事效率低的情况;2、成本会计内容填制的过程当中设计大量的数据,所以就要求

  3、由于之间并没有把会计专业知识进行定期的练习和重复,导

  4、会计工作需要讲究技巧和注重会计流程的先后,不能埋头苦

  当然这一天的实训课我们收获颇丰,总的来说我们对这次实训还是比较满意的,它使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虽然说仅仅只有一天的学习,但是真的很感谢学校能够给学生这样实训的机会,尤其是会计专业,毕竟会计吃的是经验饭,只有多做帐,才能熟能生巧,才能游刃有余。我深刻理解了什么是会计,会计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细心+一份耐心+一份责任心=人生价值的诠释。同时我也认识到要做一个合格的会计工作者并非我以前想像的那么容易,最重要的还是细致严谨。

  四、成本实训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意见:

  改进意见:1、学校可开设更多类似实际操作的课程,而不是靠一天两天让我

  2、可以在寒暑假期间找相应的实习单位,多多练习练习会计最基

  篇二:成本会计实训报告成本会计实训报告

  篇三:成本会计实训报告实验目的:

  通过组织实施课本的模拟实验项目获得管理会计的专业技能,特别是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控制和业绩评价方面的专业技能。

  实验的基本内容:本学期的实验课程包括了9个章节的实验,分别是:一、成本性态分析模拟实验;二、变动成本法模拟实验;三、本量利分析模拟实验;四、经营预测模拟实验;

  实验过程:这次的成本与管理会计模拟实训安排在周日,而且是一整天对着电脑,所以同学们上课的积极性没有那么高,学习效率也如此。也因为这样,在老师讲课的时候,稍微不集中点就会落下很多,庆幸的是,我坐的位置离屏幕近,而且是老师的眼皮底下,所以一直没敢懈怠,基本每节课都按时完成任务。例如,1、在成本性态分析模拟实验过程中,原本的散点图绘制方式没弄明白,图标右侧的图例项目一直没出现,还有绘制一开始引用数据源的时候不知道要不要把文字也给选中,后来经过自己的几次尝试之后,便成功了。最后尝试的时候,我干脆不引用任何的数据。而是选个空白的单元格直接插入散点图,然后才一步步的把需要的数据分

  别引入到x轴和y轴,以及标题。2、在本量利分析模拟实验中,没搞明白模拟运算表的使用,后来因为比较多的同学也是遇上这一难题,老师仔细的再讲了一次,还特意说明了注意事项,于是问题解决。3、在经营决策模拟实验过程中,由于之前的成本与管理会计课程没学好,概念不熟悉,导致了上课老师在上面讲的时候,我完全是跟着老师的操作,按着老师说的引用哪个单元格就点哪个,那时候做得挺郁闷的。但是在后来在做课后实验之前,我特地百度并理解了相关术语的概念,以及相关要用到的公式。所以,在做章节实验题的时候,很快就完成了课堂任务。4、在做投资决策模拟实验的时候,运用到了单变量求解,但是在做课后实验的时候,看完题目有点懵了,一时没弄明白哪个该选作目标单元格,哪个是目标值,还有哪个是所谓的可变单元格。于是,我问了同学,弄明白后独立完成了。在这个章节还遇上的另一道难题,就是搞明白if函数的使用规则,单个if判断:=if(需要判断的条件,如果判断为正确则返回该值,如果判断为错误则返回该值);多个判断同时使用:=if(需要判断的条件,如果判断为正确则返回该值,如果判断为错误则再次if(需要判断的另一个条件,如果判断为正确则返回该值,如果判断为错误则再次if(需要判断的另一个条件,如果判断为正确则返回该值,如果判断为错误则再次if(……)))。

  实验总结:经过几个星期的成本与管理会计上机模拟实训,我真正体会到了成本会计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作。无论要想做好哪一个类型的模型,都要从收集正确的数据开始,然后将数据按照一定的方式归类,同时还要建立好表格的模板,将数据填入适合的单元格,根据想要的信息性质插入适合的公式计算,得出想要知道的结果,还可以进一步通过借助折线图、散点图等,使得分析的结果更加简单明了。还可以运用模拟分析、单变量求解、开发工具等帮助分析。然后就是,要想充分运用好成本与管理会计来决策,就得好好学习。

  篇四:成本会计实习报告桂林理工大学

  guilinuniversityoftechnology实习报告实习名称:成本会计课程实习系(院):管理学院专业(方向):会计学班级:会计20x2-2学号:00000000姓名:moumou2014年12月12日一、实习目的、内容及时间安排1、实习目的

  2、实习内容本次上机模拟实习共分10项模块:(1)各项要素费用(2)辅助生产费用(3)制造费用(4)生产费用(5)品种法

  (6)分批法(7)逐步结转法(8)平行结转法(9)分类法(10)报表编制其中、每个模块还大体分有以下具体费用分配和结转步骤:(1)生产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6)各种成本(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计算方法(7)编写记账凭证(8)编写成本报表3、时间安排:整个模拟实习从周一下午开始至周五上午结束,晚上不上机,一、实习过程产成本的归集与分配是本次实习的重头戏,是中心环节。成本归集与分配过程实际上就是成本计算过程。1、各项要素分配模块按照实验流程分别进行了材料费用、外购动力、工资、其他职工薪酬,以及折旧费用的归集。2、辅助生产费用模块辅助生产费用是为企业的基本生产服务而发生的费用,最终要分摊到各受益单位在本次实习中,主要运用交互分配法对供气车间和机修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进行分配,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要分两次进行:

  3、制造费用模块

  4、生产费用模块生产费用是指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包括生产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

  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5、品种法模块首先按照产品品种划分成本项目设置成本计算单及成本明细账。之后再进行生产费用的

  审核、归集和分配,归集审核无误的生产费用,编制各种分配表,对于各种产品耗用的直接费用,可以直接计入有关成本计算单的对应成本项目,对于生产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间接费用和其他间接费用,归集后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计算单的对应成本项目。

  6、分批法模块分批法是以产品的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成本明细账,来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批法主要适用于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如重型机械、船舶、精密仪器等。此外,新产品的实验或试制、专业修理不断变化款式的高档时装生产等也可以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7、逐步结转法模块逐步结转分步法是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生产步骤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的方法。计算各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是这种方法的显著特征。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视企业完工的半成品是否验收入库采取不同的计算程序。8、平行结转法模块平行结转法是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不计算各步骤半成品成本和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而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其他费用以及这些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将相同产品的各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这些份额平行结转、汇总,计算出该种产品产成品成本的方法。平行结转法在各步骤不计算、不结转半成品成本;本月的总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时,分配的对象是最终的产成品和各步骤月末广义在产品,通过计算并汇总各步骤发生的生产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即可计算出产成品的成本。9、分类法模块分类法是先将产品按一定标准分为若干类别,按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出每类产品的成本;然后再按一定标准将每类产品的成本分配给类内各种产品,从而计算出每一种产品成本这样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分类法不是一种独立的成本计算方法,它是在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基础上,为简化核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它必须与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结合使用。10、报表编制模块成本报表是会计报表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内部报表中的主要报表。二、实习心得《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主干专业课。本课程实践性较强,通过生产企业成本会计模拟实验和实训指导后,我加深对成本会计理论的理解,提高专业兴趣,感觉自己的动手能力明显得到了强化,而且也能够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和熟悉现代成本会计工作各环节的内容了,基本能掌握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操作技能,但仍需加强熟练。篇五:vbes成本会计实训报告vbse跨专业企业运营仿真综合实训姓名:学号:班级:所属公司:所属部门:财务部公司职务:成本会计部门其他成员姓名:个人邮箱:指导老师:上课时间:学年第实训报告学期第周1vbse跨专业企业运营仿真综合实训报告在vbes实训中,我担任慧聪童车制造业成本会计一职,是报着一种学习的姿态选择这个职位。回顾这两周的实训工作,我学到了很多,深刻体会到团队的重要性,一个人的力量在大也大不过集体,众人拾柴火焰高。在集体工作中应当学会相互配合,取长补短。通过这次实训,不仅加强了自身的自学能力,而且让我们结合实际与课本的知识,把它们融会贯通。1、期初建账。根据期初资料设置生产成本,原材料及库存商品明细账,登记期初余额。

  由采购人员核对发货单,发票和实物→仓库管理人员进行物料验收→填写入库单→仓储经理对入库单进行审核→采购员登记采购合同执行情况表→采购到货→填写物料卡(仓管员)→登记库存台账(仓储经理)→登记凭证(成本会计)→审核凭证(财务经理)→登记

  明细账(成本会计)3、存货明细账填写及完工入库

  前期,我主要做以上的业务,是比较轻松的,在做的过程中我特地的又核实了一遍,为接下来繁忙的业务打下基础。成本会计的主要业务也是在后期,需要根据仓库里的存货状况进行盘点,并填写盘盈亏报告表。再根据期初的数据,计算每种完工产品的成本,并计算它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分配这一块,着实让我头疼了一阵,刚开始不清楚要根据什么来计算,后来知道是需要相关人员的工资以及生产部的一些设备折旧来计算制造费用,计算出来还要分配,这就又需要一些相应的计算方法来计算。

  4、存货盘点

  2相符。

  存货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第一,存货盘盈的处理。企业发生存货盘盈时,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再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第二,存货盘亏的处理。

  这个业务开始,就意味接下来的繁忙,意味着工作要慢慢的步入尾声,我这个岗位最重要的环节即将开始,让我又紧张又彷徨。

  5、计提折旧计提折旧,登记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财务经理)→登记明细账6、车架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产品名称:经济童车生产车间:组装车间

  38制造费用分配

  制造费用分配的公式为: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除以产品生产工人的工资总额产品应该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制造费用分配率

  8、结转销售成本汇总销售出库单数量,编制销售成本结转表,填制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财务经理)→登记明细账就销售产品而言,产品的销售数量可直接在“库存商品明细账”上取得。产品单位生产成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进行计算确定,如先进先出发,移动加权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等。但企业一旦确定一种计算方法后,不得随意变动,这是会计核算的一贯性原则要求。

  总的来说,会计的工作重点在于专业知识的积累,掌握会计的基础知识,在实际中能熟练的运

  4

  用。在这次实训中,跟同学们也有了更好的沟通,把专业知识理解的更加的透彻,更了解了财务部的运作。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在短短的实训期间,我通过观察,虚心请教,动手实践的方法对模拟公司环境实训进行了了解,面对新的事物,新的同学,我感到自身存在的许多不足,和对自身知识的匮乏,才知道“学无止境”的道理,只有把理论知识和企业实践运用相结合,才能更好的掌握专业技能,使自己更进一步。

  5篇六:2013年成本会计实训报告2013年成本会计实训报告班级:财会06308姓名:时间:**年1月2日——**年1月11日地点:**工商学院2教508教室指导老师:罗**老师综训目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会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内容,以便于实际与理论相结合,也更能够适应社会的要求,让学生了解成本核算在实际工作的重要性,成本对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每个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综训希望学生都能够对会计有一个更新更深层次的认识,让学生在工作中更具有实际的动手能力,通过实训使学生更能懂得会计作账的基本流程实训内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损失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以及编制成本报表第一天的成本会计的综训给人的感觉并不是很累,因为它并不像财务会计那么繁杂又要做分录又要登账,还要编报表,成本只需要计算,你只要知道该怎么计算就好了,因为又不用我们用笔算,只要你知道方法一切都好了,一天下来我知道了其实成本会计的重要性,它不管是对企业还是对一名会计人员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先说企业吧一个企业不能够很好的掌握它自己的成本资料,这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为只有进行成本核算才能够给企业进行成本控制降低成本指明方向,如果连问题都不知道出在那里又怎么对症下药呢?再来说对我们自己来说吧,如果说作为一名会计人员来说连成本核算都不能做好又怎么在企业之中立足呢?

  篇七:成本会计实训报告成本会计实验报告

  说明:实验报告应包含实验目的和要求,主要仪器设备、试剂或材料,实验数据记录、

  一、实验目的:成本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通过实际训练与模拟,很难提高学生的实际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要求:

  (3)文字或数字的书学要规范、清晰。发生错账必须使用正确的更正方法,不得刮、擦、挖、补。书学一律使用黑色或蓝黑钢笔,不得使用圆珠笔或者铅字笔写。

  三、实验材料:实验用纸、成本会计模拟实训书、笔、计算器、电脑四、实验数据记录、处理及结果分析1、品种法(1)43页的材料费用分配表中,根据原材料定额消耗比例计算分配率,分配率

  =24000/500*30+350*24+375*40=0.625x产品=定额消耗量*分配率=15000*0.625=9375(2)44页的人工费用分配表中,人工费用分配率=应付工资合计/总投产产量=40078/500+350+375=32.72x产品人工费用

  =投产量*人工费用分配率=500*32.72=16360(3)44页的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中,每度电的费用=外购动力费用总计/总用电数度

  =42400/49000+8400+6800+5000+6800+4400+4400=0.5基本生产车间用电度数分配率=基本生产车间用电总费用/总生产工时

  =49000*0.5/8500+5500+3500=1.4x产品燃料及动力费用=生产工时*分配率=8500*1.4=11900辅助生产成本中,供水车间电费=11800*0.5=5900运输车间电费=11200*0.5=5600(4)45页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计算表中:①平均年限法中,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12如:基本生产车间中,房屋及建筑物月折旧额=9000000*(1-5%)/20/12=35625②工作

  量法,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工作总量供水车间中,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用=1500000*(1-5%)/2000000*14000=9975③双倍余额

  递减法,管理部门中的机器设备,计算计提折旧第三年的月折旧额:第一年折旧额=900000*(2/10)=180000元第二年折旧额=(900000-180000)*(2/10)=144000元第三年,月折旧额=(900000-180000-144000)*(2/10)/12=9600元2、分批法(1)83页的外购动力分配表中,

  电费的分配率=银行支付的电费/各部门消耗的总的电量=52200/87000=0.6水费的分配率=银行支付的水费/各部门消耗的总的水量=44400/22200=2

  (2)84页的材料费用分配表中,辅助材料的分配率=3400/20000=0.17(3)85页的人工费用分配表中,计件工资分配率=22340/(7000+4600+4400)=1.39625非计件工资=7000*1.39625=9773.75计时工资分配率=23040/(2000+1000)=7.68分配金额=2000*7.68=15360其他人工费用中各项计提费用率=20%+10%+2%+10.5%+2%+1.5%+8%=54%各项计提费用=9773.75*54%=5277.825(4)86页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中:单位成本分配率=118833.2/4500=26.41(5)87页的制造费用分配表中,分配率=(1344669.6+100358)/20000=11.751383、平行结转分步法以170页的铸造车间,普通车床的车间制造成本计算单为例:直接材料的约当产量:50+8+4+2+2+1=67直接材料单位成本(分配率):99690÷67=1487.91废品的直接材料成本:1487.91×(2+1)=4463.73直接材料的应计份额:1487.91×50=74395.50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费用:1487.91×(8+4+2)=20830.74直接人工的约当产量:50+80×50%+4+2+2×50%+1=62直接人工单位成本(分配率):77486÷62=1249.77废品的直接人工成本:1249.77×(2×50%+1)=2499.54直接人工的应计份额:1249.77×50=62488.50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费用:1249.77×(8×50%+4+2)=12497.96制造费用的约当产量:50+80×50%+4+2+2×50%+1=62制造费用单位成本(分配率):40310÷62=650.16废品的制造费用成本:650.16×(2×50%+1)=1300.32制造费用的应计份额:650.16×50=32508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650.16×(8×50%+4+2)=6501.68废品损失:4463.73+2499.54+1300.32=8263.594、成本报表的编制及分析(1)第192页,可比产品生产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表计划相对上年降低率=计划降低额/计划产量总成本=129050/2068350=6.24%实际相对上年降低率=实际降低额/实际产量总成本=73200/2194300=3.34%实际脱离计划差异的降低额=实际降低额-计划降低额=73200-129050=-55850实际脱离计划差异的降低率=实际降低率-计划降低率=3.34%-6.24%=-2.9%(2)第193页,乙产品单位产品成本变动分析表中上年变动额=本年实际平均-上年实际品均

  直接材料=160-150=10计划变动额=本年计划-上年实际平均直接材料=141-150=-9(3)第193页,乙产品直接材料费用变动分析表中量差=(实际量-计划量)*计划价钢板=(2.4-2.8)*12=-4.8价差=(实际价-计划价)*实际量钢板=(14-12)*2.4=4.8(4)第193页,乙产品直接人工费用变动分析表中量差=(实际工时-计划工时)*计划工作率=(5-6)*10=-10价差=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计划工作率)=5*(12.2-10)=11(5)第194页,乙产品制造费用变动分析表量差=(实际工时-计划工时)*计划费用率=(5-6)*5.5=-5.5价差=(实际费用率-计划费用率)*实际工时=(6.4-5.5)*5=4.5五、心得体会这学期我们专业开了成本会计实训这门课程,是继上学期成本会计之后的又一门关于成本会计的课程。

  1、学习要有一定计划和目标只有确定好自己的目标并订好计划,才能更有效、更有质量的完成自己订好的目标。而实施计划的过程需要有恒心,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的实行。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不够坚持和不够耐心,导致中途的放弃。一旦自己放弃了,学习进度也就慢了,后面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弥补,直接结果是得不偿失。

  在成本实训的计算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多写一个零或少写一个零的情况导致后面的计算错误,也经常出现一步算错后面每一步都算错的情况,导致全部重新计算的结果,特别是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中,前面计算错误直接导致整张表的重算,还得一步一步地检查出错误后才能进行修改,这是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所以说在计算的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

  兴趣是学习的动机,也是学习动力的来源。当你对一件事有浓厚兴趣时,你就不会厌烦其过程的繁琐和复杂。相反的,在做这件事时,你是快乐的,即使花费再多的时间也是值得的。成本计算的过程就是极其繁琐和复杂的,在你计算出结果的那一刻又是非常开心和极具成就感的。

  通过成本实训,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更培养了我的耐心和细心。

  篇八:成本会计实习报告成本会计实习报告-

  一、实习内容由于公司成本会计的侧重方面为品种法的核算程序,产品成本计算及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按照品种法的步骤进行:

  4.费用归集。5.费用分配。6.成本计算。二、实习的收获与会计体会经过这六天的成本核算会计实习,让我真正体会到成本会计工作的繁重和复杂。之前在课堂上我们有题目本身提供给我们做习题的各种成文的资料,根本不知道取得原始凭证的流程以及在取得过程的艰辛。(一)理论实际的结合,增强对会计知识的掌握虽然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的会计专业课程,或者说课堂上的知识也掌握的挺不错的,但是实务毕竟是实务,让你一下子就去接触实务的各种资料,你肯定是跟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这次实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平台。当然成本会计的知识并不是会计实习收获与体会存在的,还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紧密联系,在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过程中,公司进行外购材料的经济业务,填制的记账凭证时我采用借记“物资采购”这个科目,经过同时指点才知道要求按照计划成本入账,采用借记“材料采购”的会计处理。(二)提高职业素质,培养严谨、刻苦、认真的态度会计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所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耐心、细心和恒心等基本的职业素质,这些特性在成本会计工作中体现的更为明显。(三)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计算机录入技能21世纪是网络信息技术的世纪,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依靠信息技术提高竞争能力。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而成本核算环节是成本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做为会计人员更应该提高有关计算机的技能。三、实习的不足与完善(一)实习过程中不够细心谨慎做成本会计工作不能有寓言讲的大丈夫不拘小节的态度。

  (二)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过于频繁发问由于并没有完全掌握成本会计的知识,加上有涉及到比较多的财务会计的内容,不懂的加上忘了的知识点,还有首次接触成本会计的软件,无法一下子把理论的知识与实务训练联系起来的缘故,导致我过于频繁的提问,浪费了同事的不少时间。虽然说最快捷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发问,但是如果一遇到问题就提问,自己缺乏思考的能力,只会产生过于依赖别人的心理,对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也只会形成阻碍。

  

  

篇二:成本性态分析实训目的

  财务成本管理考试指导

  成天性态剖析

  本量利剖析

  第十六章本量利剖析

  考情剖析

  本章属于教材中的重要章节,近来三年既查核了客观题,又查核了主观题,均匀分值

  型看,客观题和主观题都会波及。

  教材变化

  与2018年教材对比,增添了改动成本法和完整成本法特色的比较,其他内容无本质性变化。

  学习提示

  8分左右。从考试题

  本章内容在学习中,应熟习成天性态剖析、改动成本法与完整成本法特色的比较、敏感系数的计算,需要娴熟掌握本量利剖析基本模型、保本剖析和保利剖析。本章计算公式比许多,但整体难度不大,经过练习能够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主要内容

  1.本量利的一般关系2.保本剖析3.保利剖析4.收益敏感剖析

  第一节本量利的一般关系

  本量利剖析是对成本、业务量、收益之间互相关系进行剖析的一种系统方法。

  一、成天性态剖析

  成天性态,又称成本习惯,是指成本总数与业务量(如产品产量、销量等)之间的内在关系。成本按其性态分类,可分为固定成本、改动成本与混淆成本三大类。

  (一)固定成本含义特色注意

  是指在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改动影响,一按时期的总数能保持相对稳固的成本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固定成本总数拥有稳固性,而单位固定成本跟着业务量的增添反向改动一按时期的固定成本的稳固性是有条件的,即业务量的改动是在特定的有关范围以内。

  拘束性固定成本

  分类

  含义和特色:供给和保持生产经营所需设备、机构而发生的成本,不可以经过目前的管理决议行动加以改变,属

  于公司“经营能力成本”,是公司为了保持必定的业务

  量所一定负担的最低成本

  降低举措:只好合理利用经营能力、增添生产规模、进

  酌量性固定成本含义和特色:能够经过管理决议行动而改变数额的固定

  成本,是由经理人员决定的,但对于希望保持长久稳固发展的公司来说,绝非可有可

  第1页

  财务成本管理考试指导

  成天性态剖析

  而降低单位固定成本举例:固定财富折旧费、财富保险、管理人员薪资、取暖费、照明费等

  本量利剖析

  无举例:科研开发费、广告费、员工培训费等

  【例题?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项成本花费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A.运输车辆保险费B.广告费C.生产部门管理人员薪资

  )。(2015年)

  D.行政部门耗用的水电费【答案】B

  【分析】酌量性固定成本是能够经过管理决议行动而改变数额的固定成本,比如:科研开发费、广告费、员

  工培训费等,选项B正确。

  【例题?多项选择题】以下各项中,属于拘束性固定成本的有(

  )。(2009年)

  A.管理人员薪酬

  B.折旧费

  C.员工培训费

  D.研究开发支出

  【答案】AB

  【分析】管理人员薪酬和折旧费属于拘束性固定成本,员工培训费和研究开发支出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

  选

  项A、B正确。

  (二)改动成本

  含义是指在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其总数随业务量改动而正比率改动的成本

  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改动成本总数随业务量的改动而成正比率改动,特色

  稳固

  单位改动成本

  技术性改动成本含义和特色:与产量有明确的生产技术或产分类品构造设计关系,这种成本是利用生产能力所一定发生的成本举例:直接资料、直接人工、外面加工费等

  酌量性改动成本含义和特色:是能够经过管理决议行动改变的改动成本举例:按销售额必定的百分比开销的销售佣金、新产品研制费、技术转让费等

  【例题?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项中,属于酌量性改动成本的是(A.直接人工成本B.直接资料成本C.员工培训费D.按销售额必定比率支付的销售代理费

  )。(2013年改编)

  第2页

  财务成本管理考试指导

  成天性态剖析

  本量利剖析

  【答案】D

  【分析】酌量性改动成本是能够经过管理决议行动改变的改动成本,

  比如,按销售额必定的百分比开销的销

  售佣金、新产品研制费、技术转让费等,选项D正确;选项A和选项B属于技术性改动成本;选项C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

  (三)混淆成本

  含义除固定成本和改动成本以外的成本

  特色因业务量改动而改动,但不行正比率关系

  往常有一个初始成本,一般不随业务量改动而改动;在这个基础上,成本总数随业务量变化呈正比率变化,相当于改动成本。

  半变动分类

  成本

  举例:电费和电话费等公用事业费、燃料、保护和维修费等

  这种成本在必定业务量范围内发生额不变,当业务量增添超出必定限度,其发生额会忽然跳跃到一个新的水平,而后,在业务量增添的必定限度内其发

  分类

  阶梯式生额又保持不变,直到另一个新的跳跃为止成本(半

  固定成

  本)

  举例:受动工班次影响的动力费、整车运输花费、查验人员薪资等在某一业务量以下表现为固定成本,超出这一业务量则成为改动成本

  缓期变分类

  动成本

  举例:在正常业务量状况下给员工支付固定月薪资,当业务量超出正常水平后则需支付加班费

  分类

  成本和业务量有依存关系,但不是直线关系

  举例:自备水源的成本,用水量越大则总成本越高,但二者不行正比率,而非线性呈非线性关系;各样违约金、罚金、累进计件薪资等成本

  【提示】各样非线性成本,在业务量有关范围内能够近似地当作是改动成本或半改动成本

  【例题?单项选择题】甲花费者每个月购置的某挪动通58元套餐,含主叫长市话

  讯公司

  年)

  长市话每分钟0.15元。该通讯费是(

  )。(2016

  A.改动成本

  450分钟,高出后主叫国内

  B.缓期改动成本

  C.阶梯式成本

  D.半改动成本

  【答案】B

  【分析】缓期改动成本,是指在必定业务量范围内总数保持稳固,超出特定业务量则开始随业务量比率增添

  的成本。该套餐通讯费在450分钟内稳固为58元,超出450分钟后,通讯费随通话时间成正比率增添,属于延

  期改动成本,选项B正确。

  【例题?单项选择题】以下对于混淆成天性态剖析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2012年)

  A.半改动成本可分解为固定成本和改动成本

  第3页

  财务成本管理考试指导

  成天性态剖析

  本量利剖析

  B.缓期改动成本在必定业务量范围内为固定成本,超出该业务量可分解为固定成本和改动成本

  C.阶梯式成本在必定业务量范围内为固定成本,当业务量超出必定限度,成本跳跃到新的水平常,以新的成本作为固定成本

  D.为简化数据办理,在有关范围内曲线成本能够近似当作改动成本或半改动成本【答案】B

  【分析】缓期改动成本在某一业务量以下表现为固定成本,超出这一业务量则成为改动成本,选项B错误。(四)混淆成本的分解

  1.回归直线法含义

  依据一系列历史成本资料,用数学上的最小平方法原理,计算能代表均匀成本水平的直线截距和斜率,以其作为固定成本和单位改动成本的一种成本预计方法

  合用在采纳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时,能够用回归直线法预计固定成本和单位改动成本数

  范围据,以便用于成本计划和控制

  2.工业工程法含义

  合用范围

  指运用工业工程的研究方法,逐项研究确立成本高低的每个要素,在此基础上直接估量固定成本和单位改动成本的一种成本预计方法能够在没有历史成本数据、历史成本数据不行靠,或许需要对历史成本剖析结论进行考证的状况下使用

  【教材例题】选择燃料成本作为研究对象。燃料用于锻造工段的熔炉,详细分为点火(耗用劈柴和焦炭)和

  融化铁水(耗用焦炭)两项操作。对这两项操作进行观察和技术测定,找寻最正确的操作方法。依据最正确的操作

  方法,每次点火要耗用劈柴0.1吨、焦炭1.5吨,融化1吨铁水耗用焦炭0.15吨;每个工作日点火一次,全月

  工作26天,点火燃料属固定成本;融化铁水所用燃料与产量相联系,属于改动成本。劈柴每吨价钱为

  500元,

  焦炭每吨价钱为1800元。

  依据上述资料计算燃料成本:

  每天固定成本=0.1×500+1.5×1800=2750(元)

  每个月固定成本=2750×26=71500(元)

  每吨铸件改动成本=0.15×1800=270(元)

  设燃料总成本为y,产量为x吨铸件,则每个月燃料总成本为:

  y=71500+270x。

  第4页

  

  

篇三:成本性态分析实训目的

  一、概念

  成本性态分析是指在成本性态分类的基础上,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将全部成本最终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并建立相应的成本函数模型。

  二、成本性态分析的特点

  成本性态分析就是要用特定的办法,对成本和业务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选择采用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和回归直线法等技术,将所有成本都划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二大类,但由于相关范围的存在,成本性态分析通常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和可转化性等特点:1、相对性。是指在同一时期内同一成本项目在不同企业之间可能具有不同的性态。这种相对性决定了不同企业都有着区别于其它企业的不同的成本特性;2、暂时性。是指就同一企业而言,同一成本项目在不同时期可能有不同的性态。将产品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基本条件是“相关范围假定”,然而,从长远看,任何一种成本不可能永久地保持不变,也不可能与业务量永久地保持线性关系,传统成本性态划分是传统管理会计目标及行为短期性的体现。此外,传统成本性态将固定成本简单地作短期的期间化处理,淹没了大量的长期性和战略性的重要信息,使企业多项活动的绩效难以真正体现。

  三、成本性态分析的成本分类:

  按照成本性态,通常可以把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一)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时期及一定产量范围内,不直接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不因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但单位固定成本(单位业务量负担的固定成本)会与业务量的增减呈反向变动。固定成本按其支出额是否可以在一定期间内改变而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二)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是指在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会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

  变动的成本。变动成本总额因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变动成本(单位业务量负担的变动成本)不变。变动成本也可以区分为两大类:技术变动成本和酌量性变动成本。(三)混合成本混合成本就是“混合”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不同性质的成本。一方面,它们要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它们的变化又不能与业务量的变化保持着纯粹的正比例关系。混合成本兼有固定与变动两种性质,可进一步将其细分为半变动成本、半固定成本、延期变动成本和曲线变动成本。(四)根据成本性态建立总成本公式在将混合成本按照一定的方法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后,根据成本性态,企业的总成本公式就可以表示为:

  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

  这个公式在变动成本计算、本量利分析、正确制定经营决策和评价各部门工作业绩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其中,变动成本着重于单位成本水平的管理和控制,固定成本着重于总额水平的管理和控制。

  四、在生产成本管理的应用

  成本性态分析在生产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经济范畴,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根本目的的经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各项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成本直接决定着一个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而企业总成本当中,不同成本有着不同的特点,有的成本随着业务量的增多而增大,而有的成本随着业务量的增多而降低,有的成本与管理者直接相关,而有的成本与管理者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区分不同成本的不同性态,分别对待,最大地降低成本。通过成本性态分析,将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类,对于成本的预测、决策和分析,特别是对于控制成本和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具有重要作用。也正因为如此,成本性态分析在企业生产成本管理中得到极大地应用。

  (一)在生产成本控制中的应用所有成本都可区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两类,变动成本一般是受消耗定额执行情况的影响,因而控制和降低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主要应从控制和降低单位产品消耗量入手。其主要途径通常有:①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不仅会使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消耗得到节约,促使单位成本中的工资降低;同时,也会使产量增加,从而促进单位产品中的固定费用下降。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合理安排生产,改善劳动组织,建立岗位责任制,提高职工的素质。②编制先进合理的劳动定额和编制定员,制定出勤率指标,控制非生产性损失,实行合理的工资制度和奖励制度,努力降低产品成本中的工资费用。③降低材料的消耗,不断降低材料的消耗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因为在成本中,通常是材料的消耗量较大,因此,降低材料消耗的潜力很大,在技术上应通过不断改进产品设计,采用新工艺和代用廉价材料,大搞材料综合利用,减轻产品重量和缩小产品体积,从而使材料消耗减少;在管理上,应采用有效的措施,如制定各种消耗定额,实行限额发料制度、材料数量差异分批核算法等,使材料成本不断降低。④努力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材料买价控制、材料采购费用控制、确定最优定购批量。⑤加强现有设备的技术改造,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程度。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往往同时受产量和费用发生额的影响,所以控制和降低固定成本应从控制并降低其支出绝对额和提高业务量入手。即固定成本要降低,主要靠增大产量。如某工具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各种钻头,其中D40的钻头,设计生产能力为40万件,设计单件成本为29元,目标利润为300万元,可是到2002年以前,年销售量总是在30万件以下,卖价为40元/件,单件成本为30.11元,其中:辅助材料1.76元,单位人工费2.05元,单位产品固定成本摊销1.8元,合金头24.5元,毛利润290万元左右。2002年年初,该厂企管办蔡主任上任后,通过调查生产车间,车间主任反映本厂因销售量未能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单件摊销成本达到1.8元,较同行业偏高;而调查销售部时,销售部经理反映因价格较同行业高1元左右,尽管质量可以,但销量难以提升。蔡主任针对这一实际问题,在

  制订目标责任制方案时提出:2002年将销售价格下降为每件38元,略低于同行业水平,销售必须达到40万,多销重奖,少销重罚;对于生产车间,要求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单耗,将目标成本降为单件29元,年终按此目标结算,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未完成任务的按超成本的20%直接下调职工工资,超额完成成本降低任务的,按节约成本的50%计发奖金。通过全体职工的努力,使2002年年底,年销售量达到42万件,单件成本下降为28.44元,其中单件消耗材料40Cr合金钢为0.37千克,计价1.41元/支;单件工时降为0.56小时,小时工资率为3元,使单件工资降为1.68元;单件固定成本分摊1.35元;合金头单支降为24元,全年实现毛利润达401万元,实现了单位效益与职工个人利益又丰收.(二)成本定额制订在目标考核中的应用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成本,除了在生产过程中加以控制外,还必须事前制订出合理的成本责任制,使各责任中心明确任务,采取各种有效途径来实现成本降低的目标,并且在期末进行考核。成本目标必须既有远瞻性,又有可实现性;既要综合考虑单位整体目标,又要考虑各部门实际。各种成本中既有固定成本,又有变动成本,而在这些成本当中,很多固定成本是已成定局的,是各个使用部门所不能改变的,属于不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是指不能由一个责任单位或个人的行为控制,不受其工作好坏影响的成本。成本是否可控并不是固定指什么项目成本而言,而必须同一个具体责任单位或个人联系起来。某项成本对某一责任单位来说是不可控的成本,但对另一个责任单位或个人来说是可控成本。另外,是否可控还必须同成本发生的时间相联系进行考察。此外,成本可控与否还要视不同层次的权限而定,某些成本从基层领导看是不可控的,而对于高层领导则是可控的。在制订不同责任部门成本目标时就必须考虑有哪些变动成本是该部门可以控制的,又有哪些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是既定的,该部门所不能控制的,针对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使目标对公司与部门双方都有现实性,即都可接受。鄂东饲料公司在1994年改制时,决定将各车间都按责任制形式下放,压丸车间、碎料车间等都很好地实施了方案,可遇到锅炉车间时,双方争执较大,公司认为锅炉车间费用只能与生产颗粒饲料的产量挂钩,而锅炉车间主任认为锅炉费用除了生产颗粒外,如果生产粉料,也必须保持锅炉不熄火,

  封炉也得有费用,最后决定将锅炉车间成本根据近两年的实际及产量等历史数据和锅炉有关指标等进行分析,将锅炉费用划分公司费用与车间费用两部分,并且进一步将车间费用又划分为封炉费用与生产费用两大块,在封炉费用的基础上加上生产费用即为车间总费用,其中生产费用直接与生产颗粒料的产量挂钩,车间费用由锅炉车间负责,公司费用直接由公司负责。

  五、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成本性态分析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成本习性分析将所有成本通过一定方法划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大类,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它与我国传统的财务会计的全部成本法有着较大的区别,在实际应用中也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1、会计人员素质低与管理者意识不强。它直接影响到成本划分的正确与否,最终影响到成本的控制管理;2、原始资料不足。有些成本资料难以全面获得,因此成本的正确划分与分析也就存在隐患;3、办公自动化条件不够。成本性态分析工作量大,数据分析复杂,很多数据都要求有电脑作工具来处理,致使成本性态分析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4、假设的局限性。一方面,“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完全线性关系”的假定不可能完全切合实际。另一方面,如前所述,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成本性态,只要在一段有限的期间和一个有限的产量范围内,才是正确的,如果超过了一定时期或者一定的业务量范围,成本性态的特点就有可能发生变化,使得成本性态分析及其结果的应用必须保持在一定的相关服务内。也正是因为相关范围的多变性,使得成本性态分析只能用于短期分析,而不能用于企业的长期分析。总之,成本性态的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是相当普遍的,应用得好是相当有效的,但也应该注意一些问题,使成本性态的分析在企业生产成本管理中发挥更大的应有的作用。

  

  

篇四:成本性态分析实训目的

  第十六章本量利分析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属于重点章。本章主要阐述成本按性态分类以及混合成本估计的方法,本量利分析基本模型,单一品种保本分析、多品种情况下的保

  本分析、保利分析和利润敏感性分析。

  本章提出的有关概念和计算是学习其他章节的基础,如利润对销售量的敏感系数与第九章经营杠杆系数联系紧密;与第17章短期经营决策进行结合等等。因此,学习时主要注意把握本章重点内容在相关章盯内容中是如何融合的。

  本章从题型来看,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近3年平均分值为8分左右。考点一成本性态分析

  类别细分类

  含义

  要点阐释

  约束性固定成本,即经营能力成本,是企业为维持一定1.固定成本的的业务量所必须负担的最低成本,不能通过当前的管理“固定”强调“相关

  约朿性固建决策行动加以改变。要想降低约朿性固左成本,只能通范囤内”,即一定业

  成本过合理利用经营能力、增加生产规模、降低单位固立成务量范围和一定期间

  本加以解决。如固定资产折旧费、财产保险等

  范围

  固泄成本

  2.固定成本的“固定”强调特定范围内,成本总额不随

  酌量性固定成本

  业务量的增减变化而酌量性固定成本,即经营方针成本,是企业根据经营方

  变化,但单位产品的针可以加以改变的固左成本。如广告费、科研开发费、

  同定成本随业务量的职工培训费等

  增减变化而反方向变

  化

  类别细分类

  含义

  要点阐释

  1.变动成本的“变

  动”强调''相

  技术性变动技术性变动成本,是利用生产能力所必须发生的变动成关范用内”,即一定

  成本本。如直接材料成本、宜接人工成本

  业务量范围和一定期

  间范围

  变动成本

  酌量性变动成本

  2.变动成本的

  “变动”强调特左

  范圉内,成本总额随

  业务量的增减变化而

  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通过管理决策行动加以改变的变正比例变化,但单位

  动成本。如销售佣金、技术转让费等

  产品的变动成本不随

  业务量的增减变化而

  变化

  类别细分类

  含义

  要点阐释

  半变动成本,是指通常有一个初始量,类似于固左成本,非线性成本分为:

  半变动成本在这个初始量的基础上随业务量的增长而正比例增长,1.变化率递减的

  混合成

  又类似于变动成本。如电话费等

  非线性成本

  本

  阶梯式成本,又称为半固定成本,这类成本随业务量的2.变化率递增的

  阶梯式成本变化而呈阶梯式增长,业务量在一左限度内该类成本总非线性成本

  额不变,当业务量增长超过一左限度后,

  这种成本就跳跃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在新的限度内

  保持不变。如质检员、化验员工资

  延期变动成本

  延期变动成本,是指在一泄业务疑范羽内,成本总额保持不变,超过特左业务量范用则随业务量的变化而正比例变化。如固定工资加超业务量工资

  非线性成

  本

  有些成本和业务量有依存关系,但不是宜线关系

  类别

  细分类

  含义

  回归直线法,是指根据一系列历史成本资料,用数学

  上的最小二乘法原理进行分解的方法。在采用传统成回归直线

  本计算方法时,可以用回归直线法估计固立成本和单法

  位变动成本数据,以便用于成本计划和控制

  要点阐释

  混合成本

  工业工程法,是指运用工业工程的研究方法,逐项研

  的分解

  究决泄成本高低的每个因素,在此基础上直接估算固

  左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估计方法。工业工

  工业工程程法可以在没有历史成本数据、历史成本数据不可靠,

  法

  或者需要对历史成本分析结论进行验证的情况下使用•

  尤其是在建立标准成本和制左预算时,使用工业工程

  法比历史成本分析更加科学

  【例题•单选题】电信运营商推出''手机29元不限流量,可免费通话1000分钟,超出部分主叫国内通话每分钟0.1元”

  套餐业务,选用该套餐的消费者每月手机费属于(

  )°(2019年)

  A.固定成本

  B.半变动成本

  C.阶梯式成本

  D.延期变动成本

  【答案】D【解析】延期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左业务量范囤内总额保持稳左,超过特定业务呈:则开始随业务量同比例增长的成本。

  【例题•单选题】电信运营商推出“手机10元保号,可免费接听电话和接收短信,主叫国内通话每分钟0.2元”的套餐

  业务,选用该套餐的消费者每月手机费属于(

  )°

  A.固定成本

  B.阶梯式成本

  C.延期变动成本

  D.半变动成本

  【答案】D【解析】半变动成本是指在初始成本的基础上随业务屋正比例增长的成本。

  【例题•单选题】甲消费者每月购买的某移动通讯公司58元套餐,含主叫长市话450分钟,超岀后主叫国内长市话每分

  钟0.15元。该通讯费是(

  )。(2016年)

  A.变动成本

  B.延期变动成本

  C.阶梯式成本

  D.半变动成本

  【答案】B

  【解析】延期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业务量范国内总额保持稳左,超过特定业务量则开始随业务量比例增长的成本。该

  通讯费在主叫长市话450分钟内保持总额58元不变,超出后主叫国内长市话费则开始随通话量正比例增长,所以选项B正

  确。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成本费用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

  )。(2015年)

  A.广告费

  B.生产部门管理人员工资

  C.运输车俩保险费

  D.行政部门耗用的水电费

  【答案】A

  【解析】酌量性固定成本是可以通过管理决策行动而改变数额的固立成本,例如,科研开发费、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等。

  所以选项A正确。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酌量性变动成本的是(

  )。

  A.直接人工成本

  B.直接材料成本

  C.税金及附加

  D.按销售额一泄比例支付的销售代理费

  【答案】D

  【解析】宜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属于技术性变动成本;按销售额一泄比例支付的销售代理费属于酌量性变动成本;

  税金及附加属于混合成本。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有(

  )。

  A.管理人员基本薪酬

  B.宜线法讣提的固泄资产折旧费

  C.职工培训费

  D.研究开发支出

  【答案】AB

  【解析】管理人员基本薪酬和固左资产折旧费属于约束性固泄成本:职工培训费和研究开发支出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

  【例题•单选题】设某企业有固泄搬运工10飲,工资总额25000元;当业务量超过3000件时,就需雇佣临时工。临时

  工采用计件工资制,单件工资为每件10元,则该企业搬运工工资属于(

  )。

  A.阶梯式成本

  B.半变动成本

  C.延期变动成本

  D.非线性成本

  【答案】C

  【解析】延期变动成本的主要特点是:在某一业务量以内表现为固左成本,超过这一业务量即成为变动成本。

  

  

篇五:成本性态分析实训目的

  毕业论文(设计)

  题学专

  目院业学院

  学生姓名学号年级级

  指导教师

  毕业

  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

  二〇一五年六月二十日

  成本性态分析及在企业生产成本管理毕业论文

  摘要: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专科本科论文300起,详情可以搜索莫文网。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企业管理及成本控制,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通过成本性态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找到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和改进管理的有效措施。文章拟探讨其在企业生产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关键词:成本性态;分析;应用

  一、成本性态的含义及分类

  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总量之间的依存关系,通常又称为成本性态。按照成本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半变动成本三类。

  (一)固定成本固定成本也称“固定费用”,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不随产品产量或销售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通常包括房屋设备的租赁费、保险费、广告费、管理人员薪金以及按直线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土地使用税等。固定成本大部分是间接成本,在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不受产量增减变动的影响。但从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看,它却随着产量的增加而相应减少。当产品产量或商品销售量的变动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固定费用就会有所增减。所以,固定成本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概念。固定成本通常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前者是指通过管理人员的决策行为可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后者是指受事前决策的影响,管理人员无法在事后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

  (二)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的成本。通常包括生产成本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随产量正比例变化的物料费、燃料费、动力费、计件工资形式下的生产工人工资等费用。这里的变动成本是就总业务量的成本总额而言,变动成本虽然在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成正比例增减,但是从产品的单位成本看,它却不受产量变动的影响。

  (三)混合成本混合成本是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成本总额虽然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但其变动幅度并不同业务量的变动保持严格比例的成本。按照混合成本变动趋势的不同,可进一步分为半变动成本、半固定成本、延期变动成本、曲线变动成本四种:1、半变动成本,通常有一个基数,相当于固定成本,在这个基数之上,业务量增加了,成本也会相应增加;2、半固定成本,当业务量在一定范围内增长时,其发生额固定不变,但在业务量增长超过一定限度时,其成本就会跳跃式上升,然后在新业务量的一定范围内又保持不变,直到出现新一次的跳跃;3、延期变动成本,是指在正常工作时间范围内其发生额固定不变,但当工作时间超过正常时间时,其发生额将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4、曲线变动成本,有一个初始量,相当于固定成本,然后在这个初始量基础上,随业务量增长而逐渐增加,但其增长幅度呈抛物线上升。在企业里,大多数成本都包含着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这两种因素。我们只有将所有成本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才能满足经营管理上多方面的需要。分解半变动成本,一般有历史成本分析法、工程研究法、账户分类法和合同认定法等。

  二、成本性态分析的特点

  成本性态分析就是要用特定的办法,对成本和业务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选择采用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和回归直线法等技术,将所有成本都划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二大类,但由于相关范围的存在,成本性态分析通常具有相对性、

  暂时性和可转化性等特点:1、相对性。是指在同一时期内同一成本项目在不同企业之间可能具有不同的性态。这种相对性决定了不同企业都有着区别于其它企业的不同的成本特性;2、暂时性。是指就同一企业而言,同一成本项目在不同时期可能有不同的性态。将产品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基本条件是“相关范围假定”,然而,从长远看,任何一种成本不可能永久地保持不变,也不可能与业务量永久地保持线性关系,传统成本性态划分是传统管理会计目标及行为短期性的体现。此外,传统成本性态将固定成本简单地作短期的期间化处理,淹没了大量的长期性和战略性的重要信息,使企业多项活动的绩效难以真正体现。因此,就某一企业而言,应当经常进行成本性态分析,而不能将某次成本性态分析的结果作为一成不变的标准;3、可转化性。是指在同一时空条件下,某些成本项目可以在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实现相互转化。因此,任何企业在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都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成本性态分析在生产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经济范畴,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根本目的的经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各项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成本直接决定着一个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而企业总成本当中,不同成本有着不同的特点,有的成本随着业务量的增多而增大,而有的成本随着业务量的增多而降低,有的成本与管理者直接相关,而有的成本与管理者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区分不同成本的不同性态,分别对待,最大地降低成本。通过成本性态分析,将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类,对于成本的预测、决策和分析,特别是对于控制成本和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具有重要作用。也正因为如此,成本性态分析在企业生产成本管理中得到极大地应用。

  (一)在生产成本控制中的应用所有成本都可区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两类,变动成本一般是受消耗定额执行情况的影响,因而控制和降低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主要应从控制和降低单位产品消耗量入手。其主要途径通常有:①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不仅

  会使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消耗得到节约,促使单位成本中的工资降低;同时,也会使产量增加,从而促进单位产品中的固定费用下降。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合理安排生产,改善劳动组织,建立岗位责任制,提高职工的素质。②编制先进合理的劳动定额和编制定员,制定出勤率指标,控制非生产性损失,实行合理的工资制度和奖励制度,努力降低产品成本中的工资费用。③降低材料的消耗,不断降低材料的消耗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因为在成本中,通常是材料的消耗量较大,因此,降低材料消耗的潜力很大,在技术上应通过不断改进产品设计,采用新工艺和代用廉价材料,大搞材料综合利用,减轻产品重量和缩小产品体积,从而使材料消耗减少;在管理上,应采用有效的措施,如制定各种消耗定额,实行限额发料制度、材料数量差异分批核算法等,使材料成本不断降低。④努力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材料买价控制、材料采购费用控制、确定最优定购批量。⑤加强现有设备的技术改造,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程度。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往往同时受产量和费用发生额的影响,所以控制和降低固定成本应从控制并降低其支出绝对额和提高业务量入手。即固定成本要降低,主要靠增大产量。如某工具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各种钻头,其中D40的钻头,设计生产能力为40万件,设计单件成本为29元,目标利润为300万元,可是到2002年以前,年销售量总是在30万件以下,卖价为40元/件,单件成本为30.11元,其中:辅助材料1.76元,单位人工费2.05元,单位产品固定成本摊销1.8元,合金头24.5元,毛利润290万元左右。2002年年初,该厂企管办蔡主任上任后,通过调查生产车间,车间主任反映本厂因销售量未能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单件摊销成本达到1.8元,较同行业偏高;而调查销售部时,销售部经理反映因价格较同行业高1元左右,尽管质量可以,但销量难以提升。蔡主任针对这一实际问题,在制订目标责任制方案时提出:2002年将销售价格下降为每件38元,略低于同行业水平,销售必须达到40万,多销重奖,少销重罚;对于生产车间,要求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单耗,将目标成本降为单件29元,年终按此目标结算,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未完成任务的按超成本的20%直接下调职工工资,超额完成成本降低任务的,按节约成本的50%计发奖金。通过全体职工的努力,使2002年年底,年销

  售量达到42万件,单件成本下降为28.44元,其中单件消耗材料40Cr合金钢为0.37千克,计价1.41元/支;单件工时降为0.56小时,小时工资率为3元,使单件工资降为1.68元;单件固定成本分摊1.35元;合金头单支降为24元,全年实现毛利润达401万元,实现了单位效益与职工个人利益又丰收。(二)成本定额制订在目标考核中的应用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成本,除了在生产过程中加以控制外,还必须事前制订出合理的成本责任制,使各责任中心明确任务,采取各种有效途径来实现成本降低的目标,并且在期末进行考核。成本目标必须既有远瞻性,又有可实现性;既要综合考虑单位整体目标,又要考虑各部门实际。各种成本中既有固定成本,又有变动成本,而在这些成本当中,很多固定成本是已成定局的,是各个使用部门所不能改变的,属于不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是指不能由一个责任单位或个人的行为控制,不受其工作好坏影响的成本。成本是否可控并不是固定指什么项目成本而言,而必须同一个具体责任单位或个人联系起来。某项成本对某一责任单位来说是不可控的成本,但对另一个责任单位或个人来说是可控成本。另外,是否可控还必须同成本发生的时间相联系进行考察。此外,成本可控与否还要视不同层次的权限而定,某些成本从基层领导看是不可控的,而对于高层领导则是可控的。在制订不同责任部门成本目标时就必须考虑有哪些变动成本是该部门可以控制的,又有哪些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是既定的,该部门所不能控制的,针对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使目标对公司与部门双方都有现实性,即都可接受。鄂东饲料公司在1994年改制时,决定将各车间都按责任制形式下放,压丸车间、碎料车间等都很好地实施了方案,可遇到锅炉车间时,双方争执较大,公司认为锅炉车间费用只能与生产颗粒饲料的产量挂钩,而锅炉车间主任认为锅炉费用除了生产颗粒外,如果生产粉料,也必须保持锅炉不熄火,封炉也得有费用,最后决定将锅炉车间成本根据近两年的实际及产量等历史数据和锅炉有关指标等进行分析,将锅炉费用划分公司费用与车间费用两部分,并且进一步将车间费用又划分为封炉费用与生产费用两大块,在封炉费用的基础上加上生产费用即为车间总费用,其中生产费用直接与生产颗粒料的产量挂钩,车间费用由锅炉车间负责,公司费用直接由公司负责。

  四、成本性态分析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成本习性分析将所有成本通过一定方法划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大类,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它与我国传统的财务会计的全部成本法有着较大的区别,在实际应用中也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1、会计人员素质低与管理者意识不强。它直接影响到成本划分的正确与否,最终影响到成本的控制管理;2、原始资料不足。有些成本资料难以全面获得,因此成本的正确划分与分析也就存在隐患;3、办公自动化条件不够。成本性态分析工作量大,数据分析复杂,很多数据都要求有电脑作工具来处理,致使成本性态分析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4、假设的局限性。一方面,“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完全线性关系”的假定不可能完全切合实际。另一方面,如前所述,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成本性态,只要在一段有限的期间和一个有限的产量范围内,才是正确的,如果超过了一定时期或者一定的业务量范围,成本性态的特点就有可能发生变化,使得成本性态分析及其结果的应用必须保持在一定的相关服务内。也正是因为相关范围的多变性,使得成本性态分析只能用于短期分析,而不能用于企业的长期分析。总之,成本性态的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是相当普遍的,应用得好是相当有效的,但也应该注意一些问题,使成本性态的分析在企业生产成本管理中发挥更大的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1、涂捷.管理会计[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篇六:成本性态分析实训目的

  实验报告篇二:管理会计实验报告

  管理会计实验报告实验时间及学时:2014—2015学年春季学期,总8学时实验地点:经济管理学院机房一、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针对四部分内容进行上机模拟实验:成本性态分析模拟、经营预测模拟、经营决策模拟、全面预算模拟。下面就每部分的实验内容分别作简要介绍。1、成本性态分析:根据教材第二章“变动成本法”中的混合成本分解相关内容,利用excel工作表创建混合成本分解的高低点法模型、散布图模型和回归直线法模型,并学习混合成本分解模型的维护和应用.2、经营预测模拟:根据主教材第四章“经营预测”中的经营预测基本原理相关内容,利用excel工作表创建经营预测模型,重点是创建加权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直线回归法和多元回归法销售预测模型以及excel工作表精英预测模型的维护和应用。3、经营决策模拟:根据教材第六章“经营决策”中的经营决策基本原理相关内容,利用excel工作表创建“生产何种产品决策”、“亏损产品停产决策”、“自制或外购决策”、“产品组合优化决策”、“生产工艺选择决策”、“定价决策”等经营决策模型,并学习excel工作表经营决策模型的维护和应用.4、全面预算模拟:根据主教材第十一章“全面预算”中的全面预算基本原理相关内容,学习利用excel工作表创建全面预算模拟,以及全面预算模拟的维护和应用。二、实验心得:通过王老师的授课与本次实验收获颇丰,感受颇深。本次实验既是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检验也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拓展,以下是对所学内容与本次实验的收获与体会。1、课堂回顾。王老师与其他专业老师最大的不同在于板书写的非常多,板书与幻灯片相比教学效果更好,因为运用板书讲课我们对老师所讲内容印象更深刻,幻灯片上的内容基本上就是看一遍甚至看了部分内容就过去了,而老师写在黑板上的每个知识都会在脑海里有印象,便于我们课后复习。而且老师讲课的速度把握的很好,王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讲解了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还讲述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我认为管理会计与以往学习的财务会计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亮点,管理会计体现了智能化的特点.通过近三年的大学生涯,一提到会计最先浮现在脑中的是对过去的交易和事项进行记录与分析各种会计分录、财务报表,体现出的是对结果的总结与整理;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却有着本质的区别,管理会计的重点在于对未来的规划,通过对未来的预测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避免浪费,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通过分析运用合理的手段控制成本能为企业创造真实价值.总之,财务会计着重反映过去,运用初等数学、描述性方法对企业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而管理会计的作用在于控制现在、规划未来,运用现代数学、分析性方法对信息进行处理.老师着重向我们讲述了管理会计的分析方法,并通过实验感受管理会计分析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3、实验收获与总结。在本次试验中不仅学到了许多分析方法,更加意识到excel表格在处理数据过程中的强大功能。通过对成本性态的分析有利于企业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利润,对企业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对经营预测的分析,有利于企业制定未来的生产经营计划,通过excel表格将老师所讲的分析预测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很容易就得到了所需结果.对企业经营决策的模拟,直接决定了企业应该如何生产、生产多少.全面预算分析,一看到这个词首先想到的是合理一次,因为它突出了全面,正因为全面所以必然具备复杂特点。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能够帮助管理者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业绩评价,通过科学的预算管理,有利于对经营过程中的不足尽快进行调整。虽然课上老师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很细致,但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很不透彻,在做这部分的实验时也不是很顺利,还需要多看一些相

  关内容,高级财务管理中老师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着重讲解。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建立

  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很有意义.

  通过这次实验,对excel表格的功能又多了一些认识,对于会计人员来说在以后工作中

  会经常用到,而且相对于其他软件来说处理数据方便快捷,而我对

  excel表格的运用还不够熟练,好多功能还不了解,课下还需自己多练习。

  我们往往局限于对学校安排的课程的学习,很少有同学去学习一些与专业无关的知识,

  而且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往往会出现思维定式的现象,仅局限与用老师教过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对学过的知识不能形成连贯的体系,各学科之间不能建立良好的联系,这可能与每个学科都有

  自己独立的解决方法有关,比如,老师留的习题中的第八题,正如老师所说运用运筹学的方法

  来解决很简便,再运用lingo软件对其进行解答更简便。会计专业学习一些软件对以后工作

  会提供很多便利,而且一些软件并不难学习,甚至对于有些软件的学习可以只掌握一些基本要

  领,用的时候只要会调程序就行.软件不仅能将要解决的问题简化,还能创造出很多美妙的东

  西,曾经对matlab软件学过一段时间,运用一些matlab语言运行一下程序就可产生漂

  亮、复杂的图画,感觉很神奇,在必要的时候对解决会计问题也有帮助。总之,通过对excel

  表格的运用,以及分析方法的学习,意识到我们在掌握课上老师所讲内容的同时,还有必要课

  下多学一些技能,尤其是对office的熟练运用,软件不仅是得出结果的重要工具,也是为我

  们分析问题的重要工具.

  4、细心是会计人员的必胜法宝。现在还记得在上次做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时,少结转了一

  张凭证导致报表结果错误,在几个同学的帮助下才发现了错误的根源,随着会计电算化在企业

  的运用,在工作时小的失误可能会导致很大的麻烦,所以平时做事情的时候就养成细心的习

  惯,做实验时摆平心态、不急躁、有耐心。对操作步骤、分析、计算方法的熟练掌握,有利于

  避免一些失误;同时,我们在学习工作中要善于总结规律,不仅有利于避免一些失误的发生,

  还有助于我们简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理财中的72法则简化了计算过程,且能够迅速得出

  结果。

  最后,每次实验都会有很多不同的收获,也会多掌握一项技能,每门课程的结束都代表着

  知识面的拓宽,也会对会计多一些认识、多一分感情、多一份领悟。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

  讲、课后复习,是老师、家长嘱咐最多的一句话,也是我们都懂的道理,但我们不能只把这句

  话当做一个口号更要付诸实践,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做事细心认真、不拖延。不做学

  习的机器,在学习中寻找乐趣,刚开始做一件事或学习一门知识可能会很困难但掌握了学习方

  法,便会感觉学习

  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大学可能是我们最后一个能够集中时间学习的阶段,所以在闲余的时间我们应该多读一

  些书,开阔视野;多尝试一些新鲜事物,活跃思维;多学一些软件,为解决问题提供新思路。

  对于专业课的学习,要自己多看,遇到不懂的问题多问,熟能生巧.进入大三之后学习态度有

  了很大的转变,学习比以前严谨了许多,当学到一个又一个新知识时很开心,感觉认真学习是

  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篇三:管理会计实训总结

  管理会计实训总结

  实验目的;

  一个想要获得成功的公司应该把创新作为企业生存的核心竞争力,财务人员也应该建立一

  个合适的创新环境以配合公司的发展,因此需要一种不同的财务分析方法来帮助管理者分析和

  判断的方法.成本与管理会计因此应运而生,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

  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宗旨,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

  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财务

  分支。与财务会计方法截然不同,管理会计管控着未来,负责规划、预算、内部控制、风险控

  制、绩效管理,在企业的运营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们作为未来的财务人员,我们

  只有追随着时代步伐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我们不仅要掌握好传统的财务会计更要学习走在时

  代前端的管理会计。

  所以,这学期我们学校给我们12级会计专业的同学开立了成本

  与管理会计的课程,与此配套的又组织了管理会计实训。这次我们做的管理会计的实训,旨在强化我们的实践能力以及对之前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这次的实训采用上机的方式,将excel表格和案例结合的同时,培养和提高我们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全面预算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我们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的基本内容1.成本性态分析模拟实验2.变动成本法模拟实验3.本量利分析模拟实验4.经营预测模拟实验5.经营决策模拟实验6.存货决策模拟实验7.投资决策模拟实验8.标准成本法模拟实验10.全面预算模拟实验实验过程在实验一,成本性态分析是指在明确各种成本形态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将混合成本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类,并建立相应成本函数模型的过程。在这个试验中,我觉得还是挺简单的,之前在上成本与管理课程的时候我们学过高低点法和回归直线法,这些方法在没有学这门课的时候我们就有学过,所以个人认为并没有什么难度。实验一的关键在于excel表格中一些函数的应用,比如maxminvlookupcorrelslope等。掌握了这些函数可以方便快捷的用excel直接生成数据.在实验二的实训中,我又学习到了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是一种非传统的计算方法,能够为预测、决策、控制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变动成本法产生之后,人们就把财务会计中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完全成本法.两种计算成本方法最主要的区别是对于固定制造费用的划分.在这一个实验中我花费了大量时间,最大的一个原因归根于,在这次实训之前我没有预习过这本《管理会计模拟实验教程》,虽然我之前学习成本与管理会计课程的时候这部分知识学的还挺不错的,但是时间隔得太久我也有一点忘记了,在实验的时候我傻傻分不清固定制造费用和固定销售费用的划分。在完全成本法中总是把固定销售费用也算入到成本中,这样算出来的答案怎么都不对,自己在里面绕来绕去,绕晕了.还好最后静下来又重新复习了一遍课本,重新又做了一遍.通过做这个实验,我想明白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出现了变动成本法?可以说完全成本法是做出报表给股东和外部人看的,而变动成本法的表是给管理者看的,因为如果用完全成本法不利于公司利润中心的绩效考核,利润中心的管理者可能会通过增加存货的办法来提高本月的业绩。在实验三中,本量利分析对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关系进行分析。在这一个实验的最后一个任务,要创建动态本量利分图的时候我遇到了大麻烦,分析图千辛万苦的做出来了,但是却怎么也不会动,别人做出来的都是动一个利润总额或者销售数量整个图都会跟着动的,我来回看了看我的数字都是对的啊,而且散点图还是按照视频教的一步步做出来的都没错,可是怎么都不会动。后来我又请同班一位做的比较好的同学来帮我看看,她研究半天告诉我是因为我之前偷懒直接向表格中填数字没有填入相关的公式,才导致我的图不会动。于是我又把表格重新按照公式填了一遍,这样这个图才能动了。我真是为了一点小小聪明上伤了大脑筋。在最后的一个试验中,需要用excel工作表创建全面预算模型,全面预算模型是计算机技术在管理会计中应用的主要标志之一。全面预算模型的应用对于提高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别是提高全面预算信息的质量,减少编制全面预算的工作量,加强管理会计的控制能力,提高编制全面预算的工作效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部分的内容非常多,因为全面预算包含的就比较多,其中个人认为最简单的就是现金收入预算、销售预算还有生产预算.后面的

  弹性预算还有零基预算什么的,本来学习课程的时候就比较迷茫,这下实训课就更分不清东南

  西北了,根本就不知道那些公式是怎么来的。后来又把教材看了一遍才算会做了。

  实验总结;

  在实践课上通过给出的一系列资料让我们学会如何进行编制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材料

  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存货预算、销售与管理预算、现金预算等,以及运用多

  种计算成本的方法如分步法、分批法还有作业成本法等等,计算出能够帮助管理者更好的管理

  企业、改进生产的差异分析和成本。以上所写的都是我本人在实训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通过此

  次实习,不仅培养了我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加了实际的操作经验,缩短了抽象的课本知识与实

  际工作的距

  离,对实际的管理会计工作的有了一个新的开始,使我对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有了进一

  步的认识。在取得实效的同时,我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了自身的一些不足.比如自己不够细

  心,经常看错数字,导致核算结果出错,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还有自己总是喜欢走捷径,结果

  却要用更多的时间来纠正它。总而言之,这次的管理会计实习让我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所学不

  到的经验,在实践中巩固了知识,让我倍觉实际操作与耐心的重要性,让我意识到想要成为一

  名专业的财管人员最重要的是要对平日的工作做到一丝不苟,严谨以待.篇四:管理会计实验

  报告

  管理会计实验报告

  实验地点:

  实验学时:4学时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1

  2

  3

  9.篇五:管理会计实验报告

  管理会计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2012年11月

  实验一

  混合成本分解实验

  一、实验项目名称:混合成本分解二、实验目的和任务:

  1.实验目的:

  通过本项实验,使学生熟悉混合成本分解的方法和程序,掌握混合成本分解的的各种公

  式,从而熟练准确掌握计算机环境下混合成本分解的技巧。

  2.实验任务:(1)根据提供的业务量与制造费用相关数据建立回归直线。(2)根据最小平方原理要求确定计算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相关数据。

  (3)根据相关数据和最小平方原理,确定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4)预测该企业2008年12月业务量下的制造费用额。3.实验性质:必修三、实验报告的要求:

  1.基本要求(实验课程名称、实验时间、实验地点、班级、姓名、学号、小组成员、实验成绩、指导教师)

  2.扩展要求((实验目的、实验内容、操作基本步骤、运

  行结果、运行情况和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实验思考题解答)

  四、实验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1.实验内容:利用最小平方法原理进行混合成本的分解。2.实验步骤:(1)根据有关工时和制造费用的资料确定计算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相关数据.例表如下:

  1—12月份直接工时及制造费用总额表月份

  1.234567业务量(小时)制造费用(元)

  89101112(2)利用上述相关实验资料和回归分析法原理,建立回归模型。预测该企业2008年12月份直接工时为95千小时下的制造费用。五、实验前的预习内容

  (3)建立公式

  混合成本分解原理和excel的运用。六、实验结果与记录1、运用excel,将数据分别输入表中如下:月份

  1.23456789101112业务量(小时)制造费用(元)

  1200900130091011508401050850900820800730700720800

  7809507501100890125092014009302、设业务量为x,维修费为y,利用统计函数correl,计算出相关系数

  r=0.930107527。3、分别计算出固定制造费用a和变动制造费用b,结果如下:a=intercept(c2:c13,b2:b13)500。2778b=slope(c2:c13,b2:b13)=

  0.32037回归方程:y=a+bx=500。2778+0。32037x4、预测该企业2008年12月份直接工时为95千小时下的制造费用:当x=95000小时时,代入方程得,y=30935。4278元。七、实验思考题

  1.什么混合成本?混合成本分解的方法有哪些?答:①混合成本是指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的各项成本,它同时包含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因素。②混合成本分解的方法有:历史成本分析法(包括高低点法、散步图

  法、回归分析法);工程研究法;账户分类法

  2.最小平方法分解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是一种数学优化技术。它通过最小化误差的平方和寻找数据的最佳函数匹配。利用

  最小二乘法可以简便地求得未知的数据,并使得这些求得的数据与实际数据之间误差的平方和

  为最小。

  实验二变动成本法

  实验准备:复习准备《管理会计》第四章变动成本法内容实验目的:掌握变动成本计算

  法的模式及应用

  一、实验资料1:某企业20**年a产品年初结存2000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12元,单位完全生产成本14.5元,本期该产品生产了30000件,销售了31000件,单位售价20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12元,单位变动销售管理费用2元,全年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40000元,固定制造费用90000元.(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实验要求: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当年损益并验证差异。

  解:1、完全成本法:m=31000*20—2000*14。5-(12*30000+90000)+{(12*30000+90000)/30000}*1000-40000-31000*2=54000元销售收入620000销售产品的制造成本期初存货29000本期产品生产成本450000可供销售的产品成本

  479000期末存货15000464000毛利156000销售与行政管理费用102000税前利

  润54000

  2、变动成本法:m=20*31000-31000*14—40000—90000=56000元销售收入

  620000销售产品的制造成本434000贡献毛益186000固定成本

  固定性制

  造费用90000

  固定性销售与行政管理费40000合计130000税前利润56000

  差异=56000-54000=2000元,都是由固定性制造费用造成的,差异=(14.5-12)*

  2000—(90000/30000)*1000=2000元.(式中的1000为存货量).二、实验资料

  2:

  假设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年、第二年和第三年各年的销售量都是6000件,而

  产量分别为6000件、8000件、4000件。每单位产品的售价为10元,生产成本:每件

  变动成本为4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每年的发生额为24000元,采用完全成本计算,每单位

  产品分摊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第一年为4元(24000÷6000),第二年为3元(24000÷8

  000),第三年为6元(24000÷4000).销售与行政管理费用假定都是固定性制造费用,每

  年发生额为5000元.

  实验要求:

  (1)(1)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编制损益表。

  (2)(2)说明两种方法计算出来的税前利润不同的原因.项目第一年第二年第

  三年变动成本法计算销售收入600006000060000销售产品的制造成本24000

  2400024000贡献毛益360003600036000固定成本

  固定性制造费用

  240002400024000

  固定性销售与行政管理

  500050005000

  费合计290002900029000税前利润700070007000完全成本法计算

  销售收入600006000060000销售产品的制造成本期初存货0014000本期产

  品生产成本480005600040000可供销售的产品成本480005600054000期末存货

  0140000480004200054000毛利12000180006000固定性销售与行政管理

  费用500050005000税前利润7000130001000

  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法,据以确定的各年的税前利润相等,都是7000元。变动成本法

  计算的,各年的固定成本都当作当年的期间成本从产品的销售收入中扣减,本题因各年的销

  量相等,其产品的销售收入也相同;包括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和全年的固定成本的总成本也

  没有变动,因而据以确定的各年的税前利润也完全一样.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情况就有

  所不同,据以确定的税前利润也不同,第2年生产量大于销售量,期末产成品盘存吸收了固

  定成本,因而使第二年的产品销售成本减少了,税前利润增加;第三年刚好相反,产品的生

  产量小于销售量,起初产成品盘存中包括上年的固定成本转作第三年的销售成本,从而使第三

  年的销售成本增加,税前利润也就减少了。

  

  

篇七:成本性态分析实训目的

  因为若采取购买得方式也许能得到利率为6得贷款虽然每1元钱利息费用可以节省税金03元实际利率可能更低但租赁费用也有抵税效果因此哪种方案比较有利则要瞧公司目前得融资状况也就就是瞧公司得资本成本所以我们应该请会计部门得人员进行具体得计算再作决定

  .

  管理会计

  实训指导书

  编写:范赛二0一三年六月

  .

  .

  编写说明

  1.实训总体目标

  管理会计是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它是现代会计学体系中的重要分支,是一门技术性、实用性、综合性很强的新兴边缘学科。它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特有基本职能,成为企业管理者有效地控制现在、科学地规划未来,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有用工具。实践教学是管理会计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应掌握成本性态、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原理,短期经营决策分析方法、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方法、预测分析方法、全面预算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

  2.适用专业

  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专业。

  3.先修课程

  会计基础、财务会计、税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

  4.实训课时分配

  管理会计实训项目

  实训一实训二实训三实训四实训五

  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分析方法及其应用本量利分析方法及其应用预测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短期经营决策分析方法及其应用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5.实训环境

  学时

  66668

  管理会计实训在课堂完成。

  6.实训总体要求

  学生在实训前要进行预习,完成每个实训的预习要求,切实地掌握理论知识和相关原理,尽量做到带着问题来实训。

  实训结束后,撰写实训报告,加深对理论知识和的理解,增强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

  目录

  实训要求............................................................................4实训一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分析方法及其应用...........................................4实训二本量利分析方法及其应用.......................................................6实训三预测分析方法及其应用........................................................8实训四短期经营决策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0实训五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2

  .

  .

  实训要求

  1.实训前的要求(1)认真阅读实训指导书,明确实训目的和要求,理解实训原理。(2)完成实训指导书中相关的预习内容。2.实训中的要求(1)参加实训者要自觉遵守实训纪律,严肃认真,保持安静、整洁的实训环境。(2)按照实训要求,认真完成实训内容。

  实训一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一.实训目的

  1.运用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回归直线法对混合成本进行分解;2.掌握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的构成;3.掌握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对分期营业利润的影响;

  二.实训预习要求

  1.复习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混合成本的概念与特性。2.复习混合成本分解的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回归直线法。3.复习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的相关原理,两种成本计算方法下营业利润的计算方法。

  三.实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操作示范、现场交流、现场检查、提问、现场总结等。

  四.实训教学手段:

  板书、多媒体、现场实践等。

  五.实训内容

  1、实训资料

  (1)创维公司维修部门一定维修水平上维修费用资料如下:

  维修小时50000小时75000小时

  维修费用142500元176250元

  在50000个维修小时上的维修费用可以分解如下:

  租金(固定)

  .

  60000元

  .

  维修材料、配件成本(变动)50000元

  工资费用(混合)

  32500元

  合计

  142500元

  (2)华盛公司2007年全年电力成本与机器小时的资料如下:

  月份

  机器小时(千小时)

  电力成本(千元)

  1

  8

  3000

  2

  9

  3100

  3

  13

  3300

  4

  14

  3500

  5

  15

  3600

  6

  16

  3800

  7

  14

  3500

  8

  13

  3400

  9

  12

  3400

  10

  10

  3200

  11

  9

  3200

  12

  9

  3100

  (3)某企业生产单一品种的产品,某年有关生产、销售及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期初存货量

  0

  直接材料

  35000

  本年生产量

  24000件

  直接人工

  12000

  本年销售量

  22000件

  变动制造费用

  5500

  期末存货量

  2000件

  固定制造费用

  8600

  单位售价

  8元

  变动销售费用

  7500

  固定销售费用

  53800

  变动管理费用

  1000

  固定管理费用

  5000

  (4)某公司三个会计年度的资料如下表所示:

  项目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期初存货(件)

  1000

  生产量

  4000

  4000

  4000

  销售量(件)

  4000

  3000

  5000

  期末存货(件)

  1000

  单位产品售价(元)

  100

  100

  100

  单位变动成本(元)

  60

  60

  60

  固定制造费用(元)

  20000

  20000

  20000

  .

  固定销售与管理费用(元)

  .

  6000

  6000

  6000

  2、实训要求

  (1)、根据资料(1)采用高低点法将工资费用分解为变动部分与固定部分,并写出混合成本公式;维修小

  时在65000个小时的维修费用总额是多少?

  (2)、根据资料(2)分别用散布图法和回归分析法分解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3)、根据资料(3)分别按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本期产品总成本与单位产品成本;按变动成本法

  计算边际贡献及营业利润;按完全成本法计算营业毛利及营业利润;比较两种成本法下营业利润的差额,说明差

  额产生的原因并进行验证。

  (4)、根据资料(4)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确定各年的营业利润,并说明两种成本法下分期营

  业利润差额的变化规律。

  六.思考题

  (1)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有哪些?(2)什么是变动成本法?什么是完全成本法?两者有何区别?其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实训二本量利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一.实训目的

  1.掌握盈亏平衡分析相关指标的计算;2.掌握单一及多品种条件下保本点与保利点分析的方法;3.掌握有关因素变动对保本点影响的分析。

  二.实训预习要求

  1.复习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2.复习盈亏平衡分析相关指标的计算方法;3.复习保本点、保利点的概念及计算方法;4.复习影响保本点的因素及这些因素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

  三.实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操作示范、现场交流、现场检查、提问、现场总结等。

  四.实训教学手段:

  板书、多媒体、现场实践等。

  .

  .

  五.实训内容

  1、实训资料(1)某公司产销一种产品,2007年有关资料如下:销售量20000件,销售单价2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80元:其中直接材料40元,直接工资20元,变动制造费用10元,变动销售费用5元,变动管理费用5眼;固定制造费用400000元,固定销售费用300000元,固定管理费用150000元。(2)某企业只生产并销售一种产品甲产品,售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固定成本总额为20000元,预计可销售8000件。(3)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预计三种产品的销售量分别是2000千克、4000千克、5000千克,固定成本总额为38400元,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产品

  A产品

  B产品

  C产品

  合计

  预计销售量

  2000

  4000

  5000

  销售单价

  50

  15

  8

  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

  10000035

  600009

  400006

  200000

  单位边际贡献

  15

  6

  2

  销售比重

  50%

  30%

  20%

  100%

  (4)假设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A产品,单位售价60元、单位变动成本40元、固定成本额200000元,假设该

  企业要求的目标利润为1000000元。

  (5)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固定成本总额为45900元,单价分别为100元、120元、160元,单位变动

  成本分别为80元、90元、112元,销售量分别为600件、500件、500件。

  (6)华达公司只产销一种产品,2007年销售量为8000件,单价为240元,单位成本为180元,其中单位变动

  成本为150元,该企业计划2008年利润比2007年增加10%。

  2、实训要求

  (1)、根据资料(1)计算该公司2007年度税前利润。

  (2)、根据资料(2)计算保本点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额和预计可实现利润,并做基本盈亏临界图;计算单

  位边际贡献和边际贡献率;计算安全边际率、保本点作业率,并评价该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

  (3)、根据资料(3)计算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额、保本销售量;若该企业预计实现利润100000元,预测该企

  业三种产品的保利销售量和保利销售额。

  (4)、根据资料(4)计算该公司的保利销售量和保利销售额。

  (5)、根据资料(5)用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法计算该企业综合保本点及各种产品的保本点;当品种构成由

  原来的3:3:4调整为3:4:3时,计算品种结构的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

  (6)、根据资料(6)运用本量利分析原理进行规划,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才能实现目标利润(假定采取

  某项措施时其他条件不变)?在分析来源于本量利分析的信息时,管理者应认识到哪些局限性?

  六.思考题

  .

  .

  (1)什么是本量利分析(2)盈亏平衡分析的指标有哪些?(3)什么是保本点和保利点?影响保本点的因素有哪些?

  实训三预测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一.实训目的

  1.了解预测分析的一般程序;2.掌握销售、成本、利润、资金需要量预测分析方法;

  二.实训预习要求

  1.复习预测分析方法的类型;2.复习销售预测分析的算术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回归直线法;3.复习成本预测分析的高低点法、加权平均法;4.复习利润预测分析的本量利分析法、利润敏感性分析方法;5.复习资金需要量预测分析的销售百分比法。

  三.实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操作示范、现场交流、现场检查、提问、现场总结等。

  四.实训教学手段:

  板书、多媒体、现场实践等。

  五.实训内容

  1、实训资料

  (1)华艺公司2007年1-10月份的销售资料分别为(单位:件)。

  月份12345678910

  销售量200000240000260000320000380000460000500000600000560000580000

  .

  .

  (2)华新公司2007-2009年甲产品的产量与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单位:元):

  年度

  产量

  总成本

  固定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

  2007

  250

  275000

  86000

  756

  2008

  200

  240000

  88000

  760

  2009

  300

  315000

  90000

  750

  假定计划年度2010年的预计产量为400台,且设各年权数分别为1,2,3。

  (3)假定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从它最近一年的历史成本数据中得知该公司产量最高月份为7月,共生产

  10000件,总成本为370000元;产量最低月份为2月,其总成本为250000元。假设计划年度1月份的产量为20000件

  (4)某公司计划年销售A产品4000台,每台售价600元,单位变动成本400元,全年固定成本总额500000元。

  (5)某企业计划期每月销售甲产品3000件,单位售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固定成本总额为5000元

  ,假设以上各因素均向使利润增加的方向变动1%。

  (6)某企业2007年12月31日的简单资产负债表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

  资产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1.货币资金

  5000

  负债:1.应付账款

  37500

  2.应收账款

  47500

  2.应付票据

  7500

  3.存货

  50000

  3.长期负债

  50000

  4.固定资产(净值)

  75000

  股东权益:1.股本

  105000

  5.无形资产

  27500

  2.未分配利润

  5000

  合计

  205000

  合计

  205000

  2007年该企业实现销售300000万元,获净利润20000万元并发放了10000万元股利。2008年计划销售收入将达

  到450000万元。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仍按基期股利发放率支付股利,按折旧计划提取150000万元,其中50%用于

  当年更新改造支出,厂房设备能力已经饱和,有关零星资金需要量为6000万元。

  2、实训要求

  (1)、根据资料(1)分别采用算术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权数为1,2,3)、指数平滑法(设平滑系数为

  0.5,2007年1月份的预测销售量为180000件,中间运算取整数)。

  (2)、根据资料(2)分别采用加权平均法、直线回归分析法预测2010年甲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3)、根据资料(3),采用高低点法预测计划年度1月份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4)、根据资料(4),用本量利分析法预测该企业计划期的目标利润;若要保证目标利润30000元,求其目

  标销售量。

  (5)、根据资料(5)计算各因素的敏感系数。假定公司的销售单价上升10%,利润将随之发生什么变化?

  (6)、根据资料(6),用销售百分比法预测2008年追加资金的需要量。

  .

  .

  六.思考题

  (1)什么是预测分析?其内容有哪些?(2)如何预测销售量、成本、利润及资金需要量?

  实训四短期经营决策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一.实训目的

  1.能够识别相关收入和无关收入、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会进行生产决策分析。;2.掌握短期经营决策的本量利分析法、差量分析法、边际贡献分析法、最优生产批量法;3.会进行生产决策分析。

  二.实训预习要求

  1.复习短期经营决策分析中的成本概念;2.复习短期经营决策的基本方法;3.复习生产决策分析方法;

  三.实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操作示范、现场交流、现场检查、提问、现场总结等。

  四.实训教学手段:

  板书、多媒体、现场实践等。

  五.实训内容

  1、实训资料

  (1)A公司原有甲产品,年固定成本为18000元,现利用剩余能力开发丙或丁产品。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产品名称

  甲

  丙

  丁

  产量(件)

  3000

  1000

  1400

  单价(元/件)

  50

  90

  70

  单位变动成本(元/件)

  30

  65

  48

  单位边际贡献(元/件)

  20

  25

  22

  .

  .

  (2)假定某公司生产A、B、C三种产品,其有关资料如表所示(单位:元):

  产品名称

  A产品

  B产品

  C产品

  合计

  销售收入总额

  20,000

  30,000

  10,000

  60,000

  变动成本总额

  9000

  23,000

  6000

  38,000

  边际贡献总额

  11,000

  7000

  4000

  22,000

  固定成本总额

  6000

  9000

  3000

  18,000

  净利润

  5000

  -2000

  1000

  4000

  (3)甲企业原来生产A产品,年生产能力10000件,每年有30%的剩余生产能力。正常销售单价100元,有关

  成本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元):

  项目

  金额

  直接材料

  32

  直接人工

  26

  制造费用

  20

  变动制造费用

  4

  固定制造费用

  16

  单位产品成本

  78

  (4)江陵汽车有限公司,每年需要甲零件1000件,如果外购,其外购单价为27元每件,外购一次的差旅费

  为1500元,每次运费400元,每年采购2次;该公司有自制该零件的能力,并且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如果自制,单

  位零件直接材料15元,直接人工8元,变动制造费用5元,固定制造费用10元。

  (5)江陵汽车有限公司需要使用甲零件,如果外购,单位成本为30元每件;如果自制,需购置专用设备一

  台,采购成本50000元,预计可用5年,预计无残值,使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单位零件直接材料15元,直接人工8

  元,变动制造费用5元。

  (6)设某厂生产某种产品50000件,初步加工单位产品直接材料4元,直接人工工资2元,变动性制造费用

  1.5元,固定性制造费用1元。完成初

  步加工后若直接对外销售,单位售价12元。如对该产品进行继续加工,每单位需追加直接材料1.3元,直接

  人工工资0.8元,变动性制造费用0.6元,专属固定成本20000元,每单位售价可提高到15元。

  (7)某企业全年需用某种零件3600个,专门生产这种零件的设备,每日能生产30个,每日耗用10个,每批

  产品生产准备成本为700元,每件每年储存成本为6元。

  (8)佳华企业生产一种高级室内拖鞋,年生产能力为10万双,预计销售8万双,售价10元。根据销售预测编

  制的计划年度预计利润表如下表所示:

  计划年度预计利润表

  项目

  每双(元)

  总额(元)

  销售收入

  10.00

  800000

  生产成本

  8.125

  650000

  其中:原材料

  4.025

  322000

  加工费

  0.975

  78000

  .

  制造费用(固定部分80%)

  .

  3.125

  250000

  销售费用

  1.50

  120000

  其中:门市部销售计件工资

  0.50

  40000

  管理费用(固定部分80%)

  1.00

  80000

  营业利润

  0.375

  30000

  年初东方宾馆直接来厂订货3万双,但每双只愿出价7.5元,而且必须一次全部购置,否则不要。此项业务不

  会影响该厂在市场上的正常需要量。

  对东方宾馆的订货,厂长认为出价7.5元,大大低于生产和销售成本,而且还影响1万双的正常销售,可能造

  成亏损,不应接受。

  生产科长认为即使减少正常销售1万双,按7.5元接受3万双订货对企业还是有利的,应该接受。

  销售科长认为正常销售量应该保证,不能减少。接受3万双订货,缺少的1万双的加工能力可采取加班的办法

  来完成,但要支付加班费每双1.8元,其他费用不变。

  生产科长对销售科长的建议竭力反对,认为这1万双肯定亏本。销售科长坚持认为这样对企业更有利。

  2、实训要求(1)、根据资料(1)作出开发何种产品的决策;假设开发丙产品需要追加10000元的专属成本,而开发丁产品需要追加17000元的专属成本,要求作出开发何种产品的决策。(2)、根据资料(2)假设停产后的生产能力无法转移,为该公司做出B产品是否要停产的决策分析。(3)、根据资料(3)就以下各不相关情况作出应否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分析:①追加订货2800件,每件定价70元,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②追加订货3000件,每件定价73元,接受该订货需追加专属成本1500元。③追加订货4000件,每件定价71元,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④追加订货5000件,每件定价75元,接受订货需追加专属成本6000元,若不接受订货可将设备出租,可获租金收入2000元。(4)、根据资料(4)作出甲零件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假设如果外购,闲置的生产能力也可以用于生产B产品600件,每件可以提供8元的边际贡献,或者可以对外出租,每年租金6000元,两者是互斥的,这种情况下请为该企业作出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5)、根据资料(5)请判断甲零件自制还是外购比较划算?(6)、根据资料(6)试判断该厂要否进一步加工?(7)、根据资料(7)求该公司的最优生产批量、最优生产批次及此时的最低相关总成。(8)、根据资料(8)请分析:厂长的意见对吗;生产科长的账是怎样算的,企业的利润是多少;按销售科长的建议,企业的利润是多少;应该采用哪一个方案;如果加班生产1万双,加班费用要增加4万元,应如何决策?

  六.思考题

  (1)决策分析时应考虑的成本概念有哪些?

  .

  .

  (2)短期经营决策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哪几种?(3)什么是机会成本,在决策分析中为什么要考虑机会成本?

  实训五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一.实训目的

  1.掌握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与计算;2.掌握现金流量的内容与计算;3.掌握投资回收期、年平均投资报酬率、净现值、现值指数和内含报酬率指标的计算方法;4.会进行简单的长期投资决策。

  二.实训预习要求

  1.复习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与计算;2.复习现金流量的概念与计算;3.复习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方法;

  三.实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操作示范、现场交流、现场检查、提问、现场总结等。

  四.实训教学手段:

  板书、多媒体、现场实践等。

  五.实训内容

  1、实训资料(1)假定某工厂准备购买一台设备,需价款50万元,现从企业盈余公积中提取30万元存入银行,银行利率为10%(复利)。(2)某公司拟在5年后动用一笔资金20万元购买设备,假设银行复利率为12%。(3)某公司拟投资10万元从事经营,希望3年内收回投资并盈利5万元(现值),假设利率为10%。(4)有两个不相容投资方案:甲方案需投资3万元,一年后收回4.5万元,投资报酬率为50%;乙方案需投资12万元,一年后收回15.6万元,投资报酬率为30%。假设资金成本为10%。(5)某公司购买机器一台,价格为30000元,预计该及其可使用8年,每年可生产产品5000件,每件售价为6元,每件变动成本为4元,固定成本全年为5000元(包括折旧)。假定成本中除折旧外均为付现成本,资金成本为12%。(6)假定泰山机械厂有一套生产设备原投资额2771670元,估计使用10年,期满无残值。该设备每年可增加销售收入600000元,折旧按直线法计提,其他付现成本为22833元,资金成本为10%。

  .

  .

  (7)某企业拟投资100万元建设一项目,一年完工,该项目经济寿命为5年(直线法计提折旧),期末无残值。每年净利润15万元,假设资金成本为10%

  (8)某企业4年前购入一台铣床,价值6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残值为600元。另经测算,新铣床使用后每年运行成本由原来的7000元降到了4000元,购入新铣床可变卖旧铣床,卖价为25000元。

  (9)活力网球馆的经营主管方杰正在考虑是否替换球场中正在适用的30台网球陪练机。这些陪练机已经使用了5年,已提足折旧,账面价值为零,且不能再投入使用。如果把这些陪练机拿到废品市场上出售,则可获得变现收入每台112.5元。

  现有A、B两个公司都向方杰推销自己的新款陪练机。A公司的开价是每台12000元,预计可使用5年,期满残值为每台150元。B公司则愿意以每台每年年末付租金3000元的方式向该网球馆出租陪练机5年,5年结束时陪练机归还B公司、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每年付现成本预计为18万元,每年该网球馆的营业收入预计为45万元。

  方杰粗略分析认为,若采用购买方式,即使设备不计残值,不到两年就可收回初始投资。若采用租赁方式,每台陪练机5年的总租金为15000元,其金额不仅超过购买价格,且无残值收入。因此,方杰认为应采取购买方式而非租赁方式。

  于是,方杰便在董事会上提出此方案,有一位董事反对方杰的粗略分析,他说:“即使不考虑通货膨胀,现在就付12000元也不见得比5年每年年末支付3000元有利。因为,若采取购买的方式,也许能得到利率为6%的贷款,虽然每1元钱利息费用可以节省税金0.3元,实际利率可能更低,但租赁费用也有抵税效果,因此哪种方案比较有利,则要看公司目前的融资状况,也就是看公司的资本成本,所以我们应该请会计部门的人员进行具体的计算再作决定。”

  假设该网球馆采用购买陪练机的方式,可以6%的利率向银行贷款,发生资本化利息21600元。公司目前的资本成本率为10%,所得税税率为30%。

  2、实训要求(1)、根据资料(1)计算需要将该笔款项存多少年才能足够支付设备价款。(2)、根据资料(2)计算现需要存入多少求才能满足要求。(3)、根据资料(3)计算公司每年应收回多少钱。(4)、根据资料(4)分析哪一个投资方案更可行。(5)、根据资料(5)试计算该方案的净现值、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和回收期,并对该投资项目的可靠性作出评价。(6)、根据资料(6)计算该生产设备的每年现金净流量;分别采用净现值法和内含报酬率法对该投资项目进行评价(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7)、根据资料(7)计算该方案的投资报酬率、投资回收期、净现值、现值指数、内涵报酬率。(注:计算投资报酬率和投资回收期时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8)、根据资料(8),假设资金成本为12%,作出该铣床是否更新的决策。(9)、根据资料(9)请采用合适的方法分析该网球馆的陪练机应从A公司购买还是向B公司租赁,并说明其理由。

  .

  .

  六.思考题

  (1)什么是货币时间价值,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2)现金流量包括哪些内容,现金净流量在投资决策分析中有何作用?(3)在长期投资决策分析中,常用哪些指标进行决策,它们各有什么特点?(4)净现值、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指标之间的关系怎样?

  .

  

  

篇八:成本性态分析实训目的

  《管理会计学》课内实训案例

  会计学院

  1

  实训一实训二实训三实训四实训五实训六实训七实训八

  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预测分析短期经营决策分析长期投资决策分析全面预算成本与存货控制

  实训一成本性态分析

  实训资料1:假定晋东工厂今年上半年6个月运输费(混合成本)的历史资料

  如下所示:

  月份运输量(吨/公里)运输费(元)1月3003,4002月2002,5003月5205,6004月2503,8005月4004,3006月2502,800

  实训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别按以下方法将运输费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

  本,并写出混合成本公式。1.采用高低点法2.采用回归直线法

  实训资料2:晋东工厂今年下半年的混合成本维修费的资料如下表所示:

  月份业务量(千机器/小时)维修费(元)7月2001,1608月1601,0009月2601,40010月2401,32011月2801,48012月2201,250

  实训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采用高低点法将维修费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写出混合

  成本公式。

  2

  2.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回归直线法将维修费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写出混合成本公式。若计划期产销量为270千机器/小时,则维修费总额将为多少?

  实训二变动成本法

  实训资料1:

  某企业2009年A产品年初结存2000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12元,单位完全生产成本14.5元,本期该产品生产了30000件,销售了31000件,单位售价20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12元,单位变动销售管理费用2元,全年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40000元,固定制造费用90000元。(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实训要求: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产品成本和当年损益并验证差异。实训资料2:

  晋东厂上年度有关资料如下:期初存货=0生产量:3000件销售量:2800件直接材料:18元/件直接人工:5元/件制造费用:变动制造费用:7元/件固定制造费用总额:12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3元/件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9600元单位售价:50元

  实训要求:

  1.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编制损益表。2.说明两种方法计算出来的税前利润不同的原因。

  实训三

  实训资料1:

  本量利分析

  假定通华公司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售价为5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2元/件,全月固定成本为30000元,本月销售量为28000件。

  实训要求:

  1.测算保本点

  3

  2.计算安全边际3.测算税前利润4.如果企业想保证40%的安全边际率,至少应销售多少件产品?5.如果每月需要增加广告费6000元,且要实现税前利润60000元,产品销售量应为多少?

  实训资料2:

  假定通华公司在计划年度准备生产并销售甲、乙、丙、丁四种产品,其因定成本总额为24,000元,四种产品的销售单价、销售量和复位变动成本的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销售单价(元)销售量(台)单位变动成本(元)甲产品90040720乙产品2,000801,800丙产品1,00020600丁产品3,000602,100

  实训要求:

  采用加权平均法贡献毛益率法预测通华公司在计划期内的综合保本销售额及四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

  实训资料3:

  假定华阳公司生产经营A、B两种产品,固定成本为60000元,其中A产品专属部分为12000元。两种产品都是对甲材料进行加工,A产品单位甲材料标准用量为50公斤,B产品单位甲材料标准用量为70公斤。A产品售价为45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25元/件;B产品售价为88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件。假定对A、B两种产品负担的固定成本按材料的标准耗用量分配,试测算A、B产品的保本点和企业的综合保本点。

  实训要求:

  采用联合单位法预测通华公司在计划期内的综合保本销售额及四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

  实训四预测分析

  实训资料1:假定虹光公司今年上半年各月的实际销售收入如下:

  月份实际销售额(元)1月24,0002月23,6003月28,0004月25,4005月26,0006月27,000

  又假定该公司6月份的实际销售金额的原预测数为27,900元。

  实训要求:

  分别采用以下方法预测7月份的销售额:1.加权平均法(令∑W=1;W1=0.01;W2=0.04;W3=0.08;W4=0.12;W5=0.25;W6=0.5)

  4

  2.指数平滑法法(平滑系数采用0.6)3.修正时间序列的回归分析法

  实训资料2:美惠企业2007-2009年的成本历史数据如下表,假定2006年的产

  品产量为4800件。某企业2003-2005年的成本历史数据资料单位:元年份产品固定成本(a)产品单位变动成本(b)200720082009640007200076000464035

  实训要求:

  用加权平均预测法预测2006年该企业的成本总额和单位产品成本。

  实训资料3:

  兴华工厂今年产销甲产品10,000件,销售单价为26元,其变动成本率为70%,固定成本总额为18,000元。若该厂在计划期的甲产品售价和成本平均无变动,但根据市场调查,兴华工厂决定在计划期将甲产品的销售量增长18%。

  实训要求:

  通过经营杠杆率的计算,预测兴华工厂在计划期将实现多少利润?

  实训资料4:

  通化企业生产的A产品,单价为4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4元,全年固定成本总额80000元,本年实现销售200000件,利润240000元。

  实训要求:

  据此计算各因素灵敏度指标,并分析敏感指标。

  实训五短期经营决策分析

  实训资料1:

  永乐电器厂有一台设备可生产A产品,也可生B产品,无论是生产哪种产品,该台机器最大开机工时为一年8640工时。生产甲产品每件需上机24小时,生产乙产品每件需上机36小时。甲、乙两产品单位售价分别为20元和32元,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16元和29元,固定成本总额为20000元。

  实训要求:

  5

  1.试用差别损益分析法进行决策,问应生产哪种产品对该企业有利?2.如果B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下降至25元,问该企业又生产哪种产品合算?

  实训资料2

  新华玩具厂需要小型电动机用于制造某玩具汽车。外购小型电动机的单价为30元;企业可自行生产,生产小型电动机的单位变动成本为每只20元,同时需增加一台设备,成本为5000元。

  实训要求:

  1.试问企业在何种情况下自制小型电动机?何种情况下外购?2.如果该厂需小型电动机1000只,问此时外购还是自制?

  实训资料3:

  大海轴承厂生产某种轴承,该轴承正常售价为100元/只,计划产销量为1000只,其他有关生产该轴承的资料如下:成本项目总成本单位成本直接材料20000元20元直接人工30000元3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0000元1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20000元2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4000元4元合计84000元84元某外商要求追加订货400只轴承,其定价要求低于正常价,每只轴承为70元。

  实训要求:

  1.大海轴承厂最大生产能力为1400只,该厂如不生产该轴承,设备只能闲置,别无出路。问是否追加订货?2.如该轴承厂要接受外商订货还需设备一台,成本为5600元。问是否追加订货?3.大海轴承厂最大生产能力为1400只,如不接受外商订货,设备可对外出租,可获租金5000元,接受追加订货需专属成本2000元,问是否追加订货?4.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1200只,如不接受外商订货,剩余生产能力别无出路,问是否追加订货?

  实训资料4:

  假定某厂A产品的销售量为x件。销售单价为(元):P(x)=208-8x销售总成本为(元):T(x)=2x3/3-8x2+80x+500

  实训要求:

  6

  1.该企业每月销售A产品多少件?2.每件最优售价是多少?3.最大利润是多少?

  实训六长期投资决策分析

  实训资料1:

  假定捷达公司计划年度拟购置一台自动化设备需款120,000元,该设备可使用六年,期满有残值6,000元,每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使用该项自动化设备可使捷达公司每年增加税后净利13,000元。若公司的资本成本为14%。

  实训要求:

  分别采用以下五种方法来评价上述设备的购置方案是否可行:1.净现值法;2.现值指数法;

  实训资料2:

  某项目的投资建设期为4年,每年年末需投入资金25万元。生产经营期10年,期末无残值,每年可获净利10万元,直线法计提折旧,假设资金成本率为10%。

  实训要求:

  用净现值法分析该投资方案是否可行。i(%)10%4年年金现值系数3.1704年复利现值系数0.68310年年金现值系数6.14514年年金现值系数7.367

  实训七全面预算

  实训资料1:

  设兴旺公司在预算年度(2009年)内只生产一种甲产品,全年4个季度的销售量分别为1000件、15000件、2000件、18000件;该产品每件售价100元。参照以往历史资料,每季度的销货款有70%能于当季收到现金,其余30%要到下季才能收到现金。2004年底应收账款为120000元。

  实训要求:

  根据所给资料,为该公司编制销售预算。销售预算(2009年度)

  7

  季项目销售量(件)售价(元)销售额(元)

  度

  1

  2

  3

  4

  全年

  季

  度

  现金收入计算表(2009年度)12

  3

  4

  单位:元全年

  项目期初应收账款1季度销售收入(120000元)2季度销售收入(180000元)3季度销售收入(240000元)4季度销售收入(216000元)现金收入合计期末应收账款

  实训资料2:

  某企业生产某产品,该企业最低现金限额为10000元,下年度内计划于第一季度购进价值40000元的机器设备,全年预计交纳所得税18000元(每季平均4500元),全年支付其他开支14000元(每季平均3500元),另外还有以下其他资料。(1)根据销售预算表现金收入合计分季如下:第—季度:52000元第二季度:92000元第三季度:11000元第四季度;10000元(2)根据直接材料预算预计现金支出如下:预计现分支出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四季度合计度偿还应付账款(年初)70007000第一季度现金支出7100710014200第二季度现金支出9000900018000第三季度现金支出9500950019000第四季度现金支出70007000合计1410016100185001650065200(3)根据直接人工预算直接人工成本如下季度1234项目预计产量1000130014001200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小4444时

  8

  直接人工小时总数4000520056004800每小时工资额2.52.52.52.5直接人工成本10000130001400012000(4)预算全年销售和行政管理费用;现金支出总额为60000元,每季销售和行政管理费现金支出总额为15000元。(5)根据制造费用预算,预计现金支出为:项目预计现金支出变动性制造费用支出额280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支出额56000元减:折旧1000元全年制造费用支出额63000元每季制造费用支出额17250元(6)当现金不足时向银行借款,多余时归还借款,借款在季初,还款在季末。借款年利率为10%,还款时间时支付所还之款的全部利息。时支付所还之款的全部利息。该企业在第一季度借款61000元,以后各季分别归还本金20000元,25000元和16000元。

  实训要求:

  根据以上资料和预算,编制该企业下年度的现金预算。

  实训八成本与存货控制

  实训资料1:

  兴皖企业生产A产品需要甲、乙、丙三种材料。生产每件A产品需要消耗甲材料5kg,乙材料3kg,丙材料3kg。企业各种材料耗损率的上限为10%,即每使用1kg的材料,其耗损的最大值为0.1kg。甲材料的买价为5元/kg,乙材料的买价为4.5元/kg,丙材料的买价为2.5元/kg。运费和保险费占买价的比率分别为3%和2%。直接材料标准成本计算表如下表所示。

  实训要求:

  根据以上资料,计算A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A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标准用量标准(单位:kg)产品用量正常耗损小计价格标准(单位:元)买价运杂费保险费小计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9

  单位:元乙材料3丙材料3合计

  甲材料5

  5

  4.5

  2.5

  实训资料2:

  某企业生产某产品,在本期内的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和实际执行结果如下。预算数:机器工作小时在15000—17000时,管理人员工资是8000元,固定资产折旧为12000元,保险费为4000元,其他费用6000元,合计30000元。实际数:机器工作小时为14900,管理人员工资为8200元,固定资产折旧13000元,保险费4000元,其他费用6100元,合计31200元。本企业正常生产能力为15000机时。

  实训要求:

  计算本企业本期内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各项差异。

  实训资料3:

  某企业生产使用的某种材料的全年需用量为16000吨,单价为400元,每次订货成本为1200元,每件材料年均储存成本为60元。

  实训要求:

  1.在此简单条件下的经济批量和存货最低变动订货和储存成本。2.设企业需用材料允许短缺,缺货成本为每吨240元,求此时的经济批量和最低存货相关总成本。

  实训资料4:

  某材料年需用量16000吨,单价200元,每次订货成本1200元,单位存货年储存成本60元。如果每次订货量超过1600吨,可以有2%的价格优惠,如果每次订货量超过3000吨,可以有3%的价格优惠。

  实训要求:

  确定经济订货批量。撰写人:高樱

  10

  

  

篇九:成本性态分析实训目的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

  【学习目标】理解管理会计中成本的概念。重点掌握成本性态、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的概念。了解管理会计中成本的各种分类结果和意义。

  【技能要求】掌握成本性态、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的概念。掌握运用高低点法分解混合成本的技巧。

  【引导案例】“机会成本”的作用

  王丽打算用自己的临街房开一个小卖部,她估算每月流水5500元,每月进货成本2000元,水、电及税费等支出600元,折旧费200元,一名雇员的月工资700元,王丽每月可净赚5500-2000-600-200-700=2000(元),但是王丽认为如果自己不开这个小卖部,可以将房子出租,以房子的所在地段每月可收取租金1000元,如果上班以自己的能力月工资怎么也能达到1500元,分析之后王丽认为不应该开这个小卖部。

  你知道王丽为什么不开这个小卖部吗?王丽所考虑的成本中既包括实实在在发生的可以计入账簿中的支出,也包括由于自己开这个小卖部而放弃的潜在收益,即:每月可收取的租金1000元以及可能获得的月工资1500元。因此,王丽认为开这个小卖部的全部成本是6000元。你知道她这样考虑的成本和以往所学的财务会计中的成本有什么不同吗?你认为她这样考虑有什么好处?

  (资料来源:作者编写)

  第一节成本的概念与分类

  一、管理会计中成本的概念

  我国传统财务会计学认为成本是在一定条件下企业为生产一定产品所发生的各种耗费的货币表现;西方财务会计认为成本是企业为了获取某项资产或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导致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而管理会计中的成本则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象化的,以货币表现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应当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代价。

  管理会计中成本的概念相对于财务会计中成本的概念,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成本具有不可确定性

  成本的不可确定性表现为:对于可能发生或应当发生的成本,而实际上并不一定真的发生,或发生多少也不一定与估计的相同。

  为了进行成本控制,我们常常建立标准成本制度,预算出应当的成本水平,但实际工作中发生的成本并不一定与此标准成本相同。

  一台机器可以用来加工零件,也可以用来出租。如果加工零件,就不能获取租金收入,管理会计认为加工零件所放弃的租金收入也构成了零件加工的一项成本。但这个成本并不是实际的耗费,它没有发生,也不能计入会计账簿,但却影响了该机器设备是用来加工零件还是出租的决策结果。

  (二)成本的时态包括过去、现在与将来

  管理会计在进行成本控制时,首先要制定标准成本——未来的成本,为进行成本控制确定标准;其次要将当期实际发生的成本——现在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考核标准的完成情况;最后要根据当期和以往发生的实际成本——历史成本,研究、修改并确定新的标准成本,使今后的成本控制标准更加科学、合理并促进成本控制水平的提高。

  (三)成本中包含了机会成本

  在西方经济学中,机会成本是指在选择最优方案时,所放弃的次优方案带来的收益。简单地说,机会成本就是指放弃的收益。在管理会计进行方案的决策中,不仅要考虑已经发生的可以计入账簿中的成本费用,还要考虑不能计入会计账簿中的放弃的次优方案的收益。由于考虑了机会成本才使得方案的选择更加科学、可靠,正如引导案例中的王丽,由于考虑了机会成本,才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二、成本的分类

  (一)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

  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两大类,如图2-1所示。

  1.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又称制造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1)直接材料是指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的成本。

  (2)直接人工是指在生产产品过程中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的工资以及职工薪酬。

  (3)制造费用是指企业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如用于产品生产的机器设备、厂房的折旧等。

  2.非生产成本

  非生产成本又称非制造成本,是指生产成本以外的成本,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销售费用。销售费用是指在销售过程中为推销产品而发生的各项成本,包括广告费,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运杂费、销售佣金,销售人员工资,销售部门的办公费、差旅费、修理费以及物料消耗等。(2)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部门为组织企业生产所发生的成本,包括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物料消耗、办公费、修理费等。(3)财务费用。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

  成本

  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非生产成本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图2-1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

  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是财务会计进行生产成本(完全成本法)核算的基础。

  (二)成本按其时态分类

  成本按其时态分类,可以分为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两类。1.历史成本历史成本是指以前时期已经发生或本期刚刚发生的成本,也就是财务会计的实际成本。2.未来成本未来成本是指预先测算的成本,未来成本实际上是企业实施目标成本管理时要求达到的控制水平,具体包括预算成本、标准成本等。预算成本和标准成本将在本书第七章“全面预算”、第八章“成本控制”中详细讨论。

  (三)成本按其与经济决策是否相关分类

  成本按其与经济决策是否相关分类,可以分为相关成本和不相关成本两类。

  1.相关成本相关成本是指与分析、评价有关方案经济效益的大小相关的那部分成本项目,具体包括差量成本、机会成本、专属成本、加工成本、可分成本、可避免成本和可延缓成本等。2.不相关成本不相关成本是指与分析、评价有关方案经济效益的大小不相关的那部分成本项目,具体包括沉没成本、共同成本、联合成本、不可避免成本和不可延缓成本等。上述成本将在本书第五章“短期经营决策”中详细讲解。

  (四)成本按其可控性分类

  成本按其可控性分类,可以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两类。1.可控成本可控成本是指责任单位可以预计、计量、施加影响并承担责任的某一成本项目,如责任成本。2.不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是指责任单位不可以预计、计量、施加影响并承担责任的某一成本项目。关于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的特性将在本书第九章“责任会计”中详细学习。注意:成本的可控性是相对于一个特定责任单位或一个特定时期而言的,一项成本对某个责任单位而言是不可控的,但对另一个责任单位而言则是可控的。同一个成本项目在某一个特定时期对某一责任单位来说是可控的,但在另一个时期可能就是不可控的。

  (五)成本按其性态分类

  成本按其性态分类,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这一分类是管理会计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分类,将在本章第二节中详细讲解。

  第二节成本性态分类

  一、成本性态的含义

  成本性态又称成本习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1)一定条件是指一定的时间范围或业务量范围,又称为相关范围。(2)成本总额是指为取得营业收入而发生的成本费用,包括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3)业务量是指生产量、销售量或行驶里程数、机器工作小时数等。

  二、成本按性态的分类

  (一)变动成本

  1.变动成本的概念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的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变动成本具体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计件工资)、制造费用中随产量成正比例变动的燃料费、动力费;销售量中的销售佣金、装运费、包装费;管理费用中随产量成正比例变动的部分。2.特征1)变动成本总额(bX)的正比例变动性变动成本模型为Y=bX,如图2-2所示。

  Y=bX

  Y/元Y/元

  O

  X/件

  Y—成本X—业务量

  图2-2变动成本总额性态模型

  其中:Y——变动成本总额;b——单位变动成本;X——业务量。

  2)单位变动成本(b)的不变性单位变动成本模型为Y=b,如图2-3所示。

  Y=b

  ‘

  O

  X/件

  Y—成本X—业务量

  图2-3单位变动成本性态模型

  3.变动成本的分类

  变动成本按其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技术性变动成本和酌量性变动成本两类。(1)技术性变动成本是指主要由技术性因素决定的那部分成本。例如,产品的设计、工艺决定了产品材料消耗和生产工时消耗的技术指标,这部分成本只有通过改进设计、工艺才能改变。因此,技术性变动成本是单位变动成本水平的决定性因素。(2)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主要由管理部门决策影响的那部分成本。例如,提高生产组织和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材料的消耗和工时的消耗,从而尽可能多地降低单位变动成本,但酌量性变动成本的降低是以产品的设计、工艺所决定的变动成本水平为底线的。以上分析表明:第一,变动成本的水平是由单位变动成本的高低所决定的。第二,降低变动成本,应从降低单位变动成本的水平来实现。而要降低单位变动成本的水平,除了要加强企业生产管理,更重要的是改进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而后者是决定单位变动成本水平的根本因素。

  (二)固定成本

  1.固定成本的概念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的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固定成本具体包括:制造费用中车间厂房、设备的租赁费、保险费、直线法计提的折旧费,不随产量变动的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管理费用中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等;销售费用中不受销售量影响的广告费、销售人员的工资、折旧费、差旅费、租赁费和保险费等。

  2.特征

  1)固定成本总额(a)的不变性固定成本模型为Y=a,如图2-4所示。

  Y/元

  Y=a

  O

  X/件

  Y—成本X—业务量

  图2-4固定成本总额性态模型

  2)单位固定成本(a/X)的反比例变动性单位固定成本模型为Y=a/X,如图2-5所示。

  Y/元

  Y=a/X

  OX/件

  Y—成本X—业务量

  图2-5单位固定成本性态模型

  3.固定成本的分类

  固定成本按其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两类。1)约束性固定成本(生产经营能力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为维持目前的生产经营能力而必须开支的固定成本。例如,厂房、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租金,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这部分成本一经确定,就不能随意改变,否则就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和经营规模。由于这部分成本代表了企业的基本经营能力,因而具有很大的约束力,所以又称作生产经营能力成本。2)酌量性固定成本(厂长、经理成本)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可由管理当局改变的固定成本。例如,新产品开发费、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等。这类成本的发生与业务量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属于固定成本,但是这类固定成本的多少往往通过每个年度的预算来确定,管理当局可以根据企业经营的需要、资金的充裕程度等斟酌确定,所以又称作厂长、经理成本。上述分析表明:第一,固定成本的水平通常是以其总额来表示的。第二,降低固定成本,应分别按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来进行。对于前者通常不宜采用降低总额的方法来进行,而是通过合理地利用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产品产量,降低其单位生产成本入手;对于后者则要求在制定年度预算时,充分进行调查,准确了解企业经营的实际需要,在不影响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其绝对支出额。

  (三)混合成本

  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是两种极端的成本,实际上,大多数成本是处于两者之间的混合体,称作混合成本。

  1.混合成本的概念

  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当业务量发生变动时,其成本总额也发生变动,但和

  业务量之间不成正比例变动,这类成本叫作混合成本。

  2.混合成本的分类

  混合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一般按照混合成本随业务量变动情形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半变动成本这类成本项目,以一部分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数额作为基数,在此基础上的成本则类似于变动成本,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例如,办公室的座机电话费就是半变动成本。半变动成本模型如图2-6所示。

  Y/元

  O

  X/件

  Y—成本X—业务量

  图2-6半变动成本模型

  2)阶梯式变动成本阶梯式变动成本又称半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发生额固定不变,当业务量增长到一定限度,其发生额就突然跳跃到一个新的水平,然后又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保持不动,直到出现另一个新的跳跃为止。例如,企业产品检验员工资、运货员工资就是半固定成本。假如产品400件以内,需两名检验员,每人每月工资为170元,共340元,以后产量每增加200件,就增加一名检验员,则工资成本呈阶梯式上升。目前实施的阶梯式水价、电价以及公共交通的票价也是阶梯式变动成本。阶梯式变动成本模型如图2-7所示。

  Y/元

  OX/件

  Y—成本X—业务量

  图2-7阶梯式变动成本模型

  Y/元

  3)延期变动成本延期变动成本是指在业务量的一定范围内固定不变,当业务量增加到一定水平时,成本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即变成变动成本。例如,手机流量费,包月流量内不变,超出包月流量就会成比例增加。延期变动成本模型如图2-8所示。

  OX/件

  Y—成本X—业务量图2-8延期变动成本模型

  4)曲线成本曲线成本是成本总额和业务量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的混合成本。这种成本通常有一个初始量,一般不变,相当于固定成本,以后成本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减少,但不呈正比例变化,增加幅度呈现递增或递减的趋势。曲线成本模型如图2-9所示。

  Y/元

  O

  X/件

  Y—成本X—业务量

  (四)相关范围

  图2-9曲线成本模型

  正如前面所述,无论是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其特性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呈现出来的。管理会计将这种不会改变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性态的有关期间和业务量的特定变动范围称为相关范围。在相关范围内,不管时间多久、业务量增减变动幅度多大,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和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都将存在,而一旦超出相关范围的约束,就

  没有所谓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了。例如,某厂有一个装配车间,年折旧费是10000元,年生产能力是10000台产品。当

  年产量为0~10000台时,固定成本总额保持10000元的水平。假如该产品需求量发生了变化,超出了10000台,即介于10001台和20000台之间,此时原装配车间无法完成这个产量,因而厂方就必须再建一个装配车间,因此当相关范围发生变化时,企业的固定成本水平就会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范围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可转化性的特点。例如,机器设备的折旧费,采用直线法计提时,就是固定成本;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时,就是变动成本。

  又如,销售人员的工资在不同的管理政策下,就有可能表现为不同的特性。可见,同一时期内同一成本项目在不同企业之间,或同一企业同一成本项目在不同时期,可能表现为不同的特性。即同一个成本项目的特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因而我们在分析每一个成本项目的特性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得出结论。

  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

  一、成本性态分析的定义

  成本性态分析就是在成本性态分类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一步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并建立相应的总成本模型的过程。

  经过成本性态分析之后,总成本就被归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类,并通过成本模型表现出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从而便于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成为管理会计各项短期决策和控制分析方法的基础。

  二、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

  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定性分析法,包括账户分析法、技术测定法;另一类是数学分解法,包括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回归直线法等。

  (一)定性分析法

  1.账户分析法账户分析法是根据财务会计成本核算中各有关成本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中反映的成本项目的发生方式,首先确定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种形态,然后将混合成本中的不同部分近似地归类为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的方法。例如,“生产成本”账户中的直接材料,就可以直接划入变动成本。“制造费用”账户中的生产设备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费可以直接划入固定成本;设备修理费是混合成本,可

  以结合企业对设备维护的管理方法确定出其中的固定成本部分和比较接近于变动成本的部分。

  账户分析法简单、方便,工作量较小,能获得关于成本和业务量依存关系直观的认识和理解,但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够准确,特别是对混合成本中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划分,显得比较粗糙。在实践中,账户分析法需要与其他分析方法结合使用,但同时账户分析法也成了其他分析方法的基础。

  2.技术测定法

  技术测定法也叫工业工程法。它是以某一成本项目的工程技术特点来区分其中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一般可以用于那些与消耗量和工程技术方法有密切联系的成本项目。其具体做法是:首先由工程技术人员测定有关成本项目的消耗量和业务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计算混合成本的变动部分和固定部分。

  【例2-1】某企业新购置的铸塑设备,其铸塑成本属于混合成本,没有历史成本资料。据技术人员介绍,该设备每天在使用前需要调试,每天耗费颗粒料0.6千克,每天生产塑料制品1000件,每件制品消耗颗粒料0.12千克。假设颗粒料为4.5元/千克,要求对这项成本进行性态分析。

  分析:该项混合成本的分解可采用技术测定法。根据上述技术人员提供的资料,以塑料制品产量代表业务量X。固定成本部分为:0.6千克/天×4.5元/千克×30天=81元。变动成本部分为:4.5×0.12X=0.54X。该项设备每月的铸塑成本可分解为:Y=81+0.54X。

  技术测定法根据生产过程中工程技术的特点来确定消耗量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使成本性态分析有比较科学的依据,是在没有历史成本数据的条件下可以采用的最佳分析方法。它的局限性在于:一方面技术测定要求一定人力、物力的投入,信息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它只能用于成本发生和业务量有直接联系,并且消耗过程能单独观察的一些成本项目的分析。

  (二)数学分解法

  1.高低点法

  高低点法是指根据一定时期内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业务量的相应成本关系,来推算混合成本中的固定部分a和单位变动成本b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

  其具体的分析步骤如下。(1)选择高低两点坐标。即在已知的一定时期内的有关历史资料中,找出业务量的最高点(假设为X1)及对应的成本(假设为Y1),从而确定最高点坐标(X1,Y1)。同理,确定最低

  点坐标(X2,Y2)。

  (2)计算b值。即根据高低点坐标值确定一条直线,并认为该直线可以代表该混合成本

  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动规律,则该直线的斜率就是该混合成本中变动部分的单位额b。该直

  线斜率的计算公式为:

  b

  

  最高点成本-最低点成本最高点业务量-最低点业务量

  =

  Y1X1

  

  Y2X2

  (2-1)

  (3)计算a值。

  a=最高点成本-b×最高点业务量=Y1bX1

  (2-2)

  或

  a=最低点成本-b×最低点业务量=Y2bX2

  (2-3)

  (4)建立该混合成本的性态模型:YabX

  注意:高低点坐标的选择必须以一定时期内业务量的高低来确定,而不是按成本的高低来确定。

  高低点法的优点在于简便易行、易于理解。其缺点是由于它只选择了该混合成本历史资料诸多数据中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两组坐标来确定直线,并以此表示该混合成本的变动规律,从而建立该混合成本的成本性态模型,因而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很可能不具有代表性,容易导致较大的计算误差。因此,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成本变动趋势比较稳定的企业。

  【例2-2】某企业维修费为混合成本。2014年1~6月份中各月份的维修工时和维修费等有关资料如表2-1所示。

  月份维修工时/小时维修费/元

  表2-11~6月份各月的维修工时和维修费资料

  18002000

  29002400

  36002000

  410002800

  59002500

  69502600

  合计515014300

  要求:(1)采用高低点法计算各月的维修费。(2)假如7月份预计发生维修工时850小时,预计7月份的维修费是多少?解:(1)依题意:选择的高低点坐标分别为:高点(1000,2800)低点(600,2000)

  b

  

  280020001000600

  

  2

  (元/小时)

  [代入式(2-1)]

  a=2800-2×1000=800(元)或a=2000-2×600=800(元)

  该混合成本的性态模型为:

  [将b代入式(2-2)][将b代入式(2-3)]

  Y8002X

  (2-4)

  (2)将7月份预计发生的维修工时850小时代入混合成本的性态模型,预计7月份的

  维修费用为:

  Y=800+2×850=2500(元)

  [将X代入(式2-4)]

  2.散布图法

  散布图法是以横轴代表业务量(X),纵轴代表混合成本金额(Y),把过去某一定期间混

  合成本的历史数据逐一标明在(X,Y)代表的坐标图上,这样各个历史成本数据就形成若干

  个成本点散布在坐标图上,然后通过目测,在各个成本点之间画一条能反映成本变动的平

  均趋势直线,并据以确定混合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各为多少的一种分解混合成本

  的图示方法。其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在坐标图中标出成本点,然后在成本点之间画出一条能够反映混合成本的平均变

  动趋势的直线,使成本点均匀地分布在这条直线的左右,那么这条直线与纵轴相交之处,

  就是维修费的固定成本总额(a)。在图上读出该直线的截距a,该直线的斜率就是b。在直

  线上选定一点X0,目测Y0,则Y0即为X0业务下的混合成本,然后按照公式:

  Y=a+bX

  则

  Y0–a=bX0

  bY0aX0

  由此可以确定该混合成本的性态模型。

  注意:采用散布图法通过目测画成本变动的平均趋势直线,会因人而异得出不同的混

  合成本模型,使结果很难准确,但该方法使用方便,容易理解。

  3.回归直线法

  回归直线法是指根据过去一定期间的业务量(X)和混合成本(Y)的历史资料,应用最小平方法原理,算出最能代表X与Y关系的回归直线,借以确定混合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方法。

  利用回归直线法确定出的混合成本的直线方程为:

  Y=a+bX其中:Y代表混合成本总额;X代表业务量;a代表混合成本中的固定成本总额;b代表混

  合成本的单位变动成本。根据上述混合成本的基本方程式及实际所采用的一组n个观测值,即可建立回归直线

  的联立方程式,然后把上述基本方程式,用n个观测值和的形式来反映,即:

  YnabX

  (2-5)

  再将式(2-5)的左右双方各项用业务量(X)来加权得出:

  XYaXbX2

  (2-6)

  把式(2-5)移项化简,即得:

  a

  

  Y

  -b

  n

  X

  (2-7)

  将式(2-7)代入式(2-6)并移项化简,即得:

  b

  

  nXY-X

  n

  X

  2

  -

  Y

  X

  2

  (2-8)

  根据式(2-7)和式(2-8),求出a、b,就可以确定该混合成本的性态模型,并可以计算得出相关范围内不同业务量下,该混合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例2-3】仍以例2-2所举的2014年1~6月份各月份的维修工时和维修费资料为例。要求:用回归直线法进行该项混合成本的性态分析。解:根据表2-1中所列1~6月份各月份的维修工时和维修费数据资料进行相关计算,

  如表2-2所示。

  月份123456

  n=6

  表2-2对表2-1中各月的维修工时和维修费进行相关计算

  业务量(X)/机器小时800900600

  1000900950

  X=5150

  维修费(Y)/元200024002000280025002600

  Y=14300

  xy160002160012000280002250024700

  XY=124800

  x26481361008190.25

  X2=452.25

  根据表2-2最后一行的合计数,代入式(2-7)和式(2-8),分别确定b值与a值:

  b

  

  nXY-X

  n

  X

  2

  -

  Y

  X

  2

  =

  6

  124800-51501436452.25-51.52

  00

  123502.02(元/小时)61.25

  a

  y

  -b

  n

  x

  =

  14

  300

  -

  2.026

  

  5150

  =3897=649.5(元)6

  由上述计算得出该项混合成本的性态模型为:

  Y=a+bX=649.5+2.02X注意:在应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必须首先进行业务量和混合成本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这项混合成本和所选用的业务量之间必须确实存在相关关系;否则,混合成本的分解就失去了意义。而混合成本和业务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可用相关系数r来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

  nXY-XY

  r

  n

  X

  2

  -

  

  X

  2

  

  nY

  2

  -

  Y

  2

  

  (1)当相关系数r为负数时,说明变量X和Y之间负相关。(2)当r=0时,两个变量之间不能用线性模型来描述。(3)当r=1时,两个变量之间完全正相关,可以用直线模型准确地描述,即Y=a+bX。(4)当r的取值在0到1之间时,业务量和成本之间基本保持线性关系,即可以近似地写出Y=a+bX,且r值越大,线性关系越强,混合成本分解越准确;反之,则越差。以上三种数学方法,高低点法最简便,但不够准确;回归直线法最精确,但相对来说,它的工作量也最大,不太适用于手工计算;散布图法,由于是通过目测画线,所以会出现因人而异的现象,因而结果也不够准确。事实上,这三种方法都带有估计的成分,因而对混合成本的分解都不可能绝对准确。所以实际工作中,在一些小型企业,可以近似地将混合成本归为固定成本来看待。

  三、总成本模型

  进行成本性态分析之后,全部成本将被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个部分。因此,企业的总成本公式就可以表示为

  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

  这个公式在变动成本计算、本量利分析、正确制定短期经营决策和评价各个部门工作业绩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章小结

  (一)成本按性态分类,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其中:变动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单位变动成本则不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固定成本总额不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但单位固定成本则与业务量成反比例变动。

  (二)成本按成本性态分析分类,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个部分。进行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定性分析法,包括账户分析法、技术测定法;另一类是数学分解法,包括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回归直线法等。

  (三)管理会计的总成本模型是: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思考题

  1.管理会计中成本的内涵与财务会计中成本的内涵有何不同?2.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的特征分别是什么?3.降低企业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的途径分别是什么?4.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性态分类有什么不同?5.进行成本性态分析的定性分解法包括什么具体的方法?各种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实训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所采用的分类标志是()。

  A.成本的目标

  B.成本的可辨认性

  C.成本的经济用途

  D.成本的性态

  2.某公司对营销人员薪金支付采取在正常销量以内支付固定月工资,当销售量超过正

  常水平后则支付每件10元的奖励,这种人工成本就属于()。

  A.半变动成本

  B.半固定成本

  C.延期变动成本

  D.曲线成本

  3.根据生产过程中各种材料和人工成本消耗量的技术测定来分解混合成本的方法

  是()。

  A.回归分析法

  B.账户分析法

  C.工业工程法

  D.合同确认法

  4.下列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中,比较粗糙且带有主观判断特征的是()。

  A.高低点法

  B.回归分析法

  C.技术测定法

  D.账户分析法

  5.下列各项中,属于变动成本的是()。

  A.职工培训费用

  B.管理人员基本薪酬

  C.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

  D.按销售额提成的销售人员佣金

  6.约束性固定成本不受管理当局短期经营决策行动的影响。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

  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

  A.厂房折旧

  B.厂房租金支出

  C.高管人员基本工资

  D.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

  7.企业为维持一定经营能力所必须负担的最低成本是()。

  A.变动成本

  B.混合成本

  C.约束性固定成本

  D.酌量性固定成本

  二、多项选择题

  1.固定成本具有的特征是()。

  A.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

  B.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

  C.固定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D.单位固定成本的不变性

  2.变动成本具有的特征是()。

  A.变动成本总额的不变性

  B.单位变动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

  C.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

  D.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

  3.下列成本项目中,()是酌量性固定成本。

  A.新产品开发费

  B.职工培训费

  C.管理人员工资

  D.广告费

  4.在我国下列成本项目中属于固定成本的是()。

  A.按平均年限法计提的折旧费

  B.保险费

  C.广告费

  D.生产工人工资

  5.下列各项中,属于固定成本项目的有()。

  A.采用工作量法计提的折旧

  B.不动产财产保险费

  C.直接材料费

  D.写字楼租金

  三、计算分析题

  1.假设某企业2014年下半年水费的成本资料如表2-3所示。

  表2-3水费成本资料

  月份用水量总成本

  7

  8

  9

  10

  11

  12

  12

  13

  11

  16

  9

  8

  260

  240

  250

  270

  220

  22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高低点法分解该混合成本,并写出成本模型。

  2.设某企业的历史成本资料如表2-4所示。

  产量/件产成品成本

  表2-4历史成本资料高点75000

  176250

  低点50000142500

  上述产品成本中包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三部分,该企业对低点产量50000件的产品成本总额做了分解,各类成本如表2-5所示。

  表2-5成本总额的分解结果

  项目金额

  变动成本总额50000

  固定成本总额60000

  混合成本总额32500

  要求:

  (1)采用高低点法对该企业的混合成本进行分解,写出成本模型。(2)若该企业计划期生产65000件产品,总成本是多少?

  成本总额142500

  

  

篇十:成本性态分析实训目的

  成本管理会计实务实训总结

  《成本管理会计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篇一:管理会计总结管理会计部分第9章成本性态分析一成本性态1变动成本:成本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业务量范围内随产销量变动,单位变动成本保持不变2固定成本:成本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业务量范围内不随产销量变动,单位固定成本随产销量增加下降3总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V×Q+F二成本构成1完全成本法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存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销售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2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存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销售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三产销不平衡对利润的影响

  1产量>销量完全成本法利润>变动成本法利润2产量=销量完全成本法利润=变动成本法利润3产量<销量完全成本法利润<变动成本法利润利润完全成本法=收入-完全销售成本-期间费用变动成本法=收入-变动销售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期间费用第10章预测分析一本量利分析1公式:E=P×Q-V×Q-F=(P-V)×Q-F2相关指标:①单位贡献毛益=P-V②贡献毛益总额=(P-V)×Q③贡献毛益率=P?V(P?V)?QV??1?PP?QPVV?QP?V??1?PP?QP④变动成本率=二盈亏平衡(利润E=0)1盈亏平衡销量Q0?FP?V2盈亏平衡销售额P?Q0?FF?1?PP3盈亏平衡作业率Q0Q0?P?Q1Q1?P4安全边际量=Q1-Q05安全边际销售额=P×(Q1-Q0)6安全边际率=Q1?Q0P?Q1?Q0?PQ??1?0Q1Q1?PQ1(Q1?Q0)?(P?V)Q1?Q0P?V??P?Q1Q1P

  7销售利润率=三目标利润1实现目标利润的销量E?FP?V2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额E?FP?VP3相关因素对利润的影响程度(敏感系数)单价的敏感系数=P?QEV?QE(P?V)?Q销量的敏感系数=EF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E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4经营杠杆?EBITDOL??EBIT?F?(P?V)?Q?QEBIT(P?V)?Q?F⊿EBIT=EBIT1-EBIT⊿Q=Q1-Q①已知EBIT1预测Q1②已知Q1预测EBIT1第11章短期经营决策一新产品开发决策原理:E=(P-V)×Q-F1不存在专属成本时,比较新产品贡献毛益的大小,选择贡献毛益最

  大的方案2存在专属成本时,比较新产品剩余贡献毛益的大小,选择剩余贡献

  毛益最大的方案二亏损产品停产决策(差量分析法)原理:E=(P-V)×Q-F1亏损产品提供的贡献毛益大于(小于)零亏损产品不停产(停

  产)2转产产品的贡献毛益大于(小于)亏损产品的贡献毛益转产(继续

  生产)3设备出租的收入大于(小于)亏损产品的贡献毛益三半成品、联产品进一步加工决策(差量分析法)

  1相关差量收入=加工后收入-加工前收入2相关差量成本=进一步加工的成本3差量损益=1-2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四零件自制或外购决策(无差别点分析)1自制总成本=V×Q-F(专属成本)2外购总成本=P×Q3无差别点需要量Q0?转产(继续生产)FP?V4Q>Q0选择自制Q<Q0选择外购五生产工艺选择决策(无差别点分析)1先进工艺总成本=V1×Q-F12落后工艺总成本=V2×Q-F2

  3无差别点需要量Q0?F1?F2V1?V24Q>Q0选择先进工艺Q<Q0选择落后工艺第13章全面预算预计销售量预计销售收入预计生产成本预计采购成本预计现金收入预计材料费用预计采购支出(付现)预计人工费用预计制造费用(付现)一全面预算的编制(一)日常业务1销售预算销售预算是日常业务预算的起点预计收入=预计销售量×预计单价某期间现金收入=本期现销收入+本期收回前期账款2生产预算唯一采用实物量作为计量单位的预算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产品存货-预计期初产品存货3直接材料预算思想汇报专题预计材料消耗量=预计生产量×单位消耗量预计材料采购量=预计消耗量+预计期末存货-预计期初存货预计材料采购额=预计采购量×采购单价4直接人工预算人工成本=预计总工时×单位工时工作率

  5制造费用的预算(来自:WWw.cankaofanwen.com:成本管理会计总结)变动制造费用=各期总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二)特种决策预算1资本支出预算(略)预计生产量预计采购量2一次专门业务预算预计库存现金<最低限额筹资预计库存现金>最低限额投资(三)财务预算1现金预算2预计利润表3预计资产负债表二预算控制1固定预算静态预算,不考虑预算期业务量变动2弹性预算变动预算,预算期业务量变动3增量预算实际与计划比较4零基预算不考虑过去的水平5定期预算

  时期固定6滚动预算时期一次滚动第14章标准成本一标准成本1单位标准成本=单耗×单价2标准成本总额=实际产量×单位标准成本二成本差异范文TOP1001变动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量差=实际差量×(实际单耗-标准单耗)×标准单价价差=实际差量×实际单耗×(实际单价-标准单价)2固定成本(难点)两差异分析:篇二:20XX年成本会计年终总结20XX年成本会计年终总结根据中心作重点和整体安排及思路,在领导指导下、以及各财务人员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各项财务工作任务,确保工作有序、较好地履行了会计职能,为保证中心财务工作顺利进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简单的做了一个个人总结。一年来,自觉服从组织和领导的安排,努力做好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由于财会工作繁事、杂事多,其工作都具有事务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因此结合具体情况,全年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完成的主要工作:1、及时准确的完成各月记帐、结帐和账务处理工作,,及时准确地填

  

推荐访问:成本性态分析实训目的 目的 实训 成本